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推断题100题(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07713391969eb1a1af084e7bebd2547/807713391969eb1a1af084e7bebd25471.gif)
![初中化学推断题100题(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07713391969eb1a1af084e7bebd2547/807713391969eb1a1af084e7bebd25472.gif)
![初中化学推断题100题(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07713391969eb1a1af084e7bebd2547/807713391969eb1a1af084e7bebd25473.gif)
![初中化学推断题100题(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07713391969eb1a1af084e7bebd2547/807713391969eb1a1af084e7bebd25474.gif)
![初中化学推断题100题(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07713391969eb1a1af084e7bebd2547/807713391969eb1a1af084e7bebd254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推断题100题(含答案)100题(后附答案及解析)(本题集中了近年来各地中考精粹,由名师作答并解析,是一份难得的专题训练!)1.下列物质均由C、Na、Cl、0、H、Ca六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上述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2)胃液中含有的酸(写化学式,下同);能做为燃料的无机化合物(3)A、B、C、D、E、F、G、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写出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填数字序号)。2.从铜、氧化铜的混合粉末中回收铜的具体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1是(2)滤液I中加入过量铁粉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口(3)试剂A的作用是(4)此实验过程中,下列哪些做法会导致回收到的Cu不纯A.往混合粉末中加入的稀H2S04不足B.往滤液I中加入铁粉不足C.往滤渣H中加入试剂A不足口(5)请写出铜的一种用途:3.不同类别的物质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f”表示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1)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乙物质是,它的一种用途是口②写出“乙f丙”的化学方程式⑵图2能体现某些物质间变化关系的是(填标号)4.已知A、B、C、D、E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氧化铁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E是实验室一种常见溶液,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一”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请回答:ABCDEC的一种用途是;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上述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可用“甲+乙一丙+丁”表示,其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3)若B、C、D、E都不变,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也不变,A还可能是_。5.(12分)利用海水(含氯化钠、氯化镁)处理含二氧化硫废气的方法如下:I.海水处理流程:口(1)写出生成Mg(OH)2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经操作a得到的Mg(OH)2沉淀需要洗净,为证明是否洗净,可取洗涤液少量,向其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即可达到实验目的。A.Na2CO3溶液B.石灰水C.硝酸银溶液H.处理二氧化硫流程:口(3)上图中最终得到“NaCl”的过程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4)图中反应①、③、④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5)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5分)碳、氢、氧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与人类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口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的名称:A;B口(2)若已知物质A和B在光合作用下可以生成C和氧气,则它们直接反应时生成的物质名称是这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生成物不同,根据这一事实可知,与化学反应生成物有关的两条因素是(3)写出C物质在人体内缓慢氧化为A和B的化学方程式7.A-F和某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C是无色气体,B、F是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口式,该反应属于(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3)含D的生产、生活用品腐蚀的过程,实际上是口与空气中的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8.(8分)已知某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Z是不溶于水的固体,某、Y、Z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口(1)写出某的化学式;(2)写出②和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口②;④;口(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重要的化学思想。气体某、Y都含有元素和元素,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不同。请举出某、Y性质不同的一个例子口9.不同类别的物质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下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1)在图甲中若A、B、C三种物质都含有钙元素,AB反应中放出大量热,C是口石灰石的主要成分。试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BC时所需另一种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和元素。(2)下列图乙中能体现某些物质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填序号)10.a、b、c、d、e为初中常见的五种化合物,它们的水溶液相互反应关系如下:①a+bfc+H2O②c+H2SO4fd+a③e+AgNO3fAgCl+c,(1)则a、c的化学式分别是:a:;c:口(2)写出②的化学方程式为;(3)请写出一个“有水生成不一定是中和反应”这个观点的化学方程式:。11.(4分)A、B、C、D、E分别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化铁、碳酸钙和稀盐酸中的一种物质,常温下,B为液体。下图用圆表示这五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一”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出五种物质的化学式;(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与C反应的实验现象为。12.(8分)某是两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为了研究混合物的成分,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某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2)写出某中一种成分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Y为固体,写出Y与某中一种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Y为气体,Y还可以是(填化学式),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3.)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某氯化钠样品中除含氯化钠外,还含有少量的CaCl2和MgCl2以及不溶性杂质.以下是提纯该样品的操作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某的名称是.(2)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3)上述操作流程中共发生个复分解反应.14.下图是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固体C粗盐水沉淀过滤NH3氨化CO2碳酸化NH4C1溶液过滤气体D煅烧纯碱已知:①粗盐水中含有MgCl2、CaCl2;②常温下,NH3极易溶于水,CO2能溶于水,③NaHCO3加热易分解,Na2CO3加热不易分解。完成下列填空:(1)粗盐水加入沉淀剂NaOH、Na2CO3分别除去MgCl2、CaCl2,固体C为,书写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口(2)在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先“氨化”后“碳酸化”的目的是,“碳酸化”时,NaCl、NH3、CO2和H2O相互作用析出NaHC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碳酸化”后过滤获得的NH4C1可用作肥,也可先(填“加热”或“冷却”)NH4C1溶液,再加入石灰水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口(4)“煅烧”时,NaHCO3分解生成的气体D是,若将气体口直接排入空气不合理的理由是(5)鉴别产品纯碱中是否含有碳酸氢钠的方法是15.如图A、B、C三种物质都含有同一种元素,B是单质,A、C都是氧化物,C是一种黑色固体物质。口请回答:(1)写出C的化学式;口(1)G为蓝色,则G中溶质为(写化学式)口(2)用pH试纸检测其余溶液的pH,测得E的pH=7,E为溶液。口(3)将A、B、C、D、F溶液两两混合,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图所示(图中“ ”代表无明显现象)。图中所发生的反应共有个。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口(4)取未鉴别出的两种溶液各20g,分别加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分别加入C溶液,加入C溶液的质量与烧杯中溶液总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P、Q两点溶液呈中性)。口图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图2中R点所示溶液中溶质为(写化学式)17.(2022届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试题)已知A、B、C、D、E五种物质中均含有某种相同的非金属元素,B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图中“一”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省略)。(1)A、C的化学式分别是、.(2)A-B的化学方程式是0(3)D-B的化学方程式是。口(4)E转化为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口18.现有A-F六种常见物质,其中B是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E是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为A,B,E(2)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口A-C:;F-D:19.(6分)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为气态单质,丙为固态单质;A、B、C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液态。化合物D的水溶液呈浅绿色。口(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某;口(2)指出反应④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举一例说明);(3)将A、C两种氧化物区别开来,可使用的一种溶液为(填名称);(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⑤20.(11分)(13分)口单质B是一种常见且用途广泛的金属,B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已知金属B能发生如下一系列变化:试推断:口(1)写出A—E的名称:AB.C.D.E.。(2)写出①一④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③④ 口21.通过学习化学,我们了解了某些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乙、丙、丁、戊均为单质,丙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常温下,丁为黑色固体,戊为紫色金属;G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水溶液显碱性,工业上用甲和丙化合制备G;农业上常用尸改良土壤(如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1)D为;G为.口(2)H和E反应生成C和戊的化学方程式为:22.(5分)A、B、C、D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有如图1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产物已略去):(1)若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DfA口(2)若A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则B-D化学方程式为口(3)取上述物质中的两种,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U型管中液面发生偏转,该过程集气瓶内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口23.镁将成为21世纪重要的轻型环保材料,我国含有非常丰富的镁资源。占地球表面积70%的海洋是天然的镁元素宝库,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镁,其流程如下图所示(图中A、B、C均表示主要成分),卤水中的主要成分有氯化钠、氯化镁等。煅烧水CBA卤水D盐酸浓缩、脱水海水蒸发结晶氯化镁通电镁粗盐精盐请填写下列空白:⑴C的化学式为▲;口的化学式▲;口⑵写出D-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口⑶金属镁在高温下与氮气化合反应生成氮化镁,在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一3。据此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Zd.的分)A、B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的两种溶液,用四个圆表示四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用“下列问题:”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转化成该物质,请回答(1)请写出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A;B;(2)写出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为:;(3)写出B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D是黑色固体,B、C、E是无色气体,B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C,D中含有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他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⑴C是(填化学式);口⑵写出E转化成D的化学方程式;口⑶写出B在高温条件下还原D的化学方程式」⑷评述B物质的“利”与“弊”:(各举一例)。26.初中常见A、B、C、D、E五种物质中均含铜元素,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已知A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物质B;E溶液与铁反应可得到A,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可得到D,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C,结合信息推断:(1)B的化学式是.口(2)D-C的反应基本类型是.(3)写出以下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fE:;口E—A:;E_D:.口27.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的单质,F为红色固体的化合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口CAB高温+A高温②E+F③③高温①D+H④④G⑴C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C;口⑵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8.(10江苏泰州26)下图是一些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C是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是一种元污染的清洁能源,其燃烧产物是H。口无色气体C黑色粉末B盐酸无色液体H加热红褐色沉淀G红棕色粉末A盐酸NaOH溶液黄色过滤溶液FCO高温无色气体E通入氯气(C12)浅绿色溶液D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红棕色粉末A和气体C、E的化学式分别为:AA、CA、E:▲(2)G转化为H和A的反应类型是▲反应;B转化成E和D的反应类型是▲反应。(3)①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口②D和氯气化合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口(4)以上图中无色气体C为中心,延展如下图:全品中考网CO固体J高温化合无色C气体溶液KCaCO3沉淀口①请写出实现这两个转化的另一反应物J、K的化学式:JA、K▲②请完善由CO和CaCO3分别转变成无色气体C的转化关系图,在箭号上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和其它反应物。CO▲口无色C气体▲CaCO3沉淀口.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一”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口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1)写出F的化学式并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2)C和D之间的反应需要高温条件,且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光亮的紫红色,写出它们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A和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8分)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下图为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G(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B与水反应时会(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实验室不用A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C,原因是(4)写出F+G的化学方程式:(5)写出E-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口31.A、B、C、D、E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和E是氧化物,E为红色固体,B和C是单质,且£是由组成B和C的元素组成的,D是一种酸溶液,其溶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图中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问题:EABCDC和D反应的实验现象是;口(2)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在图中标出符合题意的五种物质的化学式(溶液写溶质的化学式)。32.(9分)A为金属单质,B、C、D为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又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A是B是C是D是 口(2)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基本反应类型是.33.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常温下B、C为气体,口且8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D、F均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2:1和1:1;E是红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得到黄色溶液(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EFABCDA.A可能是CO口B.E转变为B一定是置换反应口CD、F中相同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口D.除去B中混有的少量C,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34.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甲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00,难溶于水)和乙(乙是气体,可作气体肥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剂.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1)甲的化学式为;(2)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3)写出丁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35.(10分)某粗盐中主要成分为NaCl,还含有的少量MgCl2、CaCl2和少量泥沙。为了除去杂口质,得到纯净的氯化钠,进行如下实验。(1)除难溶性杂质。将5g的粗盐溶解于足量水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进行过滤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过滤后,将滤液转移到(填仪器名称)进行加热蒸发,得到固体精盐4g。若所得精盐的产率偏低,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A.部分粗盐未溶解B.蒸发时未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导致液滴飞溅C.过滤时,滤纸破损了(2)除可溶性杂质。经过上述操作后,精盐中仍存在少量的MgCl2、CaCl2未除去,现 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提纯,提纯的流程如下:水NaOHNa2CO3滤渣精盐溶解除杂1除杂2过滤滤液氯化钠晶体回答下列问题:①用NaOH为了除去MgCl2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NaOH和Na2CO3如果添加过量了,需往滤液中加入适量除去。③过滤后,所得滤渣中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口④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的主要操作是蒸发,为了获得纯净的氯化钠,应蒸发至___(填序号)。A.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B.快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36.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且丙是常用的建筑材料.请回答:(1)甲的一种用途是 (2)写出乙转化成丙的化学方程式 (3)甲和乙的化学性质不同,写出一点 .37.将某暗紫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将一种淡黄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放出刺激性气体F。回答:口(1)写出名称:A:C:E:F:(2)加热暗紫色固体A时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反应。(填反应类型)(3)写出淡黄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38.)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关系如下图,“一”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反应关系。请根据下列情况回答问题:丁丙乙戊甲(1)若甲、乙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液体,且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乙的化学式为;甲生成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丙、丁、戊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且只有一种元素相同,丙和丁反应会产生气体。请写出丙和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乙为一种气体灭火剂,丙和戊含有三种相同元素,则丙和戊的化学式分别为、;若丁由两种元素组成,则丙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9.(8分)有某固体混合物,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a2CO3、CaCO3、CuSO4、FeCl3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1)常温下,气体A水溶液的pH 7(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2)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理由是:。(3)在滤液E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写离子符号)。(4)写出过程③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40.下图是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图(个别产物可能略去),其中A、B常温下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Y为氧化物,Z是紫红色固体。口(1)在反应①中,物质某起的可能是作用。(2)A是(填化学式,下同);Z是口(3)反应④、⑤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口(4)反应①〜⑥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共有种。口41.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已知:乙、丙均为氧化物,丙与另一种氧化物反应生成丁,丁能用来检验二氧化碳.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甲的名称为;乙与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3分)“嫦娥二号”于2022年10月1日成功发射。用于发射的火箭是“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它装有大量的液氢和液氧燃料。若现有20t的液氢(H2)燃料,则需要液氧(O2)多少吨?口.将100gNa2CO3溶液和153.7gBaCl2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滤液的质量为234g。求:口(1)反应后生成的沉淀的质量(2)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分)某工厂欲从只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工业原料硫酸亚铁,其工业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a的名称是口(2)加入的物质A、B分别是、(请填写所需物质的名称)45.A、B、C、D、E、某、Y、Z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某、Y、Z是单质,B、C、D、E是氧化物,常温下C是液体,Y是黑色固体,E是红棕色粉末。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口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为,C为口(2)B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6.(7分)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B为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E、H均为黑色固体,F是一种无色气体。它们之间有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1)用化学式表示D的组成、(2)F-G的反应类型为图中①表示的反应条件是:(3)指出B的用途(写一种);口(4)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口47.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物质,其中至少有一种物质是无色气体,且人与6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①略去。请针对以下两种情况回答问题。(1)若A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3,F是一种红色金属,则F的化学式为;写出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①;③口(2)若F与C常温下可以反应,②、③属于同一种基本反应类型,则A的化学式为;反应②、③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48.将化学反应进行分类有助于学习.(1)甲物质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物中有NaCl和H2O,甲物质可以是、(填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上述转化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乙物质与O2反应生成CO2和H2O,乙物质可以是、(填常温常压下不同状态的两种物质).(3)A、B、C、D、E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①若图中E为一种酸,则反应A+B-C+D的化学方程式是.口②若图中E不属于酸类物质,则反应A+B-C+D的化学方程式是.49.(5分)A~G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C组成元素相同,E是红色单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口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其中B物质在该反应中起作用。口反应②中的现象为反应③的基本类型是反应。50.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试回答口(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C、D。浅绿色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口(2)写出A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1.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含碳元素的新材料不断涌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认识,正确的是(填序号).A.这三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B.这三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C.这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D.这三种物质都能导电.口(2)由+4价碳元素与-1价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口(3)倡导“低碳”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请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做法.(4)某、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某是有毒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某的化学式;②写出Y-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在自然界中,Y转化为O2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52.金属元素在生活、生产中,以及对人类的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1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NaNO2+NH4Cl=NH4NO2+某第二步:NH4NO2=N2t+2H2O口①第一步反应中某的化学式是②NH4NO2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2)如图是一盏废旧台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它进行观察分析并完成相关实验。①小明发现台灯的铁螺丝钉表面已经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等发生了化学反应。②小红发现铝箔反光片呈银白色,无锈迹,原因是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生成该氧化膜的化学方程式为③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合金,该合金的主要成分为,试写出有铜生成的化学方程式(3)用金属铁制备自来水的新型消毒、净水剂K2FeO4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固体B的成分是,反应a的化学方程式为:②操作I的名称是;操作I所需要的仪器和用品:铁架台、玻璃仪器、试剂、(填一种实验物品名称)。③反应a、b、c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填字母代号)。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53.(2022湖北武汉)某白色粉末状固体甲,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某溶液乙可能含有硝酸钡、氯化钠。为探究它们的成分,某化学小组开展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溶液A呈(填“酸性”、“中性”、“碱性”)。步骤H中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是 。固体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滤液C中除了指示剂外还含有的溶质是 。根据步骤W不能确定固体甲中某物质一定存在,其理由是 。要证明甲中该物质的存在,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观察现象。54.(10湛江)(12分)在古代,人们曾经把A矿石放入烈火中煅烧获得一种红色金属。下图是A能发生的变化,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C的化学式:B,C。口(2)你能判断出A中含有的元素是,依据是 。(3)D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反应类型)。全品中考网55.(5分)(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Na2CO3、Na2SO4、Ba(OH)2、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做如下实验:(I):将少量粉末放在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搅拌、静置、过滤,得无色溶液及白色沉淀;(11):向(1)过滤得到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气体产生;(111):向(1)过滤得到的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立即有较多的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硝酸银,沉淀不溶解。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白色粉末中①一定存在的是,②一定不存在的是③可能存在的是口(2)A、B、C、D、E五种化合物中,A为白色固体,B为无色、无味的气体,E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口①若现象a为“无明显变化”,则只含有三种元素的A的化学式可能为②若现象a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A的化学式可能为56.燃料电池车是靠氢气和氧气反应提供能量。由于它们“喝”的是氢气,产生的是水,真正实现了“零排放”。计算若燃烧1kg氢气,需氧气多少千克?.如图是中学常见物质的转换关系图,其中A、B常温下都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A、B、某、Y、E都为氧化物,某、E都为黑色固体,Y可用作干燥剂,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I为蓝色沉淀,L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请回答:(1)某在反应①中起作用.口(2)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L的化学式.口(4)写出6在空气中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口58.已知粉末某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取三等份该粉末,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碳酸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盐酸中并振荡,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该固体粉末某是加入物质碳酸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盐酸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固体溶解A.BaCl2B.NaClC.Ca(NO3)2D.Zn.(4分)下图中的A〜K分别代表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G的浓溶液能使小木棍变黑,E、J为金属单质,K为蓝色不溶物,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G的化学式为,K的化学式为口(2)写出J与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口.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A、B为两种气体,所含元素种类相同,A有可燃性.物质间满足如下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一”表示转化关系,下同)ABC①写出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②物质C可以是(写一种即可);(2)D为一种气体单质,E为氧化物,E能与一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F并放出大量的热.物质间满足如下转化关系:DEF①写出F的俗称;口②写出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61.(4分)A-G和某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C、E是无色气体,B是红棕色固体,某为蓝色溶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G的化学式是;口(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3)写出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反应②,其名称为(4)D与某充分反应后过滤后得滤渣F,在滤渣F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是—62.(7分)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G是紫黑色固体。口(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D,G,H;(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B-F,②C-B.口63.已知难溶性的碱受热易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和水。A、B、C、D、E五种物质之间口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填写下列空白:(1)白色沉淀E的化学式为;口根据上述实验回答:(1)写出三种化肥的名称:A;B;C(2)如果实验H中B、C两种样品没有另取,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影响。请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关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A,B(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反应②□66.(10分)近年来,世界各地地震频发,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下答:需要液氧的质量为160t43.口(1)19.7克(2)5%【解析】(1)19.7g(1分)口(2)解:设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某Na2CO3+BaCl2BaCO3J+2NaCl(1分)11719.7g某(1分)口19711719.7g=某某=11.7g(1分)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1.7g234g某100%=5%口答: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1分)说明:其他合理解法参照给分。44.(1)过滤(每空1分)(2)Fe、稀硫酸【解析】口试题分析:1、将固体从液体中分离的操作是过滤;2、从题意可知,A为铁;过量的铁与硫酸铜反应后会有剩余,故需加入稀硫酸来除去混合固体中的铁,所以B是稀硫酸。口考点:推断题;铁与硫酸铜反应;铁与稀硫酸反应。点评:在推动题中经常出现过量的问题,要注意区分物质的去向。45.(1)CH4;H20;(2)CO2+C高温2C0;(3)Fe2O3+3CO高温2Fe+3CO2【解析】试题分析: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A是甲烷,甲烷能燃烧生成水喝二氧化碳,由于图中甲烷能与某反应生成液体C和气体B,则某是氧气,C是水,8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高温转化生成气体D,则D可能是一氧化碳;E是红色粉末,初中阶段学习的红色粉末主要是铜粉和氧化铁,由于E能与一氧化碳高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单质Z,则E可能是氧化铁,生成的Z为铁,带入框图,推断合理;(1)A是甲烷,C为水,写出其化学式;(2)8是二氧化碳,Y是碳,碳能与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2+C高温口2CO;(3)D是一氧化碳,E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Fe2O3+3CO高温2Fe+3CO2.口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46.(1)Cu(OH)2BaSO4(2)化合反应;点燃(3)做导线等高温(4)3CO+Fe2O32Fe+3CO2【解析】①由题意“B为红色固体”可知B为Cu;口②由图示F+H加热B和题意“H为黑色固体,F是一种无色气体”可以推断F为CO,H为CuO;③由图示F+Fe2O3E可知,E为Fe,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④由图示E+盐酸-A可知,A为H2;口⑤由图示F+O2-G可已推断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则G为CO2,属于化合反应;⑥G-沉淀I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二CaCO3j+H2O,故沉淀I为CaCO3;⑦H-C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故C为CuSO4;口⑧C一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OH)2=BaSO41+Cu(OH)2;故D为BaSO4,Cu(OH)2;口⑨因为铜有导电性,故可做导线等.口故A为H2,B为Cu,C为CuSO4,D为BaSO4,Cu(OH)2,E为Fe,F为CO,G为CO2,H为CuO,I为CaCO3.47.(1)CuD①Fe2O3+3CO高温2Fe+3CO2③Fe+CuSO4=Cu+FeSO4(2)Ca(OH)2复分解反应Na2CO3+Ca(OH)2=2NaOH+CaCO3j【解析】口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及物质间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1)F是一种红色金属,可知F是铜,而三氧化二铁中铁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2:48=7:3,故可知A物质是三氧化二铁;由于A与G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故G中含有铁元素,结合反应③可知,铁D和硫酸铜(等铜盐)反应生成硫酸亚铁G和红色的铜F;再结合反应①可知,是三氧化二铁A和氢气(或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D和水(或二氧化碳)。(2)对于现象不明显的,要根据学过的知识先进行有针对性的猜想,然后再进行验证;根据“A与G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故可猜想A与G可为碱和盐(或金属氧化物);再根据“F与C常温下可以反应”,联想学过的化学反应,可猜想A为氢氧化钙,带入图框验证:由于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而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又能和氢氧化钠在常温下反应,符合题意,正确;故A为Ca(OH)2,反应②、③属复分解反应。口【解析】试题分析:(1)甲物质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物中有NaCl和H2O,则甲物质可以是氢氧化钠或是碳酸钠,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是中和反应,故填:NaOHNa2CO3,NaOH+HCl=NaCl+H2O;(2)乙物质与O2反应生成CO2和H2O,则乙物质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以是甲烷和乙醇,其中甲烷是气体,乙醇是液体,故填:甲烷,乙醇;(3)①图中E为一种酸,A和E反应能生成C,D和E反应生成B,能与酸反应的物质是某些金属、金属氧化物、碱和某些盐,金属能与某些盐发生置换反应,故可以是金属锌与硫酸亚铁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Zn+FeSO4=Fe+ZnSO4;②E不属于酸类物质,则可能是氧化物、碱或是某些盐类物质,若E是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生成碳酸盐,B和D可能是碳酸盐,B能转化生成D,则B可能是碳酸钠,D可能是碳酸钙,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A是氢氧化钙,D是氢氧化钠,代入框图,推断合理,故填:Ca(OH)2+Na2CO3=CaCO3J+2NaOH.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49.(1)2H2O22H2O+O2t(2分)口催化(1分)(2)红色固体变黑(1分)(3)复分解(1分)【解析】E是红色单质则E是铜,F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G,则G是硫酸铜,F是氧化铜,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故D是氧气,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且A能生成氧气和C,故A是过氧化氢,C是水,B是二氧化锰,代入框图,推断合理,(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故填:2H2O22H2O+O2t,口催化;(2)铜是红色固体,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铜是黑色固体,会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的现象,故填:红色固体变黑;(3)氧化铜与稀硫酸的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50.(1)Fe、H2、H2OFeSO4(2)Fe+H2SO4=FeSO4+H2t口【解析】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根据叙述的关键,以及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的反应,做出判断,A与稀硫酸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B,则B为硫酸亚铁,A为铁,C为氢气,燃烧生成的D为水,代入框图,推断合理.51.(1)C(2)CH4(3)骑自行车上学(4)①CO②CO2+Ca(OH)2—CaCO3j+H2O③光合作用【解析】试题分析:(1)A.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故说法错误;B.这三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相同,故说法错误;C.这三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完全燃烧户后的产物都是CO2;故说法正确;D.金刚石、C60不能导电,故说法错误.故选C;口(2)由+4价碳元素与-1价氢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H4;故答案为:CH4;□(3)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上学、电灯不用时立即关闭等都是倡导“低碳”生活表现;故答案为:骑自行车上学;(4)①根据题中信息“某是有毒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结合图中转化可知,某是一氧化碳,丫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口②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1+H2O;口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j+H2O;口③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故答案为:光合作用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点评:第(4)小题是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根据框图结合物质的性质,得出其它物质的化学式.52.(1)①NaCl②7:1:8-3+3(2)①氧气和水蒸气(或02和H2O)②4Al+3O2=2Al2O3③铜、锌(或Cu、Zn)C+2Cu20高温4Cu+C02t口(3)①Cu、Fe(用名称也可)Fe+CuS04=Cu+FeS04②过滤、滤纸③B【解析】试题分析:(1)①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在第一步反应中,NaNO2+NH4Cl-NH4NO2+某,反应前钠原子、氮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氯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2、2、4、1,反应后氮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2、4,则某中含有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因此某的化学式是NaCl;口②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二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个数之比,因此NH4NO2中氮、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4某2):(4某1):(16某2)=7:1:8;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进行分析可知:NH4NO2中NH4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和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口(2)①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台灯的铁螺丝钉表面已经锈蚀,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②常温下,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③因为木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具有还原性,所以可以将ZnCO3分解产生的ZnO及赤铜(Cu2O)还原得到铜和锌,故合金的主要成分为铜和锌;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2O高温4Cu+CO2t;□(3)①由反应的流程可知,过量的铁粉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由铁是过量的,在过滤后得到的固体B是Cu和Fe的混合物;反应a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②由上述反应a得到是固液的混合物,要将固液分开,应进行的操作是过滤,过滤时需要的仪器和用品:铁架台、玻璃仪器、试剂、滤纸;③由反应的流程可知,反应a是Fe+CuSO4—FeSO4+Cu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反应b是FeSO4+2KOH=Fe(0H)2j+K2S04,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化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c是2Fe(OH)口(OH)3,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综合上述反应的类型可知,2+H2O2=2Fe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所以,应选B53.(1)碱性过滤(2)硫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钡、硝酸钠、氯化钠(3)溶液乙中也可能含有氯化钠取少量甲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和硝酸钡,过滤,取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解析】(1)溶液A再加入酚酞后呈红色,即溶液应呈碱性.步骤11是将混合物分离沉淀和滤液两部分,即分高固体和液体,所以该方法为过滤.(2)根据题意可知,甲乙反应可能生成的沉淀为硫酸钡和碳酸钡;由于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可确定沉淀B为硫酸钡,则固体甲中一定含硫酸钠(乙中一定含有硝酸钡),一定不含碳酸钠;由于甲溶于水后呈碱性,所以还含有呈碱性的氢氧化钠(前面已排除呈碱性的碳酸钠).滤液。是由甲和过量的乙反应形成,所以其成分一定有乙中的物质(一定含硝酸钡,可能含氯化钠),同时含有甲中未参与反应的氢氧化钠(一定有)、氯化钠(可能有);还一定含有甲乙反应生成的硝酸钠(甲中的硫酸钠与乙中的硝酸钡反应生成).(3)根据现象可知沉淀D为氯化银,则滤液C中一定含有氯化钠.由于甲乙中都可能含氯化钠,所以无法确定为甲中一定含有.要证明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则应“取少量甲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和硝酸钡(排除硫酸钠与氢氧化钠的影响),过滤,取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如产生沉淀则甲中一定含氯化钠.考点:考查酸碱盐的性质、物质的推断以及检验54.(1)CO2CO(2)铜、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3)CuSO4+2NaOH二二Cu(OH)2j+Na2SO4,复分解反应【解析】分析:红色金属为铜,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沉淀;蓝色溶液为可溶性铜盐的溶液,常指硫酸铜溶液;能与Fe2O3反应生成Fe的物质主要为C、H2和CO;口利用以上物质的性质,结合转化关系图中反应的特点,采用逆推的方法完成对物质的推断;根据对物质的推断结果,完成所提出的问题.解答:解:(1)根据无色气体B能在高温下与木炭反应生成的C物质可以还原Fe2O3,生成无色气体B,可推断气体B为CO2、C为CO;故答案为:CO2;CO;□(2)根据蓝色溶液D由A与稀硫酸反应所得,可判断D溶液为硫酸铜溶液,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生成的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A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放出二氧化碳,根据反应前后元素不变,物质A中应含有碳元素、铜元素;故答案为:铜、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3)溶液D为蓝色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能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CuSO4+2NaOH=Cu(OH)21+Na2SO4;复分解.55.(1)①Na2CO3、BaCl2②Na2SO4③Ba(OH)2(2)①Na2CO3或K2CO3或BaCO3②NH4HCO3或(NH4)2CO3【解析】分析:(1)由题中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于稀硝酸可排除生成硫酸钡沉淀的可能,可确定一定含碳酸钠而一定不含硫酸钠;由加入硝酸银产生不溶于硝酸的沉淀氯化银可判断,-溶液中一定含Cl,则一定含氯化钡;由于氢氧化钡对实验现象不产生影响,因此可能含有氢氧化钡;(2)根据框图中反应的特点,可判断该反应为碳酸盐与稀盐酸发生的反应,若a无明显变化,说明氯化物C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凡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的氯化物全部排除;若a得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C可能为氯化铵,物质A为含有铵根的碳酸盐.口解答:解:(1)根据实验(II)可知,所得沉淀可以全部溶于稀硝酸,可判断该沉淀全部为碳酸钡沉淀,因此,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硫酸钠;-根据实验(III)可知,滤液中一定含有Cl,则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钡;白色粉末中有无氢氧化钡对各步实验的现象均无影响,可判断可能含有氢氧化钡;图含钙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是写出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类型)(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A与水反应时会(“吸收”或“放出”)热量。(3)地震发生的成因很复杂,据有关研究,孕震过程中比较活跃的物质有二氧化碳、氢等。图中C-A就是孕震过程中地壳岩层发生的重要反应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孕震过程中地下压力会增大,CO2在地下水中的溶解度也将增大,从而使地下水的pH7(填“〉”、“=”或“<”)。口(4)氢在目前的地震预测中被公认为是一种灵敏元素。一般认为,高温下地壳中水蒸气和氧化亚铁(FeO)作用会产生氢气和氧化铁(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7.A、B、C、D、E分别是甲烷、氢气、氧气、氧化铜和水中的一种物质.通常情况下D为固体。下图用圆和方框表示这五种物质,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一”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出五种物质的化学式;;(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与D反应的实验现象为68.(10分)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多功能无机化合物,通常有两种制备方法。已知:温度过高过氧化钙会分解生成氧化物和氧气。方法1:由Ca(OH)2为原料最终制得,其制备流程如下:方法2:由鸡蛋壳(含CaCO3高达90%)为原料最终反应制得,其制备流程如下:(1)方法1中搅拌的目的是请将搅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CaCl2+H2O2+2NH3・H2O+6=CaO2-8H2Oj+2NH4Cl。制备过程中除水外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2)方法2中气体某是,实验室常用溶液来吸收。煅烧后的反应时化合反应,也能生成CaO2・8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需控制温度在0~2℃,可将反应器放置在中,获得CaO2产品中主要含有的固体杂质是(填化学式);(3)这两种制法均要求在低温下进行(除煅烧外),温度过高除了防止氨水挥发外,还能;(4)“绿色化学”一般是指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则上述两种方法中生成CaO2・8H2O的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是(填“方法1”或“方法2”)。69.A〜J分别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其中B、D、F、J均为无色气体且J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为红棕色固体,W是常见的一种化学肥料,E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H的溶液呈蓝色。(反应中的个别生成物已略去)⑴写出化学式:A为,J为,1为⑵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①反应③(3)在反应①〜⑤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70.(6分)化学实验室有ABCDEF六瓶无色透明溶液,它们分别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钠、酚酞、盐酸中的一种。为了区别它们,化学小组同学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步骤略去):ABCDEFI.将B分别滴入ACDEF中,A有气泡产生,E显红色,C产生白色沉淀,其余均无明显现象。II.将E分别滴入ABCDF中,BCD均显红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完成下列填空:(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B,D,E,F(2)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当E滴入B中显红色后,再将A逐滴滴入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的实验现象是口(4)假设所取六种无色溶液相互反应后的所得溶液的pH<7,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71.(6分)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aCl、NH4NO3、MgSO4、Cu(OH)2、NaOH、CaCO3六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无色气体B①加适量水过滤②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某固体A无色滤液C③滴入Ba(NO3)2溶液白色沉淀E④滴入稀盐酸无色溶液F气体G口沉淀D试推断:口(1)现象某为:(2)白色沉淀E为(写化学式)。口(3)无色滤液F中含有的阴离子为(写离子符号)。口(4)请写出一个过程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固体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可能含有72.(6分)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1)若A为红色固体,C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口能转化为B,则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B的方程式为口(2)若A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口能转化为B,C与D反应有气体产生,则C的化学式为,D-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口(3)若A在空气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且A能转化为C,B与D可相互反应,所有的反应均为置换反应,则B的化学式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验证物质性质。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B。口②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II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填序号)。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③某同学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I、II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此时试管中盛放的物质是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C为干燥管,用于防止液体倒吸)。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中的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反应条件略去).(1)若A为一氧化碳,C为金属,则D为;(2)若A为常见金属,C为气体单质,则B为;(3)若A为蓝色溶液,C为浅绿色溶液,则B为;(4)若A为蓝色溶液,C为Cu(OH)2,则B为。□(6分)A、B、C、D、E是初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其中A、D是单质,B、C、E是化合物,B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且某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略去)。(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C(2)黑色固体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气体中有剧毒的是(填化学式)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B均为黑色粉末;D、F均为红色固体,且口为单质;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口(2)反应②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口(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在该反应中E表现出性。口(4)请写出一个能实现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77.(6分)如图所示A、B、C、D四种化合物,其中A是一种水溶液呈碱性的盐,C在生活中可用做调味品,D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难溶性的盐。口(1)据图中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写出下列物质:A物质的名称,C(填化学式)(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口D-B:78.金属在生成生活中应用广泛.口(1)下列制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填序号).A.铁锅B.铜导线C.铝箔(2)春季停止供暖后,暖气管道最好注满水以防止生锈,其原理是;(3)废钢铁可回收重新冶炼,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4)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中收集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方案:①操作C的名称为;口②写出I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口③^加入适量的y时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金属A中的物质为.此步反应的方程式为.79.自然界中存在着氧循环、碳循环、水循环等。如下图所示,其中A、B、C就是这些循环中的一种化合物的三种自然状态,A为密度最大时的状态。D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剧烈地、或缓慢地氧化反应。G是紫红色固体,加热时生成D和另二种固体,其中一种可作F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试回答下列问题:CFDAEBG图物质变化的关系①若C为分子间间隔最大时的状态,写出B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口②写出F分解的化学方程式A生成D和E的化学方程式。口③写出E物质的一种化学性质其反应现象为80.(7分)已知草酸(H2c204)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加热能分解产生三种化合物B、C、D,它们与其它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E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0,某、Y、Z均为单质。试解答下列问题:A;C;D;F;G;J(2)如果图中所用的某只含两种元素,请尝试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D+某f:;D+E-:100.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B均为黑色粉末;D、F均为红色固体,且口为单质;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口(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口(2)反应②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在该反应中E表现出性。(4)请写出一个能实现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口参考答案.(1)Na、Ca(2)HClCO2NaOH+CO2=Na2CO3+H2ONa2CO3+Ca(OH)2==2NaOH+CaCO3I③④(空答、错答均为0分;漏答为1分;完全正确为2分)【解析】试题分析:(1)元素名称的汉字偏旁带“金”字旁的元素一般属于金属元素,所以,钠和钙属于金属元素;(2)胃液中的酸为盐酸HC1,能做为燃料的无机化合物是一氧化碳CO;(3)常见的由C、Na、Cl、0、H、Ca六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的物质为氯化钠、氯化钙、水、氧化钙、盐酸、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等,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水能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结合图示:G+H-A+D+I,故可判断G和H为碳酸盐和盐酸,A、D、I可能是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可假设A为二氧化碳,则B可能是氢氧化钠,C为碳酸钠,D为水,E为氧化钙,F为氢氧化钙,G为碳酸钙,H为盐酸,1为氯化钙,代入框图,符合题意。故:反应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0H+C02=Na2C03+H20;口反应②为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0+H20=Ca(0H)2;反应③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03+Ca(0H)2=2Na0H+CaC03匕口反应④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03+2HCl=CaCl2+H20+C02t,故③④属于复分解反应。口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元素的简单分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点评: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逐一导出其他结论,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满足条件的反应,本题开放度较大,分析时不必追求面面俱到。2.(1)过滤(2)Fe+H2SO4二二二FeSO4+H2tFe+CuSO4==Cu+FeS04(3)除去滤渣H中过量的铁粉(4)C(5)做导线【解析】试题分析:(1)操作1是将滤液和滤渣进行分离,所以是过滤(2)在混合粉末中加入过量的硫酸,所以在滤液I中既有生成的硫酸铜,还有过量的硫酸,所以滤液I中加入过量铁粉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TFe+CuSO4==Cu+FeSO4(3)由于所加的铁粉是过量的,所以滤渣n中是铁和铜的混合物,所以试剂A的作用是:除去滤渣n中过量的铁粉口(4)此实验过程中,会导致回收到的cu不纯往滤渣n中加入试剂A不足,使得铁粉没有完全被反应(5)铜的一种用途:做导线考点:基本实验操作:过滤,金属铁的化学性质,铜的用途3.(1)①Na2CO3或NaOH制洗涤剂(合理答案均可)口②Na2CO3+Ca(OH)2二CaCO3j+2NaOH(或2NaOH+CO2=Na2CO3+H2O,合理答案均可)(2)A、B、C【解析】本题主要以物质相互反应关系为主题,主要考查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的有关反应。(1)①根据反应关系图可以确定甲能与另外两种物质发生反应,所以甲为稀盐酸;再根据乙能生成丙,可以确定乙为碳酸钠,丙为氢氧化钠(或:乙为氢氧化钠,丙为碳酸钠)。碳酸钠可以制造洗涤剂等。②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J+2NaOH(或:2NaOH+CO2=Na2CO3+H2O)。(2)关键理解氧化物的范围,可以是金属氧化物,也可以是非金属氧化物。A中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就可以。B中氧化物是二氧化碳,盐是碳酸盐就可以。C中氧化物是水就可以。4.(1)用于金属表面除锈或制造药物等;2Na0H+CuS04=Cu(0H)2J+Na2S04(2)3CO+Fe2O32Fe+3CO2(3)C或H2【解析】由以上五种物质之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可以确定A、E肯定是硫酸铜溶液和一氧化碳当中的一种,又由题中已知E是实验室一种常见溶液,所以确定E为硫酸铜溶液.进而一一推出D为氢氧化钠溶液,C为稀盐酸,B为氧化铁,A为一氧化碳.口(1)C为稀盐酸,工业上可用于除铁锈、实验室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医学上是一种制药的原料;D、E分别为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两者反应会生成一种蓝色的沉淀,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1+Na2SO4.口(2)初中阶段学习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是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不符合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复分解反应)、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复分解反应)、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Na2SO4+Cu(OH)2J(复分解反应).口(3)由于B、C、D、E都不变,即B仍为Fe2O3,故A只要符号能和Fe2O3反应的物质都可以,如同样具有还原性的C或H2等.5.(1)MgCl2+Ca(OH)2===Mg(OH)21+CaCl2(2)A、C通电(3)物理变化(4)③(5)2NaCl+2H2ONaOH+2H22+Cl22(6)NaHSO3+HCl===NaCl+SO2+H2O【解析】试题分析:(1)海水中的氯化镁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Mg(OH)2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Cl2+Ca(OH)2===Mg(OH)2J+CaCl2(2)经操作a得到的Mg(OH)2沉淀中可能粘有MgCl2或Ca(OH)2,为证明是否洗净,实际上就是检验洗涤液中是否含有MgCl2或Ca(OH)2,故向其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Na2CO3溶液或硝酸银溶液,故选A、C(3)上图中最终得到“NaCl”的过程,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4)图中反应①是通电得到三种物质,反应③是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属于化合反应,反应④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③口通电(5)根据流程图,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NaOH+2H2t+Cl2t(6)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SO3+HCl===NaCl+SO2+H2O考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物质间的相互转化6.(1)水二氧化碳(2)碳酸反应物的种类;反应发生时的条件酶(3)C6H12O6+6O26CO2+6H2O口高温高温【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干叙述和示意图可知,A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是由碳、氧两口种元素组成,且“A、B、C与人类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故可猜A是水,8是二氧化碳。结合水6)和二氧化碳(B)在光合作用下可以生成葡萄糖(C)和氧气来验证,故可知猜想正确。(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这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生成物不同,说明反应的条件不同,生成的物质可能不同;反应物的种类不同,生成的物质可能不同。(3)葡萄糖在人体内能被氧气缓慢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酶C6H12O6+6O26CO2+6H2O。口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点评: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根据叙述的关键,以及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的反应,做出猜测,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逐一导出其他结论。.(1)3CO+Fe2O3高温2Fe+3CO2(2)Fe+CuSO4=FeSO4+Cu、置换口(3)氧气和水(写化学式也可)【解析】试题分析:B、F为红色固体,A、C为无色气体,因A、B在高温下可生成C、D,C又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故C是二氧化碳;B是氧化铁;能在高温下与B氧化铁反应生成C二氧化碳的气体应是一氧化碳,所以A是一氧化碳;那么D就应是铁;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化学反应式是:3CO+Fe2O3高温2Fe+3CO2;常见另一种红色固体F是铜,实现转化②,可由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化学式是:Fe+CuSO4=FeSO4+Cu,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铁与空气中的氧和水反应,使铁被腐蚀。考点:考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活动性顺序与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高温.(1)CO(2)CO2+C2COCaCO3+2HCl=CaCl2+H2O+CO2t口(3)碳(或C)氧(或O)CO能燃烧,而CO2不能燃烧(合理的也给分)【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某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结合所学知识猜测,某可能是一氧化碳;由于“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且根据图示可知,某可燃烧生成Y,而Y通过灼热的碳层可生口高温成Y,则Y可能是二氧化碳,其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Z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结合图示可知,Y可与石灰水反应生成Z,则Z可能是碳酸钙,则其中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t,将以上物质代入图示,逐一验证,符合题意,正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元素组成相同,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分子构成不同,因而性质不同,比如一氧化碳有毒,而二氧化碳无毒;一氧化碳可燃,而二氧化碳不可燃。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点评:在解此类题时,先要找准“题眼”,即有特征的物质或反应现象等,再根据题中的条件进行有目的假设,然后沿着假设进行推导,只要各步都满足,假设就成立,如不满足,可再假设,再验证。.⑴CaOH2OCa(OH)2、碳;⑵①②③口【解析】试题分析:⑴A为氧化钙,B为氢氧化钙,C为碳酸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BC时所需另一种反应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⑵①中的酸可以为稀硫酸,碱为氢氧化钠,盐为氯化钠,②中氧化物为氧化铁,酸为稀硫酸,金属为铁,③中氧化物为氧化钙,盐为碳酸钙,碱为氢氧化钙。考点:常见物质的推断点评:常见的化学反应经常作为推断题的素材出现,中考题中经常有考察,但不是每年都出大题,有时在选择题中出现,这种题要是平时要注意积累和总结。10.(1)a:HNO3b:Ba(OH)2;(2)Ba(NO3)2H2SO42HNO3BaSO4(3)CuO+2HCl=CuCl2H2O【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可知,a为硝酸,b为氢氧化钡,c硝酸钡,d为硫酸钡,e为氯化钡;②为硝酸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硝酸和硫酸钡的反应;CuO+2HCl=CuCl2H20有水生成但是不属于中和反应。考点:物质的推断点评:对于常见化学物质的推断属于中考的必考点,选择填空均可出题,考察形式较为灵活,注意积累总结。11.(1)A、CaC03B、HCIC、Fe203D、COE、CO23CO+Fe2O32Fe+3CO2或CaCO3+2HCl=二CaCl2+H2O+CO2t(3)溶液变为黄色【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抓住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在这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化铁、碳酸钙和稀盐酸五种物质理,二氧化碳与其余的四种物质都不反应,所以可确定E为二氧化碳,而能与二氧化碳相互转化的是一氧化碳和碳酸钙,故A、D就分别为一氧化碳或碳酸钙,所以(1)A、CaC03、B、HCl、C、Fe203、D、CO、E、C02或A、CO、B、Fe203、C、HCl、D、CaC03、E、CO2高温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或CaCO3+2HCl二二CaCl2+H2O+CO2t(3)B与C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溶液变为黄色考点:框图式的推断题12.(1)Fe、Cu(1分)口6HCl+Fe2O3===2FeCl3+3H2O或2HCl+CuO二二二CuCl2+H2O(2分)3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技术及管理策略
- 3 桂花雨(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2023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一元二次方程2.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2.1 配方法第3课时 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 (新版)湘教版
- Unit 6 Food Lesson 1(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001
- 2025房地产委托合同书范本
- 2023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十四章 圆24.2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24.2.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3课时 切线长定理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001
- 2《我爱我们的祖国》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Unit1 Making friends Part C Make a mind map of making friends(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我是什么》(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2025关于招标合同的报告
- 四川省自贡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英语期末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防滑链行业竞争格局展望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新版
- 2025年生物安全年度工作计划
- 通用电子嘉宾礼薄
- 技能大赛题库(空分)
- 污水处理厂设备的操作规程(完整版)
- GB/T 28419-2012风沙源区草原沙化遥感监测技术导则
- GB/T 22077-2008架空导线蠕变试验方法
- DDI领导力-高绩效辅导课件
- 水泥罐安装与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大学语文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