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对林芝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的自治区初评报告一、自治区初评组织实施情况按照自治区食药安委工作部署,自治区食安办制定印发《自治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自治区初评的通知》(藏食安办〔2022〕19号),会同自治区教育厅、公安厅、农业农村厅、卫生健康委、拉萨海关、市场监管局,邀请相关省市食品安全工作专家,抽调部分地(市)食品安全监管干部,并联合第三方咨询单位组成自治区初评工作组。自治区初评工作组共19人,分为五个组(现场检查一组、现场检查二组、现场检查三组、暗访检查组和资料审查组),通过领导访谈、资料审查、现场明查、暗访检查方式,于2022年5月30日至6月2日,集中对林芝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对照《评价细则》《操作指南》,对林芝市7县(区)和35个成员单位开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各项资料、台账进行了详细核查,随机抽取一区两县(巴宜区、工布江达县和米林县)共23种业态91个点位开展现场检查,其中现场明查巴宜区、工布江达县和米林县60个点位,暗访巴宜区和工布江达县31个点位。与分管副市长开展深入访谈,与林芝市食药安委相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集中座谈,全面客观了解地方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和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总体情况。二、林芝市食品安全总体情况2016年,林芝市获批成为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单位以来,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认真遵循“四个最严”要求,切实履行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统筹林芝全市力量,创新举措,高位推进,持续提升食品安全风险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林芝市连续多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2021年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达到88.97分,创建工作知晓率达到86.3%,林芝市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位列全区第一。1.坚持高位谋划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不断筑牢。一是把好“方向盘”,党政同责全面落实。成立由林芝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常务副组长的创城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创城工作专班,制定《林芝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林芝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集中攻坚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统筹推动创城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林芝市委、市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年度工作重点和跟踪督办计划,多次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研究食品安全工作重大事项、督导推动食品安全工作走深走细走实。二是拧紧“总开关”,监管责任有效落实。制定实施《林芝市委、政府领导同志食品安全责任清单》《林芝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等文件,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带队深入农贸市场、超市等监管一线开展食品安全调研,并作出批示指示。林芝市人大常委会强化法律监督,推动各级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林芝市、县(区)两级均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评和地方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狠抓领导责任落实。三是强化“总协调”,工作机制不断健全。积极构建科学高效的食品安全风险会商、形势会商、信息通报以及部门联合检查、投诉处置、舆情监测、风险预警交流等工作机制,推动有效防范解决食品安全风险问题。2.坚持全链条监管,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一是聚焦源头严防,把牢食品安全“质量关”。强化农产品食品安全、耕地污染源头、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农药使用、水产品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农资打假等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执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实行病死动物及畜禽屠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强化种养殖、生产、经营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监督抽检,提高抽检快检靶向性,织密织牢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安全网。二是聚焦过程严管,把牢食品安全“入市关”。建成以风险分级管理为基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飞行检查为重点的全覆盖监督检查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及不合格食品等违法行为。三是聚焦风险严控,把牢食品安全“安全关”。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昆仑2021”、“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自制泡酒市场、保健食品市场、旅游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校园及周边、旅游景区景点、网红餐厅、工地食堂等隐患排查、监督执法,切实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四是聚焦案件严查,食品安全问题隐患“零容忍”。加大食品安全案件查办力度,建立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以民生领域案件“铁拳”行动为抓手,严厉打击制售“三无”食品、“山寨”食品、劣质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3.坚持多维度共治,食品安全“宣传体系”成效良好。一是社会共治格局全面构建。聘请“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监督员24名,组建143人的专业化志愿者队伍,聘用村、乡、县、市四级协管员480名、信息员250名,建立由22名专家组成的风险交流专家库,形成了行业协会、媒体、企业、公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二是食安创建氛围全面营造。聚焦打造食品安全主题公园、开设抖音平台、食品安全“七进”等活动,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制止餐饮浪费、野生菌中毒防范和食品安全科普等知识,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100余场(次),“人人关心创建、人人参与创建、人人享受创建”的氛围更加浓厚。4.坚持多角度赋能,食品安全业态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培育壮大食品产业。在全区率先建成“林芝智慧食安”监管系统,并与自治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完成对接,实现数据共享,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批时限大幅压缩,实现“一窗受理”“全程网办”“一网通办”。坚持“品牌+标准”产业发展模式,以推进区域公共品牌特色产品为重点,加快推进“林芝石锅鸡”“墨脱茶叶”“林芝藏猪”地方标准建设。二是深化科技赋能,智慧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区率先建成首个“智慧食安”鲜肉追溯系统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系统,实现42家鲜猪肉经营单位“一批一码”链条追溯。大力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林芝市84家学校食堂、机关食堂以及大型餐饮服务单位均实现全流程、全时段、透明化监管。5.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食品安全“能力”体系不断完善。一是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持续加大食品安全财政投入力度,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近三年林芝市级财政共投入食品安全专项经费1800余万元,有效保障创城工作开展。二是强化技术支撑体系。投入1433.90万元,推进林芝苹果、野生食药菌、鸡蛋、藏猪肉、藏天麻等的种植、加工及产品开发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加强食品安全技术支撑机构及实验室建设,建成1个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所和1个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4个县(区)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8个农贸市场快检站,9个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三是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分别在林芝市、波密县、朗县成功举办应急演练和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培训,指导县(区)提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组织林芝市市场监管系统执法人员参加市场监管总局网络学院专题培训,培训覆盖率达100%,有效提升业务能力。(二)特色亮点1.林芝智慧监管水平全区引领。一是林芝市深化科技赋能,围绕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在全区率先开发建成首个信息化智能监管平台“林芝市智慧食安”平台,打造全区首个鲜肉追溯、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移动执法、行政许可电子证书(网上办事)、明厨亮灶AI智能分析、“三小一摊”等智慧化监管系统,构建监管、责任、共治“三位一体”智慧化监管体系,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AI智慧监管+动态监管+移动执法”闭环工作模式。2021年获评“全国市场监管卫士”集体称号。二是搭建林芝智慧食安数据云场景展示厅,投放20台食品安全公益联播网查询机,通过林芝市场监管小程序开设“林芝食安地图”模块,构建政府监管、主体自律、明厨亮灶、信息公示和公众参与的五维评分模型,形成食品安全正向反馈、良性循环的工作模式。三是创新推行“互联网+食品快检”和食品安全“抽检分离”改革,林芝市食品抽检量达到每千人6.9批次。2.培育壮大食品业态高质量发展成效良好。一是在全区率先推动自建智慧监管系统“林芝智慧食安”与自治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完成对接,实现食品生产经营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实现营业执照即来即办,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二是坚持“品牌+标准”产业发展模式,以推进区域公共品牌特色产品为重点,加快推进“林芝鲁朗石锅鸡”“墨脱茶叶”“林芝藏猪”地方标准建设,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试点推行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充分利用第三方技术平台和援藏技术力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主动靠前服务,通过“一站式办理、零距离服务”,为企业提供市场准入、质量管理、计量检定、标准咨询、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一揽子服务,有力助力茶叶、藏猪肉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林芝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被市场监管总局作为试点推广。3.健全监管长效机制。一是不断探索完善食品安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根据食品安全满意度指标不断完善调查内容,深入查找和分析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为解决食品安全方面的痛点、难点问题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二是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做好信息归集共享和公开公示。完成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供需对接,实现国产保健食品备案实施清单、办件数据以及“好差评”数据等实时联网汇聚,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让其“一处违法、处处受限”。4.有效加强“三小”规范治理。一是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改质提升工作,重点检查馒头、面条、粉条、豆腐、豆芽等老百姓日常消费量较大的食品,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二是针对食品安全“三小一摊”治理监管难点,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载体,投资10万元打造豆腐加工作坊试点工程,推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规范化进程。三是探索研发、投入使用“林芝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系统”,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管理和日常检查,在全区率先实现食品生产电子档案动态管理。5.深入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在实现林芝市各级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基础上,以“互联网+明厨亮灶”方式,进一步推进学校食堂“明厨亮灶”改造升级。目前,林芝市级学校食堂、集中供餐配送单位已全部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通过微信小程序可以实时查看学校食堂食品加工操作过程,主动接受社会监督。6.不断完善社会共治格局。一是创新在重点餐饮服务单位试点推行“互联网+服务评价”信用监管平台“服务e监管”系统,实现了“一店一码”,消费者通过扫码进行服务评价。二是组建权威、专业的谣言治理专家队伍,创新建立林芝市食品安全和市场监管领域舆情监测,第一时间掌握和解决网民关注的食品安全及市场监管领域网络舆情,定期发布辟谣信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信息,有效治理网络食品安全舆情。林芝市自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来,在落实党政同责、开展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推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实施严格监管、构建社会共治格局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食品安全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仍有发生,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有待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等。针对存在问题,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提升食品安全工作效能。1.继续完善食品安全治理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工作清单,层层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和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责任。重点健全信用监管、智慧化监管,进一步完善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机制,全面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着力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加强源头治理,聚焦禁限用药物残留超标问题,采取“一个问题品种、一张整治清单、一套攻坚方案、一批管控措施”的“四个一”精准治理模式,实现农产品生产方式进一步转型升级,农兽药使用更加科学合理。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食品智慧监管平台,以大数据为支撑,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提高监管效能。持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加大食品安全业务能力培训力度,着力提高监管人员专业化水平,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3.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依托林芝市智慧监管平台,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督促生产经营者负起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强化生产经营风险控制、落实自查、产品召回、消费投诉解决、应急处置等主体责任。加强对从业人员食品安全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鼓励、引导企业主动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有效提高抵御风险能力。4.不断健全食品安全共治格局。加强食品安全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加强食品安全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受教育权案例分析
- 肾衰竭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中班健康教育课件《我不怕感冒》
- 轴承装备智能检测技术-洞察及研究
- 中班健康回家的路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YXJS04模具实训设备采购与市场调研报告合同
- 2025版10KV配电安装工程可再生能源并网合同
- 2025年度地产广告VI视觉形象设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9A级文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合作协议
- 2025版企业员工试用期间劳动合同解除后离职手续办理规范
- 电信研发工程师L1认证培训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DB12T 1102-2021 邮政投递服务规范
- 护理精益改善项目汇报
- 办公楼消防系统维修保养方案及实施
- 2024年办公室水电管理制度样本(4篇)
- SAP S4HANA 用户操作手册-FICO-006-财务月结
- 攀岩运动项目介绍
- 经济纠纷和解协议书
- 2023年芜湖市湾沚区国有资本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棋牌室四人合作协议书范文
- 退休延期留用岗位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