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统编必修下册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_第1页
人教版统编必修下册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_第2页
人教版统编必修下册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_第3页
人教版统编必修下册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_第4页
人教版统编必修下册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哈里发是独揽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的专制君主,他的权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向中国唐朝政治经济体制学习,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1、继承了波斯帝国的政治传统,实行君主独裁。倘若无人供我们劫掠,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阿拉伯版本保留的古希腊罗马文化译成拉丁文重回欧洲,为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公元57年(光武帝中元2年),日本和中国即开始交往,光武帝赐以印绶。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编》下卷结果,欧洲市场上的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帝国军队不但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向中国唐朝政治经济体制学习,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奥斯曼帝国文化保留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印记,由于它承载了原阿拉伯帝国所统治的地区,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它的伊斯兰传统是不言而喻的。……苏丹作为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君权和教权于一身。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反映阿拉伯人民谣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数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也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探究一: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是什么关系?结果,欧洲市场上的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中古时期的亚洲南亚和东亚壹贰叁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目录时空观念探究一: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是什么关系?

信仰真主独一,感谢真主,为主道而奋斗。尔等皆当坚持安拉之绳索,不得离散。

——《古兰经》

我们以劫掠为职业,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倘若无人供我们劫掠,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反映阿拉伯人民谣7世纪初622年7世纪中期632年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势力范围逐渐扩大阿拉伯半岛归于统一对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广大地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8世纪中期

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在倭马亚王朝行政制度的基础上,参照萨珊王朝波斯帝国的行政体系,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的官僚体制。哈里发是独揽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的专制君主,他的权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哈里发宣称,他不再是先知的代理人,而是安拉(真主)的代理人,是“安拉在大地上的影子”,其权力是直接受自安拉的.....——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编》下卷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设问:阿拉伯帝国在政治制度上有何特点?1、继承了波斯帝国的政治传统,实行君主独裁。2、哈里发被视为真主的代理人。政教合一

智慧宫是阿拉伯帝国的综合学术机构,8世纪起阿拔斯王朝掀起了一场百年翻译运动”(750-850)。

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

——齐世荣《世界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1、征服地区都具有数千年文明的地区,文化积淀深厚;2、统治者重视并广泛吸收文化,对待文化包容开放。3、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城市发达,为文化发展繁荣提供了重要条件;

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数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也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阿拉伯通史》

结合上面的地图和材料,说说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并予以说明。探究:阿拉伯国家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影响1、对西方阿拉伯版本保留的古希腊罗马文化译成拉丁文重回欧洲,为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阿拉伯人把东方的技术,尤其是中国的发明创造传入西方,有利于西方社会的转型;为西欧探索新航路提供了技术支持。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成就促进了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2、对中国阿拉伯的文学、天文学、医药学和数学等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3、对世界阿拉伯人成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13世纪14世纪中期16世纪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逐步征服小亚细亚逐步征服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地区灭亡拜占庭帝国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圣德太子于公元7世纪开始向中国派遣使节及留学生、学问僧等。信仰真主独一,感谢真主,为主道而奋斗。结合上面的地图和材料,说说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并予以说明。唐代高僧鉴真东渡弘法,传播了盛唐文化,对日本文化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帝国军队不但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1、继承了波斯帝国的政治传统,实行君主独裁。结果,欧洲市场上的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圣德太子于公元7世纪开始向中国派遣使节及留学生、学问僧等。结合上面的地图和材料,说说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并予以说明。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编》下卷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数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也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公元57年(光武帝中元2年),日本和中国即开始交往,光武帝赐以印绶。材料二: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及黑海北岸等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于是,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各部长官由苏丹任命……划分为若干省份。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数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也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影响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影响材料一:奥斯曼帝国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经历了人类历史上众多文明的洗礼和文明间的交往,因而它呈现出在不失自身文明特点的同时能够吸纳外来文明的开放态度和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奥斯曼帝国文化保留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印记,由于它承载了原阿拉伯帝国所统治的地区,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它的伊斯兰传统是不言而喻的。奥斯曼帝国对阿拉伯政治和文化制度的继承。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影响帝国控制亚欧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之间贸易受到影响,客观上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材料二: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及黑海北岸等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帝国军队不但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上等于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结果,欧洲市场上的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在这种情况下,西欧商人很自然地渴望另辟一条通往东方的商路。古代印度——笈多帝国……中央政府由若干个部组成,分别掌管税收、司法、军事、驿政和文书等。公元57年(光武帝中元2年),日本和中国即开始交往,光武帝赐以印绶。——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编》下卷探究一: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是什么关系?圣德太子于公元7世纪开始向中国派遣使节及留学生、学问僧等。阿拉伯人成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结合上面的地图和材料,说说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并予以说明。材料一:奥斯曼帝国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经历了人类历史上众多文明的洗礼和文明间的交往,因而它呈现出在不失自身文明特点的同时能够吸纳外来文明的开放态度和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帝国军队不但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编》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数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也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信仰真主独一,感谢真主,为主道而奋斗。探究一: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是什么关系?德里苏丹国统治的社会基础是由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阿富汗人和波斯人组成的军事贵族集团。——《古兰经》……苏丹作为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君权和教权于一身。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智慧宫是阿拉伯帝国的综合学术机构,8世纪起阿拔斯王朝掀起了一场百年翻译运动”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

德里苏丹国改变了印度传统的政权形式,采用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神权政体。德里苏丹国统治的社会基础是由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阿富汗人和波斯人组成的军事贵族集团。……苏丹作为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君权和教权于一身。……中央政府由若干个部组成,分别掌管税收、司法、军事、驿政和文书等。……各部长官由苏丹任命……划分为若干省份。图格拉王朝时期(1320-1414年),全国共有23个省。——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编》古代印度——德里苏丹国东亚—日本公元57年(光武帝中元2年),日本和中国即开始交往,光武帝赐以印绶。圣德太子于公元7世纪开始向中国派遣使节及留学生、学问僧等。隋炀帝也于608年任命林文郎、斐世清为使节陪送日使回国。自630年至894年的二百余年间,共任命遣唐使达19次。唐代高僧鉴真东渡弘法,传播了盛唐文化,对日本文化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大化改新: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向中国唐朝政治经济体制学习,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东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