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升本《大学语文》
●名句赏析●屈原《湘夫人》: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两句诗是以可见之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写风而有画意。秋风袅袅、水波荡漾、落叶飘零,是通过写景来渲染期约难遇的愁情。与李璟的《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表现得意境大致相同,皆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造语含蓄,意蕴丰富。诗人借气氛的渲染、贴切的比喻构成西风瘦菊,佳节冷落,对花兴叹的艺术画面,离别之恨、相思之苦尽含其中。◆比喻新奇传神。以黄色的菊花比相思的诗人,兼用菊花品节高洁之意,形神兼备,耐人寻味。陶渊明《归园田居》: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怀恋原来生活过的树林,池塘中的鱼思念从前居住过的深水。诗人原在外面做官,后来辞职回到故乡。“羁鸟”、“池鱼”比喻做官。诗人认为在官场中生活很不自由,就像鸟在笼子里和鱼在池塘里一样。“旧林”、“故渊”比喻自己故乡的大自然,诗人对自己故乡有深切的怀恋之情。这两句诗反映出诗人酷爱自由、不愿做官的性格。陶渊明《饮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全句之意境集中在“悠然”二字上,写出了庐山的静穆高远,体现了全诗归复自然的宗旨,表达出诗人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能达到这种境界,正是心灵自由而平静的美好结局。前人评以“心与境合”。情景交融,意与境会,物我同一。曹操《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生”说明旧事物中已孕育了新的生命,景中出理。“入”,是说新春提前闯入旧的一年,景中出情,思乡而不低沉。杜甫《望岳》: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的雄姿,引发诗人登临高峰的愿望,他要临绝顶,将天下群山尽快收入眼底。联系到诗人当时实情,这句诗更可理解为:他不计落第得失,坚信自己出众的才情,坚信自己一定能脱颖而出。泰山的隽秀磅礴之气与诗人凌云壮志之豪情自然地溶为一体,情景交融,浑然天成。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及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枝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正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感到特别清幽。“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比喻在自己被贬谪边地好像沉舟病树般奄奄一息之时,有多少人却飞黄腾达“爬”上去,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不平遭遇的愤慨,又是对那些混水摸鱼捞好处的人的讽刺。这两句诗在客观上写出了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这一客观规律。杜甫《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本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章法分明。刘禹锡《秋词》: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阳圆缺,此事古难全”
以月亮的变化,抒发了对离人的同情与抚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凡事凡物不可能完美无缺,应乐观地对待人生。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万物兴衰的达观态度。柳永《望海潮》: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词人先用“清嘉”概写西湖的清秀美丽,然后落笔于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高度凝练地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了出来,具有歆动人心的艺术力量。对仗工整,夸张合理,自然入妙。杜牧《江南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烟雨迷蒙、寺庙隐约的奇特景象。寓意是:南朝统治者沉湎佛教,整个社会气氛低迷不振,因而造成政权不断更迭,兴旺接踵而来;于是宋齐梁陈走马灯而过,佛寺也在变迁中不断地荒废、残败殆尽了。诗人描绘这一景象,是在暗示晚唐统治者:应该汲取历史教训,信佛绝不会带来长治久安。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两句诗,运用了借典型事物抒情写意的方法。前后两句构成对比关系。说明社会不断变迁,豪门大族不可能永享富贵。燕子就是历史兴衰变化的最好的见证。岑参《白雪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诗以梨花喻冬雪,兼用夸张、叠字修辞,极富浪漫色彩的描绘出塞外大雪的壮美,让人感到茫茫大雪中的一片春意,表现了诗人对塞外雪景的惊奇与欣喜的心理感受。气氛热烈,色彩奇丽。。李商隐《无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句诗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展示了恋人间生死相伴的真情,体现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被称为是描写爱情之绝唱。现多用来赞颂追求事业者的奉献精神。
缠绵悱恻;形象贴切,含意隽永。李白《行路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运用比兴手法,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实,以路途艰险比况仕途艰难。以“冰塞川”、“雪满山”来喻指人生道路多坎坷,象征自己仕途受阻的困境;以“欲渡”、“将登”喻比人生途中常常事与愿违;以“渡黄河”、“登太行”象征诗人宏伟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这句运用比喻、夸张手法,写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激起满心的烦愁苦闷,似水难断。以水喻愁,化虚为实,使抽象的愁绪有了载体,变得形象可感。比喻新奇、自然、贴切,富有生气。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两句以对偶手法通过描摹江流湍急,塞上风云,三峡深秋的外貌特征,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极度不安,翻腾起伏的忧思,象征了国家局势变易无常,影射国运的黯淡。凝练概括,言约事丰,准确传神,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以善飞的大雁,善游的鱼龙难以飞出月光,游出水域,说明自己沉溺在深深的思念中不能自拔。以“鱼”和“雁”分别指代“雁捎书信”、“鱼传尺素”,纵有书信传递,也不能将对对方的思念传达到。抒写了思念的深挚和缠绵。对仗工整;语言清丽。李白《行路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高潮,长风、破浪、直挂、济沧海,这些词一气贯下,尽扫前面茫然苦闷带来的沉郁之气,将诗情推向一个境界开阔的顶点。直抒胸臆地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苦闷及不屈不挠的追求与探索精神。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著追求理想。白居易《长恨歌》: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这两句抒写了唐玄宗对贵妃的思念之情。移情于物,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的景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情感。视听结合,相互交错,表现人物内心愁苦凄清,以景物烘托人物心境。白居易《长恨歌》: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描写了贵妃听到天子派使者来时神情仪态。运用了比拟修辞格描写了贵妃的清丽风姿,以景物描写渲染气氛、勾勒肖像。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写贵妃与玄宗的忠贞不渝的爱情誓言。◆诗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来写,以“比翼鸟”、“连理枝”比喻有情人的双飞双栖,成双成对。
◆通过托物寄意的象征手法,对天长地久的爱情作了注释,同时也表达了贵妃的美好心愿。辛弃疾《破阵子》: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本词主要抒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公坐牢协议书
- 炒货机闲置转让协议书
- 租金分配协议书
- 财产质押协议书
- 英皇文化协议书
- 股权待持协议书
- 北京市劳动合同协议书
- 退伙退股协议书
- 学校招厨师合同协议书
- 均质机出售转让协议书
- 师带徒培训目标计划措施
- 人工智能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 派出所民警培训课件
- 期中词性转换专练 2023-2024学年牛津上海版(试用本)八年级英语下册
- 室外埋地聚乙烯(PE)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 医院培训课件:《ERAS在胃肠外科的应用》
- (新版)滑雪指导员技能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脑动脉供血不足的护理查房
- 民法典介绍:解读中国民事法律体系的核心
- 解决多模穴流动不平衡问题之流道翻转技术
- 数据挖掘(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