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3·衡阳市高三三模]下表是先秦典籍中的大禹形象,如下表所示:典籍大禹形象《诗经》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尚书》上天赐禹九种方法,以此治国安民。《孟子》禹之子启贤,众望所归,益退避三舍,以让贤能。《韩非子》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也。据此可知,先秦时期()A.大禹形象逐渐被神化B.传统政治秩序的崩塌C.各学派的交流与融合D.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2.[2023·华大新高考联盟名校高三押题卷]孔子的思想影响深远。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也有康有为的孔子;有“黜周王鲁”“素王改制”的汉儒公羊学的孔子,也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宋明理学的孔子。这反映了()A.儒学的地位不断巩固B.孔子思想具有时代性C.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D.中华文化的多元共存3.[2023·昆明市高三模拟]秦汉时期,在参与实际政治的过程中,儒家学者逐渐从“儒者”变成了“儒士”。因此,学者余英时指出“先秦儒家的君臣观在董仲舒手上也经过了一番相当彻底的法家化。”这里的“法家化”指的是儒学()A.丧失了社会批判精神B.完成政治体制化进程C.融入于法家思想体系D.与官僚政治逐步结合4.[2023·山东省菏泽市期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这表明()A.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B.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C.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D.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5.[202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右图是2021年出土于北京琉璃河遗址西周早期墓葬的镂空有銎(qióng)铜戈,考古人员评价“这件戈的纹饰非常精美,后面方形的部分是镂空的,前部则是一个三角圆戈,这种器形,应该不是本地生产的,可能是来自当时中国南方、西南方,是非常珍贵的‘舶来品’”。这说明()A.西周冶铜技术已经相当普及B.地域文化要素助推中华文化整合C.分封宗法制促进了文化交流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官府鼓励6.[2023·山东省潍坊市期中]在历史上,每当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总有一批仁人志士舍生取义,慷慨赴国难。“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闻鸡起舞”的祖逖、“不辱君命持节牧羊”的苏武等均为其中的典范。这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是()A.建功立业B.知常达变C.精忠报国D.孝悌忠信7.儒家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重要作用。据如表内容可知,两者都()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A.关注“人伦物理”B.倡导心外无物C.主张“格物致知”D.强调社会责任8.[2023·柳州市新高三摸底考试]戏曲在长期演变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北方、西域和南方民族的乐、歌、舞、语言和人物表演手段,形成独特的艺术品格。如元杂剧中有大量反映北方民族性格和生活的元素;明清传奇也有大量表现南方民族生活题材的作品。由此可知,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体现了()A.民族文化的交融B.地域文化的消逝C.艺术价值的升华D.艺术中心的转移9.[2023·眉山市高三三模]下表是明清时期(1368~1840年)有关教育机构采用教材的内容情况:教育机构主要教材内容官学经义类、律政类、礼制类、告诫类、文体类、军事类、科技类书院理学、心学、实学、考据蒙学基础识字类、伦理规范类、名物典故类、诗歌文章类、数理科技类据此可知,明清教材()A.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表达B.强调儒家思想的教育与传承C.已经开展近代科学技术教育D.只允许在专门教育机构使用10.[2023·泸州市三模]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以确定节气。在商朝时已有四个节气,周朝发展到了八个,西汉时期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中,成为农业生产的指南针并影响至今。这反映出二十四节气()A.形成了完整的历法体系B.保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C.是领先世界的天文成就D.凝聚着中华文明的精华11.[2023·山东省青岛胶州市检测]《高丽史》中记载“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高丽太祖,首建学校,而科举取士未遑焉。(958年)光宗用双冀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材料表明()A.科举制度促进了朝鲜社会发展B.科举制度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隋唐时期中国领先于世界D.中华文明对朝鲜影响较大12.[2023·山东省中学联盟高中名校高三大联考]在17~18世纪法国宫廷时尚文化的引导者和代言人,法国宫廷画家弗朗西斯—休伯特·德鲁埃为蓬帕杜尔夫人画的最后一张肖像中,她即身着一条缀满了东方自然主义风格花草纹样的“中国风”印花棉布长裙。这反映了当时()A.中国文化在法国上层社会的影响B.法国艺术家热衷于代言东方商品C.中国纺织品已大规模进入法国市场D.学习中国文化成为法国社会的主流13.敦煌莫高窟中所存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塑像,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保留键陀螺艺术陀螺样式;而中唐时期的胁侍菩萨塑像则肤色白净,表情随和,保留唐代平民的两片螺圆形发髻。这种变化反映出()A.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B.隋唐文化的开放包容C.儒学主流地位的丧失D.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14.[2023·临沂市高三二模]据表判断()朝鲜科举考试以中国古籍《左传》《礼记》等为主科利用汉字字形作音符,创朝鲜词汇日本模仿唐代之政制,确定其官制、田制、刑法等采用汉字楷书偏旁造“片假名”,取汉字草书偏旁造“平假名”越南李圣宗在国都“修文庙,塑孔子、周公及四配像,画七十二贤像,四时享祀”国内政治制度完全仿效中国体制,仿佛一个缩小版的中华帝国A.民族大迁徙大交融B.文化生命力影响辐射力C.中西文化双向交流D.东亚一体观念不断增强15.[2023·泰安市高三模拟]2015年2月,贵阳孔学堂与国际多媒体文化协会合作,发起面向全球漫画艺术家征集“孔子与中国”漫画大赛活动。此后四个月内,共收到来自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的1120幅作品。这反映出当前()A.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B.世界文化的趋同化趋势加强C.儒学引领世界艺术发展价值走向D.世界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16.[2023·山东省潍坊市期中]公元1704年,罗马教皇克莱芒十一世向中国的教会与信徒发布了七条禁约,内容包括禁止教堂悬挂带有“敬天”字样的匾额,禁止基督徒祀孔、祭祖,禁止教徒家中供奉牌位等。这些禁约()A.传播了西方宗教改革的成果B.折射出中西文化冲突C.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D.阻断了东西方的交流二、非选择题17.[2023·天一大联考高三上期中](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16世纪利玛窦用拉丁文翻译朱熹注《四书》后,“中国热”兴起,“中国学”正式成为欧洲显学。到17世纪末叶已有数十种中国经典译本在欧洲流行,如《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书,及《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五经,还有《乐经》《孝经》《幼学》和朱熹的著作,均被翻译成西方多种文字在西方发行。此外,欧洲学者研究中国文化和哲学的著作不断涌现,其影响所至甚至超过中国经典原著本身。材料二法国启蒙思想家大多是自然神论者。在他们看来,孔子的学说恰恰也是一种自然神论,他们认为,在儒家经典中经常出现的天、道、礼或理,就是这个造物的上帝它要求人们无论修身、治国,都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即理性。在启蒙思想家看来,中国儒教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在欧洲陷于迷信腐败的时候,中国人已经实行最有道德的纯粹宗教了”。因而主张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哲学的宗教”来代替启示的宗教。——上述材料均摘编自陈超《明末清初的“东学西渐”和中国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清初“东学西渐”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热”在欧洲兴起的特点和影响。(8分)18.[2023·天津市河西区一模](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80年代张岱年系统地研究和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他认为:“能促进民族发展的那许多精神”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就是民族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能够得到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它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够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他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自己具有奋发有为、图强不止的精神;另一方面,对待朋友、对待外界要有宽容、爱物的精神。——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请围绕“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体现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结合中国古代和近代思想发展历程,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字数要求:250~300字)1.D据题干信息可知,《诗经》记录了大禹治水,《尚书》记录了大禹治国,《孟子》记录启因为贤能而继承部落首领,《韩非子》记录禹暗中令启夺取天下,先秦文化的主线是大禹从治水、治国到传位到启,故选D项;“逐渐被神化”不合题意,先秦典籍记录的是大禹的事迹而已,排除A项;“传统政治秩序的崩塌”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项;《诗经》《尚书》《孟子》为儒家经典,对大禹持颂扬态度,而《韩非子》为法家经典,对大禹持抨击态度,两学派对大禹的评价对立,排除C项。2.B材料反映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孔子形象,B项正确。A、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可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同一个人物孔子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并非多元的文化形成共存,排除D。3.D材料“先秦儒家的君臣观在董仲舒手上也经过了一番相当彻底的法家化”认为儒家“法家化”是在董仲舒的手上实现的,董仲舒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了正统思想,成为了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工具,而董仲舒创立的新儒学则具有“外儒内法”的特点,因此“法家化”指的是儒学为封建专制服务,和官僚政治相结合成为大一统的工具,故选D项;“丧失”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完成”政治体制化进程不符合史实,汉代时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排除B项;“融入于”法家思想表述错误,是以儒学为基础,带有法家色彩而非彻底与法家思想融为一体,排除C项。4.C据材料信息可知,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认为自己与汉族有共同的祖先,可知中原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展,渗透到少数民族地区,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体现,不是民族融合,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文化角度,不是经济角度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统一的进程,排除D项。5.BA项“普及”二字无法得出,排除;材料中体现了“文化交流”,但没有提到是受何因素影响,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受到官府鼓励”,此时为西周,仍然是“工商食官”,排除D项;北京发掘的文物呈现出多元文化因素,表明中华文化的形成整合了地域文化要素,故选择B项。6.C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仁人志士为国家舍生取义,故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忠报国的思想内涵,故选C项;建功立业指建立功勋,成就大业,排除A项;知常达变指在认识事物时通过对一般规律的掌握,进而理解事物的特殊性,从而达到全面认识事物的目的,排除B项;孝悌忠信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排除D项。7.D据材料信息可知,张载的“横渠四句”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都体现了儒家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选D项;人伦物理又称伦物,指人之常情,事物的常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心外无物是心学代表思想,张载并不是这一流派的代表,排除B项;格物致知指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8.A依据材料“不断吸收北方、西域和南方民族的乐、歌、舞、语言和人物表演手段,形成独特的艺术品格”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戏曲在发展过程吸收南北方面文化和外来文化,这体现了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故A项正确;“民族文化的交融”并不会使“地域文化的消逝”,故B项错误;材料不是强调戏曲的艺术价值,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艺术中心的转移”,故D项错误。9.A据上表,可知明清时期教育机构教材的主要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传统文化的集中表达,故选A项;材料中不只包含儒家思想,还包括律政类、军事类、科技类、诗歌类等多各个方面,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才开始开展近代科学技术教育,排除C项;官学属于专门机构,书院和蒙学则是普及类教育机构,排除D项。10.D根据“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以确定节气”、“西汉时期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中,成为农业生产的指南针并影响至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二十四节气的确立是农民生产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古代天文学家的智慧,凝聚着中华文明的精华,故选D项;仅仅从二十四节气的演变中看不出整个历法体系的完整,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生产的稳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二十四节气并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二十四节气的发展,没有与世界比较,得不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C项。11.D据材料“高丽太祖,首建学校,而科举取士未遑焉”“光宗用双冀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可知,高丽太祖和光宗都曾仿照中国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故选D项;科举制度有利于促进朝鲜社会发展,但是材料未就科举制对朝鲜的具体影响详细说明,排除A项;科举制属于选官制度,主要用于选拔官吏,排除B项;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文明相对领先于世界,排除C项。12.A17~18世纪法国宫廷时尚画家绘制的蓬帕杜尔夫人的最后一张肖像中有“中国风”印花棉布长裙,说明以蓬帕杜尔夫人为代表的法国上层社会人士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故选A项;法国宫廷画家绘画作品中有中国元素,并不能说明法国艺术家代言东方商品,只能说中国文化影响到了法国上层社会的服饰风格,排除B项;题干中仅提到了贵族夫人身着缀满了东方自然主义风格花草纹样的“中国风”印花棉布长裙,说明中国纺织品还不是大众的消费品,更不能据此说明中国纺织品已经大规模进入法国市场,排除C项;题干仅提到贵族夫人穿着中国特色的服饰,说明中国文化影响到了法国社会上层,但这并没有与其他潮流进行比较,不能说学习中国文化就是当时法国社会的主流,排除D项。13.A“而中唐时期的胁侍菩萨塑像则肤色白净,表情随和,保留唐代平民的两片螺圆形发髻”,反映佛教的释迦牟尼像在中唐时期的特征已经有中国化的表现,这反映出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故选A项;材料反映了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而不是开放包容,排除B项;儒学在魏晋南北朝和唐朝时期遭到了佛教和道教的挑战,但没有丧失主流地位,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没有涉及统治者对佛教的态度,排除D项。14.B根据题干表格内容可知,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非常之大,如朝鲜的科举考试内容“以中国古籍《左传》《礼记》等为主科”,日本“模仿唐代之政制,确定其官制、田制、刑法等”,越南的“国内政治制度完全仿效中国体制”,据此可知,中华文化的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生命力影响到了周边的国家,即其辐射力非常强大,故选B项;题干表格内容涉及的是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并没有涉及国内民族大迁徙问题,排除A项;题干表格内容涉及的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问题,并没有涉及中国与西方,排除C项;题干表格内容仅是述及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非常大,但不能据此扩大为“东亚一体”,排除D项。15.A本题考查21世纪世界文化交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大赛组委会能够收到来自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的1120幅作品,可见中国文化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故选A项;世界文化趋同化趋势不符合史实和现实,故排除B项;孔子和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不能说明儒学引领世界艺术价值走向,故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世界科技文化发展日新月异,故排除D项。16.B据材料信息可知,“敬天”匾额,祭祖、祀孔等都是儒家文化的体现,教皇的七条禁约反映出中西文化的冲突,故选B项;七条禁约的内容并非是宗教改革的成果,排除A项;儒家思想从未因西方教皇的禁约而动摇,排除C项;七条禁约的颁布不利于东西方文化交流,“阻断”一词过于绝对,排除D项。17.答案:(1)背景:明末清初程朱理学是中国官方主流意识(2分);新航路开辟(2分);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译传(2分);欧洲人文主义的传播和发展(2分)。(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2)特点:以传播儒家伦理道德为主(2分);过度美化儒家思想(2分);持续时间长(2分)。(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影响: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欧洲的传播(2分);为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神学和王权提供了思想武器(2分)。(4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东学西渐”涉及中国与西方两个文明,因此背景应该从中国和西方两个角度分析,中国方面,据所学,明末清初程朱理学是中国官方主流意识;西方方面,据所学,新航路开辟;由材料一“到17世纪末叶已有数十种中国经典译本在欧洲流行,如《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书”可知,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译传;从材料二“在启蒙思想家看来,中国儒教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可知,欧洲人文主义的传播和发展。(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因而主张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哲学的宗教’来代替启示的宗教”可知,以传播儒家伦理道德为主;从材料二“在启蒙思想家看来,中国儒教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可知,过度美化儒家思想;结合材料一、二的时间可知,持续时间长。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中国学’正式成为欧洲显学”可知,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欧洲的传播;由材料二“法国启蒙思想家大多是自然神论者。在他们看来,孔子的学说恰恰也是一种自然神论”可知,为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神学和王权提供了思想武器。18.答案: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水平等级评分标准如下:分值标准水平四:11~14分观点正确;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运用多个史实论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表达准确。水平三:8~10分观点比较正确;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运用多个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较紧密;逻辑清晰;语言表达较准确。水平二:5~7分观点不够准确;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运用多个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较紧密;逻辑清晰;语言表达较准确。水平一:0~4分观点不够准确;论据不够明确,角度单一,史实不充分或不准确;史论结合不紧密;逻辑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准确。示例1: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2分)在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发生多次历史性融合。西汉董仲舒创立新儒学,兼取百家之长,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汉唐以来,佛教传入,道教兴起,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融合了儒、佛、道三家学说,这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傅雷家书读后感(汇编15篇)
- 教育工作者个人先进事迹(9篇)
- 诚信演讲稿合集6篇
- DB12T 443-2011 采暖期室内温度测量方法
- 中秋节活动主持词(6篇)
- 诚信考试承诺书范文集锦5篇
- 新学期工作学习计划4篇范文
- 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交通与城市规划绿色融合
- 明星课件教学课件
- 文书模板-未履行合同义务索赔函
- 2024-2030年中国净菜加工行业产销量预测及未来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硅灰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期中考试卷
- 员工技能竞赛方案
-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 芯片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市政道路交通疏导方案施工方案
- 顾客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表
- 家校共筑成长桥 期中回望促前行-期中考试总结家长会(课件)
- 医院统计信息报送工作制度
- 2024年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四单元11~20的认识 第4课时简单加、减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