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近代宗教精神的_第1页
宗教改革-近代宗教精神的_第2页
宗教改革-近代宗教精神的_第3页
宗教改革-近代宗教精神的_第4页
宗教改革-近代宗教精神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宗教改革——近代宗教精神的产生名词解释:九十五条论纲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耶酥会思考题:1、德国宗教改革爆发的原因?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3、卡尔文教的思想主张及其阶级实质?4、为什么产生于罗马帝国后期的基督教能够历经古今而经久不衰?第一节宗教改革的酝酿16世纪宗教改革是一场冲击社会各阶层的全民性运动。

基督教在欧洲的历史发展古罗马时期的基督教中世纪的基督教资本主义时代的基督教(1)(2)(3)“不了解基督教就不能深刻认识历史上的欧洲”这句话体现了基督教在欧洲历史上的重大作用。(1)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建立之初是被统治阶级的宗教,具有朴素的平等思想和反抗精神。公元313年“米兰敕令”的颁布,标志基督教被罗马统治者承认并利用,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基督教的性质由初期的反压迫反暴政,渐渐变为忍耐顺从,斗争性尽失。(2)进入中世纪,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基督教会将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政治上宣扬“君权神授”将王权神圣化,顽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经济上,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为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推波助澜。思想上,垄断一切文化教育,宣传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同时实行文化专制统治。总之,在封建社会它同时扮演刽子手与牧师的双重角色。(3)随着新生产关系的成长,民族国家的出现,爆发了以宗教改革为主题的反封建运动,产生了适合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路德教、卡尔文教等新教教派,他们主张“信仰得救”“先定论”,从理论上否定了教会权威。这为开始强大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的事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基督教不仅以自己的变化适应社会的变化,而且它总是以一种广为人们所接受的传统形态进行种种变革。至今仍在影响着西方社会的政治、精神与道德生活。梵蒂冈城国(圣彼德广场)二.德国宗教改革1.宗教改革运动的背景①政治方面:中世纪后期以来,意大利以外的许多民族国家不断增长一种独立精神,反对外来干涉,倾向于将教皇看成外国人,认为他无权干涉别国事务。特别是15-16世纪,英法等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相继建立,君主要求绝对权威,任何君主都无法容忍自己长期无权控制本国事务,不能容忍领地内两种管辖权的存在。②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各国教会不仅控制全国土地的1/10左右,还有向人民征收什一税,出售教职,向主教教士第一年的收入征收佣金等特权。并且天主教的教义与建筑在追逐利润基础上的资本主义是相对立的。③宗教方面:A天主教会出现种种弊端。B新兴资产阶级对繁琐的圣事理论和仪式以及由教士掌握神的权威感到不满C14世纪的教俗斗争,“阿维农之囚”的出现导致了教会势力的衰弱,教会本身也急需改革1296年,法王腓力四世下令对教会财产征收20%的所得税,罗马教皇立即宣布废除腓力的教籍,腓力则逮捕了教会的使节,烧毁了教皇敕令,并派军队到意大利罗马软禁了教皇卜尼法八世。卜尼法死后,腓力又操纵一个法国主教当选教皇,并将教廷从罗马迁到法国南部一个小城阿维农,扣押教皇作为人质长达70年之久,历史上称为“阿维农之囚”④精神方面,文艺复兴的兴起和人文主义对教会黑暗的揭露也是宗教改革的推动因素之一。2.德国最早爆发宗教改革运动的原因德国宗教改革是德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化的结果。德国经济发展的分散性,政治的分裂以及野蛮专横的封建统治,引起了德国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尖锐的矛盾(1)在统治阶级中,诸侯是最有实力的集团。他们与君主抗衡,迫使城市和骑士都服从其统治,并对广大农民实行残酷的剥削。骑士已经失去了昔日的地位,他们不满诸侯的专权,嫉妒和羡慕教会的财富,要求加强皇权并统一国家(2)市民阶级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反对诸侯割据和高级僧侣的特权,城市平民充分复杂,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同盟者。(3)广大农民数量众多,承担着各种租税和徭役。商品经济发展以后,农民的处境日益恶化(4)教会僧侣占有特殊的地位,利用德国的分裂局面,把德国当做“教皇的乳牛”,掠取大量的财富,从而激起了德国各阶层的强烈不满德国本身的特殊情况以及教皇在德国格外残酷的剥削,使德国成为了宗教改革的急先锋。3.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路德于1483年11月出生于萨克森的埃斯勒本城,他与中产阶级社会的联系说明了他一生的政治倾向。(1)马丁·路德“论纲”的发表及其意义马丁·路德于1517年10月30日起草了《九十五条论纲》,第二天贴在了维登堡教堂的门口,要求公开辩论赎罪券的问题。路德提出,教皇没有免除人的罪恶的权力,免罪权在上帝,因此赎罪券可以免罪的说法是错误的。论纲的意义在于对天主教只有通过教会和教皇才能赎罪的说教予以公开的否定,这无疑是对天主教会一个沉重的打击。在当时德国社会矛盾极端尖锐的形势下,各阶层的矛头都针对罗马天主教会,路德的论纲就如放出的闪电,引起整个德意志民族都投入运动了。社会各阶层都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来理解论纲。农民平民认为和一切压迫者算账的时候到了,把它看做起义的信号市民阶级渴求建立“廉俭教会”和使德意志得到统一骑士和部分诸侯则趁机企图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并夺取教产。(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宗教纲领和政治纲领1520年8月-10月,路德相继发表了三篇重要的文章《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论基督教的自由》和《教会被囚于巴比伦》文章中概述了路德宗教改革的宗教纲领和政治纲领《论基督教的自由》和《教会被囚于巴比伦》两篇文章全面包括了路德的宗教纲领。主要阐述了“因信称义”的信条。“因信称义”学说新教单因信仰,是人灵魂获救的唯一准则。旧教多因信仰善功仪式(弥撒、朝圣、苦刑等)教士的中介作用Text核心是“信仰得救”分歧“因信称义”说可简单归结为:①信仰得救,人的得救不因任何行为而在于信仰,并且唯有信仰;②“圣经”高于一切,最高权威不是来自罗马教会,而是《圣经》,只要虔诚守信,人人可以得道;③建立“廉俭教会”,基督教会应包括一切信众,“人人皆僧侣”;④最后,基督徒的生活之本在于不分僧俗,一切天职都同样神圣。路德拾穗《圣经》一页《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中,路德提出了宗教改革的政治纲领,成为德意志的独立宣言。路德严厉批驳了罗马教廷关于教会权力至上的说教,反对罗马教廷在德国的特权地位。主张驱逐罗马教廷在德国的政治和经济势力,实现民族独立,号召德意志贵族联合起来,反对教皇,解放德国。并且要求建立脱离罗马教廷的民族教会,剥夺教皇任命德国主教的权力,教会的职务应由德国人担任,并停止向罗马教廷缴纳教会税。但是路德不想依靠下层人民,而倾向于贵族和诸侯,他还赞扬皇帝查理五世的品德,并对皇帝寄予希望。路德的宗教改革纲领,表达了市民阶级的政治要求,也反映出这个正在形成中的阶级的软弱性。闵采尔的宗教改革观点与路德的不同1、闵采尔改革的重点是把由农民和平民大众进行的社会政治变革作为根本任务,而不像路德那样只着眼于确定新的宗教信条和信教形式2、他表面上也借助于《圣经》的权威,但强调人们不是从字面上,而是从精神上理解它。3闵采尔也主张借助圣经使信仰得救,但对信仰的理解却与路德根本不同。路德不敢把信仰解释为理性,而闵采尔认为信仰就是理性,因此无论是否是基督徒,人人可以有理性,通过它人人可以升天堂。天堂不在来世,而在此生。闵采尔的政治观点体现在他的宗教观点之中,他认为上帝的意志就是为社会谋利益,人们为了社会公益而积极忘我的活动,就是为上帝服务,人民的宝剑应该对准上帝的敌人,指向那些侵夺公共财富的富人和剥削者;要消灭德国贵族和诸侯的城堡和寺院,使德国不再是诸侯和贵族的德国

三.宗教改革向欧洲扩展1.新教在德国的确立

新教诸侯联合发表“抗议”,由此新教徒得名“抗议者”(Protestant)。1555年,查理五世同新教诸侯谈判,订立“奥格斯堡和约”规定各地诸侯、帝国城市有权选择领地内的宗教,确立了“在谁的国家,信谁的教”的“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Lutheranism)从而取得合法地位。“奥格斯堡和约”后,德国分属新旧两教,全德宗教与政治分裂更为严重。

2.宗教改革在瑞士的发展

乌德利希·慈温利(1484—1531)法国人约翰·卡尔文(JohnCalvin1509—1564),26岁时发表著名的《基督教原理》,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神学理论。①加尔文的神学出发点是所谓的“先定论”,依其理论,上帝的意志是唯一权威,世上只存在两种人,上帝的选民或弃民,两种命运是预定的,绝不可能改变。这种理论完全否定了教会与教皇存在的意义,使现世成为生活的唯一目的。卡尔文教派的集会②主张彻底改革教会,简化教会组织仪式,民主选举产生神职人员。建立廉俭教会,成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③卡尔文主张节约、俭朴等道德,取消一切浮华的宗教仪式,世人应以严格的纪律和简朴生活为特征,卡尔文的宗教观念与实践活动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Thecametovaluepovertyandthrift,todespisedisplayandworldlypleasure.)珍视贫穷节俭,蔑视铺张和世俗的快乐。3.天主教的反宗教改革

1545至1563年间,意大利北部特兰托。耶稣会,1534年由西班牙贵族罗耀拉创建于巴黎,其宗旨是维护教皇威信,重振天主教会,对抗宗教改革。耶稣会是一个准军事的宗教组织,内部纪律极其严格,会员必须无条件服从会长和教皇,为达目的往往不择手段。16世纪后大力向亚非美洲渗透,积极扩充势力。汤若望在中国罗耀拉晋见教皇基督教新教的三大宗派卡尔文教(Calvinism)路德教(Lutheranism)英国安立甘教(Anglicanism)基督教新教的三大教派。

基本的共性:①主张信仰得救;②《圣经》是最高权威;③建立民族教会;④取缔繁文缛节。路德宗为温和派卡尔文宗为激进派英国国教为保守派17世纪欧洲基督教的主要国别

第二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