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水象甲识别与防控技术_第1页
稻水象甲识别与防控技术_第2页
稻水象甲识别与防控技术_第3页
稻水象甲识别与防控技术_第4页
稻水象甲识别与防控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稻检疫性有害生物

稻水象甲监测、普查与防控技术二0一二年六月三日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别名:稻水象,属鞘翅目象甲科。该虫原产美国,现已几乎遍及全国稻区,同时沿着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传播蔓延至加拿大(北纬550以南),墨西哥、古巴、多米尼加、哥伦比亚、圭亚那等北美和南美诸国.此外,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也已被传入。一、分布

在国内:1988年5月,在河北省唐山市海县最先发现,当年普查,已在该市5县1区56万亩稻田发生为害。目前,北方稻区已在河北、吉林、辽宁、天津、北京、山东等16省稻田发生为害,10年我贵州为发现稻水象甲的第17省份。在省内:2010年4月下旬在贵阳市的熄峰县首次发现,随后普查有贵阳、安顺、黔南、遵义

4个市州发现稻水象甲疫情。2011年增加了六盘水,达到了5个市州18县(区、市)、84个乡(镇)、828村发生疫情,稻田发生面积为27.58万亩次,玉米地发生面积为0.56万亩,我们遵义增加了汇川区。今年5月30日前,我们遵义又新增了绥阳县、桐梓县,遵义县的隆坪镇新发现了疫情,我们县是遵义市第五个发现稻水象甲疫情的县。

二、寄主范围

成虫可取食13科105种植物,其中有7科34种水生植物幼虫能完成生活史。分别为:禾本科74(22)种,莎草科21(7)种,鸭跖草科2(2)种,泽泻科2(1)种,灯心草科2(1)种,柳叶菜科1(1)种,眼子菜科1种,香蒲科2(2)种,最喜取食的且能完成生活史的是禾本科的水稻、稗草、假稻、雀稗、双穗雀稗、菰、荩草、马唐草、牛鞭草、柳叶箬;莎草科的苔草、蔺等;越冬成虫复苏后,还喜食白茅、牛筋草、桔草、狗尾草、结缕草、芦苇、芒草等。主要寄主稻水象甲最重要的寄主植物是水稻、稗,其次是禾本科和泽泻科的鸭跖草科、莎草科、灯心草科杂草。水稻鸭跖草科灯心草科莎草科三、危险性分析重要的水稻害虫我国被列为二类检疫性害虫稻水象甲危害严重造成水稻减产20-30%日本(30-50%)韩国(15-22%)中国(10-68%)美国(10-35%)危害稻水象甲主要以成虫和幼虫危害,成虫啃食稻叶、幼虫蛀蚀稻根,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分蘖减少,植株矮缩,成穗株率和每穗粒数减少,成熟期延迟,秕谷增多,千粒重和碾米率降低,从而造成减产;一般减产15-20%,严重时达50%以上,甚至绝收。稻水象甲的传播方式人为远距离传播:稻草以及稻田边缘作物秸秆运输等,成虫还可随稻种、稻谷、稻壳及其它寄主植物、交通工具等进行远距离传播;虫体也可随鱼苗、蟹苗外传。成虫飞行近距离传播:秧田-大田,数百米范围是可以飞行传播。秧田移栽传播:成虫-卵-幼虫和蛹均可以随稻秧传入大田。四、形态特征1.成虫(孤雌生殖型):成虫:

体长2.6~3.8mm,体宽1.15~1.75mm。体壁褐色,密布相互连接的灰色鳞片。喙和前胸背板几乎一样长,有些弯曲,近似扁圆筒形。额宽于喙。触角红褐色着生于喙中间之前,柄节棒形,触角棒呈倒卵形成长椭圆形,分为3节,第一节光亮无毛。前胸背板宽大于长,两侧边近于直,只前端略收缩。

东亚各国发生的均为孤雌生殖型,美国大部为雌雄两性触角红褐色,柄节棒形,索节6节,第一节膨大呈球形,第二节长大于宽,第三至六节宽大于长;触角棒3节组成,长椭圆形,长约为宽的2倍,第一节光滑无毛,其长度约为第二、三节之和的2倍,第二、三节上密被细茸毛。

2.卵

长约0.8毫米,为宽的3~4倍,圆柱形,两端圆,中部略弯,珍珠白色。卵产于植株基部水面以下的叶鞘内侧近中肋的组织细胞内,一细胞内多直列1粒,偶有2粒;一产卵处可有数粒至十数粒,外无明显产卵痕迹;摘下叶鞘,有时可对光透见其内卵粒。3.幼虫幼虫:体长约8毫米。白色,头部褐色,无足,细长,略向腹面弯曲;在第二至七腹节背面各有一突起,上生1对略向前弯曲的钩状呼吸管,气门位于管内,借以获取稻根组织内及周围的空气;活虫可透见体内气管系统。共4龄

部4.蛹老熟幼虫先在寄主健根上作土茧,然后化蛹其内。土茧泥灰色,略呈椭圆形,长约5mm。蛹白色,复眼红褐色,除附属器管未伸展外,外形已似成虫。稻水象甲与稻象甲的比较稻水象甲(ricewaterweevil)

Lissorhoptrusoryzophilus

稻象甲(riceplantweevil稻水象甲与稻象甲的比较稻水象甲成虫触角稻象甲成虫触角

五、生活史及主要习性生活史:稻水象甲经过4个发育期:卵、幼虫、蛹和成虫。其中卵、幼虫、蛹期的发育在水中完成,成虫具半水生习性。稻水象甲成虫在水田四周和林地禾本科杂草的根基部、落叶下、稻草、稻茬,以及住宅附近的草地内越冬。稻水象甲我国北方稻区一年1代;浙江和台湾可发生2代,但第一代的发生量远大于第二代。在我们贵州省一年发生一代。

主要习性1.成虫

(1)孤雌生殖

:美国报道,稻水象甲的两性生殖型,自然雌雄性比为1:1,一般交配后产卵繁殖;但雌虫不经交配,也能繁殖后代。在东亚各国为孤雌生殖型,自然无雄虫,由雌虫直接繁殖后代。(2)飞行性:

成虫从越冬场所迁至稻田,第一、二代成虫迁至越冬场所,主要靠飞行迁移。(3)趋光性成虫在飞行季节,有较强的趋光性,在它飞迁方向的各种灯光下均可诱到大量成虫。河北唐山报道,在汽车、摩托车的车灯下均可捕到成虫;一般测报灯(黑光灯、日光灯、100瓦以上的白炽灯)下的扑灯率很高,尤以黑光灯和日光灯并联灯下诱虫力强

(4)趋嫩性

成虫在水稻和杂草上,主要取食嫩叶,老叶很少取食,有明显的趋嫩绿习性。(5)潜水和游泳成虫可在水中生活和游泳,产卵时自动潜入水下;田中稻丛间转移扩散,主要靠游泳。

(据浙江试验,浸在海水或淡水中,均可存活20~45天)(6)耐饥和耐窒息

第一代成虫至越冬场所后,经夏(7月中)、秋、冬、春(第二年3月中旬);第二代成虫从10月上旬至第二年3月中旬,基本上不取食,分别存活8个月和6个月以上。在活动季节,不予食料,也可活20余天。在没有空气的条件下(放在试管中,管口加橡皮塞),干燥时可活20天以上;有水时可活30天以上。2.幼虫

初孵幼虫,先取食寄主叶鞘内侧组织

1~2天后,咬穿叶鞘(外侧可见咬出的小孔),爬出入土至根部取食为害。幼虫共4龄。

1,2龄幼虫蛀食根部组织,留下管状表皮;3,4龄幼虫蚕食根系,先新根后老根;虫口密度高时根系被食仅剩根基。3.蛹

幼虫老熟后,在健根上结土茧化蛹。土茧附着牢固,植株拔出时一般不会脱落。土茧在根际土中垂直分布大多在3厘米以内4、产卵

产卵时成虫爬至水下植株基部内侧,用弯钻状产卵器插入组织细胞产卵。每雌虫一生可产卵28~286粒,产卵期约30~60天。六、传播途径(一)自然传播1.成虫自身飞行,是向毗邻地区扩散的重要途径。据日本报道,此虫成虫自身的飞行能力可达10公里,在该国每年以20~30公里(有的年份达50~100公里)的速度扩展,并与风向密切相关;2、成虫及稻草等携带物落入江河、海中,随水流、潮汐漂迁,是向毗邻地区扩散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根据日本、韩国及我国的河北,浙江等国家和地区首次发现后的相继扩展情况分析,大多是沿着海岸、海湾周缘及江河出口等处先后发生,水流、潮汐的漂迁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二)人为传播1.稻草及其他寄主植物作包装材料、垫料或牲畜饲料,随运输传播。稻草的带虫率很高,新鲜早稻草每把带成虫高达22头,用稻草和其他寄主植物作包装材料和生活垫料,或直接运入作牲畜饲料,随之传入的可能性很大。2.秧苗调运传播。水稻秧苗(特别在此虫的早发年份)携带成虫和卵的机率很高,百苗可带成虫10余头,带卵高达155粒。3.随稻谷和谷壳调运传播。在100公斤稻种中有活成虫3头,2.5公斤秕谷中含活成虫2头;将成虫加入稻谷中经碾米,谷壳中还有11.3%存活,且均可活至来年,因此都可能随调运而传播。

4.灯光吸引传播。成虫在越冬场所飞迁至稻田及稻田飞迁越冬场所期间,有较强的趋光性,因此可能被车、船等交通工具的灯光所吸引而传播扩散。1.越冬场所的监测①时间:从每年3月1日起至4月30日止,每隔20天调查一次。②地点:背山面海迎风山坳稻田附近的山坡地、房前屋后或野外的稻草堆的中下层。查山坡地时,以查白矛、芦苇、狗尾草、稻草、马唐、狗牙根、李氏禾等禾本科杂草为主,检查寄主植物幼嫩叶片上是否有成虫取食造成的白色长条为害状斑痕。如发现成虫取食斑后,要在受害植株及邻近寄主植株的根丛基部仔细调查,还要进行网捕成虫和连泥带草挖取有食斑的杂草,用不同筛目过筛,除去杂草、杂质、石子等筛上物,留下细土进行观察检查有没有成虫。③设置稻苗诱集进行诱测。用直径30厘米的盆钵,谷种经催芽后,每盆播100粒,当秧苗长至4-5叶期,放至观测点的山坡地,一般每点放3-4盆。七、监测方法

2.秧田和本田的监测:在3月下旬至9月上旬早、晚两造的秧田和本田期在监测区4-5公里水稻主产区内各进行两次普查工作。在秧田、本田及其周边杂草上寻找稻水象甲成虫为害状,如发现为害状后以其为中心的5平方米区域内仔细寻找成虫。成虫的调查用瓷盆拍打法或直接拍打稻丛使成虫掉入水中再检查。并采用五点取样每点查5丛稻株,检查根部是否有幼虫或土茧。在本田普查时,除注意成虫为害状外,还要注意观察靠近田基边的植株是否有明显矮化、分蘖少的现象,如有,则要检查根部是否有幼虫或土茧。3.灯诱监测

在每年的3至10月,利用诱虫灯进行监测。诱虫灯设置在稻区的田间或地头,一般可采用市场上出售的25W普通黑光灯,或佳多频振式杀虫灯,灯高距离地面1.5m,箱内漏斗口下方放置一个较深的大烧杯或塑料桶收集诱到的成虫,也可在收集成虫的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水,防止成虫逃逸。在每年的越冬成虫从越冬场所迁向稻田开始至新成虫羽化后从稻田迁向越冬场所的飞翔迁移活动完成这一期间,于每日日落前2h开启诱虫灯至次日日出前关闭,并将收集成虫的容器带回实验室内检查。逐日记录诱测结果,统计诱集到的成虫数量,详细记载气温、风力、阴、晴等气象信息资料。八、普查方法进入水稻田,仔细观察水稻或田边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叶片上是否有稻水象甲危害症状(图1)。该虫成虫多在叶尖、叶缘或叶间沿叶脉方向啃食嫩叶的叶肉,留下表皮,形成纵向白色细(约宽0.4~0.8mm)短(长0.5~3cm)、两侧平行、两端钝圆的条斑。如发现危害取食斑痕迹,应认真调查该田块。调查的最佳时间为每天上午7-9时或下午5-7时。一旦发现疫情,认真做好详细记录,记载发现时间、发生具体地点、危害寄主、发生面积、危害程度、虫口密度等信息,并以发现疫情的田块为中心,详查周围30公里以内的水稻秧田及移栽大田。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田”。

九、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

禁止从疫区调运秧苗、稻草、稻谷和其他寄主植物及其制品,凡用寄主植物做填充材料的,应彻底销毁。另外还要对适生区、适生场所、嗜好寄主植物、植物征象,采样检验,积极开展普查、监测,力求做到早期发现,对检疫和防治都是极重要的2.加强普查和监测坚持作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田”原则,认真搞好监测量民普查工作。

3.化学防治

严格贯彻“狠治越冬代成虫,普治第一代幼虫,兼治第一代成虫”,作到五统一:即统一组织、统一技术、统一购药、统一时间、统一防治。

(一)秧田期防治:

1、推荐药剂。亩用70%艾美乐(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15克,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稻腾)悬浮剂30ml兑水30公斤、48%毒死蜱和24%氰氟虫腙(艾法迪)稀释800倍液对秧苗均匀喷雾。

2、水稻移栽前3-5天,1亩秧田用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50ml(10包),兑水75公斤,即1包(5ml)兑水7.5公斤。

3、秧田适量排水留浅水层,亩用48%毒死蜱60ml稀释800倍液加24%氰氟虫腙(艾法迪)60ml稀释500倍液均匀喷雾。

4、亩用24%氰氟虫腙(艾法迪)45-60ml稀释500倍液均匀喷雾。

5、移栽前浸秧根。将秧捆在150mg/kg艾美乐(吡虫啉)药液中浸根1h后移栽,可有效地抑制稻水象甲在本田的产卵,达到控制幼虫的目的。(二)大田期防治1、在水稻移栽一周后,亩用5%好年冬颗粒剂2-3㎏,与一定量的干细砂土拌匀,均匀撒施于水田中,撒毒土前保水层4cm,处理后一周不排水灌水。2、在水稻分蘖盛期,亩用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稻腾)悬浮剂30ml(2包),或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10ml(2包),或亩用24%氰氟虫腙(艾法迪)45ml,或福戈40%水分散粒剂(20%氯虫苯甲酰胺+20%噻虫嗪)8-10克,兑水40㎏,均匀喷雾。可兼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鳞翅目害虫。3、在水稻破口期,亩用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稻腾)悬浮剂30ml(2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