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应急演练记录表格_第1页
食品安全应急演练记录表格_第2页
食品安全应急演练记录表格_第3页
食品安全应急演练记录表格_第4页
食品安全应急演练记录表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安全应急演练记录表格最新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最新文档,欢迎下载)

演练时间:食品安全应急演练记录表格最新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最新文档,欢迎下载)演练地点:演练内容:参加人员:指挥:演练场景及记录:演练效果评价人员到位情况迅速准确基本按时到位个别人员不到位重点岗位人员不到位履职情况职责明确,操作熟练职责明确,操作不够熟练职责不明确,操作不熟练物质到位情况现场物资物资充分全部有效现场准备不充分现场物质严重缺乏个人防护全部人员防护到位个别人员防护不到位大部分防护不到位协调组织情况整体组织准确、高效协调基本顺利,能满足要求效率低有待改进应急小组分工合理、高效基本合理能完成任务效率低没完成任务实战效果评价达到预期目标基本达到目的,部分环节有待改进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需要重新演练部门配合协作报告上级报告及时报告不及时联系不上配合部门配合、协作好,能及时到达配合协作差,未及时到达处理结果处理到位部分处理不到位大部分处理不到位急救意识急救意识强急救意识薄弱急救意识差演练小结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组织部门:组织者签字:评价人签字:高山田小学食堂食品安全应急预案食品安全事件是指中毒、食源性疾病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件。学校食品安全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而保障学校的食堂食品安全则是其中的基础。因而为了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以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特制定本预案:成立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德香副组长:陆伟、邵刚成员:赵雍、杨德举、黄勇工作原则:全程预防、全程控制:本预案所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是指在学校食堂餐饮等环节中发生食源性疾患以及学校负责组织提供的集体用餐导致的学校师生食物中毒事件。造成以上食品安全事故时启动应急预案。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学校按照“校长统一领导、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部门协调配合”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响应,落实各自职责。科学决策、群防群控:学校建立组织,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学校日常监测、坚持群防群控,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及时反应、快速行动:学校对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故发展和势态蔓延,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救治、处理及整改工作。应急措施:学校出现食品安全事件时,由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救援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应当机立断,以人为本采取果断措施,安排教职工各就各位采取求助措施。根据人员中毒情况及时与当地卫生医疗机构取得联系、送医院救治。同时要摸清情况,如果是群体发病的还应彻底排查发病人员,并建立动态名册,防止遗漏。及时报告。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向上级部门及食品安全管理有关部门报告。联系家长。学校发生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应及时与发病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要做好学生家长的安抚我作,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耐心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尽力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病源保护。学校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封存食物样品,保护好现场,以便有关部门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取证、采样。人员调度。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食品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度,必要时可向中心学校领导请示抽调其它各校人员进行支援。所需人员要听从指挥,确保到位,落实职责。要保障广大师生及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并根据情况定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不谎报,对一些谣传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协调各方面力量做好学校稳定工作,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处置突发事件成绩显著的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处置工作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个人、对处置不当,贻误战机,造成恶劣影响或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人,都应视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或报请上级部门进行处理。食品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学校事故应急小组总结分析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报送上级和食品安全部门。工作要求:学校要严把采购质量关,食品加工过程要坚持烧熟煮透的原则,坚持以预防事件发生为主。学校要建立食堂从业人员体质健康管理制度,每年组织从业人员进行体检,建立健康状况档案。教育食堂从业人员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食堂食物要求专人管理,专库存放,要建档立卡。严把食物采购关,要认真落实伙食管理程序,填写伙食流程表,坚持饭菜留样制度。食堂禁止加工变质发霉食品、四季豆、野生菌和凉拌菜。要加强对饮用水的管理,坚决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要保持食堂卫生。食堂用的各种炊具、用具、桌、柜、地面等要时时清扫,做到干净整洁,无蝇蚊、蟑螂等。学生餐具要按要求消毒。学校应对全体师生及食堂从业人员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及食堂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最大限度减少学校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021年2月18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食物中毒,保障项目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项目部正常的生产秩序,以便及时、正确、高效的处置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把中毒事件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国务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项目实际,制定本预案。中毒事故及等级划分1、中毒事故:本预案所称中毒事故,是指在公司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员工健康严重损害的食物中毒事件。2、中毒事故等级划分:(1)一般中毒事故:一次食物中毒30-99人的,学校、幼儿园、工厂及政府重大活动期间发生一次食物中毒5例以上,未出现死亡病例的。(2)较大中毒事故:一次食物中毒超100人或出现死亡的,或学校、幼儿园、工厂及政府重大活动期间发生一次食物中毒30例以上,或死亡4人以下的。(3)重大中毒事件:一次食物中毒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的,或出现10人以上死亡的。二、应急程序的要点是:立即控制可疑食品,防止事态扩大,迅速组织救治病人。三、可能引发的员工食物中毒原因:由于食品供应部门向员工提供的食品存在质量问题,或是因操作不当引起食物变质,不符合食用要求及个别人恶意下毒等原因造成食物中毒。四、事故预防:1、完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落实有关措施,责任到人。2、从符合国家卫生防疫等相关规定的正规厂家购买原料。购买和食用定型包装食品时,注意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单位,不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3、保持操作间和餐厅环境整洁,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农药、杀虫剂、杀鼠剂和消毒剂等不得存放在食品加工场所,避免被误食、误用。4、加工、储存食物时要做到生、熟分开;隔夜食品在食用前必须加热煮透后方可食用。5、操作间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合理,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餐具、饮具和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必须洗净,保持清洁。6、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7、食堂工作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并办理健康证: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堂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8、食堂工作人员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加工食品时,必须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9、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加强对食品及食堂环境卫生的检验工作。10、加强食品工作人员安全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宣传食品卫生、营养知识,监督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健康检查。11、非食堂工作人员禁止进入操作间。12、教育员工不吃无证摊贩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五、事故的判定:二人以上的员工在短时间出现了相同的呕吐、腹痛、痉挛和其他中毒现象。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食物中毒通常会引起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一般餐后少则半小时,多则48小时就可发病。患者除有上述急性胃肠炎症外,还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怕冷、发热、乏力、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吞咽及呼吸困难等,中毒严重者可因腹泻造成脱水性休克或因衰竭而死亡。我国对食物中毒制定了详细诊断标准,主要是以病人的潜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现为依据。最明显的特征有: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在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潜伏期较短,发病急剧,病程亦较短;所有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传染。六、建立食物中毒预案报告:员工发现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的病人时,在排除传染病等疫情后,即应按中毒事故考虑和处理,应立即向上级报告。项目主要领导必须立即赶赴现场指挥、协调事件的处理。七、协助调查,采取相应措施。1.立即抢救中毒人员项目部责任人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立即将中毒员工送医院抢救。2.保护现场、保留样品发生食物中毒后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以便卫生部门采样检验,为确定食物中毒提供可靠的情况。3.如实反映情况项目部负责人及与本次中毒有关人员,如食堂工作人员及病人等应如实反映本次中毒情况。将病人所吃的食物,进餐总人数,同时进餐而未发病者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点,可疑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的方法和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情况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4.对中毒食物的处理在查明情况之前对可疑食物应立即停止食用。在卫生部门已查明情况,确定了食物中毒,既可对于引起中毒的食物及时进行处理。对中毒食物可采取煮沸15分钟后掩埋或焚烧。液体食品可用漂白粉混合消毒。食品用工具、容器可用1~2%碱水或漂白粉溶液消毒。病人的排泄物可用20%石灰乳或5%的来苏溶液进行消毒。八、按预案制定要求和就近抢救的原则,事前确定的中毒紧急救治协议医院为:九、事故处理:1、成立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小组下设后勤保障组、外围警戒组。(1)组长:俞卫松:(2)后勤保障组组长:冯庆华:成员:陈叶峰、李红、朱锦南、梁新平、李冬(3)外围警戒组组长:侯志平:成员:李刚标、王振兴、王林、陈银玉、曹洪博2、工作职责(1)组长职责:负责抢救食物中毒人员的组织指挥、通讯联络、值班等综合工作。(2)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抢救食物中毒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3)外围警戒组职责:设置事故现场警戒区域,禁止所有人员(除救护人员外)入内。3、应急处置工作程序(1)报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在场人员应立即向领导小组报警或通知项目部相关领导。领导小组:医院急救:120公安机关:110食堂负责人:冯庆华:(2)接警:(2.1)一般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小组接警后,负责启动应急处理预案,立即组织、指挥相关人员奔赴事发现场救助食物中毒人员,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应急处理情况。(2.2)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指挥相关人员奔赴事发现场抢救食物中毒人员,同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情况,请求支援。(3)现场急救: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在场的人员报警后,要立即进行自救或互救,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帮助催吐,尽快排出毒物,同时制止在场所有人员就餐。救援小组赶到现场后,负责组织、指挥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救援人员应冷静分析中毒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以下应急措施:(3.1)催吐:如果进食时间在1至2小时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无效,可多喝几次,迅速促使呕吐。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食物,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3.2)导泻:如果病人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时间超过2至3小时,但精神仍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尽快排除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性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体质较好的老年人,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3.3)解毒:如果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喝下。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防腐剂或饮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救援过程中要给病人良好的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水。(3.4)食物中毒人员的救治:对食物中毒人员,症状轻微的,应就地组织力量及时对发病人员进行应急的对症救治,做好病状记录并完好留存病人的吐泻物。中毒严重者,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并携带详细的病案记录。公司应及时调配车辆,以最短的时间将病人送到医院救治。必要时传呼110警务车或120救护车。后勤保障组负责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请求、接待社会救援部门帮助,准备好急救药品等物资。拨打120急救,应讲清楚单位详细地址;事故性质(最好能讲清食物中毒的原因);涉及范围;中毒人数;目前救援情况;然后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急救车的到来,指引急救车到现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到达事发现场。做好专项登记工作,包括:工地名称、地址、人数、姓名、发病日期、主要症状、处理情况等,并积极协助卫生部门做好调查工作,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相关的救治工作。外围工作组负责:立即划定警戒区,疏散现场人员,封闭所有就餐场所和食堂操作间,禁止所有人员(工作人员和120救护人员除外)入内;派专人把守,保护好现场,封存所有引起中毒的食品和疑似中毒食品及其原料,对已带出现场的应及时追回;待事故处理完毕后,对食品、餐具及食品用工具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根据不同的中毒食品,对中毒的场所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以免扩大中毒范围。(3.5)在场人员应积极配合120急救机构工作。十、应急流程:送诊—保护—报告—检查1、送诊:发现集体中毒事故后,事故发现第一人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在第一时间将中毒人员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检查抢救(具体负责人为冯庆华)。2、保护:发生集体中毒事故后,应在协助专业人员进行消毒和隔离的同时,要及时保护好事故现场(具体负责人为侯志平)。3、报告:指挥部负责将事故真实情况向上报告,并组织人员协助专业人员进行各项工作,进行询问调查和写好调查报告(具体负责人为俞卫松)。4、检查:在事故原因未调查清楚前,应初步判断中毒的面积和影响,对没有中毒现象的员工进行认真地检查和观察,预防中毒后果的恶化,绝不遗漏一个员工。相关负责人,如食堂工作人员、就餐员工等应如实反映本次中毒情况。在卫生部门查明原因,确定是食物中毒后,即可对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进行处理(具体负责人为侯志平)。5、事故发生后,安全部应及时封锁工地,扣留所有外来人员和闲杂人员,认真登记以备调查。十一、善后处理a)项目管理部门应全力配合救治工作,做好被救治中毒人员的慰问和思想疏导、稳定工作,全力化解矛盾,坚决杜绝由此引起的不安定事件发生。b)中毒员工就餐的食堂应立即停伙,除全力配合抢救中毒员工外,应认真查找引发中毒的原因,配合公安机关等部门查清责任人,分清事故性质,总结经验教训,整改食堂管理。c)若中毒原因不在项目食堂,应由公安机关等部门依法立案侦查,尽快找出中毒原因和事故责任人。d)无论是故意投毒还是玩忽职守或其它原因造成的中毒事故,都要按照相关规定从严从快处理,如事故涉及刑律,则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对未构成违法犯罪人员,公司将按照有关厂规厂纪从重从快给予行政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e)积极做好中毒员工的就医防护工作,及时通知员工家属,如实向员工家属阐述事故经过,并做好员工家属的工作,争取家属的配合、谅解。十二、责任追究在员工食物中毒事故发生、报告和处理的过程中,有关部门或个人未按规定履行职责,违反操作规程,瞒报或玩忽职守者,将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十三、总结报告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各相关部门应对事故进行严肃认真的总结,自觉查找本部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加强管理,坚决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向公司和上级有关部门作出书面报告。食品安全自查记录簿食品安全自查表单位名称:序号项目内容分值得分自查发现问题一资质情况1.1企业名称、生产场所、法定代表人、生产产品与食品生产许可证是否一致,发生变化后是否进行报告21.2食品生产许可证在有效期内,年度审查报告齐全。21.3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发生变化后是否进行报告1二生产环境条件情况2.1原料处理和原料加工、包装、储存等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等场所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12.2墙壁、天花板、地板等硬件设施完整、无破损12.3照明设施满足日常操作需要,并有防护装置12.4在清洁作业区入口处应有专用的更衣、洗手、干手、消毒设施12.5有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12.6配备足够的工器具和设备的专用清洁设施。12.7具有适宜的除尘或通风设施。12.8通风排气设施易于清洁、维修或更换。12.9进、排气口装有防止虫害侵入的网罩等设施。12.10现场人员有相应的卫生防护措施,工作服干净整洁。12.11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并妥善保存12.12洗涤剂、消毒剂应当有相应的领用使用记录12.13合理部署虫害监控装置,定期检查,并有监控记录12.14准确绘制虫害控制平面图,标明捕鼠器、粘鼠板、灭蝇灯、室外诱饵投放点、生化信息素捕杀装置的位置。12.15无发现虫害的迹象1食品安全自查表单位名称:序号项目内容分值得分自查发现问题一资质情况1.1企业名称、生产场所、法定代表人、生产产品与食品生产许可证是否一致,发生变化后是否进行报告21.2食品生产许可证在有效期内,年度审查报告齐全。21.3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发生变化后是否进行报告1二生产环境条件情况2.1原料处理和原料加工、包装、储存等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等场所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12.2墙壁、天花板、地板等硬件设施完整、无破损12.3照明设施满足日常操作需要,并有防护装置12.4在清洁作业区入口处应有专用的更衣、洗手、干手、消毒设施12.5有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12.6配备足够的工器具和设备的专用清洁设施。12.7具有适宜的除尘或通风设施。12.8通风排气设施易于清洁、维修或更换。12.9进、排气口装有防止虫害侵入的网罩等设施。12.10现场人员有相应的卫生防护措施,工作服干净整洁。12.11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安全、无害,并妥善保存12.12洗涤剂、消毒剂应当有相应的领用使用记录12.13合理部署虫害监控装置,定期检查,并有监控记录12.14准确绘制虫害控制平面图,标明捕鼠器、粘鼠板、灭蝇灯、室外诱饵投放点、生化信息素捕杀装置的位置。12.15无发现虫害的迹象1三人员管理3.1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对职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保存记录。23.2确定食品安全岗位责任人,该责任人在企业内部制度制定、过程控制、安全培训、安全检查以及食品安全应急事件或事故调查等环节有相关的责任落实情况记录。13.3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档案制度,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证明。13.4具备质量受权人1四原料控制4.1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14.2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并有记录。对于检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有处理记录。14.3进货查验记录真实、完整,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少于产品保质期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二年。14.4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14.5实际使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品种与进货记录一致。14.6建立和保存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和领用出库记录。14.7有产品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建立并记录原辅料及食品添加剂使用台账。14.8无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原辅料。1五生产过程控制情况5.1厂区内、生产加工场所和生产加工设施清洁,卫生状况符合要求并有自查记录。15.2定期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需检定的生产设备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期内。15.3生产记录中的生产工艺、参数与企业提供的工艺规程一致。15.4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包括必要的半成品检验记录、温度控制、车间洁净度控制等(无微生物控制要求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不检查“车间洁净度控制”)。2三人员管理3.1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对职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保存记录。23.2确定食品安全岗位责任人,该责任人在企业内部制度制定、过程控制、安全培训、安全检查以及食品安全应急事件或事故调查等环节有相关的责任落实情况记录。13.3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档案制度,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证明。13.4具备质量受权人1四原料控制4.1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14.2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的食品原料,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并有记录。对于检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有处理记录。14.3进货查验记录真实、完整,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少于产品保质期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二年。14.4采购进口需法定检验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索取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14.5实际使用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品种与进货记录一致。14.6建立和保存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贮存、保管和领用出库记录。14.7有产品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建立并记录原辅料及食品添加剂使用台账。14.8无变质或超过保质期的原辅料。1五生产过程控制情况5.1厂区内、生产加工场所和生产加工设施清洁,卫生状况符合要求并有自查记录。15.2定期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需检定的生产设备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期内。15.3生产记录中的生产工艺、参数与企业提供的工艺规程一致。15.4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包括必要的半成品检验记录、温度控制、车间洁净度控制等(无微生物控制要求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不检查“车间洁净度控制”)。25.5有生产环境检测要求的,定期进行检测并记录。15.6人流、物流按要求分开进入车间,原料、半成品、成品不能存在交叉污染。15.7现场人员卫生防护符合要求。15.8无违法使用回收食品和过期食品、食品添加剂等。15.9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自查并有记录。1六产品检验6.1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保存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及时、清晰、真实、完整。16.2至少两名有资质的检验员具备相应检测能力。16.3检验设备、辅助设备及化学试剂完好齐备并在有效使用期内,检验仪器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期内。16.4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对出厂食品进行检验,相关记录凭证按法律规定时限保存。16.5有型式检验要求的,按规定进行型式检验。16.6自行进行出厂检验企业,应有实验室测量比对情况。16.7自行进行产品出厂检验的,建立并保存比对记录。16.8委托其他检验机构实施产品出厂检验的,签订委托检验合同,并留存检验报告。16.9产品带*号检验项目报告齐全,每年至少做两次带*号项目检验。16.10专设与留样数量相匹配的留样室或留样柜,留样数量符合标准要求,留样记录完整。16.11建立和保存经检验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记录。1七标识及广告7.1预包装食品有标签,其所标示内容应符合《食品安全法》六十七条规定以及《食品标识不按理规定》、《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等食品标准规定,同时向当地县区监管部门报告、登记。27.2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17.3生产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17.4食品广告的内容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内容。15.5有生产环境检测要求的,定期进行检测并记录。15.6人流、物流按要求分开进入车间,原料、半成品、成品不能存在交叉污染。15.7现场人员卫生防护符合要求。15.8无违法使用回收食品和过期食品、食品添加剂等。15.9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自查并有记录。1六产品检验6.1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保存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及时、清晰、真实、完整。16.2至少两名有资质的检验员具备相应检测能力。16.3检验设备、辅助设备及化学试剂完好齐备并在有效使用期内,检验仪器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期内。16.4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对出厂食品进行检验,相关记录凭证按法律规定时限保存。16.5有型式检验要求的,按规定进行型式检验。16.6自行进行出厂检验企业,应有实验室测量比对情况。16.7自行进行产品出厂检验的,建立并保存比对记录。16.8委托其他检验机构实施产品出厂检验的,签订委托检验合同,并留存检验报告。16.9产品带*号检验项目报告齐全,每年至少做两次带*号项目检验。16.10专设与留样数量相匹配的留样室或留样柜,留样数量符合标准要求,留样记录完整。16.11建立和保存经检验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记录。1七标识及广告7.1预包装食品有标签,其所标示内容应符合《食品安全法》六十七条规定以及《食品标识不按理规定》、《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等食品标准规定,同时向当地县区监管部门报告、登记。27.2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17.3生产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17.4食品广告的内容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内容。1八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管理情况8.1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经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注册。18.2实际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按规定注册。18.3婴幼儿配方乳粉按照注册的产品配方生产。18.4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委托生产、贴牌生产、分装方式生产。18.5统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18.6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应按照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建立与所生产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18.7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及标签等事项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18.8婴幼儿配方食品应当按照备案的事项生产。18.9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按照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建立与所生产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18.10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证书有效18.11实际生产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按规定注册18.12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当按照注册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生产18.13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按照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建立与所生产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18.14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按照良好的生产规范的要求建立与所生产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18.15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自查,并提交自查报告1九食品添加剂生产者管理情况9.1生产原料和工艺符合产品标准规定19.2复配食品添加剂配方发生变化的,按规定报告19.3建立和保存原料、食品添加剂的贮存、保管记录和领用出库记录19.4食品添加剂产品标签载明“食品添加剂”,并标明贮存条件、生产者名称和地址、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和使用方法19.5建立和保存出厂食品添加剂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1八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管理情况8.1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经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注册。18.2实际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按规定注册。18.3婴幼儿配方乳粉按照注册的产品配方生产。18.4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委托生产、贴牌生产、分装方式生产。18.5统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18.6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应按照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建立与所生产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18.7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产品配方及标签等事项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18.8婴幼儿配方食品应当按照备案的事项生产。18.9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按照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建立与所生产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18.10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证书有效18.11实际生产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按规定注册18.12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当按照注册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生产18.13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按照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建立与所生产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18.14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按照良好的生产规范的要求建立与所生产食品相适应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18.15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自查,并提交自查报告1九食品添加剂生产者管理情况9.1生产原料和工艺符合产品标准规定19.2复配食品添加剂配方发生变化的,按规定报告19.3建立和保存原料、食品添加剂的贮存、保管记录和领用出库记录19.4食品添加剂产品标签载明“食品添加剂”,并标明贮存条件、生产者名称和地址、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用量和使用方法19.5建立和保存出厂食品添加剂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19.6对实施生产许可管理的原、辅料和包装,应当查验供货者生产许可证明1十可追溯体系10.1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按批次实现可追溯510.2建立食品销售记录制度,并如实记录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110.3销售台账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或批号、销售日期及出货交付情况110.4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明及对对应的出厂检验报告110.5成品出入库遵循先进先出原则,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