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情与景的教学展示综述4月12日,教师“牵手行动”骨干教师献课活动精彩上演。四位年轻漂亮的老师为我们呈现四堂精彩纷呈的“群文阅读”课。这里,我们要为献课的老师们点赞,一方面是四位老师课前的准备可谓苦心孤诣、费尽心思,从时间上、精力上的付出,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让人感动;二是四位老师围绕规定的议题方向,自由组合文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充分展现了超高的钻研教材、因材施教的语文素养与教学水平;三是对于群文阅读的独特理解,对群文阅读的教学的创新与突破,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本。下面我估且就当天的课堂教学作一些复盘,或试图进行圆课,就算抛砖引玉给大家一些参考。一、群文阅读的议题当初命题时,既然是群文阅读课,议题明确是课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所谓议题,就是在群文教学中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讨论的话题。议题应遵循集中、明确的原则,反映选文共性的同时,具有开放性,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我们规定了此次课堂教学议题的方向是诗歌中的“情与景”,其实已基本指明了议题方向。但由于诗歌中的景的范围何其大,如有四时之景,有晨昏之景,山水之景,也有田园之景,有花草树木之景,也有晓风残月等等。景与情的关系也并不单一,由此衍生的情感类别有边塞诗、怀古诗、闺怨诗、羁旅诗、哲理诗、家国情怀诗等。因此“把诗歌中的情与景”直接作为议题,就偏大而空,课堂就容易泛泛而谈、不深入。再看四堂课的议题。感觉还没有把“情与景”这个范围的议题变得更确切和单一。《四季花常在,九州情尽知》这个议题,“四季花常在”,让我们想到本课的选文肯定是与花有关,但“九州情尽知”就不好理解了。《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鉴赏——借景抒情》抓住了情景相生这一点展开教学,教给学生诗歌赏析的方法,稍显得单一明确。《万水千山总是情》作为议题,赏析山水田园诗,老师的设想还是可行的,但“山水田园”与“万水千山”终究难以划等号。二、群文阅读的选文群文课堂的议题就像是一串珍珠的线,而选文就是一颗颗的珍珠。所以群文的选择就应当在议题的统领与串联之下进行。要提高群文课堂的效率,议题单一明确是前提,同时选文的典型性与针对性更是非常关键。就“情与景”这个议题来讲,选哪一首诗,不选哪一首的关键在于能否服务于自己的教学议题。如以《万水千山总是情》为议题的山水田园诗,所选的《江雪》《别董大》《天净沙》是否紧扣议题,值得商榷。另外,选文与教学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四位老师所上班级均为九年级学生,他们还有60多天就将走进中考的考场。此前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要求、应考要求,已有一定的了解。但诗歌鉴赏仍是他们中考中面临的一大难点。通过一堂课,我们应当让学生在最后这个阶段形成哪些能力,得到哪些启发,才能为中考奠定基础,这是每个上课老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选文过程中,更要注重统编教材中倡导的“1+X”教学思路。坚持从课内到课外的知识迁移,能力提升。因此建议所选的诗歌先从课内的开始,再选用与教材相类的。不建议完全用课外的,或全部是课内的。当然,如果选小学学过的,个人认为也行,导入环节即可,用在课中感觉不划算,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七至九年级具有典型特征的诗歌不在少数。三、群文教学的逻辑教学逻辑可直白理解为如何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清晰的教学逻辑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四节群文教学展示课,给我们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逻辑。我估且将其叫做并列式或递进式。《四季花常在,九州情尽知》一课,从导入复习古诗鉴赏的方法后,分别对描写四季之花的诗文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其中所绘之花与所抒之情的内在联系,增长学生见闻与积累。另外的三节课则对“景与情”的知识体系进行层层深入的学习。如庆齐老师《万水千山总是情》一课中,老师从破题开始,明确诗歌中“万水千山”就是自然景物,透过景物借景抒情。接着带领学生分析景与情的关系,归纳诗歌赏析步骤方法,最后进行实践验证。再如文莉老师《一切景语皆情语》中,导入后直接范例赏析,点拨情与景的联系;再通过俄国人翻译古诗的错误,巩固情与景的关系,接着总结归纳赏析诗歌的方法,最后进行实战演练固化知识。李静老师的环节更具代表性:直接从什么是借景抒情开始,明确什么是意境,然后范例赏析《钱塘湖春行》,引导读懂《武陵春》并归纳两首诗词的共性,马上进行随堂练习;接着明确考点,提炼诗歌赏析的答题方法;最后分组探究训练。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针对性强,体现知识素养由老师引导,至自主合作学习融会贯通的过程。但无论是递进式还是并列式的教学设计,对于群文阅读来说,都是师生围绕议题,共同建构的过程。对于选文在什么环节,什么时间呈现,需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根据教学目标。需要老师清楚地认识每个教学环节的目的,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是方法指导,知识巩固,还是应考训练等。在呈现选文以后,对选文呈现的不同价值要进行必要的比较与综合,这是学生积累知识、形成学生能力的关键节点。四、诗歌教学的特点诗歌教学的特点,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即通过想象展现诗歌里所描绘的饱含着思想感情的生活景象。四位老师都试图向学生明确“意境”这一概念,都在课堂上或在教学目标中提到“意境”这个词,教学中将其理解为诗歌描绘的情境或画面。李静老师给出概念“把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称之为意境,就是作品或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境界”,对学生来讲,未必能顺着老师的理解来理解。既然诗歌的欣赏绕不开这个词,我们就有必要直面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回顾学过的课文《山水画的意境》,中国传统文化诗画同源,意境的概念也相通。李可染在谈山水画意境时,就是用古诗来说明的。备课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老师们没有想到这篇课文应属遗憾。如何体会诗歌的意境呢?意境有物境和心境两种。物境以描绘具体的生活图画为主,多为间接抒情,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想象;心境以描绘思想感情的抒发过程为主,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意境既是“情与景”的结合,要去想象体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诵读。从几位老师的课来看,诵读的环节有的缺失,有的还是不够的。最后,诗歌的主题探究离不开意境的分析,但也不应忽略“知人论世”。如在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如果我们仅将其理解为送别诗是不准确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不单纯是写景句,它包含着个体的成长要置身于昂扬向上充满活力的大环境,更离不开提携和照顾这个令人深思的哲理。就如朱熹的《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作获奖感言(21篇)
- 幸福的演讲稿(15篇)
- 悲伤逆流成河观后感7篇
- 建筑工程实习报告(15篇)
- 智研咨询发布:2024年中国园林古建筑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及前景研究报告
- 现代农业产业园功能建设方案
- 应急预案中的食品与药品安全管理
- 金融信托行业顾问工作总结
- 2025版西瓜新品种研发与应用推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钢构建筑保温分包施工协议2篇
- 充电桩知识培训课件
- 2025水利云播五大员考试题库(含答案)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基础预防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偏瘫足内翻的治疗
- 药企质量主管竞聘
-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试卷及答案
- 汽车电气设备检测与维修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铁路超限超重货物运输规则》(2016)260
- API682机械密封冲洗方案(中文)课件
- DB35T 1345-2013兰寿系列金鱼养殖技术规范
- 工行网银代发工资操作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