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考点练习07《透镜及其应用》(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考点练习07《透镜及其应用》(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考点练习07《透镜及其应用》(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考点练习07《透镜及其应用》(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考点练习07《透镜及其应用》(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考点练习07《透镜及其应用》

考点一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2019•宜昌)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台湾省台中市一辆小客车,因车主将矿泉水随

手放在仪表盘上的防滑垫上,导致防滑垫起火(如图所示)。这瓶矿泉水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

A.平面镜B.三棱镜C.凸透镜D.凹透镜

2.(2019•云南)今年春季,四川凉山发生惨烈的森林火灾,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了重

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森林里随地丢弃瓶子,雨水进入透明的瓶子后,被阳光照射可能会

3.(2019•盐城)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ABCD

4.(2019•西宁)下列关于光学仪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能成放大的虚像

B.凸面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

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凹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5.(2019・陕西)对图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I

A.图A中,木杆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图B中,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制成

C.图C中,舞蹈演员在平面镜中成等大的实像

D.图D中,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

6.(2019•威海)黑洞是宇宙中质量很大的天体。如图,两恒星1、2发出的光在经过某黑

洞附近时发生了弯曲之后射向地球,地球上的人类观测到恒星1的位置比原位置(选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若在黑洞的位置用一个光学元件代替它对光的作用(光学元

件的尺寸可大于黑洞),该光学元件为。

加磋恒星1

恒星2

7.(2019•烟台)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如图)。小明

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

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

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o

8.(2019・湘西)某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适

当调整位置后,在白纸上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经过测量得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为2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9.(2019•邵阳)今年4月份,我市某校组织研学旅行活动,同学们在攀登武冈云山时,

小月同学不小心将自己没有喝完的矿泉水瓶掉在地上,老师立即告诫大家,这瓶子有水就相

当于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作用,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2

考点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

10.(2019•株洲)(多选)为使倒车更安全,车辆通常会配置倒车可视系统和倒车雷达。

倒车时,可视系统自动接通车尾摄像头,将车后状况显示在液晶屏上(图甲):保险杠上的

超声波探头(图乙)探测到障碍物进入危险距离时,蜂鸣器就开始鸣叫,提醒司机及时停车。

关于摄像头和探头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

C.探头相当于声呐D.探头相当于喇叭

11.(2019•株洲)图为某同学游酒埠江时拍下的一张照片,根据这张照片可推断()

A.山峰有多高,湖水有多深

B.照片中实景在上,倒影在下

C.群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12.(2019•泰安)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距离凸透镜8cm

处时,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现把凸透镜向光

屏方向移动7cm,下列关于烛焰在光屏上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ZI

A.不能成清晰的像B,成倒立的缩小的像

C.成倒立的放大的像D.成倒立的等大的像

13.(2019•烟台)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的一次实

验操作情景,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将烛焰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5cm处,调节光

屏,在光屏上可得到()

3

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14.(2019•盘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照相机利用了此成像规律

C.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

D.保持蜡烛不动把凸透镜移动到35cm处,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15.(2019•十堰)小敏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跟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当"=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虚像,这是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C.当"=25cm时,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D.把蜡烛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16.(2019•鄂州)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

的焦距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由甲图可知该透镜焦距为40cm

4

B.乙图中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C.在乙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则成像情况符合投影

仪的原

D.如果在烛焰与透镜之间放置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一个清晰的

17.(2019•德州)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

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

18.(2019•济宁)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①都能改变光的

传播方向;②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③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④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

力;⑤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④⑤C.③④⑤D.①③⑤

19.(2019・百色)随着支付宝和微信的普及,扫描二维码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

部分。用扫码仪扫描如图所示的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维码是光源B.二维码上白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

C.二维码上黑色区域反射所有色光D.二维码上每个区域都反射所有色光

20.(2019•百色)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该透镜的焦距/小于9cm

5

C.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透镜9cm处,不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

D.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也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21.(2019・朝阳)教室里有许多与光学有关的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一体机屏幕上显示的彩色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C.教室内监控摄像头的镜头是凸透镜

D.遥控器利用紫外线来控制一体机

22.(2019♦福建)如图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BCD

A.水中荷花的倒影B.屏幕上的手影

C.观后镜中汽车的像D.放大镜下树叶的像

23.(2019•河北)(多选)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10cm)固定在光具座40cm的

位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B.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拿开光屏,眼睛在一定范围内仍能看到像

C.将蜡烛放在10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

D.当光屏上成清晰像时,在贴近凸透镜左侧的位置放一远视镜片,向右移动光屏,光

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24.(2019・河南)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5,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

当于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25.(2019•天津)(多选)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

②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

像(图中未画出),则()

A.实验②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B.实验②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15cm

C.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大

D.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

26.(2019•自贡)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

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

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

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

27.(2019・凉山)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

的等大的像,现将物体移动至凸透镜前15cm处时,移动光屏能找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28.(2019•潍坊)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美白厨坊

7

A.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B.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

C.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

D.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

29.(2019•阜新)如图所示,小明将蜡烛、凸透镜(户10cm)、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

上,光屏上成清晰的烛焰像,然后进行了如下的判断和操作(每次操作均在如图基础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图中凸透镜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

B.将蜡烛和光屏对调,透镜位置不动,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

C.小明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

焰像,小明戴的是近视镜

D.将蜡烛放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烛焰像

30.(2019•徐州)把万花筒一端对着光亮的地方并转动,从另一端能看到千变万化的图案,

这是因为万花筒内放置的()

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

31.(2019•徐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开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接着把

物距调整为刚才的一半,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像,此时的像()

A.是放大的B.是缩小的C.是等大的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32.(2019•宁波)如图所示,在“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景物”活动中,小科将印有绿色环保

标志"e,的纸固定在墙上,再将一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移到标志的正前方,然后改变

玻璃杯与标志之间的距离。小科站立时透过玻璃杯和水观察。下列图像中,不可能看到的是

)

B.O

A.C.D.

8

33.(2019・重庆B)如图,下列光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河底变浅B.月食形成C.水中倒影

34.(2019•巴中)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树荫下太阳的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湖面上楼房的倒影是光折射形成的

C.色光中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D.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工作的

35.(2019•玉林)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投影仪可以把图片放大B.利用望远镜可看见血液中的细胞

C.照相机可成倒立、放大的虚像D.放大镜可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36.(2019•齐齐哈尔)“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以下现象中与“坐井观天,

所见甚小”的原理相同的是()

37.(2019•邵阳)小红同学利用爷爷不用了的老花眼镜的一片镜片做凸透镜成像实验,

肯定不能得到()

A.放大的实像B.倒立的虚像C.倒立的实像D.放大的虚像

38.(2019•衡阳)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摄像头相当于一

个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监控摄像头和近视眼镜的镜片都对光有会聚作用

B.拍照时,汽车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C.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9

39.(2019•荆州)用如图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已知凸透镜的焦距

为10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烛焰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B.若将蜡烛移到光具座42cm刻度处时,烛焰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C.若将蜡烛移到光具座30cm刻度处时,烛焰所成的像是等大的

D.若将蜡烛从光具座30cm刻度处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时,烛焰所成的像将逐渐变

40.(2019.北部湾)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在校内安装监控摄像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

摄像机的镜头后形成()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41.(2019•黄冈)下列现象,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是()

A.海市蜃楼B.小孔成像C.平面镜成像D.凸透镜成像

42.(2019•黄石)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倒影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

C.电影院银幕上的图案是放映机生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

43.(2019•湘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14cm时成放大的实像,

当烛焰离透镜8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cmB.7cmC.10cmD.16cm

44.(2019•苏州)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

光斑。现将该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

10

B.仅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一合适的凹透袋,可模拟近视眼的矫正

C.将蜡烛形到3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D.将蜡烛移到40cm刻度处,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很到清晰放大的像

45.(2019・怀化)小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缩小的清晰的像,下列器材工作时运用上述成像规律的是()

A.放大镜B.投影仪C.照相机D.平面镜

46.(2019•温州)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

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A.缩小的虚像B.放大的虚像C.缩小的实像D.放大的实像

47.(2019•常德)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用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的硬纸板最好选择黑色光滑的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

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动

48.(2019・昆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是凹透镜B.凸透镜总是成实像

C.凸透镜只能成倒立的像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9.(2019•盐城)下列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

A.铅笔在水面处“折断”B.人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

C.放大镜把字放大D.拱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50.(2019•雅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

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

处,则()

II

A.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51.(2019•西宁)如图所示,在自制“照相机模型”时:应该选用透镜作镜头;照

相时镜头离景物的距离至少要,才能在薄膜上看到清晰的像;照近处的物体时,拉

长两筒间的间距,此时薄膜上的像(选填"变大”或"变小”)。

52.(2019•大连)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实验中,物体指的是

(填"烛焰”或“蜡烛”)凸透镜固定不动,通过移动物体来改变物距,那么实像与物体的运动

方向(填“相同”或“相反”)。

53.(2019•铁岭)2019年5月,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如图所示是会场中展

示的“5G远程驾驶”,三个大屏幕分别显示多个视角及车速等信息。屏幕上显示的彩色画面

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被控制的汽车上装有摄像头,其中摄像头的镜

头相当于(填“凸”或“凹”)透镜,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填“显微镜”或“望

远镜”)的物镜成像的原理相同。

54.(2019•泰州)如图,用铁丝围成一个内径约4mm的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

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用这个水膜透镜贴近课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

为(实像/虚像);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楼房倒立缩小了,这种成像情况与

(照相机/幻灯机)成像原理相同;轻轻甩去一些水(保持水膜完好),透过水膜透镜

看远处的楼房成正立缩小的像,此时水膜透镜相当于(凸透镜/凹透镜)。

12

55.(2019・广州)如图14为某望远镜内部部分光路图,物镜是凸透镜,0为光心,F

为物镜焦点,焦距为500mm。

(1)在图中画出光线a、b经物镜折射前的入射光线。

(2)目镜是透镜(选填“凹”或“凸”)

(3)用此望远镜观测月球时,月球经物镜成一个(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

56.(2019•安顺)小军同学在中考开考时听到“开始答卷”的指令后立即答卷,这说明声

音可以传递,小军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

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生活中使用的(选填”照相机、

“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来工作的。

57.(2019•宜宾)眼球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选填“倒

立实像”或“正立虚像”),小李同学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成了近视眼,进行矫正时

应当戴用(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

58.(2019・遂宁)为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交管部门在很多十字路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

它可以拍下违章车辆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选填"凸''或

“凹”)透镜,所成的像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当车辆远离摄像

头时,所成的像将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9.(2019•达州)甲图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为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

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镜的位置(选填序号:①一倍焦距以内②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

之间③二倍焦距以外),白色银幕是为了所有颜色的光(选填“反射”或“吸收

13

60.(2019•上海)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

调至o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现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10厘米,移动光屏寻找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有一个倒立、的像(选填“放大”、”等

于”或“缩小

61.(2019•嘉兴)如图,保持矿泉水瓶与白纸的位置不变,当向空瓶中倒入水后,可观察

到“黑白颠倒”的现象,这是由于倒入水后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形成了一块▲镜。此时,若

要将,,黑白颠倒”的现象重新颠倒回来,白纸应▲矿泉水瓶(选填“靠近”或“远离

62.(2019•长春)如图所示,烛焰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

立、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设备有(写出一种即可)。

63.(2019•连云港)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

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若将一个物体放

在此透镜前40cm处,可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

小”)的实像。

64.(2019•天门)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生物标本制作小组和天文观测兴趣小组,使用简

易的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有物镜和目镜。显微镜的物镜是透镜,望远镜的目镜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

65.(2019.黄冈)为了加强管理,某单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行刷脸考勤制度。如图,

当人靠近摄像头时.,光源自动打开,照亮(选填"人脸”或“显示屏”)。人脸通过摄像

头成一个倒立、的实像,并与录入的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记录考勤。

14

66.(2019•襄阳)照相机是利用了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小明

在游玩古隆中途中,为父母拍摄时发现武侯祠没有完全进入取景框,为了将父母和武侯祠都拍

摄下来,他向后退一段距离,并将照相机的镜头(选填“向前伸”或"向后缩”)一点。

67.(2019•娄底)娄底高铁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

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此系统的摄像机

的镜头相当于透镜,它的焦距应5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摄像机

人黑£

分析设备

68.(2019•南充)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他把蜡烛放在距透镜30cm时,

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缩小的像,此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

大镜现将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10cm,要使光屏上再次形成清晰倒立的像,应将光屏

透镜(填“远离”或“靠近

69.(2019•恩施)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

图所示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当他把烛焰移到焦点处时,移动光屏,

竟然在光屏上也看到了烛焰的像,就向老师请教,老师告诉他,这是因为。

70.(2019・荆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透镜和光屏三者从左到右

依次安装在水平光具座上,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15cm,若烛焰与透镜距离为25cm,左右移动光屏到恰当的位置时,可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

晰的实像,这个像是▲(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若烛焰与透镜距离调整为

10cm,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选填“实像”或“虚像”)。

70.(2019・镇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

上;图中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它应是倒立、的实像,此成像特点与(选

15

填“投影仪''或“照相机”)的相同;为模拟近视眼,可将凸透镜向移动少许。

71.(2019•江西)校园内安装了许多监控探头,监控探头中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能成倒立、缩小的像。

72.(2019•盐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像会出现在光

屏的一方,为使像回到光屏中央,合理的操作是或

考点三眼眼和眼镜

73.(2019•济南)调查发现,近年来需要进行视力矫正的人数逐年增多,且呈现低龄化趋

势。保护视力,刻不容缓。根据下图可以判断:图中小女孩配戴眼镜的镜片的是()

A.凹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远视眼

B.凹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近视眼

C.凸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远视眼

D.凸透镜,用来矫正她的近视眼

74.(2019・大连)下列关于眼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光屏

B.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正立的像

C.看清远处物体时,晶状体较薄

D.患近视眼,应使用凸透镜矫正

75.(2019•德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都是凸透镜

B.阳光下大树的影子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C.光发生漫反射时,每条光线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D.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

76.(2019•安顺)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16

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

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7.(2019•黔南)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B.镜花水月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人佩戴凹透镜能矫正近视眼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8.(2019•杭州)关于近视和远视的成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近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B.乙为近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

C.甲为远视眼、可佩戴凸透镜矫正D.乙为远视眼,可佩戴凹透镜矫正

79.(2019•凉山)据专家介绍,12至18岁是青少年近视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如下:(1)

长时间用眼不注意姿势或者休息。(2)长时间玩游戏、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等原因引起近

视。下列四幅图中,属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是()

80.(2019•达州)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站在岸边看见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我们能看清物体是因为眼睛能发出光线

C.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

D.用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一定被放大

81.(2019•深圳)下列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的设备是()

17

A.放大镜B.近视眼镜C.监控摄像头D.投影仪

82.(2019•枣庄)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

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甲丁

A.甲、乙B.甲、丁C.丙、乙D.丙、T

83.(2019•兰州)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矫正远视眼需要佩戴合适的凹透镜

B.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

C.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应位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内

D.待观察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在目镜的焦点附近生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84.下列物理知识,及其与生活用品的对应关系,都正确的是()

A.爷爷用来看书的老花镜——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妈妈用来梳妆打扮的大镜子——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C.爸爸用来记录永恒瞬间的照相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家里汽车上用来增大视野的观后镜——光透过玻璃发生折射成虚像

85.(2019•通辽)关于光现象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站在河边会发现自己的倒影,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B.用手机照相时,镜头相当于凹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

C.大雨过后,看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需要戴凹透镜矫正

86.(2019•哈尔滨)关于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B.小猫叉不到鱼,是因为看到鱼变深的虚像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D.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87.(2019・荆门)关于生活中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夏天树荫下有很多光斑,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

18

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太阳光发生色散、鱼塘里的鱼看起来位置变浅变近了,都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D.近视眼镜利用了镜片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远视眼镜利用了镜片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88.(2019・十堰)下列关于光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近视眼患者需佩戴凸透镜镜片的眼镜

B.“皮影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会变大

D.红外线能识别钞票真伪

89.(2019•常州)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

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

眼镜片()

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B.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90.(2019・绵阳)人进入老年后,眼睛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太远、太近的物

体都看不清楚。近视远视一体眼镜(双光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戴上这种眼镜,透过下半

部分可以看清书上文字,透过上半部分镜片可以看清远处景物。由此可知,近视远视一体眼

镜下半部分是透镜,上半部分镜片对光具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91.(2019•玉林)过度用手机玩游戏容易使眼睛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选

填“强''或"弱”),形成近视眼:为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由透镜片做的眼镜。

92.(2019・乐山)如图为小红看远处物体时,眼球成像情况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小红

是▲(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为了能正常学习和生活,需要佩戴▲(选填“凸

透镜”或,,凹透镜,,)。

93.(2019•泰安)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应加强用眼保护,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

示意图的是图。

19

94.(2019•德州)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③,矫正方法的是

①。(填序号)

95.(2019•铜仁)凸透镜对光有作用,近视眼需要戴透镜来矫正。

96.(2019•陕西)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眼球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透

镜。视力正常的人看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成(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实

像。近视限需佩戴透镜矫正视力。

答案与解析

考点一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2019•宜昌)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台湾省台中市一辆小客车,因车主将矿泉水随

手放在仪表盘上的防滑垫上,导致防滑垫起火(如图所示)。这瓶矿泉水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

A.平面镜B.三棱镜C.凸透镜D.凹透镜

【答案】C

【解析】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由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

聚作用,射入车内的光线经矿泉水瓶折射后集中于它的焦点上,时间一长正好使放置于此处

的物品起火。

2.(2019•云南)今年春季,四川凉山发生惨烈的森林火灾,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了重

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在森林里随地丢弃瓶子,雨水进入透明的瓶子后,被阳光照射可能会

引发火灾,下图中与此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20

【答案】A

【解析】玻璃凸透镜、水凸透镜、冰凸透镜等其他透明物质的凸透镜都对光线有会聚作

用。在森林里随地丢弃瓶子,雨水进入透明的瓶子后,形成水凸透镜,水凸透镜对光线有会

聚作用,能使太阳光会聚于一点,这点的温度很高,会把枯叶点燃,导致森林火灾。

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这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图示反

映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与题干的原理相同。

B、蜡烛发出的光线经过小孔射到光屏上,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

的,与题干的原理不同。

C、物体在水中射出的光线到水面处发生折射进入眼睛,人感觉光线是从折射光线的反

向延长线上射出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与题干的原理不同。

D、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是光的色散

现象,与题干的原理不同。

3.(2019・盐城)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ABCI)

【答案】C

【解析】利用会聚太阳光法测焦距时,要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

会聚在焦点,所以把白纸(光屏)置于另一侧,改变白纸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

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可得凸透镜的焦

距,可见ABD错、C正确。

4.(2019・西宁)下列关于光学仪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能成放大的虚像

B.凸面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

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21

D.凹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答案】B

【解析】

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即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

B、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应用在汽车的观后镜上和街头路口的反光镜,凸面镜

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故B正确;

C、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u<f,成正

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故C错误;

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D错误。

5.(2019•陕西)对图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图A中,木杆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图B中,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制成

C.图C中,舞蹈演员在平面镜中成等大的实像

D.图D中,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

【答案】D

【解析】

A、木杆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

B、验钞机利用的是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制成,故B错;

C、平面镜成的是等大的虚像,故C错;

D、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偏折是因为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反射的光通过水面发生

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形成的虚像,故D正确。

6.(2019•威海)黑洞是宇宙中质量很大的天体。如图,两恒星1、2发出的光在经过某黑

洞附近时发生了弯曲之后射向地球,地球上的人类观测到恒星1的位置比原位置______(选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若在黑洞的位置用一个光学元件代替它对光的作用(光学元

件的尺寸可大于黑洞),该光学元件为。

22

恒星2

【答案】偏高:凸透镜

【解析】

(1)人眼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反射(或折射)的光进入人眼,当光线经过偏转

进入人眼时,人大脑直觉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过来,所以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2)由题目中的图可知,恒星1、恒星2发出的光经过黑洞附近时,会在万有引力作

用下弯曲,光束变得集中,类似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所以,在黑洞的位置可以用凸

透镜代替它对光的作用。

7.(2019・烟台)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如图)。小明

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

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

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小明看不到硬币,是由于碗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进

入不到眼镜,所以眼镜看不到硬币,这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来自硬币的光经过平面镜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

去,感觉光线好像是从镜子的后面射来的,这便是硬币的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

的交点),所以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光的反射;

(3)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

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

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

用了光的折射。

8.(2019•湘西)某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适

当调整位置后,在白纸上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经过测量得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为2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23

cm。

【答案】20

【解析】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上下移动透镜,能在纸上形成最小、最亮的

光斑,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

某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另一侧,适当调整位置后,

在白纸上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中心是光

心,光斑和光心之间的距离叫焦距,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20cm,所以凸

透镜的焦距是20cm。

9.(2019•邵阳)今年4月份,我市某校组织研学旅行活动,同学们在攀登武冈云山时,

小月同学不小心将自己没有喝完的矿泉水瓶掉在地上,老师立即告诫大家,这瓶子有水就相

当于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作用,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答案】会聚

【解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盛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将射来的太阳光会聚在一点上,会聚点的温

度比较高,可能会引起火灾。

考点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

10.(2019•株洲)(多选)为使倒车更安全,车辆通常会配置倒车可视系统和倒车雷达。

倒车时,可视系统自动接通车尾摄像头,将车后状况显示在液晶屏上(图甲):保险杠上的

超声波探头(图乙)探测到障碍物进入危险距离时,蜂鸣器就开始鸣叫,提醒司机及时停车。

关于摄像头和探头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B.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C.探头相当于声呐D.探头相当于喇叭

【答案】AC

【解析】

AB、摄像机都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正

24

确,B错误;

CD、保险杠上的超声波探头探测到障碍物进入危险距离时,蜂鸣器就开始鸣叫,提醒

司机及时停车,说明探头相当于声呐的作用,故C正确,D错误。

11.(2019・株洲)图为某同学游酒埠江时拍下的一张照片,根据这张照片可推断()

A.山峰有多高,湖水有多深

B.照片中实景在上,倒影在下

C.群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答案】B

【解析】

A、山峰的高度和湖水的深度没有关系,故A错误;

B、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的结果,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关于镜面对称,由图知照片中实景在

上,倒影在水面下,故B正确;

CD、照相机是利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群

山和倒影都是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D错误。

12.(2019.泰安)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距离凸透镜8cm

处时,在距离凸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成倒立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现把凸透镜向光

屏方向移动7cm,下列关于烛焰在光屏上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成清晰的像B.成倒立的缩小的像

C.成倒立的放大的像D.成倒立的等大的像

【答案】B

【解析】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烛焰在距离凸透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