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完整版)资料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完整版)资料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完整版)资料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完整版)资料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完整版)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第一章第1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宇宙的概念: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天地万物的总称。宇宙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时间上无始无终,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的物质世界。2、宇宙中的天体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恒星——明亮发光,发热;相对静止。例如,太阳是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星云——轮廓模糊,云雾状外貌。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其主要成分是氢。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质量比恒星小,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例如地球是目前人们发现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卫星——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例如月球(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自然天体。流星体——尘粒和固体小块彗星——扁长轨道,拖着长尾的彗星。围绕太阳公转的哈雷彗星(周期76年)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3、天体的类型:自然天体——主要为恒星和星云等人造天体——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天空实验室等。宇宙中的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4、天体系统的层次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太阳系模型图1、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A水星,B金星,C地球,D火星,E木星,F土星,G天王星,H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和火星之间;木星是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地球是密度最大的行星。2、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3、太阳系行星的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4、表现: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三,存在生命的行星1、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条件是:a光照条件稳定,生命从低级各高级的演化没有中断。b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互不干扰。(2)地球的物质条件是:a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b体积、质量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c地球上有液体水:海洋、液态水的形成。第一章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与地球:太阳的概况:太阳与其他恒星一样能发光发热,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71%)和氦(27%).表面温度约为6000K。1.太阳辐射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H——>1He+能量2.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2)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能源:直接能源:太阳辐射能;间接能源:矿物能、水能、风能、生物能4、太阳辐射的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减少。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光球、色球和日冕太阳大气结构亮度厚度温度观测条件(最外层)日冕

逐渐增强

逐渐变薄

越来越低

日全食时或使用特殊仪器(中间层)色球(最里层)光球

眼睛直接可见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黑子、耀斑黑子:太阳光球常出现一些暗黑的斑点,叫作黑子。黑子实际上并不黑,只是因为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其变化的周期为11年。它的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耀斑:太阳色球有时会出现一块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叫做耀斑。活动周期也是11年,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日珥注:通常,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出现频繁的地方和时期。这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电磁波扰乱地球上空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2)高能带电粒子流扰乱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影响飞机和船等航行)(3)高能带电粒子流作用于两极高空大气,产生极光(常出现在地球高纬度地区)(4)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2)地球的大小::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2、经线和纬线几个重要的经线和纬线南(北)极圈:66°34′S(N)南(北)回归线:23°26′S(N)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度纬线);0°和180°东西经的分界线;180°国际日期变更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160°E和20°W3、经度和纬度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度数相加等于180,东西经相反。4、经纬网及其应用地球上任意一个点都有唯一的经纬度坐标与之对应。如,B(40°N,40°E)B点关于赤道的对称点坐标(40°S,40°E)规律:纬度度数不变,南北纬相反;经度不变。B点关于地轴的对称点坐标(40°N,140°W)规律:纬度不变;经度度数互补,东西经相反。B点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坐标(40°S,140°W)规律:纬度度数不变,南北纬相反;经度度数互补,东西经相反。判定方向:南北方向:同为南纬,度数大的在南同是北纬,度数大的在北既有南纬又有北纬,南纬在南北纬在北东西方向:都是东经,度数大的在东都是西经,度数大的在西既有东经又有西经,东经+西经度数<180,东经在东,西经在西东经+西经度数>180,东经在西,西经在东。(3)计算距离经线上差一度:111千米纬线上差一度:111千米*cos纬度度数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2)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一、、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自转轴:假想的轴线,经过地球球心,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2、自转的特点(1)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的自转——北极上空逆时针方向旋转地球的自转——南极上空顺时针方向旋转(2)周期恒星日:真正周期23时56分4秒(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照物)太阳日:昼夜更替周期为24h(以太阳为参照物)(3)速度1)地球自转角速度角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自转角速度:南北两极点为0之外,其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为15°/小时(360°/24小时)2)地球自转线速度线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长度)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0(任意纬线的线速度=1670*cos纬度(千米/小时))二、地球的公转1、概念: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2、公转的特点:(1)方向:自西向东(和地球自转具有同向性)(2)(真正)周期:恒星年→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单位,为365天6时9分10秒。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回归年→为365天5时48分46秒。(3)地球公转速度:线速度、角速度=1\*GB3①一年之中,平均而言地球公转的角速度约为1°/天≈360°÷365天地球公转的线速度约为30千米/秒≈2×3.14×1.5亿千米÷(365×24×60×60)秒=2\*GB3②地球公转的实际速度并不均匀,有快有慢开普勒定律,行星围绕恒星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半径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近日点(1月初)

—A距离太阳最近,此时的角速度、线速度最快远日点(7月初)—B距离太阳最远,此时的角速度、线速度最慢线速度:近日点到远日点—由快变慢;远日点到近日点则相反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变化一致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1.黄赤交角(1)概念: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交角,叫做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是23°26′。(2)黄赤交角的特点:一轴两面三角度,三个基本不变一轴:地轴两面: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地轴和黄道的平面的交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90°三个基本不变: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两个变”是指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黄赤交角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但是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在变化。(简称太阳直射点)(1)轨迹(2)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直射的纬度: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往返性周期运动,大约1个月移动8°,与阳历的日期对应。直射的经度: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2)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4)地方时区间的计算一、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则在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总是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此东边的地点的时刻总是比西边的地点的时刻要早。(早:即体现在时刻数值的“大”)1、地方时之概念: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即:因经度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叫做地方时。(经度相同,地方时必定相同)2、地方时之表现:经度差15°时间差1小时;经度差1°时间差4分钟;经度差1′时间差4秒3、地方时之计算:所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已知某地的地方时±4分钟/1°×(两地的经度差)须注意的原则:

(1)都是东经或者都是西经时,东边的时间早,求东边的用加号“+”号,求西边的用“-”号;既有东经又有西经时,求东经的用“+”号,求西经的用“-”号。(2)两地的经度差确定原则:“同-,异+”(3)所求地方时处理原则:A】若所求地方时﹥24:00,则所求地方时-24:00,日期+1,变为明天;B】若所求地方时﹤00:00,则所求地方时+24:00,日期-1,变为昨天。当堂训练1:1、当经线0°(即经过伦敦的本初子午线)为06:00时,请问10°E的地方时是多少?30°W的地方时又是多少?答案:10°E地方时是06:40.30°W的地方时是04:00.2、精彩绝伦的2021伦敦奥运开幕式于当地时间12年7月27日20:12正式开始,请问我国的CCTV(经度为120°E)什么时候会准时直播?答案:2012年7月28日凌晨04:12.3、当五华县(经度为120°E)为10月8日凌晨01:40,请问新疆吐鲁番(经度为90°E)的地方时是多少?答案:10月7日23:56.二、时区如果如果大家都使用自己的地方时的,那么同一时刻,地方时会有n多种,异常混乱。为了便于交流,就必须解决此麻烦,所以在1884年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决定按统一标准划分全球时区,即分(时)区计时法。划分方法: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个经度。计算方法: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差1小时。1、如何求中央经线?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数×15°2、如何判断某经线位于哪个时区?时区数=已知的某地经度数/15°所得余数<7.5度,相除所得商即为时区数;所得余数>7.5度,所得商+1即为时区数。3、所求的另一地区时=已知的某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与“地方时”计算的3个原则完全相同)东8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即“北京时间”中时区的区时(即0°经线的地方时),为“伦敦时间”也称“世界时、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5)日界线一、国际日界线(1)含义: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2)特点:1)属于“人为日界线”2)位置固定不变3)与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而是有几处凹凸,凹凸的原因是:照顾附近国家人们生活方便,避免通过陆地。地球上东12区的时刻最早,西12区的时刻最迟.东12区向东进西12区,日期减1天;西12区向西进东12区,日期加1天.当堂训练1:有一轮船10月15日09:00(船上的挂钟)在国际日界线附近航行,10秒之后,此轮船越过了国际日界线,请问越过国际日界线后的轮船挂钟的准确时刻应是什么?答案:①10月14日09:10(自西向东越线);或②10月16日09:10(自东向西越线)。二、00:00日界线(1)含义:将地方时为00:00的经线作为作为“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2)特点:1)属于“自然日界线”2)其位置每分每秒都在变,自E向W移动3)一定与经线完全重合4)每分每秒与国际日界线同时存在当堂训练2:若120°E为10月15日09:00,请问:

1)00:00日界线是哪个经度?15°W

2)10月15日跨越的经度范围是什么?15°W→向东→180°[国际日界线]10月14日跨越的经度范围又是什么?180°[国际日界线]→向东→15°W10月15日与14日的范围之比是?:?190°:165°=13:11小结1、一般情况,全球同时存在2个不同日期;但因00:00日界线每分每秒都在自E向W移动,故2个不同日期的范围也在每分每秒都在变化着;

2、也存在2种特殊情况:

①当00:00日界线为0°经线,此时“今天”:“昨天”=1:1;

②当00:00日界线与180°经线(国际日界线)重合,可认为全球此刻处于同一日期.或者180°经线是n点今天就占n个小时,昨天占24-n小时。北京时间08:00时,全球两日平分;北京时间20:00时,全球位于同一日。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6)昼夜交替与晨昏线一、昼夜更替1、昼夜现象的原因: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2、昼夜更替产生原因是:①地球自转;②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③同一时间内,太阳只照亮地球的一半;3、昼夜更替周期是:太阳日,即24小时4、昼半球是(向着太阳的一面,即白天);夜半球是(背着太阳的一面,即黑夜);

昼半球:夜半球=(1:1);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圈)是(晨昏线(圈))。二、晨昏线(圈)1、定义:晨线: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分界线.2、判断晨昏线(圈)的方法:自转法a.顺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进入昼的是晨线,由昼进入夜的是昏线b.逆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是昏线,由昼进入夜的是晨线地方时法:赤道上地方时是6点的为晨线,18点的为昏线3.晨昏线(圈)特点:1】永远平分地球(昼:夜=1:1),永远平分赤道2】所在平面过地心,因而是一个与赤道等大的圆3】晨昏线(圈)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4】晨线与赤道相交的点的地方时永远为06:00;而昏线与赤道相交的点的地方时永远为18:005】晨昏线(圈)只有在二分日与经线圈重合;而其他时间则与经线圈斜交。6】晨线上必定同时迎来日出;而昏线上必定同时迎来日落。7】移动方向和自转相反4、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一)晨昏线与经线(1)在春、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晨昏线要过南北极点。(2)其余任何时候,晨昏线都与经线斜交(即晨昏线不经过南北极点),其夹角范围为0~23°26′。在二至日时,其夹角最大,为23°26′。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其夹角等于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二)晨昏线与纬线(1)不与晨昏线相交的纬线,是出线极昼极夜的纬度。(2)与晨昏线有一个切点的纬线如图1:切点为D,则:D为晨线和昏线的分界点。D点的纬度+折射点的纬度=90°D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0点或者12点(距D点近的极点是极昼,则点所在经线为0点;距D点近的极点是极夜,则D点所在经线为12点)(3)纬线与晨昏线有两个交点,一个和晨线,一个和昏线,两个交点为昼弧和夜弧的分界点。与晨线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该纬线日出的时间;与昏线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该纬线日落的时间。三、地转偏向力: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半球偏左。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第一章第3节地球的运动---------------------(7)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辐射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太阳辐射的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太阳辐射的强度)的变化来描述。一、昼夜长短(1)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除外)。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2)昼夜长短的计算昼长=昼弧所跨完整经度÷15°/h夜长=夜弧所跨完整经度÷15°/h昼长+夜长=24小时日出时刻=12:00—(昼长/2)h日落时刻=12:00+(昼长/2)h日出+日落=24小时(3)小结:1、同一纬线上的所有地方在同一天的昼长、夜长、日出时刻、日落时刻肯定彼此一样!

2、南北半球相应纬度(如30°N与30°S)的昼长、夜长、日出时刻、日落时刻肯定相反!

3、赤道上永远昼长=夜长=12h,且永远地方时06:00日出,永远地方时18:00日落;

4、昼半球中分线地方时定为12:00;夜半球中分线地方时定为00:00二、正午太阳高度(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H表示)。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就是12点时的太阳高度。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四、四季更替。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五、五带划分。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总结应用:日照图的判读1.判断晨昏线(1).特点:北极在上,南极在下;晨昏线成直线形态,且只能见其局部(即只能见到晨线或昏线)(2).特点: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晨昏线成弧线形态,且只能见半条晨线和半条昏线。2.确定某地的地方时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②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时;和正午经线相对的另一经线地方时为0时;③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3.判断节气:北极圈内,白天范围、黑夜范围各占一半(即昼夜平分),春分日3月21日、秋分日9月23日。北极圈位于昼半球(即极昼),夏至日6月22日;北极圈位于夜半球(即极夜),冬至日12月22日:南极圈内,白天范围、黑夜范围各占一半(即昼夜平分),春分日3月21日、秋分日9月23日。南极圈位于昼半球(即极昼),12月22日;南极圈位于夜半球(即极夜),6月22日。4.确定太阳直射点位置(1)平分昼半球那条经线所在的经度(地方时12:00的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2)直射的纬度取决于日期。5.确定昼夜长短D点昼长应为18小时,夜长6小时;解释:D点所在的纬线,其昼弧所占的比例是:四分之三;因此,D点的昼长=昼弧所占的比例×24小时夜长=夜弧所占的比例×24小时昼长+夜长=24小时6.判断太阳出没时刻(在上图中,D点3时日出,21时日落)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7.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直射点为90°,由直射点向南向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等于90°减去该地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的差。第一章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想一想:夏季,如果让你挑选西瓜,你会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我们能不能根据地球内部产生的震动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呢?(一)地震波1、概念: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1)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有什么感觉?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2)当地震发生时,在海洋中航行的人会怎样呢?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2、地震波的分类:纵波(P):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横波(S):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有密切关系。若介质是均质的,地震波则匀速传播;介质性质发生变化,地震波波速随之变化。地震波传播速度传播介质穿过不连续面速度变化横波慢固体穿过莫霍界面横纵波速度均增大;穿过古登堡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纵波快固体、液体、气体3、地震波波速变化图地震波在通过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波速会发生明显变化,会出现不连续面。地震波穿过33千米处莫霍界面是,横纵波速度均增大;穿过2900千米处古登堡界面时,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4、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以两个不连续面为界,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二)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有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为岩石圈。地球的外部圈层示意图(三)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包围着地球,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氮和氧。水圈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地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象山中学2021年第一次地理月考试卷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共50分)1读“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公元1770年至1950年B.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50年以后C.世界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D.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自然条件的优劣读“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图”,回答2—4题。2四国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① B.② C.③ D.④3和德国人口死亡率、出生率相似的国家应该是()A.① B.② C.③ D.④4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区域是()A.西欧 B.北美C.东亚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也会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据图完成第5—6题。5坦桑尼亚目前处于图中四个阶段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6下列国家位于阶段④水平的是()。A.尼日利亚 B.德国C.埃及 D.巴西读“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完成第7—8题。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人口死亡率最高的是北京B.人口死亡率最低的是西藏C.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江苏D.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的是宁夏8从图中可以看出()。A.西藏、上海的人口增长呈现较高的出生率、较低的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B.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出生率较高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正相关D.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北京低9我国“十一黄金周”,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C.省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开展了我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环境承载力研究工作。若以年人均消费粮食500千克、550千克和600千克三个方案测算,我国耕地资源可承载人口极限分别为16.6亿、15.1亿、13.8亿。如按美国的消费水平,我国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根据上述材料,完成第10—11题。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承载力B.我国的合理人口容量在16亿左右C.我国人口约为13亿,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人口与资源之间几乎没有矛盾D.从材料可看出人口合理容量具有不确定性11下列因素中,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的是()。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C.消费水平 D.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根据人口发展过程的特点,将人口增长划分为以下阶段,认真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14题。1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线表示的是死亡率B.A线表示的是出生率C.B线表示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D.C线表示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13.根据图中反映的世界人口增长的转变,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的转变是从死亡率开始下降的B.阶段五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死亡率的变化取决于人口的性别结构C.世界人口增长的转变是从阶段三开始的D.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处于阶段五14我国目前处于()A.阶段二 B.阶段三 C.阶段四 D.阶段五15下列关于国际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B.国际人口迁移属于永久性迁移C.国际人口迁移中,1947年的印巴分治导致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的主要原因属于政治因素D.国际人口迁移总的特点是由落后、混乱的地区迁往稳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特大型工程,其淹没涉及范围之广、淹没损失之大、移民数量之多,在国内外建设史上是空前的。据1992年统计,三峡按正常蓄水位方案,库区淹没涉及21个县,需要移民84万,考虑到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因素,到2021年工程建成,共需动迁113万人。所以有人说,三峡工程的成败关键在于移民,为此,国家设计了多种方案来解决移民问题:城镇新建、农村移民的后靠安置、鼓励农民自愿外迁安置等等。试根据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回答16—17题。16根据实际判断分析,三峡移民的主要原因属于()A.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 B.人口迁移的政治因素C.人口迁移的社会文化因素 D.人口迁移的生态环境因素17三峡移民有自身的特点,根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峡移民是改革开放以后普遍的国内人口迁移现象B.三峡移民的安置对于三峡工程的建设影响不大C.从实际情况考虑,三峡农民绝大多数能够以国家为重,能做到自愿外迁D.三峡移民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有组织的国内人口迁18下列对环境承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A.人类生存环境是有限的,地球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空间、资源、环境条件对于所容纳的包括人类在内的任何生物种群的数量、规模都有一定的客观规定性,因此,环境承载力是固定不变的B.决定环境承载力的根本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C.地球的环境承载力具有精确的数值D.环境承载力是根据一定的自然条件、从一定角度来估计的一定时期内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19工业革命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比较缓慢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低B.人口死亡率低C.人口死亡率高D.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基础落后,人类生活水平、健康水平低20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世界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主要原因是()A.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迅速B.全世界死亡率降低C.发达国家死亡率降低D.广大亚非拉国家及其大洋洲的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21人口增长具有一定的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不具有阶段性的特点B.人口增长的速度从历史到现在速度在不断加快C.人口数量加倍,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少D.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根本的联系22关于合理人口容量的相对性理解不正确的是()A.合理人口容量的生态标准是相对的B.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可能引起合理人口容量的变化C.社会生产力越发达,合理人口容量就越大D.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可能引起合理人口容量的变化读“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的相关示意图”(图3),回答23—24题23关于人口增长、资源、环境污染相关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图3资源图3资源环境污染人口B.人口增长与资源无相关关系,与环境污染正相关C.人口增长与资源和环境污染均无相关关系D.人口增长与资源呈负相关,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24由图示可反映出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B.环境质量C.科技发展水平D.对外开放程度25环境承载力是指()A.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B.衡量人口数量的重要指标C.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D.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综合题(共50分)1读“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图”,分析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6分)图中A、B和C表示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域。(1)图中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和,原因是。(2)图中不属于人口迁移的箭头是和,判断理由是。(3)按人口迁移的方向划分,国内人口迁移可分为:由到、由到、由到、由到四种人口迁移类型,其中由到的人口迁移,是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2图中A、B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解答:(共16分)(1)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A;B。(4分)(2)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A;(4分)B。(4分)(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A;B。(4分)3读“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从图中可以年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大的地区是、和。(6分)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4分)(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特点是。(4分)(3)四川省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是。(4分)第一章行星地球§1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级别: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太阳系中距太阳由近及远的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因为地球上有生物,所以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4、地球上产生生命的基本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太阳稳定的光照和地球安全的运行轨道;自身条件:(1)地球有适中的质量体积,所以地球周围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2)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及地球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所以地球上有适中的温度;(3)地球上有液态水(能形成海洋)。§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它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可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还可以通过人为转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2、太阳活动的标志包括黑子和耀斑。黑子在光球层、黑子在色球层,当太阳活动比较剧烈时,可以形成磁暴和极光现象,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可以诱发水旱灾害和地震等自然灾害。§3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自转周期若以太阳为参照物大约为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日;若以远离地球的某一恒星为参照物,则大约为23小时56分4秒,叫做一个恒星日日。2、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公转周期大约为365天6小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年。3、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1)昼夜更替现象;(2)不同经度出现了不同的地方时,即东边的时间比西边的时间要早;(3)形成了地转偏向力,即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4、在空白图中绘制出直射光线、晨昏线,标注出直射点及夜半球。5、地球公转与自转轨道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其大小是23°26′。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的变化等。7、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6月22日(节气: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12月22日(节气: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9月23日(节气: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3月21日(节气: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周期:大约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8、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制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并判断出各点的日期9、昼夜长短变化规律:(1)夏至日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冬至日越向北昼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春分日、秋分日则全球昼夜等长。(2)北半球夏至日昼长最长,冬至日昼长最短;南半球冬至日昼长最长,夏至日昼长最短;赤道全年昼夜等长。10、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春分、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2)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北半球;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赤道。§4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水圈(不连续)、大气圈(最厚)、生物圈(最活跃)。2、图中1表示地壳,2表示地幔,3表示地核,A表示莫霍面,B表示古登堡面。3、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部分,即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顶部。4、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大气的根本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但大气最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2、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通过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的热量越多,即保温作用越强。4、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是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风)。在图中绘制出空气运动的方向、标注出地面气压的高、低。5、空气水平运动(风)的方向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2气压带和风带1、在图中标出气压带、风带的名称,画出风带的风向。2、气压带中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是赤道低压带、极地高压带;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风带是从高压带吹向低压带带,并考虑地转偏向力形成的。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是无论南北半球都是7月向北移,1月向南移。4、北半球1月(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从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阿留申低压;北半球7月(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从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夏威夷高压。5、东亚地区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可以在形成冬季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季风现象。(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6、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主要分布气候成因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到回归线之间受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干湿季分明,干季高温少雨,湿季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受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气候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多雨§3常见天气系统1、图中1表示冷锋,2表示暖锋。其中冷锋在我国出现的频率较高。2、锋面天气系统: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现象实例冷锋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易出现雨雪大风及降温天气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夏季的北方暴雨;冬季的寒潮(大风降温);季的沙尘暴暖锋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易出现连续性降水或雾等天气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江南春雨3、图中的1表示高压,2表示低压。4、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气流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方向。5、图中1形成的天气特点是晴朗少雨,如我国夏季的伏旱、冬季的寒潮、秋季的秋高气爽等天气。2形成的天气特点是云雨天气,如我国夏秋季的台风现象。§4全球气候变化1、全球气候变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现代气候变化最主要的趋势是全球气候变暖。2、在我国,气候变暖现象由空间上看,北方地区十分明显,由时间上看,冬季季节比较突出。3、产生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的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的破坏、人口的增长4、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导致海平面上升;(2)改变水循环,产生洪涝、干旱等灾害;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及供需矛盾。(3)有利于高纬国家,使其农业增产(生长期延长);不利于低纬国家,使其农业减产(洪涝与干旱加剧)。第三章地球上的水§1自然界的水循环1、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其中储量最大的是冰川水,利用最多的是河流水。2、水循环示意图(4)能够更新和净化陆地水资源的是海陆间循环。人类在利用水循环过程中对地表径流的利用和影响最大。3、水循环的意义:(1)维持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2)促进全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3)塑造地表形态;(4)对陆地水资源具有更新、净化的作用。§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形成洋流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另外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也可以影响洋流的方向。2、洋流的主要类型有寒流和暖流。3、在图中绘制出洋流的方向。4、图中的寒流包括5、7、10、11;暖流包括1、2、3、4、6、8、9。5、洋流的影响:(1)影响高低纬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2)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的温带海洋气候气候即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如沿海地区受寒流影响可能形成荒漠。⑶对渔场的影响:太平洋中由于寒暖流3(日本暖流)和7(千岛寒流)的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由于上升流的影响在11(秘鲁寒流)处形成秘鲁渔场。(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扩大污染范围;加快污染物的净化。(5)对海洋交通运输的影响:顺流时可以加快速度、节省燃料;寒暖流交汇处易出现雾,可以干扰交通运输;另外洋流可能由高纬带来冰山,危害交通运输。§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自然资源按其性质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属于其中的可再生资源。2、影响水资源丰歉程度的因素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等,其中径流量是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最重要的标准。3、水资源的数量主要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大小,水资源的质量主要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高低。4、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可以影响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在科技落后时代,人类主要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科技发达时代,人类利用水资源的种类增多,利用方式多样化。例如地下水开采、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5、当前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必须合理利用水资源,因为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6、人类利用水资源的措施:开源:(1)修建水库;(2)跨流域调水;(3)海水淡化。(4)合理开采地下水;(5)人工增雨;节流:(6)提高节水意识;(7)提高利用效率和重复利用率;(8)减少污染浪费。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地质作用按照能量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两种类型。由整个地质时期看,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居主导地位2、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热能),它可以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内力作用主要包括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等基本形式。3、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地壳运动,其按运动方向和性质又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升降(垂直)运动两种形式。4、水平运动常常形成褶皱山脉、断裂带、裂谷、海洋等;垂直运动常常形成地势起伏、海陆变迁等。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5、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能、重力能),它可以使地表变得平坦;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等基本形式。6、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地壳物质循环)。在图中填出相应名称。§2山岳的形成1、山岳的主要类型包括褶皱山、断块山、火山。2、褶皱的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两种类型。其中岩层向上拱起形成的是背斜,其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岩层向下弯曲形成的是向斜,其岩层的新老关系是中心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3、在内力作用影响下,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如果考虑到外力作用,背斜的顶部由于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成山谷,而向斜的槽部受挤压力作用,不易发生侵蚀作用,从而形成山。世界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科迪勒拉山脉等按其成因类型都属于褶皱山。背斜属于储油气构造;可修建隧道;向斜属于储水构造。4、岩层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破裂并沿破裂面发生明显位移而形成断层。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则形成地垒,容易形成断块山地,例如华山、庐山、泰山等即是如此形成;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则形成地堑,容易形成低地和谷地,例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等即是如此形成。5、哥伦比亚高原、我国长白山主峰、日本富士山等都由于岩浆活动形成的。6、山区的交通线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因为山区地表崎岖不平,而山间盆地及河谷地势相对较平缓。7、山区的交通线长度较长,弯曲度比较大。因为山区的交通线需要绕过各种障碍物。8、山区的交通线主要以公路为主,其次才是铁路。因为山区的交通建设成本比较高,难度比较大,而公路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3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流地貌按照成因可分为侵蚀地貌、堆积地貌。2、溯源侵蚀可以使河谷向河流源头方向伸展;下蚀可以使河谷加深,侧蚀可以使河谷加宽。3、河流堆积地貌最典型的类型是冲积平原,它是由河流上游出山口的洪积-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的河漫滩平原、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平原等组成。4、高原地区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的河漫滩平原,其形态呈条带状,比较分散,规模比较小。主要原因是:这里气候温暖(海拔低),土壤肥沃,水源充足。5、山区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平原或山前的冲积扇,其形态呈条带状状,比较分散,规模比较小。主要原因是:这里地形平坦,地表或地下水源充足,土壤肥沃。6、平原地区的聚落一般分布在三角洲或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平原,其形态呈条带状状或团状状,比较密集,规模比较大。主要原因是: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内河与海洋交通便利。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组成环境的各个要素,总是力求整体的一致性;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引起其它要素甚至整体发生相应改变。2、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如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等过程。3、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新功能。其中,生产功能是指自然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平衡功能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4、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即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是由多个地理要素变化共同组成的。5、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即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相应改变。§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以热量变化为基础,形成自然带由赤道向两极呈现南北方向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在低纬、高纬地区最明显。2、以水分变化为基础,形成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呈现东西方向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在中纬地区最明显。3、以水分和热量的共同变化为基础,形成自然带由山麓向山顶呈现垂直方向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在高差较大的山区地区最明显。当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2、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农业革命之前因为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农业社会时期因为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工业革命开始后因为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3、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俄罗斯、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因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转变,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今后人口数量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5、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主要分布在热带原始森林等地区的落后民族和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主要分布在亚、非、拉等洲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中国等)7、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8、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二战前因为殖民主义扩张、资本主义发展、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开辟人口迁移从旧大陆到新大陆、从已知开发国家到未开发地区。迁移路线欧洲人到美洲、非洲,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东亚、南亚人被招到美洲。二战后因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流动工人增加(外籍工人)迁移路线拉丁美洲人到北美打工,南亚、南欧、非洲人到西亚打工,南欧、非洲人到西欧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因为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国家从东部城市抽调各种人员支援西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大量农村人口从东部人口稠密区迁往西北和东北;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因为改革开放政策,人口自发迁移由内地到沿海,山区到平原,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5、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迁出地:有利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利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迁入地:有利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利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8、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古代: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3人口的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就是环境人口容量。2、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3、合理人口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形态的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2、城市形态的类型:团块状分布平原地区,例如成都、合肥、华盛顿。条带状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例如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组团状分布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重庆。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城市内部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功能区的分布状况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分区明显;3、功能区比较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是城市主要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商业区占地面积小,点状或带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化位于市中心、交通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城市外缘迁移,趋向于炎主要交通线分布位于市区外缘及交通线两侧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6、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8、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后期: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城市等级划分:依据城市人口规模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城市等级低,数目多,距离近,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数目少,距离远,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6、门槛人口与商业服务等级(1)把维持一家企业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称为门槛人口服务人口>门槛人口(赢利)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保本)服务人口<门槛人口(亏本)(2)商业等级与门槛人口的关系:根据门槛人口的大小,可划分出商品或服务的等级。价格低,门槛人口小,为低级商品;价格相对较高,门槛人口相对较大,为高级商品§3城市化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人口的城市化1、城市化的含义城市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土地的城市化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推力: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动力: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4、城市化的意义:(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发展阶段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特征城市化水平低、发展慢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速度很快城市化水平高、增长缓慢或停滞出现问题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问题少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中心城区衰落、市中心空心化发展趋势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出现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来源危害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铅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危害健康(伦敦烟雾事件、光化学污染、酸雨)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繁殖(骨痛病等)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白色污染、废旧电池等)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危害人体健康8、城市环境的改善措施(1)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2)建立生态城市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农业的区位选择1、农业的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2、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生产的位置(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5、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6、农业地域的含义: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7、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8、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分布澳大利亚的西南端、东南端(墨累-达令盆地)区位条件: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发展措施:东水西调优点: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③灵活的生产选择§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在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作物:水稻为主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1)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4)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2)单产高,商品率低(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4)水利工程量大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中国东北和西北(国营农场)作物:小麦、玉米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交通运输便利(3)市场广阔(4)地广人稀(5)机械化程度高(6)农业科技先进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生产对象:牛、羊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2)地广人稀,地价低(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1)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如修建铁路)(2)合理利用草场(如围栏放牧、划区轮牧)(3)种植饲料(4)开辟水源(如打机井)(5)培养良种牛、防病害5、乳畜业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产品:牛奶及乳制品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1)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温带海洋性气候)(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1、工业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2)按生产对象:采掘业、加工工业按产品性质:重工业(主要为生产服务)轻工业(主要为生活服务)2、主要的区位因素:市场、原料、能源、交通、技术、劳动力、政策、土地价格,水资源等。理想的工业区位:充足的原料、动力;质高价廉的劳动力;前景广阔的市场;便利的交通。目的: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五种主导型工业类型的特征原料导向型原材料不便运输或运输成本高一般接近原料产地布局,主要有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钢铁厂。市场导向型产品不便运输或运输成本高,一般接近消费市场布局,主要有啤酒厂、饮料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动力导向型对能源需求量大,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厂,主要有电解铝、冶金、化学等重工业。劳动力导向型需要廉价劳动力,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主要有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等工业技术导向型对技术要求高,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主要有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3、影响工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的发展变化(1)科学技术进步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钢铁工业区位条件变化:近煤型(动力导向型)----近铁型(原料导向型)----临海型(市场导向型)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原料、燃料的影响减弱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力数量和体力影响减弱,质量影响增强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市场的影响增强(2)环境保护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3)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政策变化、乡土情感、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等§2工业地域的形成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1.工业联系(1)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投入——产出的联系)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第二种是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汽车组装厂、生产流水线。(2)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3)信息上的工业联系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3.工业地域(1)工业地域的概念: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3)工业地域的性质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区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1.发展的区位条件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离铁矿较近(如法国洛林铁矿)③充沛的水源(如莱茵河、利珀河、鲁尔河)④便捷的水陆交通⑤广阔的市场2.衰落的主要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使用)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3.综合整治措施A、调整工业结构B、调整工业布局C、发展第三产业D、优化环境(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等的排放;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植树造林)E、建立高等院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4.辽中南工业区(1)区位优势: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接近市场,劳动力丰富。(2)与德国鲁尔区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鲁尔区内铁矿资源不丰富,辽中南水源供应紧张。传统工业区普遍存在问题(衰落原因):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1.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2.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