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黑龙江省海伦市第五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4届黑龙江省海伦市第五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4届黑龙江省海伦市第五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4届黑龙江省海伦市第五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4届黑龙江省海伦市第五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黑龙江省海伦市第五中学化学九上期中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C.原子核显正电性 D.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2.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1 B.核外电子数为22.99C.元素符号为Na D.元素名称为钠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与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化学性质不同B.O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C.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D.5mL酒精和5mL水混合后得到10mL液体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浓硫酸用于生产化肥C.氢氧化钠用作干燥剂D.盐酸用来除锈5.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钢铁生锈 C.食物变质 D.碘升华6.下列生活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熔化B.热胀冷缩C.光合作用D.酒精挥发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B.人体、地壳、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元素C.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说明它们都含碳元素D.金刚石、石墨都由碳原子构成,但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9.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玻璃钢B.微晶玻璃C.形状记忆合金D.PP聚丙烯塑料10.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可表示为:取水→加明矾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1)2个铁离子_____2个碳酸根离子_____氯化铵_____。(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CO2,使用的药品是稀盐酸和_____(填名称).收集CO2不选用装置B的原因是_____。(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_____(填“能”或“不能”)选择A为发生装置。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试验,请回答;用A图测定的结果是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______.图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该实验前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最终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某同学利用C图进行探究实验,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他依据的现象是______.14.骗子往往披着科学的外衣,而科学可以给我们一双明辨是非的眼睛。例如:有人提出使用“高科技的添加剂”可以使水变成汽油。小明同学在学习过物质构成的奥秘后,认为可以用物质组成的观点解开这个骗局。(提出问题)根据水的组成和汽油的组成判断,水是否可以变成汽油。(猜想与验证)(1)确定水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对两支试管中的气体进行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可使_______(填现象),说明是_________。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2)确定汽油的成分。操作如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点燃使用汽油作燃料的油灯②将光洁干冷的烧杯罩在油灯火焰上方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_____________③将内壁蘸有______________的烧杯罩在油灯火焰上方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实验结论)汽油的组成元素为______________。汽油和水的组成元素不同,水不能变成汽油。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丙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基础物质之一,化学式为。(1)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a-丙氨酸中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2)丙氨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3)丙氨酸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16.小明同学发现他家菜园的蔬菜瘦小枯黄,经查阅资料发现,原来土壤中是缺少氮元素所致。于是他向土壤中施用了一种叫尿素[CO(NH2)2]的氮肥。请帮小明同学计算:(1)CO(NH2)2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2)求CO(NH2)2中碳、氧、氮、氢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3)如向土壤中施180g尿素,相当于向土壤施入________克氮元素?(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因此不正确;B、符合原子的结构,正确;C、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因此显正电,正确;D、符合原子核的结构,只能说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正确。考点:原子的结构2、B【解题分析】A、钠元素的质子数为11,故A正确;B、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故B错误;C、钠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a,故C正确;D、元素名称为钠,故D正确;故选B.3、B【解题分析】

A、金刚石与石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物理性质不同,故A错误。

B、氧气可以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生成氧气,故正确

C、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故C错误;D、由于分子间有间隔,5mL酒精与5mL水混合后得到小于10mL液体,故D错误

故选:B4、C【解题分析】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浓硫酸能用于生产化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氢氧化钠用作干燥剂,是利用氢氧化钠易潮解吸收水蒸气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D、盐酸用来除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5、D【解题分析】

A、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食物变质生成了菌类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碘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故D正确。故选D。6、C【解题分析】

A.蜡烛熔化,只有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热胀冷缩,只有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和氧气,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D.酒精挥发,只有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C。7、D【解题分析】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故说法正确;B、人体、地壳、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氧元素,故说法正确;C、面粉、蔗糖灼烧后都变成炭黑,都生成了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它们都含碳元素,故说法正确;D、金刚石、石墨都由碳原子构成,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同,故说法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单质的概念,人体、地壳、海水中元素的含量分布情况、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常见碳单质的种类和性质,难度不大。8、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故A正确;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故B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C错误;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但是不能判断溶解程性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A。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物理性质9、A【解题分析】

A、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符合题意;B、微晶玻璃是石灰、砂子等物质在高温生成的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C、形状记忆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D、PP聚丙烯塑料是化学合成的一种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故选A。10、D【解题分析】

A.取水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通过过滤可将难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吸附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解题分析】

(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铁离子表示为,2个碳酸根离子表示为。氯化铵化学式为。(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化合物为氧化铝,化学式为。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集气瓶大理石或石灰石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能【解题分析】

(1)仪器①的名称是:集气瓶;(2)实验室用固液发生装置A制取CO2,使用的药品是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收集CO2不选用装置B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锌粒是固体,稀硫酸是液体可以选择固液发生装置A。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4P+5O22P2O5烧杯内壁有水珠【解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空气组成的测定等。(1)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参加反应的碳酸钠和稀盐酸的质量之和等于氯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由于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乙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是4P+5O22P2O5;①利用该装置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时为把氧气耗尽,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正确;②红磷熄灭集气瓶中温度较高,气体膨胀,容器内的气压较大,为使结果更准确一般是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错误;③红磷燃烧放热,为了防止集气瓶内的空气逸出,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正确;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的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进集气瓶,最终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内原来氧气的体积,为了实验结果准确,装置的气密性应良好,该实验前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正确;⑤根据④中的分析,最终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正确。故选①③④⑤;(3)烧杯内壁有水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确定蜡烛中含有氢元素。14、1: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2H2O2H2↑+O2↑烧杯内壁有水珠水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碳元素和氢元素【解题分析】(1)据电解水的实验可知,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约是试管2中的一半,气体体积比约为1:2;试管1中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H2↑+O2↑;(2)汽油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罩在点燃的油灯上的干冷烧杯壁内有水珠产生;为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可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并能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点燃使用汽油作燃料的油灯;②将干冷的烧杯罩在油灯火焰上方。现象烧杯内壁有水珠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水③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油灯火焰上方。现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汽油的组成元素为碳元素和氢元素。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89【解题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