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辜制度毕业论文_第1页
保辜制度毕业论文_第2页
保辜制度毕业论文_第3页
保辜制度毕业论文_第4页
保辜制度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保辜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比较有特色的刑事法律制度,是一种保护被害人和加害人相结合的制度,从西周产生以来,通过历代的发展,到唐代成熟完善,宋元明清时期在继承唐代保辜制度的基础上有深入的发展,在清末修律时因不适合西方的法律制度被废除。本文通过对我国古代保辜制度的历史沿革及有关内容的简介分析,揭示了保辜制度的立法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对之进行了评价和借鉴,最终得出其对当今立法活动及法律制度设计的有益启示。关键词:保辜制度,立法启示,合理借鉴在我们接受以大陆法系为主的今天,出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交通事故中的“二次碾压”问题,为了完善现行刑事法律制度,更好地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做出奉献,我们不仅要吸取国外诸法系的合理原因,更要吸取借鉴我国本土存在过的比较有特色的能为今所用的法律制度,由于本土的东西更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保辜制度有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它在保护被害人方面奉献不少,这正为我国现代刑法制度这方面的缺失提供了借鉴。保辜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一项具有独创性的刑事法律制度,虽然我国现行刑事法律制度没有这一规定,不过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并且在中国古代社会延至上千年,则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保辜制度体现着儒家重视教化和宽缓慎刑思想。该制度使被害人和加害人自愿恢复和好,消除了因复仇或治疗费也许再度升级的矛盾,不仅对提高诉讼效率发挥着积极作用,并且对我国探讨刑事和解问题也具有理论和实践借鉴价值。引言我国的现行刑法,上承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刑法,又兼收前苏联的刑法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不过,对于我国古代刑法思想,我国现行刑法基本没有继承。究其原因,是由于清末沈家本法律改革,彻底废除了自商周以来形成的中华法系中的刑法思想,其中诸多宝贵的刑法理念被付诸高阁,保辜制度就是其中的一种例子。所谓保辜制度,是中国古代老式刑法中一种独特的法律制度,其基本内容是殴人致伤后,规定一定的期限,视期限届满时的伤情,再定罪量刑。假如被害人在受伤后法定的保辜期限外死亡,即认为殴伤与死亡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对加害人应以殴人致伤论。“保,养也。”(《说文》)。“辜”义从辛,古声。“辛”,是受刑的意思,本义为罪行。《说文》载:“辜,罪也。”段注:“辜本非常重罪,引申之凡有罪者皆曰辜。”那么“保辜”的含义就可以推断为保养受伤害人的伤痛,以减轻加害行为人的罪行。《唐律》初次在律文中对保辜制度进行了系统的规定。《唐律疏议》斗讼篇的保辜专条中规定:“诸保辜者,手足殴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殴伤者二十日,以刃及汤火伤人者三十日,折跌支体及破骨者五十日。《唐律疏议》注“余条殴伤及杀伤,各准此。”疏议此注的意思是“谓诸条殴人,或伤人,故斗、谋杀,强盗,应有者,保辜并准此”。保辜制度仅合用于殴打或伤害他人,但未当场致死的案件。所谓“殴、伤不相须”即指殴打和伤害不必同步具有,只要存在殴打或其他的伤害行为,则无论与否产生伤害后果,均须合用保辜制度。可见,殴打或伤害行为是保辜制度合用的前提条件。保辜期限是指由官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及详细案情确定的由加害人为受害人疗伤,并以受害人伤情恢复的不一样情形据以决定加害人不一样罪责的期限,简称“辜限”。可以说,“辜限”是保辜制度的关键,也是其生命力所在,保辜制度的特殊性就重要体目前对保辜期限的规定上。作为保辜制度的中心环节,辜限确实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它直接关系到对加害人罪责确实定,以及与否可以有效地保护受害人被侵害的人身利益。辜限确定稍有差池,则也许对双方当事人导致迥然不一样的成果,甚至放纵罪犯;冤枉好人。从律文中可见,辜限确实立原则大体有两个:一是以所持凶器的人身危险性为原则,手足殴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殴伤者二十日,以刃及汤火伤人者三十日!,危险程度越高,则辜期越长。这种规定亦反应了立法者严禁使用危险器具的立法意图,对在殴打及其他伤害行为中使用危险器具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二是以受害者伤情为原则,如“折跌支体及破骨者五十日”就是直接以受害者较严重的伤情为着眼点,不再根据凶器的危险性进行判断,伤情越重,辜期越长,是对单一凶器危险性原则的有机补充。保辜制度产生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有关保辜制度的来源,由于先秦时期的典籍佚失颇多,资料的匮乏,使得对保辜制度出现的详细时间难以做出定论。有学者认为:“……《周礼》不言保辜,足见殷代尚无保辜制度。保辜制度也不也许创始于春秋、战国和秦汉。由此可见,保辜制度理当创始于西周,很也许是成康时代的新猷。”这个制度的出现与西周时期“明德慎罚”的立法思想应当是有关联的,是符合保辜制度“重民命而慎刑罚”的立法目的的。《春秋·公羊传》载:“襄公七年十有二月……郑波髡原如会,未见诸侯。……伤而反,未之乎舍卒也。”东汉经学家何休对此注云:“古者保辜,诸侯卒名故,於如会名之明,如会时为大夫所伤,以伤辜死也,君亲无将见辜者,辜内,当以弑君论之,辜外当以伤君论之。”疏曰:“其弑君论之者,其身枭首,其家执之;其伤君论之者,其身斩首而已,罪不累家。汉律有其事。”汉时谓古者,可见在汉代之前就已经有保辜之制。至于其确切年代,有学者推测“也许首创于西周(很也许是程、康时代)”,也有学者认为创立于春秋时期。到了汉代,保辜制度虽不见于汉正律《九章律》,但史书已记载有保辜的案例,《汉书·功臣表》载:“嗣昌武侯单德,元朔三年坐伤人,二旬内死,弃市。”《急就篇》也载:“保辜者,各随其状轻重,令弑者以日数保之。限内至死,则坐重辜也。”另据居延出土汉简载:“……所持铍即以疑所持胡桐木杖从后默击意三下,以辜一旬死……”,及“以兵刃、绳索、它物可以自杀者,予囚,囚以自杀、杀人;若自伤、伤人而以辜二旬内死,予者,髡为城旦舂,及有……。”从中可看出,对于杀人、伤害案件,有关保辜的规定不仅合用于实行犯,并且合用于其他共同犯罪人。至晋代时晋律也有“诸有所督罚,五十如下鞭如令,平心无私而以辜死者,一岁刑”的有关规定。及至唐代,作为中华法系典范的唐律对保辜制度的规定也趋于完备。《唐律疏义·斗讼》第六条对保辜作了专条规定:“诸保辜者,手足殴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殴伤人者,二十日;以刃及汤火伤人者,三十日;折、跌肢体及破骨者,五十日(殴、伤不相须。余条殴伤及杀伤,各准此。)。限内死者,各依杀人论;其在限外及虽在限内,以它故死者,各依本殴伤法(它故,谓别增余患而死者)。”该规定对保辜的合用范围和条件、伤害等级与辜限的关系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其后,宋、元、明、清的保辜制度因袭唐律,并对其内容作了深入的充实和完善。如元律增长了“诸殴伤人者,辜限外死者,杖七十七”和“诸以物伤人,伤毒流注而死,虽在辜限之内,仍减杀人罪三等坐之”的规定;明律“保辜期限”条规定:“凡保辜者,责令犯人医治。辜限内,皆须因伤死者,以斗殴杀人论。其在辜限外,及虽在辜限内,伤已平复,官司文案明白,别因它故死者,各从本殴伤法。若折伤以上,辜内医治平复者。各减二等……”;清律规定:“斗殴伤人,辜限内不平复,延至限外,若手足、他物、金刃及汤火伤,限外十日之内;折跌肢体及破骨堕胎,限外二十日之内,果因本伤身死,情真事实者,方拟死罪,奏请定夺。此外,不许一概滥拟渎奏。”保辜制度阐发了儒家民本主义思想,没有将受害者排除在司法审判之外,更关怀着加害者回归社会。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普遍的权利意识,但统治者也没有因此一味追求法律的专制功能,保辜制度就一直关怀着受害人的生命权利,关注着受害者肉体痛苦和精神痛苦。该制度自始至终围绕着受害者伤情和经济赔偿运转,包括判决也首先根据伤情恢复状况而定。加害人为了减轻责任、回归社会,采用多种措施救治受害者,期望受害者早日康复,从而使受害人精神得到安慰,经济得到及时有效赔偿。这一制度受到双方欢迎,深受基层社会民众普遍称道。保辜制度的重要内容及其立法基础1、保辜制度的重要内容保辜制度作为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刑法制度,官吏的行为在其运行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关键作用。明律中规定:凡保辜者,责令犯人医治!可见保辜制度的实行必须以官吏的责令为前提,官吏通过对辜期确实定、伤情的鉴定等在保辜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故而与加害人及受害人同为保辜制度的当事人。对保辜制度的当事人进行分析、罗列有助于深入明晰保辜制度中的多种法律关系及当事人间的权利与义务。(1)加害人:即为保辜人,其法律义务在于根据官吏对受害者的伤情鉴定,在法律规定的保辜期限内,尽其所能救治受害人,力争最大程度地使受害人得以恢复到受侵害之前的权利状态,以之照顾、治疗行为使受害人的伤情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在救治受害人、弥补过错的同步得以减轻自己的刑事责任。(2)受害人:作为人身权利受侵害的一方,其法律义务相对较为简朴,重要在于配合官吏确定保辜期限,遵守官方的指示,接受保辜人的救治,积极配合而不能随意刁难。在保辜期限结束后,接受官方对伤情恢复状况的鉴定和判断。(3)官吏:主导整个保辜制度的运行过程,首先,根据法律规定及案件详细情形,确定保辜期限;另一方面,在保辜过程中监督加害人在最大程度上及时对受害人实行救治,并使受害人与保辜行为相配合;最终,在辜期届满后,及时有效地对受害者的伤情做出对的客观的判断,并根据鉴定成果及受害人伤情恢复状况对加害人定罪量刑。保辜运行并非单纯加害方与受害方和解的过程,官方对和解自始至终起着主导性作用。首先是保辜制度规定在“官司文案明白”基础上“责令犯人医治”,即保辜制度的启动建立在官方对案情清晰和性质的界定基础上,不符合保辜的案件不使用该制度,例如殴伤官吏就不容许合用保辜制度,在一方不承认有加害行为状况下也不能实行该制度。另一方面是加害方对受害人的疗伤,以及此过程中双方感情沟通和解,均应汇报官方,由于官方必须懂得受害人伤势平复的基本过程和加害人悔改状况,这些都是后来判决的根据。官方的主导功能还表目前官方对证据的认定和判决上。犯罪证据的精确性直接关系到判决的精确性,重要有斗殴性质证据和伤势恢复证据。对斗殴性质认定比较简朴,对伤势轻重证据认定就比较困难,由于医学水平落后,无法确定伤的轻与重。不过保辜制度很自然地处理了这一问题,即通过认定辜限结束后伤势恢复状况来认定伤害的轻重。《唐律》规定:“辜限内死者,各依杀人论。”而“虽在限内以他故死者,各依本殴伤法”。明清律例规定基本与唐律相似,规定承接官吏根据受害者与否因伤死亡和伤势恢复与否有残疾遗留症状来确定伤害轻重。此外,对于“限外以及虽在限内他故死者”以及“殴伤不相须”的证据判断必须由主管官员认真查实。而这些证据的可信性还直接影响到案件双方当事人业已到达的谅解与和解与否可以巩固和继续执行。辜限疗伤状况确定的证据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可信度,就为审判的精确性打下良好基础。保辜案件的审判在唐宋除了“辜限内因伤死亡者各依杀人论”以及限外未平复因伤死亡坐杀人罪外,“斗殴折跌肢体及瞎一目,于辜限内平复,各减罪二等。余条折跌平复,准此”。明、清律对唐律斗殴折跌肢体及瞎一目条款扩展为“折伤以上,辜内平复者,各减罪二等”。这些定罪量刑规定多波及减等惩罚,关乎当事人双方与否服判,关乎已经获得的和解能否得到维持,并且对判决后双方自愿协商的经济赔偿执行或官方判决的经济赔偿执行具有决定意义,承审官吏责任重大。保辜制度的直接特点在于慎刑和减刑。慎刑在于不急于对加害者定罪,而是待受害者伤势恢复后,再根据恢复状况裁量。减刑是官方责令加害人积极为伤者治疗,若伤势恢复良好多以减等惩罚。慎刑和减刑都是儒家慎刑思想的详细运用,由于保辜制度蕴涵着制度设计者(统治者)两个重要的目的。其一,通过疗伤化解矛盾。统治者不愿看到案件双方当事人由此结下深仇,甚至引起复仇,而但愿通过这种法律使双方化解矛盾、恢复和好。这显然是儒家宗法伦理思想的法律体现,统治者但愿子民们像孩子那样,打架后尽快恢复到和好的状态。其二,通过疗伤教化双方。既然双方可以恢复和好,官方不就必严刑惩办加害方,以减刑惩罚让双方均存感谢之心,使双方感受到伤痛和惩罚都是违礼的代价,教育他们后来严格按照宗法伦理规范自己言行。因此,保辜制度的精神实质贵在强调慎罚和教化,通过慎罚手段,到达教化目的。2、保辜制度的立法基础保辜制度缘何在古代社会产生并发展千余年之久呢,这有其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与之适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水平,满足了当时的社会需要有很大的关系,这为保辜制度的设置、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立法基础。首先,保辜制度的产生、发展有着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早在西周初期,统治者就奉行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的立法指导思想。之后影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更是强调德治,倡导实行仁政,重视伦理教化的作用。加之由来已久的民本思想和德主刑辅,慎刑恤罚的法制思想都规定在施行刑罚时,务须谨慎。我国古代法律的明显特性之一便是礼法结合,强调礼!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到了封建法制的全盛时期——唐代,礼法的结合更是水乳交融,强调“一准乎礼”,奉行“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立法指导思想。因此中国古代法律往往将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相糅合,具有明显的泛道德化倾向,认为人们尤其是加害人面对伤者,有着义不容辞的救治义务,并将这种思想灌输到保辜制度之中。而其得以广泛有效的实现,正是由于社会自身存在着这样的思想意识。同步,通过对受害人的及时救治,促使加害人反省、悔过自身罪过,比单纯的惩罚加害人能收到更好的社会效果,通过对加害人的教育矫治防止其再犯,很好地实现了刑法的防止功能。另一方面,保辜制度的设置与古代社会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业有很大的关系,受当时客观条件所限,尤其是尚不成熟的司法鉴定技术,都规定通过有关的制度设计弥补这一局限性。再次,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将人与土地紧紧捆绑在一起,其所形成的熟人社会使人们往往终其毕生都生活在一种相对狭小、闭塞的社会环境中,与相对固定的人接触,加之自古以来奉行“和”的观念,以和为贵,认为“冤家宜解不适宜结”,也为保辜制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许多殴伤案件的发生往往是由琐事导致或是一时兴起的激情犯罪,当事人双方并不存在太大的矛盾冲突,这也使保辜制度的施行成为必要和也许。中国古代是一种小农经济社会,人们尤其是广大农民对土地是百分之百的依赖,离开土地则无法生存。中国古代又是一种士绅社会,乡绅对乡邻了如指掌,与各宗法家族关系亲密,虽然一种人可以不顾法律规定而逃脱,其家庭和家族是无法逃避训斥的。受害者只要没有立即死亡,加害人及其家族必然尽心急救治疗;倘若没有生命危险,加害人就无需为“人命案”心,也没有逃亡必要。种种原因使得加害“情愿保养,甘服伤人之罪,听候科断”,心甘情愿服罪,表明加害人已经真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保养受害者,保辜也一般都能顺利贯彻。此外,保辜制度之“保”字,不仅有保养受害人之意,也包括着保留加害人之罪,待辜限结束后,根据受害人伤势恢复和加害人悔改之状况酌情论罪的含义,制度的设计就是让加害人积极改正自新,由于保辜制度的理念意在实行教化。加害人的自省和悔过为悉心照顾受害人增添了一份“真”情感,为化解感情纠纷带来曙光最终,中国自古以来无论儒、道、法各家均对法律没有好感,尽管其主张各异,但本质上都是但愿通过不一样的方式消除法律,儒家但愿通过道德教化消除法律;道家则以无为而治的主张奉行法律虚无主义;即便是法家也但愿通过“以刑去刑”的方式消除法律。在这种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无讼思想影响下,人们讨厌官司,惧怕法律制裁尤其是刑罚,称之为“牢狱之灾”,大多数民众面对纠纷、官司多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想,这也为保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保辜制度的出现恰好与这种社会需求相契合。对保辜制度的评价1、积极方面任何一项制度均有其存在的土壤,都是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的。保辜制度的出现,自然有其社会历史背景,也有其合理的社会积极作用。保辜制度从创设起一直在中国历朝历代得到沿用和完善,不难看出,这项制度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对于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首先,通过保辜制度的设置,为加害人提供了自我反省和悔过自新的机会,使之积极救治、赔偿受害人。“保人之伤,正所谓保己之罪也。”加害人通过保辜将医治受害人与减轻自身罪责结合起来,在最大程度上调动了救治受害人,弥补罪责的积极性,力争将犯罪行为的破坏力降至最小。这不仅有助于对受害者的保护,并且可以更有效的防止犯罪,很好地实现了刑法重要的防止功能。其通过及时有效地修复遭到破坏的人际关系,化解社会纠纷,缓和社会矛盾,对形成安定的社会局面及友好的人际关系起到了积极的增进作用。这对我们处理当今社会中日益凸显的多种矛盾,建设友好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受害人伤痛得到及时治疗也使得医疗费用问题自然处理。保辜制度不存在受害方自己疗伤,然后通过官方向加害方追讨,这就防止了也许由此引起的纠纷和复仇。制度的设计处理了斗殴伤害的及时治疗和经济承担,受害人及其家庭不会因疗伤费用得不到赔偿内心痛苦,甚至对社会不信任。常常是双方在疗伤建立的谅解基础上,在宗族尊长的劝解下,本着“冤家宜解不适宜结”训导,深入到达伤害赔偿协议,受害人也彻底放弃了复仇动机。另一方面,保辜制度也体现了朴素的刑法谦抑性原则。即“刑法应根据一定的规则控制惩罚范围与惩罚程度,即但凡合用其他法律足以抑止某种违法行为、足以保护合法权益时,就不要将其规定为犯罪;但凡合用较轻的制裁措施足以抑止某种犯罪行为、足以保护合法权益时,就不要规定较重的制裁措施。”正如著名法学家边沁所言:“温和的法律能使一种民族的生活方式具有人性;政府的精神会在公民中间得到尊重。”再次,保辜制度体现了我国老式社会历来强调的德治理念,力图尽量地通过道德教化和伦理观念使犯罪人不仅在行为上服从法律的惩罚,并且能在内心对罪行有所悔过。其所体现出的朴素的人性关怀表目前其首先给加害人以赎罪的机会,为其得到受害者和社会的谅解提供了也许;另首先又对受害人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救治和赔偿,不仅有助于其伤情的恢复,并且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和慰藉。同步其防止了报复行为的发生,防止了更多刑事案件的发生,于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意识,使刑罚逐渐走向了宽缓与文明。这对当今社会处理刑事案件,防止以暴制暴亦具现实意义。最终,保辜制度节省了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效率。从案件的设保到判决都没有过度将案件的焦点集中在主管官吏的取证、法庭证据认定以及对加害人罪行认定等方面,而是集中于加害人对受害人的疗伤上,案件重心转移使得官方减轻了诉讼压力,简化了诉讼程序,提高了有效诉讼时间。由于案件当事人尤其是受害人,可以放心养伤,从主线上消除了也许的自诉、上诉和判决执行等漫长过程。保辜制度将国家审判和民间宗族和解有效结合起来,适应民间社会的规定。(2)消极方面,违反“法治”原则,保辜制度的因果关系不是现代意义刑法因果关系,保辜制度有客观归罪之嫌。虽然说保辜制度在中国古代刑法史上走过了很长的岁月,但它究竟逃不过被废除的命运。清末的新刑律废除了保辜制度,标志着保辜制度正式退出中国刑法史的舞台。不难看出,保辜制度还保留着古代法律推定的色彩,其对犯罪人此罪与彼罪的判断(往往体现为伤害罪与杀人罪的判断),不是从犯罪行为发生时的状态考察,而是以最终的危害成果为根据,不仅于罪刑法定的规定相悖,还具有客观归罪的倾向。一项制度的废除阐明它已经不再适合目前的社会背景,因此保辜制度的废除是由于它存在着如下的某些历史局限性:第一,保辜制度对现代刑法因果关系的复杂性认识局限性。现代刑法的因果关系是指为刑事法律所规定的、存在于符合构成要件的危害行为和危害成果之间、可以影响刑事责任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古代社会没有目前社会高度发达的医疗和科学技术,因此对于伤害案件的伤势认定只能采用在目前看来比较落后的手段从而确立保辜期限。并且仅仅以保辜期限内伤势的变化程度来确定因果关系的有无。如保辜期限内死亡则要承担与杀人罪对应的责任,如保辜期限外死亡,则可不承担致他人死亡的责任。不过保辜期限的长短不能简朴地和加害行为与加害成果存在因果关系划等号,它仅仅考虑了那些一般状况和必然状况,对某些特殊状况和偶尔状况没有考虑周到。即保辜制度只考虑了必然因果关系,没有考虑偶尔因果关系。虽然保辜制度认识到了运用因果关系来限制刑事责任的范围不过在处理的同步又将因果关系简朴化了,这样在某些状况下反而扩大了刑事责任的范围。第二,保辜制度的规定过于死板僵硬,只考了一般状况而忽视了偶尔状况。例如,在保辜期限确实定方面,以《唐律》为例,其中规定:“诸保辜者,手足殴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殴伤人者,二十日;以刃及汤火者,三十日;折、跌肢体及破首者,五十日。限内死者,各依杀人论。其在限外及虽在限内以他故死者,各依本殴伤法。”虽然这种对保辜期限的规定体现了立法者按照不一样伤害行为产生的不一样伤害程度来划分保辜期限的不一样从而敦促加害人救治被害人,不过这就没有考虑到“手足殴伤人”的程度重于“以他物殴伤人”的状况,也没有考虑到“以他物殴伤人”的程度重于“以刃及汤火者”的状况,从而导致了法官在自由裁量权运用上的限制。再例如说,受害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会直接导致加害人承担不一样的法律责任。同样的伤势放在两个身体素质不一样的人身上也许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成果。对于身体素质好的人来说有也许在保固期限内通过急救转危为安,而对于身体素质不好的人来说则有也许每况日下直至撒手人寰。对于前一种状况来说加害人只需要承担殴伤人的刑事责任,而对于后一种状况来说加害人则需要承担杀人的刑事责任。这也就意味着受害人身体素质的不确定性也许导致了加害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不确定性。这就使人们对于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的预期性有所减少,等于是给法律又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神秘色彩。第三,保辜制度违反了公平、平等的法律原则。由于保辜制度定罪的原则在于保辜期限届满被害人伤势发展的状况,因此加害人为了减轻自己的刑事责任必然会想尽一切措施对被害人进行救治。不过对于某些家庭状况很好的人来说,他对被害人提供的救治水平显然会高于那些家庭状况很一般甚至不太好的人,因而对于同样伤情的被害人来说,其恢复的程度会由于加害人的家庭财产状况而发生不一样,有时也许会是天壤之别。这种状况的直接后果就是加害人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会天差地别。这就意味着富人可以靠金钱来减轻自己的刑事责任而穷人则丧失了这个机会。因此保辜制度违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原则。不过我们应当看到保辜制度产生于奴隶社会,伴伴随封建社会的终止而消灭,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不也许达致近、现代刑法理论的水平,再加上医疗水平和侦查技术相对落后,因此,设置保辜制度是处理定罪问题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保辜制度的现实借鉴意义不少法学家认为保辜制度是纲党礼教伦理社会的产物,此制度与近现代法治社会格格不入,该制度立当被废止,这是值得深思的。保辜制度规定减刑实为鼓励保辜者,尽心治疗受害者,这是刑罚走向宽缓文明的一种标志。保辜制度的启示保辜制度蕴涵着浓重的人文主义精神,符合现代刑罚走向宽缓的趋势。基于阶级统治的需求,对于儒家思想,不一样步期的统治者出于不一样的目的有不完全相似的见解,甚至差之千里,不过儒家思想闪耀着浓厚的人性主义光辉这个客观事实是任何人也变化不了的。因此,由儒家思想衍生而出的封建法律体制在许多方面也体现出了对人性的追求和努力,唐代保辜制度就是一种很明显的体现。自古至今,我国一直遵照义务本位的法律理念,个体权利一直受到压抑和限制,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个体权利仍然未受到重视,有时甚至一度泯灭。时至今日,个体权利的张扬已成为法治建设中一股不可逆转的时尚,我国目前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过,法律理念的培养、法律思维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对于舶来品,一般说来,其消化吸取的过程愈加漫长。因此,我们更应当发掘我国老式法律文化中固有的符合这一法律精神的部分,使之更轻易为人们接受。制度上的启示——犯罪矫正制度的设想。唐代保辜制度的实质就是予以犯罪者一种机会,在其实行犯罪行为之后,可以采用积极的措施,对犯罪行为所导致的危害成果进行有效的修复和补救,对被害人进行安慰,将功补过,在此基础上,法律考虑到犯罪者自身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以及其犯罪行为导致的客观危害均有不一样程度的减少或者减少,因而对犯罪者从轻、减轻惩罚。简言之,唐代保辜制度的最大目的就是要将犯罪给受害人和社会关系导致的损害影响到最小。因此,有学者设想,不妨在现行刑法中引入保辜或者类似于保辜的法律制度,并将之称为“犯罪复原”制度。并认为这一设想也符合唐代保辜制度的原义和内涵,简述如下:所谓犯罪复原制度是指某些犯罪在既遂之后、司法机关立案之前,加害行为人采用积极的措施,对其加害行为所导致的危害社会的后果进行有效的修复、补救,对被害人进行有效的安慰,将功补过,从而应当予以加害行为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刑事惩罚的制度。它给犯罪既遂之后的犯罪者,架起的一座可后来退的“黄金桥”。这一制度体现着法律对人的关怀——无论是被害人,还是加害人,而这种人文精神恰恰是法律的终极追求,这种人文精神甚是符合现代刑法的三个价值取向(公正、人道、谦抑),因此,保辜刑法因果说认为近代修律没有对该制度进行合理改造,忽视了它的刑事制度之合理、科学内核、看不到这一制度正是刑事制度发展之成果。因此应当研究该制度合理内核及当时合用状况,方可为今借鉴。加害方和受害方真诚和好是保辜制度追求的直接目的。实现这一目的的基本前提是加害方对受害方的及时疗伤,疗伤为双方接触、谅解以至最终和好搭起了一座桥梁,给受害人疗伤的过程同步也是加害人自省的过程。加害人的自省或许并非一开始就是积极的,但保辜制度的设计却促使加害人必须自省。斗殴发生后,法律责令加害一方立即对受害方治疗,唐、明律皆有“凡保辜者,责令犯人医治”之规定,且以辜限来衡量伤势恢复。这就在法律上迫使加害人不得逍遥法外,不能心存侥幸逃脱法律制裁。既然不可逃脱,就有从轻发落之期盼,他必会将自己的悔过通过行动体现出来。辜限内和好包括双方感情的化解和伤害赔偿的处理。加害“情愿保养”害人所受伤害,实现了双方积极沟通和理解。双方怎样沟通以及互相的理解程度属于礼和家族宗法的范围,故历代法典没有直接进行规定。法典只是通过对不一样的辜限规定来督促加害方竭力、悉心照顾受害方,促使双方感情化解。保辜制度的设置对保辜人事懊悔罪确有协助,在治疗受害者过程中冷静思索,双方互换意见均有助于教育保辜人。2、保辜制度的功能借鉴按照我国刑法理论的老式观点,保辜制度根据其内容的不一样,大体有如下三种功能:确定因果关系的功能、减刑的功能和处理想像竞合犯的功能。1、确定因果关系的功能这是唐、明、清保辜制度的一般功能。保辜制度乃古代中国刑法故意识地运用因果关系的适例因果关系实际上有二重含义,一为时间上的继起关系,二为内容上的发展关系。人类初期由于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常把两者混为一谈,伴随人类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人们发现继行为之后发生的现象并不一定必然是行为的发展。近代因果关系理论从条件说到因果关系中断说,再到原因说的发展亦为证明。保辜制度从因果关系的方面来限制罚的使用,可谓是刑法的一大进步。唐律规定:“保辜者,限内死者,各依杀人论,其在限外,及虽在限内以他故死者,各依本殴伤法。”明清律规定:“辜限内,皆须依伤而死,以斗殴杀人论,其在辜限外及虽在限内,伤已平复,官司文案明白,别因他故死者,各依本殴伤法。”此种类型的保辜即是确定因果关系的保辜,其特性为:保辜期限的长短。首先视所用器物危险之大小而定,随手足、他物、兵刃等工具之不一样,各限期限,具有严禁使用危险工具的意思。英国刑法学家边沁所说,对相连之罪、严重之罪应合用严厉刑,从而使罪犯有也许在较轻阶段上停止犯罪,与此颇有暗合,反应了我国古代立法者的智慧。唐律规定:“手足殴伤人限十日,以他物殴伤人者二十日,以刃及汤、火伤人者三十日。”另首先又结合所受伤害程度,弥补根据器物的缺陷,如唐律规定:“折跌肢体及破骨者五十日。”此条甚不明确,但《疏议》为则补其局限性,明清律吸取《疏议》的注释使之愈加精确科学,修改为“折跌肢体及破骨、堕胎者,无论手足、他物,皆限五十日”。(2)以固定期限作为判断因果关系有无之原则。因果关系的存在与否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并不存在径渭分明的界线,界内则有,界外则无。因果关系有无的原则也不是期限的长短,最多以期限来判断和推定因果关系只能到达一种概然性,尽管其也许性程度很高,但它不能决定和判断特殊的、偶尔的因果关系。为了弥补这一内在的局限性,明清律又规定了宽展期限.原二十日,外加十日,原五十日,外加二十日,以及限外奏明皇帝定夺的条款,而在《大清律例》中又出现“原殴伤轻,不至于死者,⋯⋯其因患他病身死,与本伤无涉者,虽在辜限之内,仍依律以殴伤法”的规定。(3)针对以期限来推定因果关系的局限性,运用因果关系中断理论。此种类型的保辜可以处理两方面问题,首先是因果关系,另首先是成果加重的问题。使人对严重成果负责任,必须“因伤而致死”。在保辜期限内,行为人之死并不都是因原殴之伤所致,因此都一概令行为人负重成果之责任,有失公正。唐明清律中规定,“以他故死者,虽在限内,仍依本殴伤法”。条例中规定的“他故”,即中断本来的因果关系。《疏议》曰:他故,谓别增余患而死。2、减刑的功能在倡导构建友好社会的今天,保辜制度中蕴含的刑法价值理念,正从某个侧面体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充足地反应出法律的人文关怀。其所蕴涵的优秀思想值得为我们现代刑法所吸纳。其所特有的救济被害人权利、改善犯罪双方关系、维护社会友好的功能,也值得我们在构建友好社会下的刑事法律体系时去借鉴。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采用的《赔偿减刑》的措施,就与保辜制度有着类似的价值取向和思想理念。保辜制度和赔偿减刑的关系两者的社会背景不一样。前者是建立在封建私有制基础之上,是统治阶级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所设置的一种制度。而后者是伴随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应当是平等的,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公正程度不一样。前者对犯罪行为的认定,有很大的偶尔性原因参杂其中,而后者就显得更理智,也更公正。设置的目的不完全相似。前者虽然可以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不过,归根究竟,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专政而设置的。而后者是为了更好的构建我们的友好社会而提出并采用的。合用范围有差异。前者重要针对人身伤害犯罪而言,后者合用的范围更广些。与否作为刑法上认定因果关系的根据不一样。这是两者之间最主线的区别。保辜制度在古代被作为认定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根据而存在,也就是说,保辜制度可以成为辨别此罪和彼罪的根据。而赔偿减刑却并非如此,对犯罪的认定并不起决定作用,只是可以作为酌定减轻惩罚的量刑情节而予以考虑。虽然保辜制度和赔偿减刑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过,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某些联络。无论是保辜制度,还是赔偿减刑,他们的重要目的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维护被害人的利益。两者都起到了缓和被害人、被告人与社会三者之间矛盾的作用。无论在古代封建君主专制的社会背景下,还是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的大前提下,调解社会矛盾,修复社会关系,都显得尤为重要。都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价值追求。虽然人权这个概念是在近代才提出的,不过,保辜制度中就已经渗透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价值理念,这与我国目前已经入宪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基本吻合。都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两者都将人身危险性作为对被告人量刑的原因加以考虑。两者的目的都是加害人积极采用补救措施,保辜是为了使受害人的损害尽量降到最低,赔偿减刑也可以有效弥补受害人的损失。当符合对应的条件时,阐明被告人的主观恶性相对较小,人身危险性相对较低,所导致的社会危害性也相对较小,那么被告人所承担的责任也会对应减轻,这正体现了刑法中罪责刑相适应的思想。无论是古代的保辜制度,还是目前的赔偿减刑,两者都体现了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从保辜制度与赔偿减刑之间的联络我们可以看出,两者都是为了保护被害人的法益,都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都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价值追求,在一定程度上都反应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3、处理想像竞合犯的功能保辜制度中最为尤其的是想像竞合的保辜。唐律规定:“......及折人肋,眇其二目,堕人胎,徒二年。”注曰:堕胎者,谓辜内子死,乃坐,若辜外死者,从本殴伤论。母辜限内子死,则论堕胎罪,处徒刑二年,如“子虽伤而在母辜限外者或虽在辜内胎落而子未形者,各从本殴伤法”。亦即不管堕胎罪。这本是以怀孕妇女落胎与殴伤之间有无因果关系来决定惩罚堕胎罪与否的问题,毋庸赘言。值得研究的是,在存在因果关系的状况下,会发生堕胎与殴伤母体怎样合用的问题。一种情形是堕胎之刑重于殴伤之刑,另一种情形则是殴伤之刑重于堕胎之刑。现代刑法对于想像竞合犯的惩罚原则是“从一重处”,唐律中“一事分为二罪”与想像竞合犯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并不完全相似。其量刑原则有的按“二罪”看待,有的却不按“二罪”看待。对于此罪,唐律中采“从一重处”的原则,“若殴母罪重,同折伤科之”。3、保辜制度的其他借鉴借鉴保辜制度,不仅有助于我们在人身伤害案件中深入保护受害者的权益,对其及时提供身体和精神双方面的支持和安慰;并且可以通过对加害人科以救治义务,起到防止犯罪的作用。同步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矛盾凸现的经济社会,借鉴保辜制度更有其现实意义,其对修复人际关系,化解纠纷,缓和矛盾,保持社会稳定,构建友好社会均具有良好的作用。例如当今社会较为严重的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就可以通过对保辜制度的借鉴,防止肇事人逃逸,并使受害者得到及时救治。从对保辜制度的分析研究中,我们得到了很大的启示。首先,一项法律制度要真正得以立足于社会生活,就必须与社会实际相适应,必须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法律的制定有时往往是承认社会现实中习来已久或约定俗成且无害于社会秩序、公序良俗的习惯,或者将社会现实中很好的纠纷处理方式等加以吸取、整合、归纳,通过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形成的法律往往比某些看似精妙、完备的“自上而下”的法律(如通过政府推行,学者倡导,外域舶来)更能在社会生活中收到实效,实现立法的初衷和目的。保辜制度之因此能在古代社会发展千余年之久,就是由于它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满足了当时的社会需要。一种法律制度的设置不能太过强调立法者或法学家的一厢情愿,不能仅重视理论上的先进性,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是先进的法律制度就肯定能在实际生活中收到良效;而应注意考察其究竟与否能与目前的社会发展水平及法制状况相适应、相契合,能否满足目前社会发展对法律制定的需求。正所谓“徒法局限性以自行”,这就规定我们在引入西措施律制度及理论的同步,重视与本土法律资源的运用相结合。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某些先进的法律制度在本国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但这除却其自身的先进性,与之适应本国的生长土壤!有着亲密的关系。如若不通过认真仔细的实践考察就盲目移植嫁接,则很也许使本来生机勃勃的植物因“水土不服”而夭折。例如在我国近年的立法中引入了法官袍、法槌制度,其初衷是为了深入树立法律的尊严与权威,以期实现法律的神圣性与独立性,为法治社会的实现和公民法律信奉的塑造尽一份力。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某些经济落后地区的法院,面对三百余元的花梨木法槌无奈之下只好将这笔费用分摊在了法官及工作人员身上。如此一来,不仅立法初衷化为泡影,并且还为某些法院徒增承担,甚至起到了副作用。另一方面,在中国这样一种受儒家伦理观念浸染数千年之久的文明古国,假如一项法律制度具有较为深厚的道德伦理基础,则更有助于其制定、遵守和执行,且其生命力愈加旺盛。正如保辜制度,其得以延行上千年正是由于它不仅符合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水平,满足了当时的社会需求,并且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一般处事方式相契合,又与人们对伤者救济的内在愿望相符合,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具有如此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思想道德基础,难怪其几乎贯穿了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中国古代立法者善于运用立法、法制的手段,不仅调整法律关系,并且于无形之间塑造社会关系,引导社会挣脱残酷、落后和邪恶,鼓励其走向文明、进取和仁善。假如说法律制度有上、中、下品之分,那么一种法律制度处理了其所针对的某种纠纷,有效调控了某种社会关系,恰似为机体治愈病症,只能称之为下品;而通过这一法律制度不仅处理了其所针对的法律问题,并且从主线上起到了防止犯罪的作用,并通过制度的实行引导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为社会发展引入了新的有益成分,恰似不仅治愈了机体病症,并且又增强了对这种疾病的免疫力,并为肌体注入了新的营养物质,这便可称得上中品:正如保辜制度将原本就存在于人们内心中对伤者的救济这一刚刚顶出土壤的娇嫩幼苗加以呵护,引导其茁壮成长,最终将法律规定逐渐内化于人们的内心,从而改善了社会关系,从主线上减少、防止犯罪;而能产生一种新思想,开创一种新时代,甚至变化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法律制度就不啻为上品了。虽然法律规制的对象是行为,但优秀的法律制度往往不仅能有效规范人们的行为,并且能通过这种规范将立法者所倡导的行为方式内化于公民内心,从而使僵硬的、冷冰冰的、强制性的法律条文逐渐演化为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习惯。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好的法律正是如此,其不仅通过调整法律关系,处理了矛盾纠纷;并且在长期的法律施行过程中,逐渐将立法者所倡导的有助于社会发展的行为方式、纠纷处理模式和法律思想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人们。保辜制度就是如此,其不仅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有效地处理了殴伤案件中受害人伤情分析、加害人定罪量刑的判断原则问题,并且将发生人身伤害案件后,加害人对受害人第一时间最大程度积极救治及受害人治疗、恢复阶段的全面照顾这一行为方式通过法律制度的推进,逐渐获得人们内心的认同,从而尽量的演变为人们自觉自愿的行为方式。这与欧美发达国家通过法律推进社会文明及对人的价值的认识和人权的尊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正如美国侵权法通过精妙的制度设计,为自己塑造了一种讲求礼貌,保护隐私,重视人权的社会。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的矛盾与危机,规定立法活动不能仅仅满足于处理当时社会出现的问题,例如疲于应付当今社会尤其是信息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忙不迭地弥补法律漏洞,而需要政府及立法机关认真思索通过立法活动究竟要设计一种怎样的法律制度,塑造一种怎样的社会、怎样的公民,引导社会向何种方向发展。这就规定我们提高法律人通盘考虑问题的能力,重视对其思维全面性的培养,同步也要提高其预见性和前瞻性,通过对社会发展脉搏的把握,尽早在制度设计上对有也许碰到和发生的社会问题有所防止。最终,当一种法律制度的设置受当时社会条件和科技水平所限,或其实行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没有必要这样做时,就应从社会科学自身寻找制度设计和理论创新的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