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从文学批评家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来看,中国古典文论提出“知人论世”的宝贵观点。《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可以说,“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关于批评家和作家之间关系的理想表达。它要求批评家在阐释作品时,要充分了解作者的时代环境、生平经历、思想观念。为何“颂其诗,读其书”要“论其世”呢?孟子接着提出了文学批评根本目的在于“尚友”。这就表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倡导的不是“捧”与“棒”,而是交友。当然,孟子所提出来的“尚友”,并非指批评家和作家之间的一团和气甚至庸俗的友情,而是要对作家的身世、趣味、价值观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理解,目的还是在于正确地阐释文学作品。“尚友”是文学批评的出发点,孟子“知人论世”论因此包含着非常宝贵的思想:文学批评是基于批评家和作家之间的平等关系展开的对话活动,文学批评的整个过程,也是对于作家的同情之了解与了解之同情的过程。当下文学批评之所以令人不满意,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学批评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忽视了文学作品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常常把文学作品作为阐释文学史的“材料”来运用。文学批评如何阐释作品,如何科学地建立起批评家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呢?中国古代文论提出“以意逆志”“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等具体方法。这些方法都强调从作品出发。中国古代文论提倡在面对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始终尊重文学作品自身。“知人论世”的观点把文学作品视为作家个人生活、生命的体现。为此,孟子提出“以意逆志”作为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要方式。无论是“知人论世”还是“以意逆志”,都把文学作品视为灌注作者生命情感与思想的生命体。因此,文学作品是探究作者思想情感、价值取向的基本出发点。这样来理解文学批评,不是在文学作品和作家之间建立僵化的对应关系。事实上,如何发现作品的缝隙甚至是空白之处,才是批评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之所在。因此,古代文论还提倡“春秋笔法”“微言大义”这两种解读作品的方法。“春秋笔法”注重发现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去发现文字里隐藏的价值取向。“微言大义”则是希望批评家去发掘作品隐含的意义。文学批评对于文学作品的阐发,虽不能脱离作家和文学作品本身,但可以充分发挥批评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所包含的重要价值。因此,“春秋笔法”“微言大义”着眼于从批评家和作品之间的双向关系来解读作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提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里的“情动辞发”“披文入情”,所着眼的“情”,也就是刘勰所强调的“知音论”的核心。那么这种“情”如何建立起批评家和作家、批评家和读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呢?刘勰论述“六观”,即“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他认为,要从体裁、语言、创新、风格、引用、音律等看似形式上的问题入手。当文学批评成为冷冰冰的观念阐释载体,当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勾肩搭背,丧失和作家、读者之间的情感传递,文学批评还叫文学批评吗?反观刘勰的“知音论”,倒是批评家应该追求的境界。(摘编自周新民《在对话中重新感知文学批评的温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最能准确诠释文学批评家和作家密切关系的观点是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论。B.孟子的“尚友”要求批评家与作家成为朋友,通过高洁的朋友关系对作家有深刻、全面的了解。C.“以意逆志”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揣测作者本意,比“微言大义”更能体现主观能动性。D.当下文学批评让人不满意,它应该重新接续中国文学优秀理论传统,以利于其健康发展。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解说孟子“知人论世”的观点,论证了古代文论对当今文学批评的重要意义。B.文章提到当今中国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目的是引出“知人论世”观点中的具体方法。C.对文章提到的中国古典文论的观点进行适当诠释,有助于读者对这些概念的深入了解。D.末段通过引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的有关内容,论述了文学批评与作品都着眼于“情”。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人论世”是批评家首先了解作品中的情感,然后据此进一步深入理解作家内心的情怀的过程。B.人们不满于当下文学批评忽略文学作品本身,把文学作品当作阐释文学史的“材料”来运用的做法。C.“春秋笔法”注重发现文字中隐藏的意义和价值取向,解读作品着眼于批评家和作品之间的双向关系。D.刘勰的“知音论”要求文学批评家和作家、读者间建立和谐的关系,这是文学批评应该追求的境界。二、非连续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赋这种文体,原是中国韵文的一种特殊体裁。它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富有文采、音节之美。《文心雕龙·诠赋篇》认为它的渊源是“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并引刘向《别录》说:“不歌而诵谓之赋。”可见它是由诗中分化出来的,虽然不能入乐,但却宜于讽诵,在音节与修辞上显示其特征。由汉、魏、六朝而唐,经过辞赋(古赋)、骈赋、律赋几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到了宋代,又由于新古文运动的影响,欧阳修等古文家试用单笔散体来写赋,在体制上突破了骈赋、律赋的许多限制,风格更接近于散体之文,因而产生了文赋。自宋、元历明、清,文赋逐渐发展成为赋体中最富于艺术情趣的样式。北宋前期的文人作赋虽然能兼众体,但由于前代及本朝都以诗赋取士,律赋是规定的应试科目,所以仍然最为流行。其特点是对仗工整,音律谐协,韵脚固定。因为多数是为文造情的应试之作,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没有什么成就。所以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别开生面,对赋体也进行了创新。从欧阳修的文集中可以了解到,这位古文家曾写过各体的赋,而突破陈规创为文赋,已在他的晚年。嘉祐四年(1059年),他获准卸去开封府尹的职务,住在汴京的城南。这时他已五十三岁,体弱多病,目昏手抖,在一个秋日的晚上,因感平生知交风流云散,便写了一首长诗《夜闻风声有感,奉呈原父舍人、圣俞直讲》,而意犹未尽,便再次扶臂捉笔,运用他纯熟的古文手法写了著名的《秋声赋》。这篇赋所流露的低沉情绪,是作者在庆历新政失败后长期苦闷心情的反映。他从多方面描绘了秋夜的物态,以巧妙的比喻把不可捉摸的秋声写得生动具体。一方面他仍然吸收传统辞赋的铺张手法,另一方面却大胆地打破了传统的骈赋、律赋的格律与模式,完全出之以散文。这一尝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文赋的地位从此确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等便是接受《秋声赋》的直接影响而写出的。从此以后,历代都不乏文赋名作。欧阳修开创文赋的新局面,并非出自个人的偶然触发,这在文学史上是有它的继承关系的。就体制而言,辞赋本来就是韵文、骈文和散文三者的综合体,最早的篇章用韵固疏密无定,造句亦骈散不拘。到了中唐,韩愈、柳宗元发动古文运动,影响所及,使律赋的句法也发生了变化,如杜牧的《阿房宫赋》前半篇仍用律体,而后半篇却采用了散体:“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这种写法,可说是文赋的萌芽。发展到宋朝,在第二次古文运动的声浪中,骈赋和律赋都逐渐走向散文化。欧阳修本来就能做各体的赋,他在这样广泛的基础上,写出《秋声赋》和《憎苍蝇赋》等文赋,终于使之达到了成熟的阶段,这可以说是大势所趋。(摘编自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欧阳修与文赋的出现》)材料二:唐代的赋中,寓意讽谕讥刺的作品相当多,且自唐初就有。如果回顾从初盛唐到中唐再到晚唐这一类主题的赋作,可以见到其讽谕讥刺之意由隐微而显豁、由旁敲侧击到直接揭刺、由用词微婉到公开激切的发展演化轨迹。唐赋之讽谕讥刺主题并非唐人创造,而是此前赋作传统的继承与光大。赋在汉代即有“抒下情而通讽谕”与“宣上德而尽忠孝”两种功用。讽谕的功用还可前推到屈原诸作家。不过汉赋的讽谕大多是有限的。当然东汉以后至南朝时,赋的讽谕讥刺力度与作用比西汉时有所增强。因此可以说讽谕讥刺是赋的一个经久的传统,唐赋的这一主题正继承了这一传统。不过可以明显看到,唐赋的讽谕讥刺之意至中晚唐后总体来说显得更为普遍强烈,这是与其前赋作的区别之处。这一现象原因何在?我们以为原因固多,以下两点是可以考虑的:其一,中唐以降,文士们倡扬儒家道统,文学上复古之风骤起,儒家的“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之类的诗教说较前张扬,以此士人的以文讽谕讥讽观念进一步自觉与强化,故白居易、孟郊、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杜牧等一大批作家以诗以文干预现实,揭露时弊。在这一风气下,诗赋的讽谕作用再一次焕起而光大,如皮日休自觉地在赋中注入讽谕讥刺之意,罗隐、陆龟蒙的包括赋在内的文学作品多有讥时讽世之作。其二,赋的讽谕讥刺之意在中晚唐的强化,又与中晚唐时社会与政治的一系列矛盾的深化加剧、社会状况的恶化、文士们每况愈下的处境等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文士们的处境又引起他们焦虑、不平、愤慨与失望的心理。处于这一局势下,文士们难有汉赋作者们对宫殿园林的盛美之颂,而多蒿目时艰、心怀讥刺之情了。如此则可理解即使同为宫殿赋,杜牧的《阿房宫赋》、孙樵的《大明宫赋》,其讽谕讥刺的主旨作意就与西汉扬雄《甘泉赋》、东汉班固《两都赋》的曲终奏雅(指文章到结尾处才归到讽谏上)似的微讽大为不同。(摘编自吴在庆《略论唐赋的三种作意及其相关问题》,《听涛斋中古文史论稿》)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源于诗,经过辞赋、骈赋等的发展而突破其体制限制,形成赋体中最富于艺术情趣的文赋这一文体样式。B.北宋前期文人的赋多为应试之作,思想和艺术上没有成就。欧阳修作《秋声赋》创新赋体,从而确立了文赋的地位。C.讽谕讥刺是赋这一文体的一个经久传统,唐赋继承了以前各代赋的这一传统,并使之发扬光大。D.中晚唐赋中的讽谕讥刺之意更为普遍强烈,主要原因是中唐以后的文士们对儒家道统的倡扬。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文赋由萌芽到成熟深受古文运动的影响。B.就形式而言,《阿房宫赋》是文赋的萌芽;就思想内容而言,《阿房宫赋》是对唐以前讽谕讥刺赋的继承。C.赋善用铺陈手法,讲究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等,而文赋则打破了其格律和模式,风格更趋散文化。D.文人作赋,都是或有所寄托以抒发身世之感,或表达委婉劝说讥刺时政之意,这与赋宜于讽诵不无关系。6.唐代赋作中的讽谕讥刺,继承自唐以前的赋作,这种前后相承的现象在文学创作中时常出现,下列不属于该现象的一项是(
)A.(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元)乔吉《天净沙》: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B.(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南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C.(明)汤显祖《牡丹亭》中杜丽娘与柳梦梅有情人终成眷属。(清)曹雪芹《红楼梦》中宝玉与黛玉的爱情以悲剧结局。D.(先秦)《诗经·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宋)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7.根据材料一,文赋的核心特征是什么?欧阳修在文赋的发展中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述。
8.两则材料涉及了影响文学创作的诸多因素,结合材料相关内容,对此加以归纳总结。三、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父亲的白条侯德云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国民党新六军攻占老镇皮子窝不久,我的父亲就迎来了他生命中最严重的一次惊慌失措。东北民主联军的郭连长,是红嘴堡乡亲们的老熟人。这天,郭连长又带着几个战士来到我家,从我父亲家里借走了几百斤玉米。郭连长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一些字,然后把它交给我的父亲。郭连长说:“侯振田同志,革命胜利以后,我们借的粮食会还给你的。”郭连长还说:“你要好好保存这张纸条。革命胜利以后,凭着这张纸条,我们一定会还你粮食的。”我的父亲用手指头捏着那张纸条,翻来覆去看个没完。他整整一夜没有合眼。他在心里一次次问自己,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很久以后我父亲才知道,那张纸条的名字叫“白条”。此后郭连长经常到我父亲家里来。他已经不是郭连长了,他变成了武工队的郭队长。他是到敌占区去打游击的。我父亲的家,处于敌占区和根据地交界的地方,郭队长和他的武工队经常路过这里。每次见到郭队长,我的父亲都要问上一句:“革命胜利了么?”郭队长每次都说:“革命一定会胜利的。”我父亲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人,郭队长和武工队到家里来,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他都要请他们吃饭。也没啥好吃的,好大饼子熬白菜,外加一碟小咸鱼儿。这样隔三差五吃下去。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少了,临近开春,除了一点点玉米种子,就再也没有正经粮食了,全靠萝卜白菜打发日子。我的父亲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那时候,整个根据地军民的日子都很困难。由于困难,郭队长和他的武工队才有了到敌占区大规模借粮的举动。我的父亲曾经跟随郭队长到敌占区借过一次粮食。那天晚上,他看见郭队长写下了几十张白条,把它们分发到地主富农手里,对他们说:“借不借粮,是对共产党、对东北民主联军的态度问题,你们要好好想一想……”跟随郭队长到敌占区借粮的故事在我父亲嘴里津津乐道了几十年。然而他更加津津乐道的,却是另外一个故事。那也是一个借粮的故事,不过故事的主角不是郭队长,而是我的父亲侯振田同志。一九四七年六月,辽南我军向国民党军队发动了强大的夏季攻势,很快就解放了皮子窝。我的父亲好不容易找到了郭队长,对他说:“这一回,革命算是胜利了吧?”郭队长说:“还没有。我们马上就要出发。我们要把东北的国民党反动派全部消灭!”我父亲的本意是想问问郭队长能不能还给他一点点玉米,家里眼瞅着又要断粮了,孩子哭老婆闹的,他总该想出个什么办法才行啊。郭队长的一番话,把我父亲心中的小算盘砸了个粉碎。他垂头丧气回到家里,冲着老婆孩子大发了一通无名之火。我那救世主一样的父亲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把村里几个跟他关系密切的年轻人叫到家里,对他们说:“今天晚上,跟我出去一趟,咱们去搞点粮食。”村里边几乎家家户户都缺粮食。几个年轻人听了这话,眼睛里都发出了太阳般的光芒。夜幕降临以后,我的父亲出发了。他们一伙人,坐在一辆马车上,朝着还是敌占区的方向,走!马不停蹄地走!咬牙切齿地走!走到天亮,他们来到一个名叫鲁家屯的小村子。在鲁家屯,我父亲模仿着郭队长的口气,唾沫飞溅地把自己的舌头嚼了整整一个上午。我的父亲说:“借不借粮,是对共产党、对东北民主联军的态度问题,你们要好好想一想……”我的父亲说:“我们马上就要出发。我们要把东北的国民党反动派全部消灭!”我父亲喷了一个上午的唾沫,才像郭队长那样借到几麻袋玉米。想想也是,青黄不接的当口,谁家会有很多的存粮呢?我父亲非常想念鲁家屯的地主。他问当地人:“你们村的地主到哪里去了?”对方说:“一个跑掉了,另一个让武工队枪毙了。”对我父亲来说,一九四九年十月十日,才是真正的“革命胜利”的日子。那一天,新金县人民政府贴出的告示上说,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从群众手中借的粮食,现在以两倍的数量返还。我父亲乐颠颠地赶着马车,向皮子窝走去。皮子窝是当时的县城,属于我父亲的玉米,暂时就储存在那个地方。接近皮子窝的时候,我的父亲突然把马车停住了。他坐在车上犹豫了很长时间,默默地掉转车头折了回来。临近家门的时候,他又犹豫了根长时间,又调转车头折了回去。就这么折来折去,不到两公里的距离,他走了整整一个下午仍然没有到达目的地。黄昏降临了。我父亲掏出怀里的白条,用力地撕了个粉碎,然后把那些细小的纸片撒向了天空那一瞬间,秋风浩荡。(选自《寻找证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微型小说作品精选》,有刷改)文本二:油菜花开朵朵黄,我和爸爸种田忙。我拔草,他插秧,禾苗一天一天长。收了谷子送军粮,支援红军打胜仗。(摘自苏区童谣《收了谷子送军粮》)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围绕着借粮、还粮展开情节,父亲多次询问“革命胜利了么”,既串联了情节,也表现了父亲对得到还粮承诺的渴望。B.文本一善用细节来刻画人物,如文中画线句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等人“借粮”途中的急切和对敌人咬牙切齿的痛恨。C.郭队长借粮时“同志”等用语较为郑重,父亲“搞点粮食”等话语则较为生活化,这主要是由他们的身份所决定的。D.文本一、文本二中的“父亲”“我和爸爸”,虽为普通民众,但都愿意支援革命,反映出革命战争时期百姓的拥军情。10.“父亲的白条”这一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11.两个文本都写了人民群众拿出粮食支持革命的内容,文体不同而艺术效果各异。请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育文,回答问题。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候、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楚,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善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敷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B.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C.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D.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博士,文中指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现在一般指学位名,二者的意思不同。B.“诸老先生不能言”与“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两句中“诸”的含义不同。C.“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与“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两句中的“以为”含义相同。D.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把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贾谊才能优异,普写文章。年少时就因为博通诗书,会写文章而在郡中闻名,后被河南太守吴廷尉推荐给皇帝。B.贾谊勇于改革,成效卓著。修改审定各项法令,让列侯去自己的封国,都是他提出的,虽然权要忌恨,但皇帝一直信任他。C.贾谊被贬出京,悼念屈原。贾谊被任命为长沙王太博,在辞别京城前往长沙,渡湘江时,曾写了一篇悼念屈原的赋文。D.贾谊忠心劝谏,文帝未纳。文帝想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进谏,认为国家祸患将从此开始,文帝没有听从。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2)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16.请结合文本与《屈原列传》,简要概述贾谊与屈原二人的相似点。
五、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归故园朱庆馀桑柘骈阗数亩间,门前五柳正堪攀。尊中美酒长须满,身外浮名总是闲。竹径有时风为扫,柴门无事日常关。于焉已是忘机地,何用将金别买山。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有异曲同工乏妙,都描写了树木繁茂、清幽静谧的田园景象。B.颔联写诗人樽中美酒常常盈满,实属人生一件快事,全然不把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事放在心上。C.诗歌符合古体诗对仗的要求,颈联中“竹径”对“柴门”,“有时”对“无事”,形式整齐且富有音韵美。D.这首田园诗选用“桑柘”“美酒”“竹径”“柴门”等典型意象,渲染了田园生活的清幽、闲适。18.有评论者将朱庆馀的诗风归于“清新雅正”门下,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
六、名篇名句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神话传说,并以夸张的手法表现蜀道山势高峻、谷深水急的特点。
(2)屈原《离骚》中表现出强烈的道德觉醒意识,愿意一马当先作为引路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位学者,化用陶渊明诗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自动化立体仓库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2019粤教版 高中美术 选择性必修6 现代媒体艺术《第二单元 前期的知识与技能》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2024届果洛市重点中学高三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仿真卷(一)数学试题试卷
- 2024届广西贺州市平桂区平桂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 财务审核合同批语
- 补漏项目合同
- 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案例
- 保险免责赔偿申请书
- 山西省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4节密度的应用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 游戏动画设计规范
- 期中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篮球社团教案
- 【初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综合训练卷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 创业孵化服务合同三篇
- 公司对公司走账协议书范文模板
- 留置导尿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开展“消防安全大家谈”、“消防公益说”专题讲座
- 2024版金属材料专业技术服务合同
- 江苏省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最值问题专题训练
- TSG ZF001-2006《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 高中主题班会课件教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