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2014学年第二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华南农业大学2014学年第二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华南农业大学2014学年第二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华南农业大学2014学年第二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华南农业大学2014学年第二学期《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B卷)2014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类型:(闭卷/开卷)考试学号 姓名考试科目:大学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年级专业拟卷人:陆杰题号四五总分得分评阅人得分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写作水平B.深化中学语文C增强人文修养D.了解中国文学发展史袁可嘉作品中的母亲跟下列()中的形象更相似:柔石《为奴隶的母亲》高尔基《母亲》肖复兴《母亲》叶赛宁《写给母亲的信》“其不能发达者,乡里作恶,小头锐面,更不可当”中“小头锐面”的意思是()长得白面书生为人刁顽刻薄善于投机钻营身材短小精干.《野蜂》、《江天暮雪》同属于写景状物散文,他们写景状物的目的是( )A为写景而写景B展露自己的才华C.描绘景物的情状D抒发个人的情感,表现作者的喜怒哀乐.()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发源地A.英国B.德国C.法国D.意大利.汪莘《沁园春•忆黄山》中“黄帝浮丘”、“白鹿”、“青牛”是()的神话传说。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D.基督教.《孟加拉风光》的作者泰戈尔是()。A.日本人 B.印度人C印尼人 D.泰国人8.《伯夷列传》中的伯夷与叔齐是什么关系?A.父子 B.君臣C.兄弟 D.仇敌.帕特里克•亨利的《不自由,毋宁死》一文产生于哪场战争中?A.美国独立战争B美国南北战争 C英法百年战争 D美西战争.《小戴礼记》的作者是()A.戴德 B.戴圣C.戴尔 D.戴震.“齐其家”是的意思是:()修理好家里的树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让家里人长得高把家里打扫干净整齐.中国古代“小品文”发展的兴盛期为()A.晋B.唐C.晚明D.清; 13.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作家: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表现主义 D.魔幻主义I装 14.最先肯定萧红的文学才华、帮助她出版第一部作品、对她的思想有深刻影响的著名作家是A萧军B胡风 C茅盾 D鲁迅订15.《美从何处寻》的作者宗白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A思想家B美学家C政治家D文学家线 16.春天是美的化身,它属于(); A艺术的美 B人为的美 C自然的美D形式的美得分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大学语文的学习方法应该是()以记诵为主只要听老师讲授阅读、思考听讲、联想课文《母亲》给读者的感觉是()一个革命的母亲一个贤妻良母一个平凡的母亲一个伟大的母亲3.下面哪些登临之作蕴含理趣?()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B.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C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D.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4.《四书集注》包括()A《大学》B.《中庸》C.《论语》D.《孟子》E.《老子》5、《蚊对》通过天台生与童子的对话说明()A.人与人是平等的。B.人类与其他生命是平等的。C.人类生命与动物不具可比性。D.蚊子是害人吸血的异类,应该驱赶。6.《饥饿艺术家》通过艺术家这个形象表现了现代社会的()A.荒谬B.痛苦C.美好D.孤独7、有关“萧红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DA、是一种介于小说和散文之间的小说别体 B、结构严谨,情节紧凑C、人物性格鲜明,形象完整 D、情节常为场景和片段的描写所打断E、常常以一个小女孩“我”的口吻讲故事得分三、辨析题(先辨别对错,再简要分析说明。每小题5分,共10分)1、学习应该是快乐的事,没兴趣的课程我不学。2、宗桢和翠远在封锁期间他们恋爱着了。装 得分四、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再回答问题:订 兰亭集序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线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 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 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 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 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 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i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 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 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这两句话是什么: 意思?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句话里,体现出怎样一种审美情趣?(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再回答问题:鲁迅在1934年5月16日致郑振铎的信中说:“不动笔诚然最好。我在《野草》中,曾记一男一女,持刀对立旷野中,无聊人竟随而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无动作,以致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题曰《复仇》,亦是此意。但此亦不过愤激之谈,该二人或相爱,或相杀,还是照所欲而行的为是。”鲁迅为什么说“不动笔诚然最好。”鲁迅为什么说“但此亦不过愤激之谈,该二人或相爱,或相杀,还是照所欲而行的为是。”得分五、作文题你怎样认识“孤独”和“寂寞”之间的相似与差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审美的角度做一论述,600字左右。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D5.B6.A7.B8.C9.A10.B11.B12.C13.C14.D15.B16.C二、多项选择题.CD2.CD3.AD4.ABCD5.AB6.ABD7.ADE三、辨析题1、错误答:错。A.从学习的规律上说,必须贯彻循序渐进的方法。任何一个环节脱节都可能造成整体知识体系的崩塌。B.各种知识之间也有密切联系,各门课程之间密不可分。C.如果对一门学科不了解,兴趣自然缺乏。在求知过程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培养起兴趣。2、答:是。有那么一会儿,他们经由对方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发现了自己的魅力,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欢喜的,冲着这个,那对面的人儿万分可爱的了,所以宗桢断定翠远是一个可爱的女人。并且他们有相爱的心理机制。心理基础:从宗桢方面来说,身为家庭的顶梁柱,日夜奔忙,对工作失去兴趣,完全褪化成一个赚钱的机器,翠远唤醒了他男人的意识,他竟然能让一个女人脸红,使她微笑,使她掉过头来,原来,他还有一个男人的魅力。况且相对于妻子来说,偶遇的翠远显得如此的善解人意,“白,稀薄,温热,像冬天里你自己嘴里呵出来的一口气,你不要她,她就悄悄地飘散了。”“她什么都懂,什么都宽宥你。”理智,不会纠缠,撒泼,爱她一爱,也没有脱不了身的危险。从翠远一方来说,她其貌不扬,内敛,节制,庄重,像教会派的少奶奶,却还没有结婚,她是一个好女人,没有成就感的压抑的工作环境,刻板的虚荣的家庭氛围,她不快乐,她渴望背叛自己,渴望刺激,渴望被诱惑。所以在那片刻,他们感觉自己恋爱着了。四、阅读理解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的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引发了作者的感慨。“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这句话意思是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尽管时代不同,事情情境变化,但人的情怀所关,总是相通。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抬头看天地的广阔,俯身体会万物种类之全,可以开阔视野,陶冶视听情操。这句话体现了人越是能够融入广阔的天地万物,体会到自然的繁盛美好,就能在陶冶了视听之娱的同时,也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体味到真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