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二十七)_第1页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二十七)_第2页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二十七)_第3页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二十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故都的秋》【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作者的选材取向,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审美趣味。2.通过涵咏语段,揣摩典雅细腻朴素有韵律的散文语言,来引导学生学习描写,品故都秋味之审美表达。3.通过适度地拓展和理性的思辨,体味作者作为传统文人独有的文化情怀,感受作品中透露出来的独特的生命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设想】1.《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散文,主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领略大自然的多彩多姿,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2.本次公开课上课的班级是石桥中学高一(6)班的学生,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并且对这类淡到极致是浓郁深沉风格的散文,体会普遍较浅,如何在一堂课的时间内教学生“会读文、学表达、品秋味、懂雅趣”,有较大的难度,所以课堂上问题的设置与生成,文本的理解、研读和探究等,要适度考虑到学情,尽量让课堂富有弹性。3.

本节公开课是郭惠宇语文工作室课题研究项目“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思维品质的策略研究”的一个教学案例,所以本节语文课力求在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方面作一点探索。4.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典雅细腻朴素有韵律的散文语言的赏析和悲凉情感的品味。难点:秋的独特的意境和文化意蕴。5.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从郁达夫的名言“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和人生的心情”导入。设计意图:力求贴近文本,简约导入。二、初读课文1.破题,整体感受。设问:故都即指北京,北京的称谓有许多,比如林语堂《京华烟云》之“京华”,梁实秋《北平的零食小贩》之“北平”。“故都之秋”能否换成“京华之秋”?2.诵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设问:作者为什么不写江南之秋,而写故都之秋?设问:作者写故都之秋,选取了故都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的景物来写?为什么不写陶然亭的芦花等景物?投影呈现: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对题目的理解,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氛围;并采用诵读方式和三个设问环节引领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并理解作者的选材取向和审美趣味,以及揣摩其文语言之典雅和有韵律的风格。三、再读课文设问:故都之秋总体上有什么特征?“清、静、悲凉”在文中体现在哪些地方?投影呈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投影呈现: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投影呈现: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秋雨图作为机动内容)设计意图:通过对细腻朴素深沉的语言的品味和语段的涵咏,来品读故都秋味,尤其是清与悲凉之情味;紧扣独特的审美表达、唯美的生命感悟、传统文人别样的文化眼光等角度展开,教师引领与学生体悟相结合,力求能让学生通过玩味语言,沉潜到文本中去。四、深入探究设问:作者欣赏悲凉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投影呈现:

国民政府是国民的政府,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府,它的基础是建立在众多人的基础上,然而现在执政的却是几个和民众相距很远、对民众漠不关心的人。(《郁达夫自传》)

令人愁苦的贫苦,何以与我这样的有缘?使人生快乐的富裕,何以总与我绝对的不来接近?(《零余者的觉醒》)

1896年12月7日出生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普通家庭。四岁丧父,家庭窘迫。七岁入私塾,九岁便能赋诗。

一生漂泊不定,个性忧郁善感。1913年,9月随长兄郁曼陀去日本,开始了弱国子民在国外的求学生活。1945年8月29日在苏门答腊被日本宪兵诱骗至郊外掐杀。

曾于1919、1923、1925、1926、1934年先后到过故都北平,或作短暂停留,或任教北大,或看望寓居的妻儿,或因长子龙儿夭折,或携眷北上旅游、避暑。设问:作者把悲凉当作美来欣赏,你觉得悲凉是一种美吗?川端康成:悲和美是相通的。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力求将学生的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并力求体现一定的思辨色彩,力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五、作业布置(1)以某个写景段为例,写一个景物片段。请你尝试着采用一定的审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