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进展与发展史_第1页
外科学进展与发展史_第2页
外科学进展与发展史_第3页
外科学进展与发展史_第4页
外科学进展与发展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科学进展与发展史

一名外科医生应该是年轻的,或无论如何看起来应显得年轻;这样才有一双强壮而稳定的从不发抖的手,用左手像用右手一样熟练了;视力敏锐而清晰,精神无畏;富于同情心,而且,他渴望治愈他的病人,但不因病人的哭叫而动摇,病人疼痛的叫喊不会影响他的动作或彻底切除的决心。《医学》---

AulusCorneliusCelsus(希腊)外科学概念Surgery:拉丁文Chirugia,由希腊文cheir(手)和ergon(工作)组合而成。

外科学是研究需要手术治疗疾病的临床及相关基础理论的学科。

DealwithAgroupofdiseaseswhichneedtobetreatedbyintervention

科学人道主义精神技术美学外科学外科学发展史古代外科学(~15世纪)起源于纪前四大文明古国黑暗的中世纪(5~15世纪)理发师---外科医师Barber---Surgeons

理发师外科医师同业工会(15世纪)教堂憎恨血液外科学处于愚昧停滞状态文艺复兴时期(16~19世纪初)17世纪工业科学崛起外科初级发展1745年外科医生行会成立1800年伦敦皇家外科学院成立(乔治3世)1843年英国皇家外科学院成立(维多利亚)1880年美国外科协会成立外科手术仍在三无下进行

无麻醉沸油捆绑棒击无止血截肢无抗菌厨房桌上动手术死亡率40%~60%80%死于感染游方医生术后逃逸

1540年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截肢术乡村牙医JanVictor作于1654年荷兰阿斯特丹疼痛出血感染休克

外科学发展的四大障碍

外科学发展缓慢

只能施行截肢及表浅小手术近代外科学(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进一步完善了对人体器官结构解剖的认识,解决了麻醉、止血和输血、术后感染以及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等问题后,奠定了现代外科学的基础。解剖外科医师首先应该是解剖学家1811年,在以前对人体解剖认识的基础上,Bell发表了《脑的解剖新论》,发现脊髓后根神经的作用。1832年,Cooper出版《甲状腺解剖学》,等等。1859年,Gray出版的《图解和外科的解剖学》,作为医学生学习的教科书,一直沿用至今。比利时人维萨里所著的《人体的构造》,是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基础。近代外科学(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外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麻醉无菌术和抗生素的发现输血技术1800年,Davy发现了笑气的麻醉作用。1842年,美国Long用乙醚麻醉切除小的皮肤肿瘤;1846年,麻省总医院Morton为一例手术病人成功地施行了乙醚麻醉。1847年,爱丁堡的Simpson用氯仿进行麻醉获得成功1848年,中国第一次试用氯仿麻醉法。1874年,Ore应用水合氯醛进行静脉麻醉。外科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手术速度再也不是作为评价外科医生是否高明的标准。1887年,德国的Schleich开始用可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普鲁卡因。1898年,Bier成功实施了腰麻1920年,Msgill介绍了气管插管吸入麻醉20世纪末期,麻醉机出现,并几经更新换代麻醉术TheodorBillroth抗菌法无菌法建立了间接输血法。20世纪初,外科学整体的水平仍然很低产妇死亡率由10%降到了1%。无抗菌厨房桌上动手术2001年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远程手术在美国纽约和法国斯特拉斯堡之间完成。做人做事做学问现存於百色达(Bethesda)国家医学图书馆(1830)whichneedtobetreatedbyintervention1872年,英国Wells介绍止血钳比利时人维萨里所著的《人体的构造》,是近代人体解剖学的基础。外科学处于愚昧停滞状态外科医师首先应该是解剖学家主要抗菌剂是石炭酸,用以浸泡器械、喷洒手术室。明代,陈实功著《外科正宗》---刎颈切断气管应急用适度的肿瘤根治术——保存组织及功能的肿瘤外科。抗菌法无菌法无麻醉沸油捆绑棒击1872年,英国Wells介绍止血钳《笑气》(一氧化二氮)现存於百色达(Bethesda)国家医学图书馆(1830)WilliamT.G.Morton(1819-1868)波士顿牙科医师1846年乙醚麻醉麻省总医院外科里程碑无菌术

现存较早的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公元499年),强调手术刀用火烧红之后才能使用。无菌术

1818年~1865年,匈牙利产科医生Semmelweis证明产褥热是感染性疾病,并要求医生在接生前必须用漂白粉水将手洗净。产妇死亡率由10%降到了1%。抗感染术的开端。抗菌术开端1827年~1912年,英国的Lister是公认的抗菌外科创始人。主要抗菌剂是石炭酸,用以浸泡器械、喷洒手术室。截肢术病人的病死率从45%降至15%。近代外科学(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50~80年代器官移植

21世纪医学之巅theoriginatorofantisepticsurgery.Thismethodofsutureanastomosis,demonstratedinitiallybyCarrel,isstillusedthroughoutsurgery,andparticularlyinthetransplantationoforgans.AlexisCarrel(1873~1944),anexperimentalsurgeoninterestedinwoundhealing,tissueculture,organtransplantation,andbloodvesselanastomosis.影像医学的迅速发展(从B超、CT、MRI、DSA到SPECT、PET)大大提高了外科疾病的诊治水平,特别是介入放射学的开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型免疫抑制剂的问世,特别是与器官移植相关的一些学科推动了器官移植的全面发展1870年美国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还穿着日常服装做手术,也没有戴手套。哭叫而动摇,病人疼痛的叫喊不会影响他的动现存於百色达(Bethesda)国家医学图书馆(1830)丝缝合刀口。1827年~1912年,英国的Lister是公认的抗菌外科创始人。一名外科医生应该是年轻的,或无论如DealwithAgroupofdiseases1890年美国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穿着手术衣,但没有戴手套。JonathanRhoads《笑气》(一氧化二氮)随着克隆技术,纳米技术,基因工程,组织细胞工程的发展,本世纪的外科学将会发生巨大的,多方面的变化。1954年,美国外科医生Murray成功地施行了肾移植1872年,英国Wells介绍止血钳1878年,德国细菌学家Koch发现伤口感染的病原菌1836年~1907年,德国医生Bergmann创用蒸气灭菌法抗菌法无菌法1887年,Mikulicz-Radecki倡议手术者戴口罩1889年,德国Furbringer提出了手臂消毒法1890年,美国Halsted提倡戴灭菌橡皮手套至此,无菌术得到完善1929年,英国Fleming发现了青霉素1935年,德国Domagk提倡应用百浪多息(磺胺类),使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JosephLister(1827~1912)theoriginatorofantisepticsurgery.LouisPasteur(1822~1895),theoriginatorofthegermtheoryofdisease.JosephLister外科抗菌法的创始人LouisPasteur疾病细菌理论的创始人1870年美国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还穿着日常服装做手术,也没有戴手套。1890年美国医生在做手术的时候穿着手术衣,但没有戴手套。

1890年美国的Halsted提倡戴灭菌橡胶手套。青霉素、原子弹、雷达,二次世界大战的三大发明止血术1552年,Pare提出血管结扎1872年,英国Wells介绍止血钳1873年,德国Esmarch在截肢时倡用止血带血管结扎首创者

1552年输血输血可以挽救病人生命1628年,英国医学家Harvy发表《血液循环论》1665年,Lower进行从羊到羊甚至羊到人的输血试验;绝大多数病人因输血而死亡1667年,Denis首次在人体进行输血试验。1818年,英国产科医生Blundell为1例产后大出血的妇女输注了其丈夫的血液,实现了第1例人与人之间的成功输血。1901年,美国Landsteiner发现血型后,输血安全性才得以保证。初期采用直接输血法,但操作复杂,输血量不易控制。1915年,德国Lewisohn提出了混加枸橼酸钠溶液,使血不凝固,建立了间接输血法。建立了血库后,使输血方便易行。

1665年Lower进行了羊到羊的输血试验。甚至进行了羊到人的输血试验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Landsteiner,在1900年发现血型,并获

得了1930年的诺贝尔奖。

1915年德国Lewisohn提出了加枸橼酸钠建立学血库,使输

血方便易行。外科基本技术20世纪初,外科学整体的水平仍然很低20世纪中期以后,外科学真正进入高速发展阶段30-40年代休克复苏输血(二战)20世纪50年代初,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60~70年代,显微外科技术创伤、整形和器官移植70年代ARDS

MOF(越战)

呼吸机血液透析ICU50~80年代器官移植

21世纪医学之巅普外科TheodorBillroth腹部外科先驱维也纳大学TheodorKocher甲状腺外科先驱伯尔尼大学RudolphMatas路易斯安那州Tulane大学外科教授和血管外科的先驱心胸外科JohnH.Gillbon心胸外科先驱体外循环AlfredBlalock休克理论、心脏外科外科发展主流蓬勃发展的微创外科手术------损伤-----“双刃剑”自20世纪70年代,软质内镜的出现,便开始了微创技术向传统外科的渗入。1983年,英国医生Wickham首先提出微创外科(minimallyinvasivesurgery)的概念1987年,法国医生Mouret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微创外科的概念才逐渐被广泛接受蓬勃发展的微创外科2000年美国FDA同意将机器人用于普通外科手术,手术机器人增加了外科医生的灵活性,并恢复了外科医生对术野的自主平稳控制力。2001年具有跨时代意义的远程手术在美国纽约和法国斯特拉斯堡之间完成。现在微创外科正朝着无体表切口的方向发展“经自然孔道(主要是经口腔、肛门、尿道及阴道)内镜外科(naturalorificetransluminalendoscopicsurgery,NOTES)”2007年法国医生Marescaux领导的医疗小组为1例30岁女性病人完成了人类第一例NOTES,即通过阴道成功施行胆囊切除术。

手术机器人器官移植

—从神话到辉煌的现实公元前300年,我国古代就有人将器官移植治疗疾病作为一种神奇的传说而加以描述。1912年,法国科学家Carrel首创的血管直接吻合法,使器官移植成为可能。1954年,美国外科医生Murray成功地施行了肾移植并获得了长期存活。肾移植正式掀开了现代器官移植的篇章1963年,肝移植(Starzl)和肺移植(Hardy)1966年,胰腺移植(Hllehei)1967年,心脏移植(Barnar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型免疫抑制剂的问世,特别是与器官移植相关的一些学科推动了器官移植的全面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一些大的医学中心,器官移植已成为安全有效的手术而广泛开展随着器官来源的日渐缺乏,远远不足以解决供体器官的需求,组织工程以及干细胞技术的兴起有望解决这一难题。1902年,Carrel用三根保留缝线把一个血管断端的圆口变为三角形,以方便缝合

1912年他为此获得诺贝尔奖。AlexisCarrel(1873~1944),anexperimentalsurgeoninterestedinwoundhealing,tissueculture,organtransplantation,andbloodvesselanastomosis.HewasawardedtheNobelPrizein

1912Joiningbloodvesselsbysutureanastomosis.ThisrepresentationisadaptedfromthelinedrawingbyAlexisCarrelpublishedinLyonMedicalin1902.Thewallsofthetwobloodvessels(heredrawnasabout5mm.Indiameter)areheldtogetherbythreeholdingsutures.Anotheristhenusedtosewoverandover,withveryfineneedles(“aiguillesextremementfines”).Thismethodofsutureanastomosis,demonstratedinitiallybyCarrel,isstillusedthroughoutsurgery,andparticularlyinthetransplantationoforgans.器官移植成为可能PhotographofaspecimenfromtheRoyalCollegeofSurgeonsofEnglandofaspurthatgrewafterbeingtransplantedtothecock’scombbyJohnHunter(exampleoftissuetransplantation)组织移植AlexisCarrel器官移植、血管吻合、组织培养的实验外科学家JosephE.Murray肾移植专家1912诺贝尔奖1990肿瘤治疗技术的发展及进步1809年,McDowell切除了10.2kg的卵巢肿瘤1894年,Halsted对乳腺癌的治疗奠定了肿瘤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和基石,对肿瘤外科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根据解剖及生理学的特点制定了肿瘤的手术原则,将原发灶行广泛切除与区域淋巴结行整块的切除肿瘤外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单纯肿瘤切除——萌芽阶段的肿瘤外科肿瘤“整块”切除根治术——广泛切除(扩大)的肿瘤外科适度的肿瘤根治术——保存组织及功能的肿瘤外科。未来肿瘤外科是根治与微创、规范化与个体化辩证的统一外科营养支持1967年,Dudrick和Wilmore在犬的实验中证实,经腔静脉输注高热量与氮源能使动物维持生长发育。引起世界关注。1972年,瑞典的Wretlind首先报告了用静脉脂肪乳剂的静脉营养。1970~1974年,美国外科医师Scribner及法国的外科医师Solassol提出了“人工胃肠”(artificialgut)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曾宪九、吴肇光领导下率先开展深静脉置管,输入水解蛋白、高渗葡萄糖等液体1971年,北京协和医院引进使用较完善的肠外营养方法,

同时也引进了错误名词“静脉内高营养”1975年,开始改用“肠外营养”一词,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1978年,中国已经有正式的肠外营养的报告。20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协和医院对中国人的脂肪乳剂耐受性进行研究,脂肪乳剂的应用量显著增加,输入的糖量进一步降低20世纪90年代,外周静脉和经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插管营养治疗的近期进展提倡营养补充要适量激素拮抗谷氨酰胺和重组生长激素与营养治疗的联合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