DB2327T 062-2023草苁蓉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2327T 062-2023草苁蓉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2327T 062-2023草苁蓉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2327T 062-2023草苁蓉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2327T 062-2023草苁蓉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CCSB05DB2327大兴安岭地区行政公署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327/T062—2023为了规范大兴安岭地区草苁蓉仿野生标准化栽培技术,特制定本文件。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玉华、赵海波、张玉龙、李忠华、胡明华、万群芳、王继峰、信小娟、刘官久、王黑子来、黄超、刘成学、于海峰、于世亮、朱以美。本文件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各单位或个人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草苁蓉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编制组(地址: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光辉路207号,邮编:165000,电子邮箱:2009byzyh@163.com,电供今后修订时参考。DB2327/T062—2023草苁蓉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草苁蓉仿野生栽培气候条件、环境条件、适宜地区、基地选址、种子采收及贮藏、人工辅助接种、采收与加工、规格等级划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草苁蓉仿野生人工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3543.4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3838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SB/T11173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草苁蓉草苁蓉Boschniakiarossica(Cham.etSchlecht.)Fedtsch.为列当科草苁蓉属植物。茎直立,肉质,植株分紫褐色、黄褐色二种类型。根状茎瘤状膨大,叶为鳞片状,呈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基部叶密生。穗状花序,花密集,雌雄同株,两性花,淡黄色、细小、量多。寄生在桦木科赤杨属的水冬瓜赤杨AlnussibiricaFischFisch.etTurcz.的根端。4仿野生栽培技术4.1气候条件年降雨量300mm以上,有效积温≥1800℃。4.2环境条件草苁蓉喜阴暗、潮湿、低温的环境条件。4.3适宜地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4.4基地选址选择未有草苁蓉自然分布的10年生人工赤杨林或沿溪流生长的天然赤杨中龄林作为仿野生栽培基地。DB2327/T062—20234.5种子采收及贮存4.5.1种子采收当草苁蓉由鲜嫩转向干缩、种子呈灰褐色时即可采收,晾晒至果实开裂后抖落敲打,种子从果实中脱出,剔除花序梗,晾干。4.5.2种子贮存晾干后的净种应置阴凉干燥处或冷冻存放。4.6人工辅助接种4.6.1接种时间用当年新采的种子进行人工接种,时间是8月中旬至土壤结冻前。4.6.2接种方法在选择的赤杨人工林或天然林中,在距离赤杨100cm~160cm处根系密集区,在排水良好的高台处,去掉地表覆盖物,挖环形沟、放射状沟或在幼嫩根端处将当年新采的成熟种子直接撒播于沟底根系分布处,回填腐殖土等覆盖物,踩实。4.6.3管理仿野生栽培不施任何肥料,夏季雨量大时要及时排水。5釆收与加工5.1采收时间草苁蓉为二年生草本植物,采种当年秋季接种,次年长地下球茎,第3年7月~8月初,地上部分长度大于15cm时采收。5.2采收方法用铁锹或小铲剥开草苁蓉周围的土壤表层覆盖物,再用小铲采出全株,找到赤杨根与草苁蓉瘤状体连接处,用刀具截断。5.3加工新鲜草苁蓉应去除杂质,平铺晒干或置阴凉通风室内阴干。6规格等级划分6.1规格等级分类分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和统货。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