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教学课件:心理学基础_第1页
医学心理学教学课件:心理学基础_第2页
医学心理学教学课件:心理学基础_第3页
医学心理学教学课件:心理学基础_第4页
医学心理学教学课件:心理学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基础医学心理学第一节心理现象及其本质人的心理或心理现象分为基本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两个方面,兼有生物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情感过程:喜、怒、哀、忧、悲、恐等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系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心理的本质1、心理是脑的功能;2、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第二节认知过程cognitiveprocess认知过程(cognitiveprocess)是人们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过程,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中思维是核心。工作记忆系统长时记忆系统:知识体系(参照系)感觉知觉评估、预测:思维、想象决策信息行为、情绪、观念等感觉&知觉

SENSATION&PERCEPTION

HOWTHEWORLDENTERSTHEMIND?Howtheworldentersthemind?感觉Sensation: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外部环境,肌体内部)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特点: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活动反映的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生理基础:刺激感受器神经传导大脑中枢感觉分类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触觉、痛觉、温度觉内部感觉接受机体本身的刺激,反映机体的状态。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感觉的特征感受性:也叫感觉的敏锐程度,是感受器官对刺激的感受能力。影响感受性的因素:刺激物的性质、机体的生理心理状态、生活需要、社会实践等感觉阈限(sensorythreshold):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感觉的特征感觉的适应:感觉器官的感受性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发生改变的现象各种感觉的适应速度和程度不同温度觉、压觉>嗅觉>听觉>痛觉光适应;暗适应;味觉、嗅觉适应感觉的特征感觉的对比:是指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受性在性质和强度上发生变化的想象。黑人的牙齿感觉特别白。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暖色(红、橙、黄)和冷色(蓝、青、紫)。感觉的特征感受性的补偿和发展:是指当某种感觉器官受到损伤之后,在社会生活与实践活动的影响下,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大大提高的现象。联觉: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颜色感觉的联觉最明显,色觉(红色)可以引起温度觉(温暖感)。沉重的乐曲、甜蜜的笑容。知觉(perception)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映,不是感觉的简单总和不仅依赖于刺激物的特性,还和知觉经验、人格、情绪状态、需要和态度等有关知觉的基本特性1.选择性: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感知对象;知觉对象与背景2.整体性:把对象最为一个整体来感知3.理解性:既往经验对当前感知的影响4.恒常性: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知觉的映象仍保持不变。和既往经验关系密切对象与背景

Figure&Ground少女老妪???既往经验对知觉的影响--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完整性:虚幻轮廓&闭合原则Illusorycontours&closure知觉的理解性(知觉与人格)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知觉的分类空间知觉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形状、大小,距离,深度,主位知觉等运动知觉时间知觉知觉的分类空间知觉运动知觉人脑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反映。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运动错觉时间知觉动景运动大脑把静态图片知觉为连续性运动电影(24帧/秒)、电视、动画

知觉的分类空间知觉运动知觉时间知觉: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形式:对时间的分辨(顺序)、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错觉:对客观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大小、形状、方向、运动、时间等

记忆MEMORY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回忆)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在人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保证人正常生活的前提记忆过程3个基本环节: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识记(memorization)保持(retention)回忆(recall,再现reproduction)或再认(recognition)识记: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与识别而获得事物的信息和编码,并在头脑中留下映像的过程。识记是记忆的开端,是保持的前提。识记材料在头脑中存储和巩固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中心环节。保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表现为保存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保持的对立面就是--遗忘,有暂时性遗忘及永久性遗忘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过程。再现(回忆):过去经历过(曾经感知),但现在不在眼前(非“再度感知”)的事物,在脑海中重新出现的过程无意回忆:“触景生情”有意回忆:有预定目的、自觉地、努力地回忆记忆系统感觉记忆(sensorymemory,瞬时记忆、知觉前记忆):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内继续短暂保持其映象,是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阶段。如后像。编码形式:完全依据信息所具有的物理特征,并按感知顺序登记,形象鲜明信息加工:对外界输入的信息(刺激)只作单纯的存储,不作心理的加工保持时间:进入瞬时记忆的材料保持时间很短,约0.25-2秒容量:很小,只限于处理感觉器官在解剖、生理上所能接受的刺激量可进入短时记忆,也可迅速消失短时记忆(short-termmemory,STM):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之内的信息加工编码,是正在活动的、工作的记忆(workingmemory)。编码形式:言语听觉形式编码,少量视觉或语义编码信息加工:加工后存储,形成记忆单位保持时间:5秒~1分钟容量:有限,只包含刚发生事件的很少信息,大约7±2个单位(“组块”,chunk)经过复述加工、反复练习等过程可以进入长时记忆,否则很快遗忘1937164419841949长时记忆(long-termmemory,LTM;永久性记忆):信息在人脑中长久保持。编码形式:信息双重编码:语义和表象编码信息加工:其信息来源主要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和复述,强烈震撼的刺激也可一次进入长时记忆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数天、数月、数年直至终生容量:无限制陈述性记忆: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程序性记忆: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如各种技能的记忆遗忘(forgetting)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遗忘是保持的对立面包括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天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的遗忘进程的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匀的,在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内,遗忘的发展速度较快,随时间推移和记忆材料的数量减少,遗忘速率渐渐缓慢并稳定在一个水平上。

遗忘发展具有先快后慢的规律。遗忘的规律和特点:1、遗忘进程先快后慢2、遗忘的多少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有关3、遗忘的多少与个体的心理状态有关4、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有关思维,THINKING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借助概念、表象和动作,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认识事物的一般的和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性联系的心理过程。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重要特征,二者紧密联系,间接性以概括性认识为前提思维的间接性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事物的媒介,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以推测事物过去的进程,认识事物现实的本质,推知事物未来的发展。如人类的进化规律,医生的诊断、病因分析,预后判断思维概括性的二层含义1、是对一类事物共同本质特征概括性的认识。如人和动物,医生和护士,感觉和知觉等概念的形成2、对事物之间规律性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如月晕和刮风,失眠和多虑等按思维方式分类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如幼儿(3岁前)、体操运动员、聋哑人的手势、舞蹈设计。人和动物均有的思维形式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按思维方式分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而进行。如学龄前儿童、汽车司机选择最佳路线、画家和作家进行文艺创作抽象思维按思维方式分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用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解决问题。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学生运用数学符号、概念原理进行运算、推导,医生根据临床资料进行诊断、制定治疗计划等。是人类特有的思维形式按思维指向性分类聚合思维:求同思维。把各种所得信息聚合起来,得出问题的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解决方案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解决一个问题时,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积极思考,找出符合条件的多种答案、解决方法或结论按思维独立程度分类常规思维:按常规方法和现成程序解决问题。创造性低,不创造新成果创造性思维:在思维过程中,重新组织知识经验,沿新思路寻求一些新颖、前所未有的,有想象参与且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思维的过程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分析与综合:分析: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和各个属性;综合:把事物的各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比较和分类抽象与概括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和分类:比较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从而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联系。分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确认事物主次并将其联合为组、局、种、类的过程。判断性思维抽象与概括思维的过程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抽象是抽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概括是把同类事物的一般特征加以综合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活动。推理性思维活动想象和表象想象(imagination):是对大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具有形象性和新颖性的特点,具有一定创造性。表象(representation):是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大脑中留下的映像。表象是想象的素材。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注意ATTENTION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集中性注意的基本作用在于对信息的选择注意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多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即指向一定对象的特征。总是和各种心理过程紧密相连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基本功能,(指向性)保持功能:(集中性)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有意注意控制活动向一定目标和方向进行,使注意适当分配和转移。注意分散和注意不能及时转移是工作、学习等活动中错误和事故的重要原因注意分类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作意志努力。和刺激物自身特点(强度、对比、活动、变化、新异性等)和主体的年龄、需要、兴趣、情绪及健康状态有关。注意的初级形式,人和动物均有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人类所特有有意后注意:有目的但不需太多意志努力

有意后注意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产生一种与目的和任务联系在一起的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有意注意之后产生,更为高级的注意形态,兼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优点由于它的引起是以有意注意为先导,因此它具有潜在的目的性由于它不需要努力,因此个体不易产生疲劳。对人们完成长时、持续的活动任务特别有效,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注意的品质广度(范围):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稳定性:同一对象(狭义)或同一活动(广义)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分配是可能的,有条件的转移:主动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影响条件:原来注意的强度;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情绪和情感过程一、什么是情绪情感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涵义:1.情绪情感是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包括:(1)外部刺激a.自然情境:如小桥流水、花香鸟语b.社会情境:如节日的庆典、他人或自己的不幸遭遇……(2)内部刺激a.生理性刺激:如腺体的分泌、身体的不适……b.心理性的刺激:有时既无外部刺激,也无生理刺激,也会产生情绪体验。由记忆、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引起的情绪反应。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回首往事……但仅仅用刺激解释情绪是不够的,同样的刺激会引起绝然不同的情绪。同样是面对夕阳:凡是符合个体需要的事物,就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否则就引起消极的否定的情绪。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两个概念有细微的差别。1.情绪更多地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2.情绪发生较早,动物和婴儿都有情绪,但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也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3.情绪具有情境性,直接受情境的影响,而情感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定性。4.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性,较少地受意识控制;情感则比较深沉,往往以内隐的形式存在和以微妙曲折的方式表达出来,更多地受意识的控制。以上区别是相对的。在现实的心理生活中,情绪与情感并无明确的界限。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要通过情绪表现出来。情感对情绪又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对一个人的积极情感可能会使人抑制暂时的不愉快的情绪。三、情绪的功能1、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工具:婴儿的哭2、激发行为动机:情绪可放大内驱力作用3、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正性情绪起协调、组织作用,负性情绪起破坏、阻断作用4、成为人际交往的手段:表情信号起着人际沟通媒介作用第二节情绪情感的种类一、几种原始情绪1.快乐2.愤怒3.悲哀4.恐惧二、情绪状态情绪状态即情绪的存在方式,也就是不考虑情绪内容的情况下,只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和持续性等特征,来分析情绪。这样可以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状态。1.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而又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2.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而又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3.应激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张或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意志过程意志: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也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二、意志行动及其特点意志行动是受意识支配、调节、控制的行动。它与盲目冲动的行为不同。意志行动的特点主要有:1.有明确的预定目的意志行动是人类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人在行动前,行动的目的和结果就以明确的观念形式存在于自己的头脑中。意志行动始终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