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背影》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63a2f6af59253b91e41b2084f11d36/0363a2f6af59253b91e41b2084f11d361.gif)
![第14课《背影》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63a2f6af59253b91e41b2084f11d36/0363a2f6af59253b91e41b2084f11d362.gif)
![第14课《背影》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63a2f6af59253b91e41b2084f11d36/0363a2f6af59253b91e41b2084f11d363.gif)
![第14课《背影》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63a2f6af59253b91e41b2084f11d36/0363a2f6af59253b91e41b2084f11d364.gif)
![第14课《背影》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363a2f6af59253b91e41b2084f11d36/0363a2f6af59253b91e41b2084f11d3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背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生词,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感知父亲“背影”形象。2.把握文中“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深入理解课文。3.体会文章以背影为中心的好处。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和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真情。5.提高珍爱亲情的意识,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真爱亲情的美德。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生词;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文中“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文章以背影为中心的好处,了解文章的叙事方式。难点: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教学课时:2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开篇激趣,导入课题。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一般通过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来塑造人物的形象。然而,很少有人会想到对人物“背影”的描写,也能使人物形象丰满,这就是大师的技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的《背影》,看看作者通过对“背影”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二、预习课文,基础积累。(一)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著有散文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著有散文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二)背景介绍。《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三)字词学习。1.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用彩笔画出生字生词。2.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或课文下的注释读准字音,教师巡视,为学生随时提供点拨机会。3.教师运用多媒体显示学生可能难读的生字。(要求给加点字正确注音。)奔丧()
狼藉()
惨淡()
典质()赋闲()颓唐()
琐屑()
亏空()蹒跚()
踌躇()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多媒体显示。)【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触目伤怀】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满院狼藉】指乱七八糟,杂乱不堪的样子。【大去之期】指离死亡的时间不远。(四)预习检测。1.教师运用多媒体显示预习自测题,学生快速给出答案。⑴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有误的是()①奔丧(sàng)
②狼籍(jí)
③惨淡(dàn)
④典质(diǎn)⑤斌闲(fù)
⑥颓唐(tuí)
⑦琐屑(xiè)
⑧亏空(kōng)⑨蹒跚(pánshān)
⑩踌躇(chóuchú)⑵用“祸不单行”和“触目伤怀”各练习说句话。2.指名说出答案后,教师简要小结归纳。明确:⑴①②⑤⑧(①中的“丧”注音有误,应该读“sāng”;②中的“籍”字形有误,应该是“藉”;⑤中的“斌”字形有误,应该是“赋”;⑧中的“空”注音有误,应该读“kong”。)⑵示例:祸不单行:他生意失败,父亲去世,现在儿子又遭了车祸,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触目伤怀:走过一街一巷,有多少景致惹人触目伤怀,步履沉重。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初读课文,归纳主旨。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概括本文主旨。(教师指导朗读:用低沉的语调,慢速。)2.指名回答,其他学生点评,教师评价后归纳。明确:《背影》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学生再次自由地朗读全文,自己试着划分课文的结构层次。2.同桌将各自的作业相互展示,互相交流讨论,形成统一意见。(思路提示:⑴按情节结构分析:开篇寄思→往事回忆→结尾怀念。⑵按行文线索分析:难忘背影→描写背影→思念背影。)3.指名回答后,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参考答案,学生对照修正。明确:第一部分(1):难忘父亲的背影。第二部分(2至6):具体描写望父买橘和父亲在人群中消失的背影。第三部分(7):思念父亲的背影。(与开头呼应。)(三)熟读课文,协作讨论。1.学生反复熟读课文,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思考题。思考:课文第二部分写到“浦口送别”时,是按几层意思来写的?分别用四字短语概括出层意。2.指名回答后,教师点评并归纳。明确:第一层:细心照顾。第二层:车站买橘。第三层:车门话别。四、课堂训练,熟悉内容。学生反复熟读“望父买橘”这一情节,仔细体会这一情节中的细节描写。(提示:注意动词的准确运用。)五、布置作业,巩固加深。课后和同学们共同讨论“思考探究”第一、二、三题。背影第二课时学习任务设计:一、复习旧知,唤起记忆。1.指名朗读全文,其他同学点评朗读感情。(包括语调、语速、重音处理等。)2.教师检查课后“思考探究”第一、二、三题的完成情况,并对完成效果做简要点评。二、学习新课,理解内容。(一)学习第一部分。1.学生齐读第①自然段,教师提问。这一段只有20多字,非常简洁,但信息量不小,它交代了哪些信息?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指名回答后,教师小结。明确:⑴交代了与父亲分别后的时间,暗示了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⑵交代了全文的叙事线索(背影),为下文描写背影做好了铺垫;⑶点明了全文的叙事中心,使读者明确了学习的重点。为此,该段虽然简单,但不能去掉。(二)学习第二部分。1.学生认真朗读第②~⑥自然段这部分内容,然后思考相关问题。2.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思考题。⑴在这部分内容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细心照顾?为什么说“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⑵在这部分内容中,作者有两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其中哪一次使你印象深刻?为什么?⑶在“望父买橘”的过程中,作者有两次写到流泪,他为什么流泪?每次流泪的感受有什么不同?⑷在“望父买橘”的过程中,作者对父亲做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作用是什么?3.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将学生按照4~6人一组分成若干组,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和记录员,由小组长牵头组织组员积极讨论,组员各抒己见,记录员做好记录,最后集中意见,形成共识。记录员整理好笔录,以备小组长发言作答。4.分别指名小组长答题,其他小组长点评补充,教师对答题效果进行简要评价。明确:⑴①父亲对我不放心,坚持要送我;②父亲照看行李并忙着讲价钱;③父亲不仅亲自提醒我,还托付查房照应我;④父亲临别时不忘给我买橘。“太聪明”这里用的是反语,意思是太愚蠢,表达了当时不理解父亲的这些做法是父爱的表现,现在想起来很后悔。⑵“望父买橘”时的背影最使人难忘,在这部分内容中,作者从父亲的穿戴、语言、动作等方面做了细致的描写,最后将这些都集中到父亲的背影上,也就是说将父亲对儿子的爱都集中在这背影上,让读者永久难忘。⑶在“望父买橘”的过程中,作者第一次流泪是看到父亲买橘时的艰难动作,联想到父亲承受的不幸家境和自己不理解父爱的作为,感到伤心落泪;第二次流泪是在父亲的背影消失在人群里时,这时作者的心情很复杂,想到父亲对自己如此的关怀,现在马上就要分别,对父亲的不舍,之前抑制的情感喷涌而出,流出依恋的泪水。⑷在“望父买橘”的过程中,作者对父亲做了如下方面的描写:①父亲的穿戴:黑帽、深青棉袄(穿着朴素,心情沉重。)②走路的姿势:蹒跚(腿脚不便,行动艰难。)③爬月台的动作: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集中起来,较为详细地描写了父亲沉重、蹒跚和艰难的背影,表达了父亲的爱子之情深切。5.学生再读“望父买橘”片段,仔细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三)学习第三部分。1.学生齐读第⑦自然段,然后思考问题。这段中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到背影的?为什么又一次落泪?2.指名回答后,教师归纳。明确:作者接到父亲的信后,看到“大去之期不远”的语句,联想到自己过去不懂父爱的表现,“望父买橘”时的背影触动和震撼增强了我对父亲的牵挂和思念,因而出现了“晶莹的泪光”,这是感激而思念的泪水。三、课堂讨论,重点探究。1.学生通读全文,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思考题。⑴课文中总共几次写到背影?哪次较为感人?作者几次写到流泪?⑵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并用它来组织材料、结构成文?⑶课文为何以“背影”为中心?⑷作者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叙事,同时随着父亲不同时段“背影”的出现,情感态度也有不同的变化。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深入探究,发表各自的看法,教师巡视点拨。3.学生举手回答,其他同学举手补充完善答案,教师评价小结。明确:⑴课文中总共有四次写到背影:第一次是开篇交代难忘的背影;第二次是“望父买橘”时的背影;第三次是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第四次是结尾思念的背影。作者同时也写到四次流泪:第一次是看到衰败的家境时流出痛苦的泪水;第二次是看到父亲买橘时流出感动的泪水;第三次是父亲的背影消失时流出感伤的泪水;第四次是想念父亲时流出思念的泪水。⑵作者选择“背影”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主要原因有:①可以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点,家境衰落,老境颓唐,心境忧郁,用“背影”来表现,最能体现人物的这种境遇与心境。②可以给读者自由想象的广阔空间,作者在此以“背影”出现,读者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使父亲衰颓的形象更具丰富内涵。③艺术视觉的创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随人后,开拓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给人以生动新颖的感受。⑶从内容上看,作者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情感的交汇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从结构上看,背影是文章叙事的线索、表情达意的切入点,也是“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⑷“背影”在文章里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使一种浓重的思念感情笼罩全文,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使“我”感动得热泪潸然,表现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我”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里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表现的是恋恋不舍的情感。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我”读父亲来信时,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怀念之情不能自已,照应开头。背影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印记;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最后留给儿子的印象。文章抓住人物形象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去着意描写,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四、细读课文,品味语言。1.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细读文章,品味相关句子的含义。(教师运用多媒体显示相关例句。)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⑵不要紧,他们去不好!⑶进去吧,里头没人。明确:⑴既是安慰,也是欣慰。“不必难过”是对已经造成事实的心里安慰;“天无绝人之路”是对儿子又有求学之路而感到的欣慰之情。⑵表达父亲对儿子独行无人照顾的不放心,“不要紧”轻松表达自己承受的一切压力;“不好”对不放心的全然否定,表示一定亲自照顾的决心。⑶表达对行李无人照顾的担心,也是对儿子的安全的担忧,父爱之心由此可见。2.《背影》在艺术上是高超的,多以叙述代描写,文质兼美。请结合相关内容对这一特色做简要分析。明确:《背影》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文中用词造句都经过认真考究,绝不随便。如送行那一段:“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神经科手术器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棉氨纶背心式健美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无粉防静电红色指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扁圆滤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固定式遥控插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南方花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丝网铝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CWDM解决方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锁花片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行走马达油封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脏腑辨证与护理
- 虚拟化与云计算技术应用实践项目化教程 教案全套 第1-14周 虚拟化与云计算导论-腾讯云服务
- 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毕业设计设备选型与布置模板
- 徐金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新讲义
- 沥青拌合设备结构认知
- 2023年北京高考政治真题试题及答案
- 复旦中华传统体育课程讲义05木兰拳基本技术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第5课时 人民币兑换
- 工程回访记录单
- 住房公积金投诉申请书
- 检验科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