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2013年梧州市中考考试说明历史一、考试性质:2013年,梧州市中考历史学科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是以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13年中考与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桂教基教〔2013〕4号)及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由梧州市教育局独立组织命题和考试,由梧州市内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初中毕业年级学生参加的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历史学科与思想品德学科以“同堂分卷”的模式,以“开卷”形式考试。考试是检查、评价我市初中阶段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为使中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中考应有较高的信度、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二、中考历史学科命题的原则1.要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推进城乡公平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有利于高中阶段不同层次的学校选择新生;试卷力求保持稳定性,能为梧州的广大学生、教师所接受;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要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课程改革的方向。2.历史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以学生发展为原则,对学生进行历史基本常识考查,体现学生应用历史基础知识去认识、理解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初步的材料阅读和分析归纳能力。让学生关注历史与当今社会热点的联系,体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3.命制试题时可以选取一些课外的“图、文材料”创设出新情景(即题目内容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学生需依据试题提供的材料,来获取和解读出有效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准确、合理的解答。答案要么在课本里,要么在材料中。试卷要体现图文并茂的特点。使试题呈现出时代特色,历史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力求确保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编制的试卷要结构合理、题量适中、题意明确、语言准确、难易适当、目标有效,体现科学性和目标性原则。尽可能反映出目前我市初中毕业学生的历史学业水平。三、历史学科考试的能力要求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新时代的曙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第2课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战后的“新秩序”;对亚太地区的“安排”第4课“繁荣”及其崩溃;罗斯福新政第5课纳粹政权的建立;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慕尼黑阴谋;战争的爆发和扩大第7课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最后的胜利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9课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解体第11课东欧剧变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第13课战火频仍的中东;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4课冷战政策;美苏争霸第15课“一超多强”第16课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五、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政治、历史两科以“同堂分卷”的考试模式,各考一小时,以“开卷”形式考试。两学科独立命题,采用笔试形式。其中历史卷为60分。考试时考生可携带,翻阅教材和其它学习资料,考生必须独立完成考试,但不可传递考试信息和相互讨论、抄袭。2.试卷(历史部分)赋分比例八年级《中国历史》上、下册占30分±2分九年级《世界历史》上、下册占30分±2分3.试卷题型的数量及占分比例历史试题分为客观题(选择题)和主观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单项选择题15题占30分非选择题3题占30分(每题10±2分)4.试题难度历史试卷部分的难度系数(以梧州市城乡历史教学现状)拟在0.65±0.03之间。按照试题分值计算,容易题∶中等题∶难题6∶3∶1。5.试卷设计要求以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非选择题包括材料解释题及简述题(含图、表)题型,体现学科的主体性、探究性与开放性。试题内容文字新颖,设问简约要求明确,突出“实、精、新、活”。历史试卷部分的总题量为18题,文字量约为2300~2600左右。梧州市教科所历史学科命题组2013年六、梧州市2013年中考历史题型参考样题(共60分)三、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三军败绩”,在马关“割地求和”,颐和园内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上述材料反映了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2.我们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节日,它们的产生与中国近代史上重大事件有关的是:①五四青年节②三八妇女节③五一劳动节④八一建军节⑤十一国庆节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答案:(D)3.大陆与台湾实现“三通”后,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制作了一些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右图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指的是历史上A.北伐战争打败了吴佩孚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重庆谈判达成“双十协定”D.两岸达成“九二共识”答案:(C)4.“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所反映的社会风俗变化应出现在A.洋务运动后B.戊戌变法后C.辛亥革命后D.新文化运动后答案:(C)5.梧州市某校九年级一班学生到农村调查时,发现一份地契,内容有“张三一家分得三亩七分田”,这一史料应属于哪个历史时期A.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建国后土地改革时期答案:(D)6.“……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词说的是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出现在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四大答案:(B)7.下列关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对这一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人们买衣服时要凭布票B.吃饭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C.人们的居住环境有了显著的改善D.开私家汽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答案:(A)8.古代地中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实行民主政治,具有这些特征的国家是A.古代埃及B.古代巴比伦C.古代希腊D.古代罗马答案:(C)9.有人说:“改革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日本的历史就是两次改革的历史。”日本历史上这两次改革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①都使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②都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③都摆脱了民族危机④外来文化都深深影响了日本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10.李红同学总结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正确的是A.都发生于18世纪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C.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D.都是为了反抗殖民压迫
答案:(B)11.在国际关系上“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国家立场发生了变化。能典型地反映这一观点的国家是A.法国B.奥匈帝国C.德国D.意大利答案:(D)12.有人这样描述,“对于苏俄时期的农民来说,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的原因是实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D.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B)13.某校九年级历史小组的同学上网查阅资料时,输入关键词“1941年、太平洋美军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你判断他们想了解的历史事件是A.莫斯科战役 B.珍珠港事件 C.D.诺曼底登陆答案:(D)14.“历史上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了。”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欧洲联盟的建立B.联合国作用得到加强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答案:(A)15.“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有面包屑。”这句话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A.环境污染严重B.恐怖主义C.毒品走私D.贫富差距悬殊答案:(D)四、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第34题9分,第35、36题各8分,共30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中,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努力……。最终使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材料二:2011年,是孙中山先生诞生145周年,同时也是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永远值得中国人民怀念……。图一图二材料三:“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句话折射了新中国诞生的时代精神。――以上材料引自互联网阅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据材料一分别写出“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先后发动三场运动的政治派别名称。(3分)与地主阶级的探索相比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有何新的特点?(2分)(1)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3分)新特点: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转到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2分)(2)指出材料二中图一所示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图二中的“世界潮流”又是指什么?(2分)(2)三民主义(或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资本主义民主共和。(或资产阶级革命(时代))(2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答案必须填写在答卷上3分)重大关头重要事件历史作用日出东方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星火燎原②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始。力挽狂澜遵义会议③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灯塔指引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中国历史从此揭开新的篇章。17.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的礼节。政治舞台上“巨人”的握手,会引起社会的“震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4年~1927年间,北伐胜利进军,大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十年之后,……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引自《第一次握手》材料二:右图中的美国总统在1972年访华时说:“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阅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材料一“国共两党第一次握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十年之后国共两党又一次握手”有什么巨大作用?(6分)(1)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2分)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日战争完全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4分)(2)材料二图中的中美两国的领导人分别是谁?你如何理解这次历史性的握手是“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4分)(2)毛泽东尼克松(2分)结束了中美之间长期对立的僵局,从此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2分)18.近年来,由于电力资源紧张,一些地区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现象,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为此,我市某中学成立了能源研究兴趣小组,研究能源发展的历史,探讨能源问题解决方案。现邀请你参与这一活动,并回答下列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亲子培训总结
- 市场主管年终工作总结
- 我们上路了课件
- 幼师师风师德培训
- 拍卖利润分配协议
- 回款协议书(2篇)
- 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下册《做个保温杯》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 企业管理决策概述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光能》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济南版(2024)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 企业科学管理方法
- 【复习资料】01180电视采访(复习提分要点)
- 心电图考试题及答案
- JGT266-2011 泡沫混凝土标准规范
- 合理自我分析报告RSA
- 质量管理的标准管理规程SMP
- 铁总建设201857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 关于做好高速铁路开通达标评定工作的通知
- 财产保险实务-教案项目1、2走进财产保险、企业财产保险
- 化学动力学基础(二)课件
- 中国饮食文化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04月江苏南通市红十字会机关招考聘用政府购买服务岗位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IATF16949-过程审核检查表-(含审核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