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海民办新世纪江海学校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上海民办新世纪江海学校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上海民办新世纪江海学校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上海民办新世纪江海学校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上海民办新世纪江海学校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上海民办新世纪江海学校高三化学联考

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用25mL酸式滴定管可以准确放出8.()()mL的稀盐酸;

②可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

③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

④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

CO32一存在;

⑤在某温度下,一定量的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混合,若溶液呈碱性时,溶液

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一定为:c(Na+)>c(CH3co0一)>c(OH-)>c

(H+

⑥右图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其可能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

x

.

w2A(@+改©

s具l

<的

o定

i

示加2C(g)

便

2A(g)+B(g)=2C(g);AH=QkJmor1(Q<0=0

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③④D.③⑤⑥

参考答案:

A

2.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N、L,C、出0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

化氮和一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含分子数和质量均不相同B.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和电

子数

C.含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D.含有相同数目的中

子、原子和分子

参考答案:

3735

3.关于反应KC1O3+6HC1=====KC1+3C12+3H2O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KC1中含有35clB.KC1中含有37cl

C.生成物Cl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71D.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6e-

参考答案:

A

4.下列物质在水中可以分层,且下层是水的是()

A.苯B.乙醇

C.浪苯D.四氯化碳

参考答案:

A

解:乙醇溶于水,苯,溪苯,四氯化碳均不溶于水,其中苯的密度比水小,而溪苯,四氯

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故选:A.

5.已知反应:KCIO3+6HCI(浓)=KC1+3c均什3H2。,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生成物都属于电解质B.HC1全部发生氧化反应

C.该反应表明氧化性KCIO3比C12强D.ImolKCKX在反应中得到6mole

参考答案:

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lOmLO.02mol/LHC1溶液与lOmLO.02mol/LBa(OH)2溶液充分混

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mL,则溶液的pH=12

B.在0.1mol/LHCOONa溶液中,C(OH)=C(HCOOH)+C(H)

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D.苯酚、淀粉KI、乙酸、氢氧化钾四种溶液可用FeCh溶液一次鉴别

参考答案:

答案:AC

7.下面关于Si0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处于中心,Si处于4个顶角

B.最小的环上,有3个Si原子和3个0原子

C.最小的环上,Si和0原子数之比为1:2

D.ImolSiOz晶体中含4moiSi—0键

参考答案:

D

8.已知NH3难溶于CC14,如下图所示,下列装置中,不宜用于吸收氨气的是()

参考答案:

B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Al(0H)3+0ir=A102+2H20

+2+

B.用浓盐酸与Mn02反应制取少量氯气:MnO2+2H+2Cr^Mn+Cl2t+H20

&

C.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2cl+2H2O-C12t+H21+2011

-_

D.用稀氢氧化钠吸收氯气:20H+C12=Cr+C10+H20

参考答案:

D

10.已知小吁、。一、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关于A、B、C、D四种元

素的叙述正确的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CB.原子序数:b>a>c>d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AD.四种元素

一定属于短周期元素

参考答案:

11.化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地沟油为原料加工制成的生物柴油的成分与由石油分储得到的柴油的成分不同

B.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聚酯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可制作宇航服

D.钻石、水晶、刚玉都是人们熟知的宝石,但其化学成分不同

参考答案:

C

【解析】A、以地沟油为原料加工制成的生物柴油的成分为油脂的混合物,从石油分储得到的柴油成分

为多种好的混合物,成分不同,故A正确:B.丝绸的主要原料为蚕丝,蚕丝成分为蛋白质.蜜白质是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C.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属于有机赖,不是无机材料,属于合成有机

高分子材料,故C错误;D、钻石的成分是碳单质,水晶是二气化硅、刚玉是氧化铝,所以三种物质的

成分不同,故D正确;故选C”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4.0gMC02与叩2。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22NA

B.标准状况下,2.24L甲醛所含。键数目为0.3NA

C.常温常压下,4.5gH2O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5NA

D.50mLi8moi/L硫酸与足量Cu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9NA

参考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A.1g与"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不能计算混合物的物质的量,因此不能确定混合物

中所含中子数,A错误,B.标准状况下2.24L甲醛的物质的量是O.lmol,所含。键数目为0.3NA,B

正确,C.常温常压下,4.5gHq是0.3mol,与足量NazS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3NA,C错误jD.SOmL

18moi/L祓酸是O.Smol,与足量6共热时浓硫酸的浓度会逐海禄小,稀薇酸与桐不反应,因此转移的

电子数小于0.9NA,D错误,答案选B。

【名师点晴】要准确把握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一要认真理清知识的联系,关注状况条

件和物质状态、准确运用物质结构计算、电离和水解知识的融入、留心特殊的化学反应,

如本题中NazCh与H?0的反应、浓硫酸与铜的反应、阿伏加德罗定律和化学平衡的应用。

避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做题时才能有的放矢。二要学会留心关键字词,做题时谨慎细

致,避免急于求成而忽略问题的本质。必须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基础点进行辐射,将相关

知识总结归纳,在准确把握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关系的前提下,着重关注易错点,

并通过练习加强理解掌握,这样才能通过复习切实提高得分率。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分散剂种类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漂白粉、钢、氯水、Fe(0H)3胶体均为混合物

C.过氧化氢与过氧化钠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

D.KNO3溶液、铜、熔融的NaCl均能导电,都属于电解质

参考答案:

B

14.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K\SO.:、HCO/

B.Cu2\K\S0?\NO:/

C.Na\K\Cl\N03'

D.Fe\K\SO产、Cl

参考答案:

C

解:A.酸性条件下HCOJ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不能大量存在,故A错误;

B.O?有颜色,与题目无色不符,故B错误;

C.四种离子无色,且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

D.Fe"有颜色,与题目无色不符,故D错误.

故选C.

1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mLlOmol•L-的浓硝酸或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反应转移电子数均为0.2NA

B.0.lmol的白磷(P。或甲烷中所含的共价键数均为0.4NA

C.在精炼铜或电镀铜的过程中,当阴极析出铜32g转移电子数均为NA

D.标准状况下,1L2L的SO3所含分子数为0.5NA

参考答案:

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15分)氧化亚铜是大型水面舰艇防护涂层的重要原料。某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进行

如下研究。

资料:

1.氧化亚铜:化学式CuQ,红色至红褐色结晶或粉末,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可溶于稀

盐酸、稀硫酸等,在稀硫酸溶液中歧化为二价铜和铜单质。氧化亚铜在1800C时分解,

在干燥空气中稳定,但在潮湿空气中被慢慢氧化为氧化铜。氧化亚铜主要用于制造船底

防污漆、杀虫剂……

2.葡萄糖还原法制备氧化亚铜:将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进行反应,生成

氧化亚铜,条件控制不当时会有少量氧化铜生成。

I.CuzO的制取

(1)葡萄糖还原法制Cu20的化学方程式

为。

(2)实验室用此方法制取并获得少量CuQ固体,需要的玻璃仪器除试管、酒精灯、烧杯

外,还需

要。

11.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CuO

方案1:将制得的CuQ样品溶于足量稀硫酸。

(3)甲同学认为若溶液变为蓝色,则说明样品中含有CuO杂质。乙同学认为此推论不合

理,用化学用语解释原

因o

(4)甲同学通过反思,认为将定性检验改为定量测定便能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CuO杂

质,应测量的数据是。

方案2:丙同学认为采用如下装置(所加药品均足量)进行实验,通过测定c装置反应后固

体的质量以及d装置反应前后增重的质量,可计算,从而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氧化铜。

(5)装置a中所加的酸是(填化学式),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

是。

(6)点燃装置c中酒精灯之前需进行的操作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熄灭酒精灯之后,仍需通一段时间H,至试管冷却,原因

是。

参考答案:

(1)

CHj-CH-CH-CH-CH-CHO.CHj-CH-CH-CH-CH-COONa

OHOHOHOHOH+2CB(OH)2而—CiyOJ-3H.

(2)漏斗、玻璃棒

(3)Cu20+H2S0,:^=CUS0.I+CU+HQ

(4)CuzO样品的质量、反应后剩余固体(Cu)的质量

(5)&S0,(1分)

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d装置,血H?0)测定不准确

(6)打开K,关闭电,通一段时间氢气后验纯,打开电,关闭K。

(7)防止生成的Cu单质在高温下又被氧气氧化为CuO,导致测定数据不准确。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14分)我国是个钢铁大国,钢铁产量为世界第一,高炉炼铁是最为普遍的炼铁方

法.

I.已知:2CO(g)+O2(g)=2CO2(g)AH=-566kJ/mol

3

2Fe(s)+202(g)=Fe2O3(s)AH=-825.5kJ/mol

反应:Fe2O3(s)+3CO(g)12Fe(s)+3CO2(g)AH=_kJ/mol.

12

II.反应3Fe2O3(s)+CO(g)i^Fe(s)+CO2(g)在1000℃的平衡常数等于

4.0.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C时加入Fe、Fe2O3^CO、CCh各l.Omol,反

应经过lOmin后达到平衡.

(1)CO的平衡转化率=_.

(2)欲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促进Fez。:的转化,可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反应温度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c.选取合适的催化剂d.及时吸收或移出部分CO?

e.粉碎矿石,使其与平衡混合气体充分接触

III.(1)高炉炼铁产生的废气中的CO可进行回收,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反应制备甲

醇:

CO(g)+2H2(g)=CH3OH(g).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2)若在温度和容器相同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测得反应达到平

衡口寸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反应物投入的量反应物的转化率CH3OH的浓度能量变化

(Qi,Q2,Q3均大于

0)

甲1molCO和2moiaiCl放出QikJ热量

H2

ImolCH3OH

乙a2C2吸收Q2kJ热量

丙2molCO和4mol33C3放出Q3kJ热量

H2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C2B.2QI=Q3C.2ai=a?D.ai+a2=l

E.该反应若生成ImolCHQH,则放出(Q1+Q2)kJ热量

(3)若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m0IH2和ImolCHQH,达到平衡时

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的1.6倍,则该反应向《填"正"、

"逆")反应方向移动.

(4)甲醇可与氧气构成燃料电池,该电池用多孔的惰性电极浸入浓氢氧化钾溶液,写出

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参考答案:

I.-23.5;

II(1)60%;

(2)d;

III(1)0.15mol/(L?min)

(2)ADE;

(3)正;

2

(4)CH30H-6e+8OH=CO3+6H2O.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化学平衡的调控作用;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

的变化曲线.

专题: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分析:I.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得到需要的热化学方程式;

II.(1)令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变化为nmol,利用三段式表示出平衡时CO、CO2的物

质的量,化学计量数都是1,利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计算n的值,进而计算

co的浓度变化量,再利用转化率定义计算co的转化率;

(2)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应使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但不能增大CO的用量,结合选项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

HI(1)根据图象中生成甲醇的量求出消耗的氢气的量,再求出氢气的反应速率;

(2)甲容器反应物投入ImolCO2m。旧2与乙容器反应物投入1molCH30H在保持恒温、

恒容情况下是等效平衡,平衡时CH30H的浓度C产C2、叫+。2=1、Q1+Q2能量总变化相当于

ImolCO.2moi比完全转化成ImolCH,OH的能量,即吸放热Qi+Q2数值上就等于90.8kJ;

甲容器反应物投入量ImolCO、2m0IH2与丙容器反应物投入量2moic0、4molH2,若恒温

且丙容器容积是甲容器2倍,则甲容器与丙容器也是等效平衡,然而现在是温度、容积相

同的3个密闭容器,可以当成是在恒温且容积是甲容器两倍条件下,体积受到了压缩,原

反应正向气体体积减少,由平衡移动原理,则相较于甲容器(或假设状况)而言,丙容器

平衡向正向移动,也就是说,丙容器的转化率比甲容器还要大一些.因此2CI〈C3、a2V

03;

5

(3)平衡时混合气体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时的1.6倍,则总物质的量变为原先的公倍,

据此判断反应的方向;

(4)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等于电池的总反应式-正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

解答:解:I.①2co(g)+O2(g)=2CO2(g)AH=-566kJ/mol

3

②2Fe(s)+2。2(g)=Fe2O3(s)AH=-825.5kJ/mol

3

由盖斯定律①x2-②得到FezCh(s)+3C0(g)12Fe(s)+3CO2(g)

3

则△!!=-566x2+825.5=-23.5kJ/mol,

故答案为:-23.5;

II(1)令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变化为nmol,则:

12

3Fe2O3(s)+CO(g)13Fe(s)+CO2(g)

开始(mol):11

变化(mol):nn

平衡(mol):1-nn+l

Ji+l0.6mol

所以1一"=4,解得n=0.6,则CO的平衡转化率为xl00%=60%,故答案为:

60%;

(2)a.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提高反应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CO的平衡转化

率降低,故a错误;

b.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减小容器的容积,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CO的平衡转

化率不变,故b错误;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故c错误;

d.移出部分CO”平衡向正反应移动,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

e.粉碎矿石,使其与平衡混合气体充分接触,平衡不移动,故e错误;

故选d;

III(1)达到平衡时生成甲醇为:0.75mol/L,则消耗的c(H2)=2x0.75mol/L=1.5mol/L,v

Ac"moUL

(H2)=A/=10mn=0.15mol/(L?min)

(2)A、甲、乙相比较,把乙等效为开始加入ImolCO和2mO【H2,和甲是等效的,甲乙

是等效平衡,所以平衡时甲醇的浓度C尸C2,故A正确:

B、甲、丙相比较,丙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为甲的2倍,压强增大,对于反应CO(g)

+2H2(g)1CH30H(g),平衡向生成甲醇的方向移动,故2QI<Q3,故B错误;

C、甲、丙相比较,丙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为甲的2倍,压强增大,对于反应CO(g)

+2H2(g)=CH30H(g),平衡向生成甲醇的方向移动,故ai<a3,故C错误;

D、甲、乙处于相同的平衡状态,而且反应方向相反,则8+a2=l,故D正确;

E、甲、乙处于相同的平衡状态,而且反应方向相反,两个方向转化的和恰好为lmoL所

以该反应若生成ImolCZOH,则放出(Q1+Q2)kJ热量,故E正确;

故答案为:ADE;

(3)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同温、同压下,达到平衡时,气体密度增大,即气体体

积缩小;平衡时混合气体密度是同温同压下起始时的1.6倍,则总物质的量变为原先的8

5

倍,总物质的量=4x8=2.5mol,反应前后减少了1.5mol,即化学反应向着正反应方向进

行,故答案为:正;

(4)以甲醵、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正极反应为:

3O2+12H2O+12e=12OH,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OH=2CCh2+6H2O,两式相减,

2

负极反应为:CHiOH-6e+80H=CO3+6H2O,

2

故答案为:CH3OH-6e+80H=CO3+6H2O.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电化学等知识,题目侧重于等效平衡

的计算,为该题的难点,也是易错点,注意理解等效平衡问题.

18.(9分)艾哈迈德.泽维尔因在飞秒化学反应动态学研究中突出贡献,而获得1999

年诺贝尔化学奖。利用飞秒技术,人们可直接测量在化学反应中最短寿命的过渡

态。人们发现在飞秒化学领域中,有一种无机物(白色钠盐)NaX。其有关实验是带

有转折性的范例,为飞秒化学动态学建立了若干新概念。

已知:①NaX溶于水呈中性。②在NaX的水溶液中滴加碱性盐NaY溶液时,溶

液变成棕黄色。③若继续加过量NaY溶液,溶液又变成无色。④NaX溶液与

FeCh溶液作用,溶液变成棕色浑浊。⑤NaX溶液与AgNCh溶液作用,有黄色沉

淀析出。⑥NaY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刺激性气体生成。⑦此气体同冷NaOH

溶液作用,可得到含NaY的溶液。

在NaX微粒的反应中(如右图所示)。用飞秒化学实验结果,人们首次证明有化学

键的共振行为。在实时观测中发现,化学键的转化是沿反应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