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谢建群教授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谢建群教授20多年来一直从事消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独特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经验,结合疾病和症状,以及良好的药物效果。现将谢教授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1胃不和胃消气阴病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其特征是胃黏膜出现局部或广泛的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黏膜变薄或膜肌层增厚,伴有不同程度的胃分泌功能低下。由于其易伴发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特别是重度不完全性大肠化生或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有引起癌变的可能,故又称其为胃癌前病变。根据本病临床多以胃脘疼痛、饱胀、嘈杂等为主要表现,因此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胃痞”“胃脘痛”等范畴。本病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感受邪气、脾胃虚弱等,导致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常而形成。其病在胃,但与肝脾关系密切。谢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基础在于脾胃虚弱,脾虚重在阳气,胃损重在阴液。无论证候虚实,均以脾胃气虚、邪滞胃腑、胃失和降为根本病机。本病经久难愈,病势缠绵,常因实致虚,以虚致实,反复发作,故而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其病理特点。脾为太阴湿土之脏,主湿而恶湿,脾气虚弱,健运无权,水液积聚成湿;肝主疏泄,调畅人体气机,协调脾胃升降。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情志抑郁,久则气滞化火,肝火犯胃,灼津为痰;气滞日久,血行不畅,则血瘀内生;胃为多气多血之腑,痰、湿、瘀互结交阻胃络,终成癥积。是故谢教授临证每每详察病情,了解病之起因、饮食情志,诊其舌脉,辨其寒热,定其虚实,权衡轻重。2阳化气气阴虚阴病阴治泻施谢教授认为,本病证情变化多错综复杂,或虚或实,或寒或热,在气在血,多有不定。就虚实而言,以虚证居多,其中又以脾气虚为主,胃阴虚者次之;就寒热而言,以虚寒证多见,虚热证次之;就气血而言,初病在气分,气机阻遏,继之由气及血,瘀血聚胃。然而以上所述并非相互对立,而是各有轻重。故在治疗上,谢教授主张通补兼施,标本兼顾。临床用药,脾胃气虚重者以潞党参、黄芪、炒白术、怀山药等健脾益气。虽然本病以气虚为本,但疾病之初实邪较重,且多虚不受补,若大剂补气则有碍胃之嫌,可使胃脘胀满加重。此时应先治其标,或理气和胃,或清化湿热,或温化寒湿,而后再大剂补中益气以治本。胃阴虚重者可视大便情况而选择用药,便溏者多选用酸甘化阴之品,如杭白芍、乌梅等;便秘者多选用增液汤之生地黄、玄参、麦冬等,取其甘寒滑润之意。脾胃虚寒者加用干姜、吴茱萸、熟附片、小茴香等温中散寒。阴虚内热甚者,以肥玉竹、石斛等养阴清热。对于胃气阻滞,肝郁气滞重者常加佛手、八月札、香橼皮等,理气而不伤阴。病久生瘀者,治当理气行瘀,行血先行气,故常在莪术、丹参、郁金、路路通等化瘀药中加入桔梗、牛膝以调升降。湿浊中阻湿偏重者予藿香、佩兰与陈皮、半夏,取其升降之性;热偏重者酌加黄连、黄芩、葛根;对久病湿浊不化者,常选石菖蒲与川厚朴、苍术同用,或配砂仁、薏苡仁理气化湿。另外,谢教授临证每每加入神曲、山楂、炒谷芽、炒麦芽等消食健胃之品,既能改善食欲,更能促进药物的吸收。3抗胃黏膜感染对于病理见有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的患者,目前尚无针对性的西药能将其治愈,若患者坚持服用中药,或有逆转的可能。谢教授治疗此类病患时,多结合胃镜检查结果和病理报告,适当选加中药药理研究具有一定防癌、治癌作用的清热理气活血之品,如半枝莲、藤梨根、石见穿、八月札等。通过改善胃黏膜微循环状态,增加胃黏膜血流,纠正病变局部的缺血、缺氧和营养代谢障碍,促进炎症吸收,以期逆转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等病变。对于胃酸反流严重的患者,酌情加入煅瓦楞、海螵蛸,以减少胃酸分泌,调节胃内酸碱度。同样,对于幽门螺杆菌(HP)检测阳性者,谢教授亦多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经体外筛选对幽门螺杆菌具有一定抑杀作用的中药,如蒲公英、芙蓉叶、黄连、白花蛇舌草等。他认为用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决不能完全用西医的观点来看待,中药抗HP感染,不能单以抑杀率作为准则,而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变HP赖以生存的条件来抑制其活性。另外,谢教授认为,对于本病的治疗,除辨证用药外,还应当帮助患者加强精神调摄,避免不良情绪刺激,使肝气疏泄如常,再配合合理的饮食调护,如此可更好地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康复。4肥瞳草案袁某,男,35岁,2008年7月5日初诊。患者5年来反复出现胃脘部胀满不适,时有隐痛。2007年6月行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检查示:炎症(++),萎缩(++),肠化生(++),HP(-)。症见嗳气频频,泛酸嘈杂,口干,纳差,大便2日1次;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证属脾虚胃热,治宜理气健脾、清热和中。处方:潞党参15g,怀山药15g,炒扁豆12g,茯苓15g,肥玉竹12g,生何首乌30g,虎杖30g,降香9g,枳壳15g,陈皮6g,白芍药15g,煅瓦楞30g。14剂。二诊(7月19日):胃脘胀痛减轻,泛酸基本消失,口干已解,嗳气嘈杂如故,胃纳渐馨,大便调畅。治同原意,上方去煅瓦楞、肥玉竹,加炙苏子15g、川厚朴12g。14剂。三诊(7月23日):诸症好转,嘈杂基本消失。继以健脾理气为主,辅以清热活血。处方调整如下:潞党参15g,炒白术15g,怀山药15g,炙黄芪12g,茯苓15g,白花蛇舌草30g,蛇莓30g,半枝莲15g,川芎9g,丹参9g,制香附15g,焦山楂12g,神曲12g。其后,患者以上方加减治疗1年,诸症消失,饮食如常。复查病理示:炎症(-),萎缩(+),肠化生(+)。按患者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气滞于中,脾气不得升,胃气不得降,故发为胃痛。方中以潞党参、怀山药、炒扁豆、茯苓健脾益气主升;降香、枳壳、陈皮理气降逆主降;肥玉竹、生何首乌、虎杖清热养阴;白芍药缓急止痛,兼润肠通便;煅瓦楞抑酸。诸药并行,共奏理气健脾、清热和中之功。二诊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把握时机2025年证券从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影视设备行业信息技术支持服务批发考核试卷
- 常州新风管安装施工方案
- 纤维素纤维的抗菌性与保健功能考核试卷
- 财务预算编制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会计错误更正试题及答案
- 租赁设备的行业应用案例解析考核试卷
- 干部休养所人际关系和谐考核试卷
- 2024年项目管理目标管理试题及答案
-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应试基础知识复习试题及答案
-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错别字
- 个人用电协议合同范例
- 2025年江苏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SZDB∕Z 317-2018 大中型商场、超市安全防范规范
- 《圆柱和圆锥》单元整体设计(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北京版
- 《盖碗茶介绍》课件
- 基于专利视角下人工智能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
- 印刷行业安全培训
- 产品经理实习报告
- 2025赡养老人个税扣除分摊协议书模板
- 《陆上风电场工程变形测量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