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也能如此教_第1页
文言文也能如此教_第2页
文言文也能如此教_第3页
文言文也能如此教_第4页
文言文也能如此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也能如此教贺兰一中语文组李芸近几年我国中学课程的改革一直在进行,各科教材不断推陈出新,在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始终占着重要分量,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我却一直对文言文的传统教学方式心存疑虑。传统教学的重点一般都定位在疏通文言文字词上,文言文课堂教学成了识字课,成了古汉语语法知识的教学课,而优秀古代文学作品真正的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却被拒之门外,本应成为学生和古代文学作品对话桥梁的古代语言形式反而成了学生和作品沟通的障碍,本应是配角的古代语言形式喧宾夺主,公然霸占了文言文课堂,乃至语文课堂。难道我们博大精深的古文化就只能这样被“只求甚解”地肢解给学生吗?中学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的定位是要突出人本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传统的古文教学方法显然不能适应这样的要求,因为传统的古文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它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上,技巧性较强,但人文性较差。正如钱梦龙先生曾说过:“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端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曰:有‘言’而无‘文’。但实际上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句的任意堆砌。”而良好的文学素养是需要长期熏陶感染才能获得的。英国有一句谚语说:“一夜之间可以造就百万富翁,培养一个绅士却需要30年。”在某种程度上,“能力”与“素养”的区别好比是“富翁”和“绅士”的区别。新课程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就是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把教育的重心放在人的素养的培养上。当代中学生,尤其高中生,课业负担比较重,他们不可能对每一篇文言文都深探细究,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让他们通过学习文言文,既积累相关高考知识又提高文学素养呢?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在尝试用“不求甚解”读书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效果不错。“不求甚解”语出陶潜《五柳先生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余意,便欣然忘食。”他这里说的是一种读书方法和态度,实指不拘泥于章句考证,不囿限于作者原意,主张读书要以心相交,适己会意,自娱自乐,是一种旨在唤醒读者主体意识的读书方法。粗知大意,不细抠字眼,先扩大知识面,暂不问信息来源,只抓取基本思想内容,不一定赏析表达形式。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应用这种读书法呢?还需要掌握其操作要领。整体感知,不钻牛角。这就要求教学中,要用“鸟瞰式”,着眼全篇,不抠字眼,不必局限于作者一字一句意思的理解,而要把信息摄取放在自己感兴趣,对自己有用的内容上。比如在教读苏轼的《赤壁赋》、王勃的《滕王阁序》这类文章时,先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领会文章的韵律美,以此为切入点,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车尔儿雪夫斯基说:“只有人们自愿做的事才能做好。”只要学生有兴趣,在诵读的过程中,字词句自然而然地会进入学生的大脑,课文的内容与意旨随之也能融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会在“整体美”的感召下,主动去扫除文字上的障碍,完成文言“积累”这一过程,可以说是引导学生由“不求甚解”自觉走向“求甚解”,二者并不相悖。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比单纯地“求甚解”要好的多。第二,以读代讲,自见其义。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话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文言文教学更应把“读”放在第一位,拿到一篇文言文,先“不求甚解”让学生不要多想文章某个字是什么意思,某句怎么翻译,而是引导他们通过诵读,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语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如临其境,从而受到教育和感染。这样读读着读着,许多词、语、句、篇都自然会装进学生自己的头脑里,语感也会随之加强,因为所谓语法规则都是从大量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概括出来的,不熟悉具体的语言现象,即使讲得再仔细,学生也未必真能领会,更难以实际运用。其结果往往是,学生的厌学情绪日益增长。比如杜牧的《阿房宫赋》这类音韵美比较强的文言文,以读代讲,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去繁就简,避轻就重。“不求甚解”观其大意,有所“求”,有所“不求”,对那些次要的、枝节的、繁琐的知识点要敢于泛泛而过,有“轻”才能有所“重”,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文章意境思想的把握上,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熏陶。我并不否认弄清字音、字形、字义,读懂文意的重要性,它是根本,是基础,是高考的基本考点,但我们一定要明白它不是语文文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再加上现行教材文言文的注释是很详尽的,只要假以时间,学生完全可以借助这些注释而大致读懂原文。所以对于这一环节,我们应该是由“不求甚解”走向“求甚解”,把落脚点放在欣赏上。而不是繁琐的讲解归纳上。我们都知道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中某些文言虚词出现频率很高且非常集中,但文章旨在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如果实际教学仅仅停留在对这些虚词的归纳总结上,无疑会让学生倍感枯燥,兴趣荡然无存,从而影响他们对文章深刻思想的探究与理解。再如《鸿门宴》这类故事性强的文言文,若是不从欣赏人物形象上引导学生切入,一上来就讲文言语法,什么通假、活用、句式……..那他们肯定会昏昏欲睡,更何谈挖掘与拓展。第四,转换视角,由情入文。将教学重心由字词转向对文本的情感体验,通过体验交流来带动字词的理解。离开了文言文枯燥的字词解释,学生如释重负,同时也激起了他们的某种情感体验,从体验出发学习文言作品,不仅能从更深层次上理解作品,而且还有助于对文言字词的理解。李密的《陈情表》在教学中就应该“由情入文”。引导学生对李密的忠君之情与一片孝心具体感知,通过对这种朴素、深沉、知恩图报的情感的把握,进一步去领会其放射出恒久而温情的人性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由被动走向主动,自觉去整理归纳文言语法知识,自然能取得一石双鸟的效果。更何况从情感体验出发,叩响言语之门,唤醒沉睡在作品中的情感体验,让它在体验的碰撞与交流中苏醒过来,并与千年之后的人们产生共鸣,这才是文言文教学的旨归。第五,以意逆志,心领神会。“不求甚解”决非大而化之,粗枝大叶,漫不经心,而是要认真投入,才能进入陶潜所说的“欣然忘食”的阅读情境。在“不求甚解”整体感知中引起阅读兴趣,进而“求甚解”。也就是说只要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自然会主动去疏通文意,关注文言语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他们归纳高考知识点,从而为高考储备必要的文言知识。当然精读文章之后,必须要以文本为桥梁,让学生与作者会面,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去汇兑作品内容,激起共鸣,与作者会心,从而达到提高文学素养的目的,这才是“不求甚解”读书法的魅力所在。同样是《游褒禅山记》,我们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让学生明白作者阐述的道理:凡事要“尽吾志”“可以无悔矣”,做学问要“深思而慎取之也”,而不是枯燥的文言基础的整理归纳。现在是一个创新教育推陈出新的历史阶段,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围绕新课标,勇于打破传统文言那种又长又慢的讲解,没完没了的归纳。“只求甚解”的教学模式,能让古老的语文教学焕发新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