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断句课件_第1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断句课件_第2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断句课件_第3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断句课件_第4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断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11.了解文言文节奏划分,学会体会文言文语言的魅力;2.文言文拔高练习,积累常用文言字词。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文言文拔高练习,积累常用文言字词。2.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陌生文本断句题型1.了解文言文节奏划分,学会体会文言文语言的魅力;2.文言2何为断句?

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断句的标记为“/”。何为断句?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3

断句小技巧断句小技巧4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2.借助动词断句。//例2.借助动词断句。//5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6通常在对话标志“曰”、“云”、“言”“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句读。例1

文候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3.借助对话标志断句。记住文候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通常在对话标志“曰”、“云”、“言”“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7或谓郊岛孰贫曰岛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诗知之或谓郊岛孰贫/曰岛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诗知之/或谓郊岛孰贫曰岛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诗知之或谓郊岛孰贫/曰岛8常用虚词是标志:古人喜欢“之乎者也”这些虚词,用在句子的开头或者结尾虚词通常是语气词,可以在其前后断句。4.借助虚词断句常用虚词是标志:古人喜欢“之乎者也”这些虚词,用在句子的开头9借助虚词断句

文言文中的虚词用法较多。如“盖”“夫”“其”等发语词常放在句首,“耳”“乎”“哉”“焉”“也”“耶”等语气词常放在句尾,“之”“以”“则”“而”等常放在句子中。例句: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借助虚词断句文言文中的虚词用法较多。如“盖”10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嗟乎吾感天地之广大岁月之蹉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嗟乎!吾感天地之广大,岁月之蹉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嗟乎115.借助固定结构断句

文言中有一些特殊的固定结构,如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例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5.借助固定结构断句文言中有一些特殊的固定结构,如倒装句、12特殊句式、固定结构莫拆散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特殊句式、固定结构莫拆散13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如……何”;“唯……是……”;“不亦……乎”?)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146.对偶、反复与顶真顶真: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断句例1:(顶真)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6.对偶、反复与顶真顶真: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1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即一个人在穷困潦倒的情况下,要先学会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然后在改变环境后达到自身与环境的协调,然后就开始发展。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即16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卞之琳《断章》)顶真在诗歌中的运用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176.对偶、反复与顶真例2:(对偶)句式整齐对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6.对偶、反复与顶真例2:(对偶)句式整齐对称。杨柳婀娜1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文言中的对偶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196.对偶、反复与顶真例3:(反复)纪昌学射是勤王冕挂角是勤李白铁杵磨成针也是勤纪昌学射,是勤;王冕“挂角”,是勤;李白“铁杵磨成针”,也是勤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6.对偶、反复与顶真例3:(反复)纪昌学射是勤王冕挂角是20明代文学家徐渭有一副对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上联是针对青年人说的,下联是老年人的感慨。年轻的时候,眼神好,精力旺盛,可以好好读书,却不喜欢读书,荒废了青春;等到上了年纪了,懂得了读书的好处了,想用心读书了,但已经老眼昏花,体力不支,不可能好好读书了。明代文学家徐渭有一副对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21(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2)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3)借助一些方法技巧,巧妙断句。文言断句的步骤(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文言断句的步骤22

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课堂练习】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23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鸡既济,跻姬笈,季姬忌,急咭鸡,鸡急,继圾几,季姬急,即籍箕击鸡,箕疾击几伎,伎即齑,鸡叽集几基,季姬急极屐击鸡,鸡既殛,季姬激,即记《季姬击鸡记》。译文:季姬感到寂寞,罗集了一些鸡来养,是那种出自荆棘丛中的野鸡。野鸡饿了叫叽叽,季姬就拿竹箕中的小米喂它们。鸡吃饱了,跳到季姬的书箱上,季姬怕脏,忙叱赶鸡,鸡吓急了,就接着跳到几桌上,季姬更着急了,就借竹箕为赶鸡的工具,投击野鸡,竹箕的投速很快,却打中了几桌上的陶伎俑,那陶伎俑掉到地下,竟粉碎了。季姬睁眼一瞧,鸡躲在几桌下乱叫,季姬一怒之下,脱下木屐鞋来打鸡,把鸡打死了。想着养鸡的经过,季姬激动起来,就写了这篇《季姬击鸡记》。季姬寂,集鸡,鸡即棘鸡。棘鸡饥叽,季姬及箕稷济鸡。鸡既济,跻24文言文阅读训练(二)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文言文阅读训练(二)伤仲永25①世隶耕()②指物作诗立就( )③稍稍宾客其父()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1.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语2.判断出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C.余闻之/也久。D.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①世隶耕()②指物作诗立就( )1.解释下面各句中划26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②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用自己的话说说: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