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专用和特殊用语解释_第1页
老子专用和特殊用语解释_第2页
老子专用和特殊用语解释_第3页
老子专用和特殊用语解释_第4页
老子专用和特殊用语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子专用和特殊用语解释、道“道”字的本义是人走的道路,后来逐步引申为规律、原理、准则等意思,开始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老子则把“道”的哲学涵义进一步总结和升华,使它具有更加全面、深刻的哲学内涵,并建立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在《老子》书中,“道”是该书的中心概念或最高范畴,在全书中共出现七十六次,可见其重要性。但在不同章句里,“道”的含义却不尽相同。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道”是用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构生、变化和本原。其中又有以下几种含义:(1)道是万物的主宰,“道者,万物之奥(主)”(《老子》第六十二章)。(2)道又是宇宙万物的最终根源,“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第四章)。(3)宇宙万物都是从道演化而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无即道。(4)道本身既是永恒存在的,不随外物的变化而消失,也不因外力的作用而改变其性质,又是在周而复始地运动而不止息,“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它“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永恒存在而又不能直接感知。其次,“道”具有规律、法则的意义。老子的“道”虽然是无形不可见,恍惚而不可随的,但它作用于万物时却表现了某种规律和法则,如:“反者道之动”(《老子》第四十章),就是说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变法,都是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和发展。同时,事物的运动、发展又总要返回到原来的基始状态。“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第二十五章),也说的是这个意思,另外,“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第十四章),是说只要掌握和运用道的规律,就可以驾驭一切事物。如此等等,这些“道”都是指宇宙或事物的根本规律。再次,“道”具有人生准则、规范的意义。如“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第八十一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第三十七章)。这些都具有人生准则或规范意义的“道”。总之,老子“道”的哲学内涵比较丰富,有时指宇宙的根本规律,有时指人生准则,有时又指的是万物的本原,在具体章节中其含义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分析和理解老子的“道”,需要结合各章的具体所指进行考察。二、 常道老子把宇宙本原和客观自然规律意义的“道”称为“常道”,如“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认为“常道”是无法用语言概念来表达的。三、 名指概念、名称。在《老子》书中为特殊用语,是称“道”之名。《老子》第一章:“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名”和“道”的关系,亦即名与实的关系,也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老子看来,思维是存在的反映。四、常名指永恒不变的名称。“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认为可以称呼的名称都是应物而起的,它们随事物的发展而变迁,都不是永恒的。五、有、无有与无,是中国哲学史的一对范畴。在《老子》书中专门讨论“有”、“无”问题的有十四章之多。有,指有形,有名,实有等。无,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最早提出这对范畴的是老子,他用无和有来指称“道”,表明“道”由无形质向有形质落实的活动过程。正如何浩坤、黄启乐在《从道的二重性看老子哲学体系的特点》一文中指出的:“'道'本身包含着'无'与'有','常无'与'常有'两个不同的方面。无,是作为天地鸿蒙、混沌未分之际的命名;有,是作为万物本原的命名。在老子看来,世界是统一的,由'道'的运动产生的。古人认为,从世界产生的时间顺序来说,是先有天地的分化,然后才有万物的出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易传序卦》)老子也认为'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老子》第三十二章)由于天地相合,产生万物之后,才有名(概念)的出现。因此,'无'和'有'分别代表世界产生过程的两个阶段。”这正是《老子》第一章所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又如《老子》第四十章所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有与无这一对范畴中,老子认为无比有更为根本、重要,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六、玄中国哲学史用语。在《老子》书中出现十二次。老子用以指幽深微妙、高远莫测的“道”。《老子》第一章:“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三国魏王弼注:“玄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玄即天地万物的一般规律和总根源“道”,它体现了万物无穷奥妙的变化作用。七、一“一”字在《老子》书中出现了十四次。除了“三十幅共一毂”(《老子》第十一章),“一曰慈”(《老子》第六十七章)等几处的“一”是指数字外,在多数场合下,“一”与“道”是同义语,表现在两方面?押(1)指万物的普通本质。《老子》第三十九章:“万物得一以生。”这里的“一”指“道”,《老子》以“道”为万物的普遍本质。韩非认为:“道无双,故曰一。”《淮南子•诠言训》:“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2)指宇宙开初混沌未分的状态。《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的“一”,就是宇宙洪荒,天地未辟时的状态。八、大在《老子》书中出现五十四次。与“小”相对,如“贵大患若身”(《老子》第十三章)、“小国以下大国”(《老子》第六十一章)、“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第六十章)等。此外,“大”用来形容“道”无边无际,力量无穷,如“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九、朴在《老子》书中出现八次,指原始自然质朴的存在,即指“道”。《老子》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朴”亦无名,称“无名之朴”(《老子》第三十七章)。“朴散则为器”(《老子》二十八章),“朴”的散失,就成为世间的具体器物。但人们只要守雌、守辱,使“常德”充足,也能“复归于朴”。“朴”还可以用来镇止一切欲望,使人“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老子》三十七章)。十、器在《老子》书中共出现十二次。器,即物,指万物。《老子》第二十八章说:“朴散则为器”。“朴”即“道”,“道”分散而为器,这与《老子》第四十二章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一样的;“道”生万物就是这样一个“朴散则为器”的过程。由此可见,“道”与“器”的关系,就是道生万物的关系。十一、德“德”是《老子》书中重要性仅次于“道”的一个范畴,总共出现四十三次。“德”是指事物从道所得到的特殊规律或特性。《老子》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认为“德”是万物发展的根据。庄子说:“物得以生谓之德。”“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管子•心术上》指出:“德者,道之舍……德者得也,得也者,谓其所得以然者。”认为道在具体事物上的表现就是“德”,“德”为具体事物所得以然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I》说:“道指世界本原,德指本原居于物中。事物因得道方始成其事物;言其所得,便叫德。”综上所述,“德”是道的功用,是道的显现,是万物禀于道而获得的自性。十二、天道“天道”在《老子》书中共出现九次。老子所称的“天道”,即指自然的规律。如“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第九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老子》第七十三章)。而当“天道”与“人道”对应而言时,“天道”也就是“道”的本身,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第七十七章)此处的“天道”等于“道”,“人道”则与“道”和“大道”相违。十三、人道与“天道”相对。指人事、人伦、为人之道,也即社会的一般规律。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七十七章)”十四、自然“自然”一词在《老子》书中仅出现五次,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观念,带有根本性的意义,老子哲学之所以被称为“自然”哲学,皆因为“自然”的特殊含义。老子所认为的“自然”,并非指自然界而言,而是指万物非人为的本然状态,也就是自然而然,随其自身所具有的趋向而任意发展。如《老子》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中的“自然”,就不是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是指“道”及万事万物自然而然、自己如此。十五、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说道以自然为法则,也是对道的性质的概括。尽管道是天下万物的母体,但它本身无所作为,只是顺应万物的自然发展趋势。正如王弼所说:“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法方,在园法园,与自然无所违也。”可见“道法自然”,即是道以自然为法则。十六、无为“无为”在《老子》书中共出现十二次,是一个重要的观念,其意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是指因顺自然而不强作妄为。这是老子关于否定人为,强调顺物之自然的学说观点。老子认为宇宙的本原是“道”,“道”无为;人应依循“道”,故人也应无为。他在《老子》二章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又在《老子》三十六章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宣扬一任万物之自然,以“无为”为为,以“无事”为事,把“无为”作为道德的实践原则和高尚境界,“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老子》第三十八章)。鉴于老子认为“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三章),故而在政治上实行无为而治,因此在第五十七章提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所说的“好静”、“无事”、“无欲”都是“无为思想的写状”,“都是无为的内涵”(陈鼓应语)。十七、有为与“无为”相对。指政令烦苛,强作妄为。如《老子》第七十五章云:“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十八、虚、静“虚”的本义指空虚、虚无,引申到哲学上有不同的涵义。老子用以形容道的境界,他认为道体呈“虚”的状态。这“虚”的状态,是万物的根源。《老子》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冲”即是形容“道”体是“虚”状的。这个“虚”状的“道”体,像是万物的根源,它不但是万物的根源,而且它所发挥出来的作用是永不穷竭的。对此,《老子》第五章亦说:“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选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橐籥”是形容天地之间呈虚空状态,而它的作用却是不穷竭的。运动一开始,万物就从这虚空之处涌现出来。可见得“虚”含藏着创造性的因子,它的储量是无穷的(以上为陈鼓应语)。在道德修养和气功修炼方面,老子认为作为一个得道之人,就应该抛弃情欲,消除智虑,达到内心清静,无任何杂念,这种境界亦称作“虚”。老子重视“虚”,就必然重视“静”。因为,他认为“虚”状的东西,必然呈现出“静”定的状态。“静”是老子“道”的一个基本特征。《老子》第十六章云:“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在老子看来,万物纷纷纭纭,千态万状,但最后总要返回到自己的本根,而本根之处是呈现虚静的状态。这个观点应用到人生和政治方面,如动静、强弱、高下等,只要能自居静的、弱的一面,便能以静克动、以弱胜强。只要处于静的状态,也即把握了道的要旨。十九、柔弱老子所说的“柔弱”,并非通常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而是以为柔弱是道的作用,正如老子在其书的第四十章中说:“弱者道之用。”老子并以水为喻,“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第七十八章)又说:“人之生也柔弱”、“草木之生也柔脆。”可见“柔弱”者,生机盎然,坚韧无比,胜过刚强。人的德行当应柔弱谦下,即体现为不争、处下、守辱、取后,唯其如此,“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一种以曲求全、以退为进的处世方法。二十、不争不同的学派对“不争”有不同的理解。老子视“不争”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老子》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并引申为人道上的谦下之德,说:“善用人者之为下,是谓不争之德”,包括“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与人争先、争名、争上。但老子的不争不是什么都不争,而是通过不争达到无所不争。因此,老子强凋“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二十二章)。可见“不争”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君子之术和处世之方。一、处下“处下”是老子“柔弱”观点另一种运用。它含有谦虚容物的意思。老子常用江海作比喻,由於它的低洼处下,所以百川都汇归于海。老子有感于世上的人,大家都想站在高处,都要抢在亮处,所以他以“川谷之于江海”《老子》第三十二章)来说明“处下”的好处。他认为若能“处下”,自然能够消解争端,而培养容人的心量(以上为陈鼓应语)。二十二、圣人在《老子》书中出现三十一次,一般指才智道德至高者。因不同学派价值标准之异而内涵有别。老子以法“道”之“无为”为圣人。老子关于圣人的言论甚多,内容也很广泛,包括圣人的思想、言行、境界多方面,如圣人具有无为处下的思想,功成不居,燕处超然的人生境界。老子之后的道家,大多沿袭了他的思想。二十三、婴儿(孩)在《老子》书中出现五次。老子用以比喻得道之人像婴儿一般天真淳朴,无私无邪,貌似柔弱,却精气旺盛、元气浑厚的词语。如“专气致柔,能婴儿乎”(《老子》第十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第二十八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第五十五章)、“圣人皆孩之”(《老子》第四十九章)。二十四、谷神“道”的别称。“谷”指山谷,象征虚空;“神”指变化莫测之意。《老子》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三国魏王弼注:“谷神,谷中央无谷也。无形无影,无逆无违。”认为“道”虚无而又神秘莫测,是天地万物的根源。西汉河上公注:“谷,养也。”意为“道”能生养天地万物,故称“谷神”。二十五、玄牝“玄”,深远;“牝”,雌性,即深远微妙的母性,指天地万物总生产的地方。《老子》第六章:“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言“道”似微妙的母体,有不可思议的生殖力,是天地万物的根本。二十六、玄通“玄”,深远;“通”,通达。对得道之人的赞美。《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士”,马王堆帛书乙种本作“道”)言得“道”者深远而通达,非一般人所能理解。二十七、玄同老子把一种与“道”混同为一体的境界,称之为“玄同”。“玄”,玄妙深奥;“同”,齐同、均一。《老子》第五十六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认为人只有杜塞耳目口鼻等认识器官,无知无欲,循应自然,泯灭差别,消除是非,才能使自己进人“玄妙齐同”与“道”混为一体的境界,从而认识“道”与天地万物。二十八、玄览(玄鉴)“玄”,玄冥;览,观察。指一种神秘直观的认识方法。《老子》第十章:“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河上公注:“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物,故谓之玄览。”具体做法为:“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第五十六章),排除一切感性经验、语言概念和欲望,让内心宁静地体验和直观万物。帛书《老子》“览”作“鉴”。故近人认为“玄览”当作“玄鉴”,即玄妙的心境。保持心境的洁净,便能观照万物。二十九、气气的观念起源较早。《老子》把“气”纳人其哲学体系:“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始基物质。庄子进一步发挥其见解,指出:“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三十、冲气指含有阴阳激荡相互作用的气。《老子》第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说文》:“冲,涌摇也。”意指万物包容着阴阳,阴阳二气互相作用而成和气。一说“冲气”为“盅气”。《说文》:“盅,器虚也。”指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冲虚之气”。三十一、和指不同事物的统一、和谐或掺和。老子以阴阳二气之调和、统一释“和”。如《老子》第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三十二、守中古时“中”与“冲”通用,故“守中”即“守冲”。而“守冲”即“守虚”,故“守中”即是持守虚静的意思。如《老子》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三十三、守一(抱一)守一亦称抱一。“一”指道或天道,守一即守道。在老子看来,一切具体的事物都是有生有灭、有成有毁的,唯有道才是无生无灭、无成无毁的绝对存在。因此守一或抱一也就是超越暂时或有限,进人永恒或无限。如“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老子》第十章)、“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老子》第二十二章)等。三十四、自化指事物本身自然而然的变化。《老子》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三十五、玄德老子用以指“道”自然无为的性质,亦指得道圣人的德性。《老子》第十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任随万物的生长作为,而不有意地主宰,是道的玄德。《老子》第六十五章:“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能常知世间的法则,是圣人的玄德,这与物相反,能最大地顺应自然。三十六、不行而知意思是不用亲身经验就察知一切。《老子》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认为圣人之知,不用亲身经验。圣人之成功,不用亲自作为。认为人的感觉知识都是有限的,不足以认识道和万物。只有排除感觉行为,“不行”、“不见”,静心冥想,以心直观,才能察知一切,为一种直觉的认识论。三十七、复归于朴这是老子关于人性复归的主张。《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素材,指人的素朴天性,即无知无欲。认为能安于卑辱,甘于处下,就可以使永恒之“德”充足,回复到“朴”的至德境界。三十八、返朴归真老子认为“朴”与“真”是道的最本质的性质,也是人的德性的最高境界。所以,他竭力主张人的修养最后要返还于朴,回归于真,简言之为“返朴归真”。三十九、不言之教《老子》第二章提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言之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