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隐栓诗歌的修辞艺术_第1页
论宋代隐栓诗歌的修辞艺术_第2页
论宋代隐栓诗歌的修辞艺术_第3页
论宋代隐栓诗歌的修辞艺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宋代隐栓诗歌的修辞艺术

隐冈(原版本的“西”)的艺术技巧起源于宋代。宋词为一代艺术高峰,以苏东坡为代表的一些词人,往往把前人的诗文名篇,加以剪裁、修整和再创造,用词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它既保持了原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字句,又赋予原作以词的韵律,使之合乐合律,成为一首优美的词。苏东坡的《哨遍》,就是隐括陶渊明《归去来辞》的一首典型之作。元曲盛行以后,诗人们又以曲的形式,来隐括前人的诗文名篇。从此,隐括的范围更形扩大,上自楚辞汉赋,下至唐宋的骈、散、律、绝,都有词曲化的新作,隐括的修辞艺术又有新的发展。为了说明什么是隐括,兹举三例于下。第一例,宋代黄庭坚的《瑞鹤仙》: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游也,山肴野蔌,酒冽泉香,沸觥筹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这是用词的形式来隐括散文的一个实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散文的千古名篇,这里却成了一首律合韵的词。它把原文的基本内容,主要字句,以及独特的写作技巧,几乎囊括殆尽,令人惊叹不已。第二例,宋代朱熹的《水调歌头》:江水谁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客黄菊,须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客,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泪沾衣!这是用词的形式来隐括律诗的一个实例。原诗是唐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两者相比,虽然基本内容和主要字句相同,但艺术手法有了很大变化——把传统“言志”的诗,改写成了富有哲理的抒情词。“诗的词化”,是它的最大特色。第三例,元代乔吉的《沉醉东风》:万树枯枝冻折,千山高鸟飞绝。兔径迷,人踪灭。载梨云小舟一叶。莱笠渔翁冷的别,独的寒江暮雪。这是用曲的形式来隐括唐诗的一个实例。原诗是唐人柳宗元的五绝《江雪》。经过隐括之后,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以及韵律的安排上,都成了“原汁原味”的元曲。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看到,隐括的修辞艺术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在内容上,突出黄词的扩展诗文和词曲体制不同。要把诗文隐括为词曲,使之合律合韵、便于按曲谱歌唱,必须在整体的谋篇布局上,作改革性的大调整。这是一个全局性的、大范围的修辞过程。在这一隐括过程中又有浓炼和扩展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浓炼是整个篇幅的浓缩和凝炼,重点在于紧缩原文字数,以适应词牌、曲牌的需要。浓炼的修辞特点,在于突出原文的主干,抓住原文的主要词语,表现原文的主题思想。以《醉翁亭记》为例,原文400余字,而《瑞鹤仙》词牌规定为102字,篇幅只有原文的4分之1,须作大面积的斧斫。欧文的重点,在于因“亭”而引出一个“乐”字。黄词的隐括就在这一方面突出重点。例如黄词“有翼然泉上”5字,就隐括了欧文“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13字,因下文有“醉翁亭也”一句,读来仍觉一目了然。至于黄词的“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3句,则隐括了欧文从“宴酣之乐”至“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大段文章,将欧阳修在原文中因政坛失意而放情山水,并且为一年多来在滁州的政绩感到欣慰的种种复杂心理,和盘托出。总之,删芟枝蔓,突出主干,赋予新的意蕴,才能更加显出精炼浓缩的表达效果。扩展是整个篇幅的延展和扩大,重点在于扩大原作的表达范围,加强原作的内容深度,使原作的深层意蕴,充分地揭示在读者面前。以杜牧的七律《九日齐山登高》为例,全诗56字,而《水调歌头》全词为95字,篇幅增加将近一倍。朱熹在隐括过程中,重点加强原作的人生哲理部分,如将原诗“与客携壶上翠微”1句,扩展为“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2句,不仅字数上有所增加,在内容上更有质的飞跃.“翠微”原是实指,杜牧在池州刺史任上于齐山之颠建造了一座翠微亭,用以观览胜景。朱熹隐括后,却成了虚指。“空翠渺烟霏”写的是苍翠的山峦在烟雾霏微中若隐若现,这正是“人生如客”的最佳氛围塑造,为突出主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总之,扩展的要点,不仅在于增多字数和句数,主要在于加强词曲的艺术表达效果。二、意境层面的微景观设计文学艺术的魅力,少不了意境的创设,使读者宛如身历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感情上起着强烈的共呜。这就是文学艺术的感染力。但各种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又各不相同,诗不同于文,词不同于曲,诗文又不同于词曲。隐括是将诗文进行词曲化的修辞艺术,在意境的创设上,亦有它自身的特色。在意境的创设上,词曲尤其强调氛围的塑造和环境的烘托。以乔吉的《沉醉东风》为例,柳宗元诗《江雪》的“万径人踪灭”,突出的是因大雪纷飞而行人不见,强调环境的寒冷和寂寞,用以烘托“独钓”的不同寻常。这是一个很好的氛围塑造。但在乔吉的隐括中,却改写成了“兔径迷,人踪灭”两句,不仅行人不见,连野兽的踪迹也杳无了,形成一个更为冷峻的气氛,这样,“独钓”就显得更为雅致和刚毅。又如,在“孤舟”(即“小舟一叶”)之前,隐括后加上了“载梨云”三字。、“梨云”是对白雪的形容,白雪似皎洁的千朵梨花汇成了一片白云。满载白雪,进一步烘托了出没在漫天大雪之中的一叶孤舟,气氛的渲染,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在意境的创设上,词曲非常注意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这也是隐括艺术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苏东坡《赤壁赋》是千古名篇。其中有一段写道:“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浆,击空明兮沂流光,渺渺兮予怀……”在宋代无名氏的隐括词《秋雾》中,只隐括为“扣舷唱月”4字。这固然同词牌篇幅短小需要浓炼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在引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的想象。“唱月”二字,内容十分空灵,但意境十分深远。读者可以设身处地想象苏东坡在唱些什么——从逸隐的角度,就会联想到“遗世独立”;从迁谪的角度,就会联想到“望美人兮天一方”;从旷达的角度,就会联想到“清风明月,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从道家的角度,就会联想到“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每个读者都可按照个人的经历和当时的所处环境,骋驰想象,从不同角度获得艺术上的共呜.这就是词曲隐括艺术上十分重视的一种修辞手法。三、“牛山客,立法”诗文与词曲,在语言运用上亦有不少各自的特色。隐括既是词曲化的修辞艺术,在语词的运用上,自应有其特色。先谈用典。诗文的用典,往往借用典故的含义来证明或阐述自己的观点;词曲的用典,则往往借题发挥,以增强读者的联想。例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牛山何必泪沾衣”句,用的是齐景公登牛山的典故(见《晏子春秋》),牛山在山东临淄,齐景公登山看到国都的繁华景色,想到自己已经年老,不禁悲从中来,流泪泣道:“难道我就要离开这个地方了吗?”而朱熹的隐括词,则化用这一典故。“与问牛山客,何必泪沾衣!”此处的“牛山客”乃是泛指,泛指一切追名逐利之辈,境界更为宽阔,哲理气氛更为浓郁。真可谓哲人填词,自有一番哲理情趣也。再谈用字。有些语词只能出现在词里面,有些词语只能出现在曲里面,诗文中是不能运用的。例如,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乔吉的隐括曲里面,却成了“蓑笠渔翁冷的别,独钓寒江暮雪”。此处的“冷的别”三字,只能、也只有在元曲中才会出现。这个“别”字,是“别致”的“别”,用它来寄托柳宗元远贬荒凉边州的寂寞孤独境地,自然十分贴切而准确:用来表达柳宗元倔傲冷隽和不屈不挠的意志,没有比它再合适的了。四、《瑞皇仙》隐括词,作《交通肇事》。云把诗文隐括为词曲,当然要按词牌、曲牌的韵律进行再创造,这是隐括必要的修辞手法,自不待赘言。此处只举一例:欧阳修《醉翁亭记》,全文21句,句句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