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平邑县一中高一语文《赤壁赋》里的旷达胸怀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
山东省平邑县一中高一语文《赤壁赋》里的旷达胸怀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山东省平邑县一中高一语文《赤壁赋》里的旷达胸怀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主题单元标题《赤壁赋》里的旷达胸怀作者姓名邱欣欣所属单位山东平邑一中联系电子邮箱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在FORMCHECKBOX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FORMCHECKBOX思想品德FORMCHECKBOX音乐FORMCHECKBOX化学FORMCHECKBOX信息技术FORMCHECKBOX劳动与技术√语文FORMCHECKBOX美术FORMCHECKBOX生物FORMCHECKBOX科学FORMCHECKBOX数学FORMCHECKBOX外语FORMCHECKBOX历史FORMCHECKBOX社区服务FORMCHECKBOX体育FORMCHECKBOX物理FORMCHECKBOX地理FORMCHECKBOX社会实践FORMCHECKBOX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一所需时间7课时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一提起苏东坡人们总会想起他的“大江东去,浪淘尽,……人生如梦”“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略显消极的态度,只是他生活中的短暂,其实他面对人生打击所表现出来的旷达情怀,才是生活中的常态。本单元依托他的《赤壁赋》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苏东坡的经历及作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并结合苏轼的经历来体会研究其作品的丰富内涵。专题二,别人眼中的苏东坡。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进行拓展阅读,重点赏析余秋雨的《东坡突围》和林语堂的《乐天才子苏东坡》,来进一步加深自己对苏东坡的理解,尤其是对苏东坡的乐观人生态度的解读。专题三,我眼中的苏东坡。进行专题创作,谈出自己对苏东坡的独特感悟,并把这份感悟形成文字。预期成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点评,推选出佳作,进行成果展示。让一代才子的其人其作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及艺术成就。2.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知识。3.体味作品语言的优美,提高语感能力。4.把握全文感情变化的线索。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研讨,深入分析文章内涵,利用“知人论世”开展研究性学习。2.借助课外课内资料,初步了解豪放派词人的作品的艺术特色。3.依托自由质疑的方法来赏析文章,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4.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古人遇到挫折能够坦然面对、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2.通过品读课文,激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3.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交流学习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1.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2.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3.在阅读中鉴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4.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5.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名篇。6.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阅读和鉴赏,如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作品;提供必需的作家作品资料,或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丰富对作品的理解。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苏轼的作品有何鲜明特色?2.《赤壁赋》中表现了苏轼什么情怀?3.苏轼的经历及作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专题划分专题一:苏东坡的经历及作品(3课时)专题二:别人眼里的苏东坡(2课时)专题三:我所知道的苏东坡(2课时)专题一苏东坡的经历及作品所需课时3课时专题一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本专题主要是整合了教材中的有关苏轼的作品,一篇是散文《赤壁赋》,另外是一首词和《定风波》。在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苏轼的生平经历来解读作品。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复杂的情感以及作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小组合作探究、诵读比赛、佳作展示等活动方式来让学生真正地走入作品中,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了解苏轼其人其作的目的。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及艺术成就。2.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知识。3.体味作品语言的优美,提高语感能力。4.把握全文感情变化的线索5.借助课外课内资料,初步了解豪放派词人的作品的艺术特色。本专题问题设计苏东坡作品有何鲜明特色?1.苏东坡一生中哪件事对他影响最大?2.苏东坡作品里的感情是否有所变化?3.苏东坡作品的语言风格如何?4.苏东坡作为豪放派词人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多媒体投影设备常规资源人教版必修二和必修四教材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其他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第一课时:1.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交流所了解的苏轼。2.借助投影仪展示相关资料,教师强调关注“乌台诗案”这一命运转折点的情况。3.不同形式地反复朗读课文扫清《赤壁赋》中的字词障碍,并初步体会苏东坡的情感变化。4.分组研读课文梳理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重点虚词的用法,找出并理解特殊句式的结构。5.当堂达标,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夯实古文功底。第二课时:1.反复朗读课文把握全文的感情变化线索。理出感情变化的原因?2.分组研讨(1)文中人物对人生的看法一样吗?(2)本文在写法上有何鲜明特点?(3)找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检查背诵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比赛,以便激发学生的背诵热情。4.课外作业借助网络资源赏析《定风波》,写出不少于150字的鉴赏语段。第三课时:1.小组内交流赏析《定风波》的文章推出佳作,然后全班各组间交流评出最优秀的作品。2.合作探究(1)分组研讨,比较《赤壁赋》和《定风波》在写法是有何异同?归纳苏轼作品的艺术特色。(2)小组内研讨形成文字材料,然后全班交流。(3)学生总结教师补充,归纳出苏轼作品的艺术特色以及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词风的特点。教学评价1.小组成员紧密合作,团结一致,讨论热烈,每人都积极发言,投入度高。2.展示成果时口头表达能力强,运用多媒体技术合理,效果良好。3.读课文能声情并茂,感染力强。4.对文中出现的文言知识掌握准确牢固。5.赏析文章有独到深刻的见解,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专题二……《后赤壁赋》[目标展示]1、流畅地翻译全文,掌握相关的文言现象。2、通过比较理解文章主旨。3、从写景状物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前赤壁赋》联系,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期复杂的思想感情及其成因。[导学过程]一、导入:由苏轼的两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临江仙·夜归临皋》入手,通过同学们学过的这两首词来导入到对苏轼的介绍。苏轼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著有《东坡七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引入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对此诗进行简单的解释,然后指出这是苏轼晚年对其一生的概括。问同学:“黄州惠州儋州”这几个地方有什么共同点?同学回答:是苏轼被贬的地方。问题:那么这几个地方中大家最熟悉的是哪个地方?同学回答:黄州。问题:在黄州苏轼留下了什么作品呢?大家知道哪些?回答:《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超然台记》、《方山子传》。老师:回答得非常好。所谓文人不幸文学兴,正是苏轼几次被贬的遭遇才铸就了他非凡的文学功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苏轼在黄州时的另一篇名作《后赤壁赋》。二、课文学习:1、“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写景的句子,结合前后语境,体味这些句子中蕴涵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苏轼的世界: 霜露、木叶、人影、明月 (原本为一派萧瑟之景) 月白风清 (苏轼却见之心喜,踏歌而行,感到如无美酒佳肴,未免辜负了这月白风清的良夜。) 从中可以看出苏轼的情怀和的心胸。2、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中说:“若无后赋,前赋不明;若无前赋,后赋无谓。”从中可见,后赋和前赋是密不可分的,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和《前赤壁赋》,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两次赤壁之游的具体地点是否一致?观赏的景致是否相同?2)、找出两赋中对赤壁夜游时景致的描述,比较一下两次夜游的感受有何不同?《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后赤壁赋》:感受:3、仔细阅读《前赤壁赋》的最后一自然段和《后赤壁赋》的第二自然段,比较一下,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两赋有没有什么不同?前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后赋:“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前赋:将个体融入自然便可得到永恒。 后赋:个体的渺小,自然的强大,对自然感到敬畏。 那么,在苏轼眼中,面对自然他所能做的是什么呢? 4、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在这一段中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5、比较:两赋中的情感变化有没有什么不同? 前赋:→→ 后赋:→→空(无奈之情)[深化拓展]你是如何看苏轼的人生态度的?(言之成理即可)[梯度训练]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绯闻菲薄蜚短流长烟霏云敛B.窠臼苛责溘然长逝恪尽职守C.缉私舟楫开门揖盗嫉恶如仇D.拮据狙击白驹过隙笑容可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告罄股份制劳燕分飞骨鲠在喉B.编纂笔杆子小荷尖角竭泽而鱼C.狂躁露马脚前倨后躬唉声叹气D.赝品摄相机要言不烦磕磕绊绊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近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直属机关党政领导干部会议上再次重申,各部门领导要勤勉工作,廉洁自律,绝不允许枉法。②季羡林先生治学严谨,为了弄清每句话的出处,判断对方说法的真伪,他跑了好几家图书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③经朋友我终于认识了这位让人景仰的在学术上卓有成就的老前辈。A.徇情批阅引荐B.殉情披阅引荐C.徇情披阅引见D.殉情批阅引见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学工作者在工作中既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又要异想天开,大胆假设,这才有助于事业的发展。B.司母戊大方鼎的气韵和纹饰,妇好墓玉器的繁多和精美,让海内外艺术家叹为观止,视为人类不可重复的惊天奇迹。c.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子来。D.谈起垃圾短信,广大用户深恶痛绝。当有关媒体记者探访发送垃圾短信的企业负责人时,他们往往三缄其口,讳莫如深。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日,深圳市政府在深举行颁奖典礼,表彰被国家商业部评为“2007年度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创维集团是获得该荣誉称号的企业之一。B.在今年抗击雪灾的战斗中,一些向来为舆论所抨击的垄断行业及其从业者却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令人感动的职业品质。C.2021年的奥运会将成为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它极有可能意味着中国从此在世界上真正强大起来了。D.济南市政府3月29日下发的一份文件规定,省城将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资料库,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小题。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少孤,鞠于外家,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袖所著文谒戚纶,纶器重之。举进士,为濠州定远尉,再调海盐令。县东南旧有港,导海水至邑下,岁久湮塞。宗道发乡丁疏治之,人号“鲁公浦”。天禧元年,始诏两省置谏官六员,考所言为殿最,首擢宗道与刘烨为右正言。谏章由阁门始得进而不赐对①,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遂为故事。宗道风闻。多所论列.帝意颇厌其数。后因对,自讼日:“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帝抚谕良久,他日书殿壁日“鲁直”,盖思念之也。章献太后②临朝,问宗道日:“唐武后何如主?”对日:“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后默然。时有请立刘氏七庙③者,太后问辅臣,众不敢对。宗道不可,日:“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帝、太后将同幸慈孝寺,欲以大安辇先帝行,宗道日:“夫死从子,妇人之道也。”太后遽命辇后乘舆。时执政多任子于馆阁读书。宗道日:“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邪?”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再迁尚书礼部侍郎、祥源观使。疾剧,帝临问,赐白金三千两。既卒,皇太后临奠之.赠兵部尚书。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日:“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之。”使者日:“然则公当得罪。”日:“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帝诘之,宗道谢日:“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尝以语太后。太后临朝,遂大用之。(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五》)【注】①不赐对:不能跟皇帝当面谈意见。②章献太后:姓刘,是宋真宗的皇后。真宗去世后,仁宗即位时年幼,章献太后遂垂帘听政。后归政仁宗,卒谥“章献明肃”。③七庙:历代帝王为进行宗治统治,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七庙只有天子才能设立。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孤鞠于外家孤:幼年丧父B.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易:轻视,看不起C.欲以大安辇先帝行先:已故的。多用于尊长D.宗道屡于帝前折之折:指责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遂为故事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B.后因对,自讼曰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c.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I).宗道曰:“第以实言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够表现鲁宗道为人刚正的品德的一组是()①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②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③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④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⑤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⑥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A.②④⑥B.③④⑤C.③⑤⑥D.①③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鲁宗道任海盐县令时,县东南原来有小河道,能够引海水到城下。但是年久堵塞,宗道派遣乡丁疏通治理好了这条河道。人们从此称这条河道为“鲁公浦”。B.宗道在朝廷上多次进谏从传闻得知的事情,皇上心里很是讨厌他说得太多。鲁宗道为自己辩解不成无奈辞职,皇上在大殿上写上“鲁直”二字,来表示对宗道的思念。c.宗道曾指责章献太后不应该在七庙中设立自己的牌位,又当众阻拦太后的车队。要求太后不能无视先皇礼制弃车乘辇。对于这些指责,章献太后都能虚心接受并一一改正。D.鲁宗道为人忠实,有次陪故人去酒店饮酒时遇到皇上紧急传唤他,他如实告诉了皇上,皇上果然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重用了他。[跟进反思]
参考答案[导学过程]1、从中可以看出苏轼“超然”的情怀和他旷达的心胸。2、1)、两次赤壁之游的具体地点是否一致?观赏的景致是否相同?观赏点由赤壁之下转移到了赤壁之上;第一次侧重游水、赏月,第二次侧重游山。2)、找出两赋中对赤壁夜游时景致的描述,比较一下两次夜游的感受有何不同?《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感受: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3、那么,在苏轼眼中,面对自然他所能做的是什么呢?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4、阅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在这一段中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 《清夜录》云:苏轼有词曰:“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赤壁之游,乐则乐矣,转眼之间,其乐安在?以是观之,我与二客,鹤与道士,皆一梦也。(一种巨大的空幻感油然而生)5、比较:两赋中的情感变化有没有什么不同? 前赋:乐→悲→喜 后赋:乐→悲、恐→空(无奈之情)[梯度训练]一、(15分。每小题3分)1.D2.A3.C(殉情s因恋爱受到阻碍而自杀;徇情:徇私。批阅:阅读并加以批示或批改;披阅:披览,阅读,翻阅。引荐:推荐(人);引见:引人相见,是彼此认识)4.C(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5.B(A.动宾搭配不当,或者成分残缺;在“品牌”后加“的优秀企业”C.主宾搭配不当,“奥运会成为……主要指标”不合逻辑;另,“综合国力”包含“经济实力”D.语序不当,应该是首先“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然后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资料库”)、二、9.C(先:……之前)10.B(A.而:并列关系/因果关系;B.因:趁着、趁机;C.之:音节助词/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以:把/因为)11.B(①表示鲁宗道勤奋刻苦有志气;②是鲁宗道的政治主张;⑥是表示鲁宗道的忠实;以上三项均与为人刚正的品德无关)12.A(B.鲁宗道最终并没有因此而无奈辞职;(:.在七庙中设立牌位并不是章献太后的主张,更没有成为事实;鲁宗道也并没有“当众阻拦太后的车队”;鲁宗道要求太后出行应该跟在在皇帝后面,章献太后都能虚心接受并一一改正这个说法也不尽正确;D.重用他的不是皇帝而是太后)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赤壁赋练习一、高考链接1.(2021全国)少聪敏好学,善属文。2.(2021山东),渺沧海之一粟。3.(2021天津)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而吾与子之所共适。4.(2021北京)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5.(2021湖北)耳得之而为声,。6.(2021四川),而不知其所止。7.(2021全国)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8.(2021广东)后咸丰中乃卒行之。9.(2021安徽)月出于东山之上。10.(2021全国)月出于东山之上,。白露横江,。,凌万顷之茫然。11.(2021四川)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举酒属客,,。12.(2021上海)哀吾生之须臾,。13.(2021重庆)歌曰:“桂棹兮兰桨,。”14.(2021浙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15.(2021辽宁)且夫天地之间,,苟非吾之所有,。16.(2021湖南)清风徐来,。,,歌窈窕之章。17.(2021广东)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18.(2021福建)挟飞仙以遨游,。19.(2021安徽)哀吾生之须臾,。20.(2021山东)纵一苇之所如,。21.(2021四川)苏轼《赤壁赋》“,”用比较手法借箫声写愁情。22.(2021江苏)纵一苇之所如,。23.(2021广东)白露横江,水光接天。,。24.(2021江苏)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25.(2021全国)西望夏口,,山川相缭,郁乎苍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旌旗蔽空,,横槊赋诗,,而今安在哉?26.(2007辽宁)苏轼在《赤壁赋》中用“哀吾生之须臾,”的诗句,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浩叹。27.(2021天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28.(2021浙江)倚歌而和之29.(2021浙江)不知东方之既白30.(2004天津)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二、课文注释疏通1.既望2.属3.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4.白露5.纵一苇之所如6.凌7.茫然8.冯虚御风9.遗世10.棹11.击空明兮溯流光12.渺渺13.倚歌而和之14.袅袅15.缕16.幽壑17.嫠妇18.愀然19.何为其然也20.繆2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之乎2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23.舳舻24.()酒临江25.横槊26.侣鱼虾而友麋鹿27.匏尊28.蜉蝣29.沧海之一粟30.须臾31.挟32.骤得33.遗响34.盈虚35.卒莫消长36.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37.是38.造物者39.无尽藏40.共食41.更酌42.狼藉43.相与枕藉44.既白三、重点实词1.属(查词典,综合积累)2.溯3.危4.固5.卒6.是四、重点虚词1.夫2.盖3.苟4.虽五、课文默写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_,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岁十月之望望:十五B.顾而乐之顾:回头看C.今者薄暮薄:迫近D.行歌相答行歌:主客唱歌解析:选B。顾,看到。2.下面各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是岁十月之望,觉今是而昨非))B.eq\b\lc\{\rc\(\a\vs4\al\co1(将归于临皋,移其民于河东))C.eq\b\lc\{\rc\(\a\vs4\al\co1(顾安所得酒乎,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D.eq\b\lc\{\rc\(\a\vs4\al\co1(归而谋诸妇,告诸往而知来者))解析:选B。A项,指示代词,这/正确;B项,介词,到;C项,疑问副词,怎么/疑问代词,哪里;D项,兼词,之于/代词,他(们)。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句,历来为人称道,对其为人称道的理由,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用“山之高”与“月之小”相互映衬,突现了赤壁景物的特征,这种特征与“水落石出”合在一起看,既是季节性的,又是地域性的。B.用极为精练的语言,写出了高、中、低三个层次的景物,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C.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山高月小”写出了静态美,“水落石出”又给人以动态的感受。D.采用对比的手法,鲜明地表现了因“山高”而“月小”,因“水落”才有“石出”。解析:选D。D项,“运用对比手法”错,用的是相互映衬的手法。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2)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二、语言运用5.请将下面的句子重组为一个单句,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如果说,苏东坡的盖世才华是他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的首要因素,那么他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则是令人崇敬与偏爱的又一个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苏东坡的儒雅与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可以说是他盖世才华外的又一个令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的原因。6.请用相同的句式,续写下面一则短信,送给你的亲人或朋友。因为有了芬芳的花朵,蝴蝶翩翩起舞;因为有了蔚蓝的海洋,鱼儿尽情畅游;因为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因为有了无私的母爱雏鹰茁壮成长示例2:因为有了真挚的友谊人生日渐充实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临皋(ɡǎo)黄泥坂(bǎn)翩跹(qiān)B.霜露(lù)薄暮(bó)摄衣(shè)C.携酒(xié)斗酒(dǒu)栖鹘(ɡú)D.虬龙(qióu)寂寥(liáo)戛然(ɡā)解析:选B。A项,“皋”读“ɡāo”;“跹”读“xiān”;C项,“鹘”读“hú”;D项,“虬”读“qiú”,“戛”读“jiá”。2.下面对诸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而谋诸妇诸:各B.投诸渤海之尾诸:之于C.臣尝闻大王好乐,有诸诸:之乎D.告诸往而知来者诸:他们解析:选A。诸:之于。3.下列各句不属于名词作动词的一项是()A.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B.行歌相答C.履巉岩D.襟三江而带五湖解析:选D。D项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A、B、C都是名词作动词,分别译为:穿着羽衣、唱歌、登上。4.下面各项中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然等到半个小时之后,一切都水落石出,随着湖北队艰难地追平比分收场,悬念提前三轮破解。B.曾几何时,它们是草根美食的聚集地,不过如今随着吴江路要搬了,云南路改造完了,那些记忆中的美食街将会有怎样的命运?C.由于在国外的药房买药必须凭医生的处方,且医疗费昂贵,出行前最好根据自身情况带一些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D.在院子的南北两侧,两条铁路复线伸向远方,平均六分钟就有一趟列车东上西下,呼啸声山鸣谷应,震耳欲聋。解析:选B。A项,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后比喻原来说不清楚的事终于真相大白。B项,曾几何时:文言词语,指没过多久。此处用错,说过了很久;C项,不时之需: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出现的需要。D项,山鸣谷应:形容回音响亮,也比喻此鸣彼应,互相配合。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识:认识B.适有孤鹤适:正好C.掠予舟而西也西:西方D.道士顾笑顾:回头解析:选C。C项,“西”,名词作动词,向西飞去。6.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复游于赤壁之下②渔樵于江渚之上B.①飞鸣而过我者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①而江山不可复识矣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D.①以待子不时之须②举匏樽以相属解析:选B。A项,“于”都是介词表处所。B项,①代词,“的人”;②代词,“的地方”。C项,“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D项,“以”都是连词,表目的关系。7.对文中“玄裳缟衣”的“孤鹤”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象征身遭贬谪,孤独寂寥的作者本人B.象征作者出世的理想C.象征因“客去”而感觉孤寂的作者D.象征作者“羽化”的游仙思想解析:选C。作者的孤寂并不是因“客去”,而是因身遭贬谪的缘故,即使“客”也只是陪衬而已。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才过了多久呀,以前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2)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秋声赋欧阳修欧阳子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曰:“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科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9.下列各项对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兵:士兵B.乃其一气之余烈余烈:余威C.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D.有动于中,必摇其精中:其中解析:选D。中:内心,心中。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悚然而听之②乃其一气之余烈B.①但闻人马之行声②但为君故,沉吟至今C.①其色惨淡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叩之D.①常以肃杀而为心②夷则为七月之律解析:选B。B项都是“只是”的意思;A项,①代词,代指声音,②助词,的;C项,①代词,它,②其中的;D项,①和前面的“以”连用,译为“把……作为”,②表判断,是。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写作者夜读时听到秋声,从而展开了对秋声的描绘,展示了秋声由远到近,由大而小的过程。B.第二段是抒写秋声所带给人的感受。作者概括了平日观察所得,运用骈偶句式和铺张渲染的赋的传统手法,描绘出了秋状的四幅具有不同特征的鲜明图画。C.第三段是全文的题旨所在,作者由感慨人生而叹自然,百感交集,黯然神伤。着力指出,对于人来说,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流露了对自然界万物的同情。D.第四段结尾处秋虫的和鸣,更衬出作者的感慨与孤独。戛然而止的结尾,给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解析:选C。作者应是由叹自然而感叹人生。12.断句与翻译。(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2)①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一种肃杀之气的余烈。②自然会使他鲜红滋润的肤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光亮的须发变得花白斑驳。参考译文:欧阳子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一听,惊道:“奇怪!”这声音初听时淅淅沥沥,萧萧飒飒,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夜间(大海上)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铮铮,好像金属相击。再(仔细)听,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正衔枚疾进,没有听到号令,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洁,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声,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我恍然大悟,叹道:“哦,原来这是秋天的风声呀,真令人伤感,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秋天总是这样:它的色调凄凄惨淡,云气消失,烟霭飘散;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远,日色昂明;它的气候清冷萧瑟,悲风凛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冷落苍凉,川流寂静,山林空旷。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时而呼啸激昂。秋风未起时,绿草如毯,丰美繁茂,树木葱茏,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它一旦来临,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一种肃杀之气的余烈。秋天是刑官行刑的季节,它在时令上属阴;秋天又象征着用兵,它在五行中属金。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义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代表西方的一种声音,而七月的音律是“夷则”。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凡万物过了繁盛期,都会走向哀败。“呜呼,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有无穷无尽的忧愁来煎熬他的心,又有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劳累他的身体;费心劳神,必然会损耗精力。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鲜红滋润的肤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光亮的须发变得花白斑驳。人非金石,为什么却要以不足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仔细想想吧,伤害自己的到底是什么,又怎么可以去怨恨这秋声呢?”童子没有应答,低头沉沉睡去。却听得四壁虫声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叹息。三、语言表达13.请以“明月”为中心,写一段抒情文字,展现苏东坡的旷达。不少于5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这轮明月照亮了赤壁的夜晚,辉映华章《赤壁赋》。正是在这明月朗照的夜晚,苏子与友人荡舟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江面,与友人对酒当歌,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如醉如痴间,为山间明月与江上清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欣喜。苏东坡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彰显无遗。14.有朋友在微博中表达了自己对古典诗词的见解,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句,就山水诗(或田园诗、或送别诗)做仿写,要求句式相同,字数相等。例句:边塞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奇瑰而雄健,黄沙、雪峰、烽火、弓刀,豪情填膺。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山水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优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尽收眼底。第一单元补偿练习
(5)李白《月下独酌》中的“,。”则以神来之笔写出了自己寂寞无朋与明月和身影相伴看似热闹实则更加寂寞的处境。
(6)《从军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李贺《南园》(其五)中“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表达了相同的志向。
3.下列成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球孢子菌病病因介绍
- 基于2024年度的金融科技产品研发与推广合同3篇
- (中国北方地区)(课件)
- (高考英语作文炼句)第37篇译文老师笔记
- 开题报告:治理视野下新建本科院校普职融通研究
- 开题报告:在鄂台港澳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 广州珠江新城碧海湾园林绿化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生物标志化合物》课件
- 开题报告:新时期以学为中心教学范式话语体系的重构:基于中西方师生行为差异的探讨
- 开题报告: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动态和行为特征的数字画像与智能监测研究
- 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申请表
- 科普知识讲座(火箭)PPT精选课件
- 功能高分子材料和智能高分子材料.PPT
- 莫尔条纹干涉光学系统仿真设计
- 红外热像仪的应用PPT课件
- 未婚承诺书模板
-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成绩登记表
-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某校区办公楼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相亲相爱一家人简谱歌词
- 《患者保护与平价医疗法案》(ACA)标题及各章主要内容
- 洗涤部绩效考核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