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材料题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_第1页
选修4材料题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_第2页
选修4材料题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_第3页
选修4材料题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_第4页
选修4材料题市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优质课金奖名师赛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贞观四年,就怎样处理东突厥政策问题,唐太宗与君臣进行了一番争论)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能够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认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布署为君长,不相臣属,……国分则弱而宜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置都护府,为其节度,此安边之长策也。”……温彦博认为:“徙于兖、豫之间,则乘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建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蔽,策之善者也。”……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多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上戒之曰“……今令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扰,非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资治通鉴·唐纪九》依据材料归纳提炼材料中三种“民族政策”观点并评价唐太宗民族政策。(15分)1/21观点:①主张强行内迁少数民族于中原策略,把游牧民族变成农民②主张采取分而治之政策,分散各部,在其旧地设都督府管辖③主张采取怀柔政策,对归附者不加歧视,保全其部落,顺从其习俗,教之礼仪。(9分)评价:唐太宗民族政策有主动作用,加强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6分)2/21材料一康熙不论对传统文化还是西学,不论对中国人还是对外国传教士,都没有偏见。他这种对待各种文化、不一样种族平等心态,来自于其海纳百川博大胸怀和追求真理科学态度。——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材料二康熙对孔孟程朱那一套迷恋与提倡几乎超出任何汉人皇帝,实在基于对儒家思想中消极面偏爱,并由此造成了清代窒息改革沉闷政治局面。……汤若望、南怀仁天文历算即使准确,却只用来为官廷迷信活动服务;白晋、雷孝思、杜德美等人化费三十多年测绘出了《皇舆全览图》,全国印刷业、测绘业却未趁此而改进;南怀仁造出西洋火炮虽受到康熙称赞,却既未推广,也未引发对军火工业重视;科学著作翻译过来了,而府州县学仍在以八股取士……。——郭长庚《应该重新评价康熙帝》(1)材料一、二关于康熙对东西方文化态度上有着截然不一样评价,结合材料概括指出这种不一样。(6分)(1)材料一认为康熙含有民主、平等精神和科学态度。(3分)材料二认为康熙未能顺应世界时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过渡最正确时机。(3分)

3/21材料三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讲述了康熙皇帝棚良私访系列故事。当前共完成五部144集,《康》剧系列故事,情节波折迷离、惊心动魄,人物丰富生动,戏剧结构明快,格调诙谐得当,每一小部还有大量当红艺人加盟,所以一播出使得到部分观众喜好。(2)材料三反应现象可否作为研究康熙主要依据?为何?对这种历史题材作品,你有怎样认识?(5分)(3)你认为正确人物评价方法有哪些?(4分)4/21(2)不能够。(1分)因为文艺作品是经过艺术加工,带有作者主观意图。(2分)历史题材作品包括详细人物、事件时要尊重历史史实。(2分)(3)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当初历史背景下,一分为二、客观评价。(4分)5/21材料一华盛顿纪念碑是1885年在美国首都建成高达555英尺一座石质方尖碑。纪念碑内部中空,内壁上嵌有各个国家、美国各州市、各大团体及名人所赠石碑188块,其中包含一块清朝宁波府所赠汉字石碑。碑上文字取自徐继畲《瀛寰志略》:“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其治国崇让善俗,不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谓人杰矣哉!”材料二美国一美元纸币拿破仑加冕大典(局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继畲称华盛顿为“人杰”依据。(7分)(2)材料二中两个人,一个是“天下为公”,一个是“天下为家”,但却都在本国乃至世界人民心中享受高尚声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共同原因。(8分)6/21(1)依据:领导独立战争,赢得民族独立;(2分)主持制订宪法,确立共和政体;(2分)任满急流勇退,决不贪恋权位。(3分)(2)原因:作为伟大军事家,都领导本国人民赢得或维护了民族独立;作为伟大政治家,都主持制订法律,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结果,并在世界法律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都采取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政策,维护资产阶级利益;都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主动影响。(8分)7/21材料一: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铁蹄下呻吟。他们道德发展已经落后。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们进步。——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经济学协会”上演说 材料二:甘地还把纺车当做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赖工具。他认为,印度能够放弃大多数进口产品。……所以对甘地而言,恰尔卡(纺车)是自治象征。——海默·劳《甘地传》(1)据材料一、二,甘地为何要“诅咒西方文明”?(9分)(2)有些人称甘地为“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叛徒”,说一说你了解。对于甘地一生评价,说法不一,评价他关键何在?(6分)8/21(1)西方文明很多弊端(物质进步而道德沦丧);英国侵略使印度变成它商品市场;破坏了印度自给自足生产方式。(9分)(2)了解:甘地屡次在群众运动突破非暴力界限时,中止不合作运动并训斥使用暴力群众。关键:要把历史人物放到详细历史环境中去考查。(6分)9/21材料一:一九○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认为保留国粹目标,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政制仪丈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但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但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都是要不得,凡是汉族都是好,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之中,则愈古愈好。——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态度变迁》材料二: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其要保全自来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不一样态度。(8分)(2)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态度改变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简明说明这种改变历史背景。

10/21(1)辛亥革命前,为推翻清王朝需要借用传统文化资源,全方面必定传统文化,对辛亥革命起了主动作用,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消极原因。以后全方面否定传统文化,有利于推进新文化运动,但矫枉过正。(8分)

(2)辛亥革命胜利,但很不彻底;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新文化运动兴起。(7分)11/21材料一克伦威尔主要活动军事: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击溃王军;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政治:处死国王,建共和国;任护国主,实施军事独裁统治;改进法律,有序行政外交:颁布《航海条例》;进行英荷战争文化:扶持文教;宗教信仰自由经济:主动发展工商业材料二“在我们时代,许多人怀着巨大敬意回想起克伦威尔,他是一个虔诚为了国家自由而奋斗战士。”——纳萨尔尼·克鲁奇《克伦威尔历史》 (1)材料一中哪些史实能够说明材料二观点?(6分)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处死国王,建共和国;宗教信仰自由12/21材料三自从17世纪以来,相关克伦威尔著作,源源不停地大量涌现。卷帙浩繁著作,不但内容广泛,而且思想差异很大。对克伦威尔评价,更是褒、贬、臧、否,应有尽有,可说是千差万别。颂扬他人,说他在行动领域中地位正像莎士比亚在艺术领域中地位一样,是古往今来英国人中最伟大人。责骂他人,说他是世界上曾有过最臭名昭彰暴君之一;他之所以成为国家元首,完全是经过他对自由事业背叛和他对那些曾与他共同为争取自由而战斗过卓越爱国者们卑劣和无情背弃。有些人在讲到这么两方面极端评论时曾说:“没有哪一个人像他这么彼人说得更加好或被人说得更坏了。”也有很多人把克伦威尔说成是好坏参半人物。休谟说他在许多方面是“一个优异人物,甚至是一个卓越天才”。然而他却是“靠了坑骗和暴行才使他成为国家第一把手。”用克拉兰敦经典话来说:克伦威尔是一个“勇敢坏人”。因为他“现有那么多受到咒骂、应入地狱罪恶,又有些引发若干人长久思念美德”。——【英】查尔斯·弗思著《克伦威尔传》 (2)为何自17世纪以来,对克伦威尔评价会存在如此巨大分歧?(6分)在历史学习和研究中,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评价历史人物?(3分)13/2114/2115/2116/21材料一:“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摘自1924年孙中山在黄埔军校演讲材料二“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三甘地认为:“使印度贫困.那是机器。”“机器……代表一个大罪恶。”“印度仇敌……是西方物质文明!”——王春良《世界当代史诸问题》材料四(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农村经济,它不但将纺车看成一个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反抗西方文明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农村工业代替集权化城市大工业,才能防止竞争和剥削,毁灭失业和贫富差异,过简单宁静生活,而实现非暴力社会理想。”——《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构想方面分歧》(1)怎样了解材料一中提及“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2分)材料二中“早六年革命”指哪次革命(1分)在这"十三年"中孙中山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活动(2分)(2)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地经济思想主要内容。(3分)17/21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与甘地领导民主革命斗争侧重点有何不一样(2分)

(4)一历史兴趣小组想对孙中山和甘地作一个专题性研究,请帮他们列出一个适当专题题目。(2分)

(1)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阀专制统治;(2分)辛亥革命(2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答对2个即可,2分)(2)甘地经济思想是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他主张恢复以手纺车为中心手工业和自给自足农村公社。(3分)(3)侧重点:孙中山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共和;甘地推翻英国殖民统治。(4分)(4)亚洲觉醒先驱(亚洲“国父”或亚洲民主革命先驱)等(2分)18/2119/21材料一“凡耕高低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湿得所为佳.若水旱不调,宁燥不湿。燥耕虽块,一经得雨,地則粉解。湿耕……不住。谚曰:‘湿耕泽锄,不如归去》,……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谚‘耕而不耢(lao,—种农具,用来平整土地),不如作暴.,”

——贾思勰《齐民要术•耕田》

材料二“采捃(jun)经传,爰(yudn〉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贾思勰《齐民要术•序》

“《汜胜之书》曰:小豆忌卯,稻麻忌辰,禾忌内,黍忌丑,秫(高粱)忌寅未,小麦忌戍,大麦忌子,大豆忌申卯,凡九谷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則多伤敗,此非虚语也•”《史记》曰:“阴阳之家,拘而多忌.”止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