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核心素养)_第1页
统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核心素养)_第2页
统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核心素养)_第3页
统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核心素养)_第4页
统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核心素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核心素养教案单元整体设计单元名称第五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这是第二个识字单元,延续了第一个识字单元的编排特色,编排了《画》《大小多少》《小书包》

《日月明》

《升国旗》

5篇识字课和语文园地五,渗透对比识字、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在第一个识字单元,学生认识了象形字,初步感受了汉语的音韵特点。在本单元,学生将认识会意字,并将进一步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教材中的合体字大幅增加,尤其是形近字的出现,增加了学生识记的难度,应利用更加多样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字音、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巩固识字成果。二、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是本册的第二个识字单元,由5篇课文组成。本单元的重点是带领学生认识会意字,进一步了解汉字偏旁表意的构字规律。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样,带领学生集中识字,通过多种途径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汉字的有用和有趣。教学本单元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多样的教学情境中走进汉字文化,燃起其识字的热情。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在教学中,边读边体悟,感受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好。教材力图通过丰富多样的编排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体会到汉字不仅有用,还很有意思。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三、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通过本单元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以及汉子偏旁表义构字规律,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化。②语言运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60个生字和9个偏旁。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会写23个字和2个笔画;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认识“竖钩”、“卧钩”两种笔画,“提土旁”、“女字旁”、“竹子头”、“风字框”三个偏旁。 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学习课文过程中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针对学习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把话说清楚、说明白。③思维能力: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喜欢学习汉字。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情感,以及初步尝试续编故事。④审美创造:感受古诗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爱惜文具的好习惯,懂得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受到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生活中识字,感受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四、教学重难点:1.认识60个生字和9个偏旁。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会写23个字和2个笔画;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2.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舌尖音。3.认识走之等9个偏旁;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喜欢学习汉字。4.背诵《画》《大小多少》《升国旗》《悯农》。学习课文过程中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针对学习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把话说清楚、说明白。5.感受古诗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爱惜文具的好习惯,懂得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受到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6.读故事《拔萝卜》,了解故事内容,初步尝试续编故事。单元主备人:需要阅读以上两本电子书的老师,可以扫码加我微信(免费观看),验证:一年级电子书课时教学设计课题6.画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学生认同中华文化,通过古诗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感受古诗在中华文化中的魅力,体会中华文化中古诗的内涵。②语言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进行背诵,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运用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进行表达运用。③思维能力: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培养学生欣赏古诗意境的思维能力。④审美创造: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景物的美,并通过图文并茂自我拓展创作山水画。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热爱大自然,热爱中华文化。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正确朗读课文。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难点:理解古诗大意,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猜谜游戏,激发兴趣。2.课题。教师活动:1.复习导入: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在语文园地一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学习的一首谜语诗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谜底:雪)一首谜语诗——《画》。教师板书课题。(板书:6画)学生活动:1.指名回答。学生根据已有学习经验,组织学生猜谜。2.学生齐读课题。活动意图:利用谜语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也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入学不久的小朋友,思维非常活跃、好奇心强,通过复习学过的有趣的谜语诗可以直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的引导启发抓住契机,训练语言表达,顺应学生乐于表达的天性,巧妙地为新知学习创设情境。环节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古诗大意。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2.随文识字,发现规律。3.深入朗读,整体把握。教师活动:1.欣赏:教师朗诵课文,指导学生边听边欣赏“画”。 2.识字: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  3. 指导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4.引导学生,认读带拼音的生字。   5.朗读: 指名读课文,引导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学生活动:1.组织学生,边听边欣赏“画”,聆听老师的朗读美。 2.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3.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4.学生进行激趣认读。5.领读,齐读,开火车读。活动意图: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交流识字方法,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相互促进,丰富识字经验,提高识字效率。环节三:品读词句,领悟诗境。1.自读古诗,聚焦景物。2.节奏划分,深入品读。3.指导写字,观察练习。教师活动:1.引生读古诗,读完后,用笔圈一圈这幅画上有哪些景物。2.根据节奏划分读古诗注意把生字都读正确哦!3.教师带读,学生跟读,注意诗句中的停顿。教师指名朗读展示。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交替朗读。4.学写“去”。老师带读“去”字组词。5.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学生活动:1.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2.学生自主圈画有关景物的词语。预设:山、水、花、鸟。3.进行朗读展示:学生跟读、自由读、师生合作读。4.学生观察“去”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5.学生先书空,后描红。6.学生自主练写,写字姿势。活动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读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读让学生体会诗句的意思。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从一年级抓起,从每一节课抓起。环节四:积累诗句,熟读成诵。1.古诗配乐,学生吟诵。2.熟读成诵。教师活动:1.指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2.学生在学习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这首诗吧! 小组学习成果展示。 3.指导熟读成诵。学生活动:1.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练读,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2.在读得过程中,边看图边吟诵。学生在学习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这首诗。3.小组学习成果展示。.活动意图:读熟了,学生背就顺利成章了,当堂背诵既能增加学生的积累量,也能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巩固作业:正确书写“去”,注意写正确,写规范,写整洁。提升作业:请你将古诗《画》的诗句诵读给家人听,请他们也来猜一猜谜底。6.板书设计6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课时教学设计课题6.画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在品读诗歌的过程中,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②语言运用:复习巩固10个生字,会写“水、来、不”3个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联系生活实际,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加以运用。③思维能力:展开想象,在朗读中感受诗中景象与生活景象的不同,体会“画”的特点。④审美创造: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景色,培养审美情趣。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热爱大自然,热爱中华文化。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难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审美情趣。3.教学准备: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环节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1.组织游戏,激发兴趣。2.聚焦诗句,读通诗句。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摘苹果游戏:每个苹果后面都有一个上节课学过的生字,把摘到的苹果后面的字读出来就会得到一个红苹果。2.组织学生读诗句。学生活动:1.学生认读卡片上的词语。把摘到的面的字读出来就会得到一苹果后个红苹果。2.借助课本插图中的事物读出对应的诗句活动意图:用游戏的方式将上节课的生字再现,达到巩固认字的目的,借助插图事物,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古诗句。环节二:图文对照,理解诗意。1.品读诗句,体会情感。2.深入情境,感悟诗情。教师活动:1.学习前两句诗。齐读古诗的前两句,然后看看课本插图,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首诗说的是一幅画的。2.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见过的山是什么颜色的?(板书:远看山有色)3.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见到过的水是什么样的?教师播放瀑布视频,引导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是“近听水有声”,而画中是“近听水无声”。(板书:近听水无声)4.结合课本插图再读一读前两句诗吧。学习后两句诗。5.齐读古诗的后两句,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首诗说的是一幅画吧!6.联系生活想一想:春天走了,花儿是什么样的?(板书:春去花还在)7.联系生活想一想:画中的小鸟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教师借助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是“人来鸟会惊”,而画中是“人来鸟不惊”。(板书:人来鸟不惊)8.结合课本插图,组织学生对读诗。学生活动:1.认真观察图片生1:远看高山色彩明亮,生2: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学生借助插图,理解现实生活中是“远看山无色”,而画中是“远看山有色”。3.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生1:水是流动的。生2:水是哗啦哗啦的。4.组织学生观察插图,再读前两句。5.学生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幅画:预设:春天过去了花儿还在开放,人走来鸟儿没有受惊吓飞走。6.学生借助插图,理解现实生活中是“春去花不在”,而画中是“春去花还在”。7.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的鸟和画中的鸟。8.男女生对读这首诗。活动意图:本环节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生活中的见闻和体验,与诗句中对“山、水、花、鸟”的鲜明对比,进而明白描绘的是画中的景象,突破理解上的难点,又体会了诗句的巧妙之处。环节三:观察生字,指导书写。1.指导书写,练习观察。教师活动: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水、来、不”,认读,说说这两个字应该怎样写,书空。在语境中认识反义词。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示范笔画的写法。学生活动:1.领读,跟读,齐读,并尝试说一说生活中的反义词。然后书空生字。2.仔细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学生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 活动意图:帮助学生记忆理解记忆汉字,有效增强写字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写字能力能够循序渐进。5.作业设计:基础类作业:书写“来、不、”两个生字,完成练习册。巩固作业:背诵古诗,并积累背诵山水诗。提升作业:诗配画完成一幅山水诗。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大小多少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了解语文学习的儿歌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的韵律。通过诵读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中儿歌的魅力。②语言运用:认识12个生字,会写“小、少、牛、果、鸟”5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2个偏旁。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③思维能力:依据画面提示,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以及联系生活实际,对事物进行量词短语的思维训练。④审美创造:通过感知图文认识事物的基础,将形象化的字词紧密联系起来,欣赏儿歌的韵律和美感,并会独创儿歌。思政元素:通过学习儿歌,激发学生对朗朗上口的儿歌的热爱之情,以及儿歌在生活中的体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2.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难点: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会写笔画竖折折钩。3.教学准备: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联系旧知,谈话导入。复习旧知,巩固识记。揭示课题。教师活动:教师导入:小朋友们,还记得第6课我们认识的几组反义词伙伴吗?请你大声地读一读吧!教师过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些这样的伙伴,一起学习第7课《大小多少》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7大小多少)学生活动:1.学生复习认读三组反义词:远—近,有—无,来—去。2.齐读课题。活动意图: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设计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也为下面集中识字做好了铺垫。环节二:初读韵文,关注字音。1.教师泛读,引生自读。2.在读中体会汉字韵律的特点。教师活动:教师导入:老师想先给大家读一读这首儿歌,请你认真听。2.教师过渡: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诗句多读几遍。3.组织学生读儿歌。4.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活动:1.认读儿歌。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儿歌。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进行深入阅读。3.开火车检查认读,一人读一行,纠正字音。4.指名读去掉拼音的儿歌,同桌两个人互读,把诗句读通顺。活动意图:本环节教学中,充分考虑了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重点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互查正音,将儿歌读准、读通顺。扎实的认读,是后面学习阶梯识字、写字的基础。环节三:结合图文,学习生字。1.借助图片,谈发现。2.联系生活,认读识记生字。教师活动:1.学习“多”“少”。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说说你从数量上发现了什么。多媒体展示图片。出示课件4:2.记忆字形。教师引导: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多”“少”这两个字?教师引导:展开想象,把字想象成一幅画,也是记字的好方法。教师小结:用我们已经认识的字加上一笔就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新字啦,太棒啦!3.用“多”“少”练习表达。教师引导: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多”和“少”字,你能用它们说句话吗?出示课件5:4.教师引导:生活中,物品的数量比较多时,我们会怎么形容呢?请看图。多媒体分步显示一群鸭子、一堆枣,一群人、等图片及文字。出示课件6:5.回文巩固认读教师引导:同学们,让我们把“多”“少”两个生字送回课文,再读一读吧。多媒体显示儿歌第二、四小节。出示课件7:6.学习“黄牛、猫、鸭”。过渡:还有一群动物朋友也要认识大教师家呢,你认识它们吗?教师讲解:“猫”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反犬旁,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反犬旁,你看它像什么?出示课件8:7.学生用“猫”字组词。教师引导:你还认识我们学过的这个字吗?它作偏旁叫“鸟字旁”,就和其他的汉字组成了新字,来认一认吧。8.多媒体课件显示汉字“鸟、鸡、鸭”。出示课件9:多媒体显示用“黄”“牛”组成的词语。出示课件10:9.学习“苹果、杏、桃”。出示课件11:教师引导:它们都是植物的果实,请你看看它们的偏旁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小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把木字旁的字放在一起记忆。学生活动:1.学生观察图片,交流发现。生1:左边的鸭子多,右边的鸟少;左边杏子多,右边桃少。生2:“多”字,就像两个簸箕摞在一起。2.学生仔细观察,交流识字方法。预设:生1:“多”字是两个“夕阳”的“夕”字加在一起。生2:“少”字是“小”字加了一撇组成的。3.用“多”和“少”进行表达。预设:生1:我的玩具多,他的玩具少。生2:这边的水果多,那边的水果少。生3:我不知道自己看过多少书。4.引生总结:当事物的数量较多时,我们会用“一群”“一堆”来描述。5.学生巩固认读“多”“少”,再次读课文。学生读课文的第二、四小节。6.生1:像小猫身上的毛;像动物的小爪子……7.学生总结:有很多动物朋友的名字中带有反犬旁。学生用“猫”字组词。8.学生认读词语。学生同桌互动,认读组词,开火车读。9.学生观察“苹果、杏、桃”,发现与植物有关。生1:它们都是水果。生2:都是木字旁,也有草字头。生3:它们都是植物的果实,活动意图:识记生字环节教学中,遵循了归类识记的原则,带领学生关注了字形记忆、偏旁与字义的联系、词汇扩充等方面,有效加强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记忆。环节四:强化认读,背诵儿歌。1.正确认读生字,熟读背诵儿歌。教师活动:1.教师过渡:认准了生字朋友让我们来在读一读儿歌吧!看谁读得更准更流畅了。出示课件12:出示课件13:2.教师引导:同学们太棒了!又有一些小淘气藏了起来,跟你发起挑战了呢!赶紧读读吧。出示课件14:3.教师引导:汉字朋友都不知道去了哪里?只有这几幅图画了。你能看图背一背儿歌吗?出示课件15: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熟读背诵了儿歌《大小多少》,还认识了这么多汉字朋友,我们收获满满。学生活动:1.指名读儿歌。2.学生自主读儿歌。3.学生自主背诵。活动意图:本环节教学中,充分考虑了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和汉字捉迷藏做游戏的方式,变换内容,反复诵读中达成积累背诵的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且有效。5.作业设计:基础性作业:书写“牛、果、鸟、”三个生字。发展性作业:积累带量词的词语,自绘图片。6.板书设计7.大小多少一个一只一群一堆一颗课时教学设计课题7.大小多少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对中华文化认同。在儿歌中使学生体会,“一”在量词中的不同读音,感受朗读儿歌的乐趣,同时感受中华文化语言的韵味。语言运用:引领学生用多种方式来反复朗读儿歌,感受朗读的乐趣,体会语言的韵味儿。使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以及节与节之间要有的停顿。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运用中理解量词的用法,图文结合,理解词句,发现文字与图画的对应关系。④审美创造:让学生在脑海里想象儿歌表达的事物,形象化的初步感知大小的比较是相对的。思政元素:通过学习儿歌,激发学生对朗朗上口的儿歌的热爱之情,以及儿歌在生活中的体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难点: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3.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环节一:趣味复习,活动导入。1.聚焦“一”字,温顾旧知。教师活动:1、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儿歌《大小多少》,让我们一起来拍手背诵一遍吧。请你每读到“一”字拍手。2.教师引导:一起来读一读词语。出示课件16:学生活动:1组织学生背诵儿歌。2.全体学生认读词语。活动意图:导入部分简单有趣引导学生复习已学习内容,不仅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增强孩子学习新知的自信心,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环节二:观察图画,初步感知。复习田字格的位置名称。2.指导书写“小、少、牛、果、鸟”。教师活动:教师过渡:同学们读得准,相信字也写得非常漂亮、工整。1.复习田字格的位置名称。2.多媒体课件出示田字格儿歌。出示课件17:3.师生齐读儿歌。指导书写“小、少、牛、果、鸟”。4.多媒体显示学写的字出示课件18:指导书写“小”“少”书写“小”5.教师引导学生复习笔画“竖钩”“点”,然后在黑板的田字格中范写。教师范写时讲解:写竖钩,注意中锋下行,提笔,自右向左圆转,顿笔,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写点,向右下行笔,由轻到重,到结尾微微顿笔,逆向收笔。6.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竖钩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两点儿分别在横中线的左边和右边。书写“少”教师和学生一起复习笔画“丿”,教师写,学生书空。教师讲解:撇,露锋起笔,稍停后即向左下出撇,略有弧度,中间部位不宜细,收笔渐提,慢出。书写“少”的笔顺。教师示范书写,讲清楚每一笔的位置,并提醒学生书写的端正姿势。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7.指导书写“牛”“果”出示课件19:教师带领学生明确笔顺,引导学生跟电脑老师书空;再看老师范写。教师讲解:书写时,一定要关注“牛”“果”字中都有起着支撑作用的关键笔画竖,要写在竖中线上。教师带领学生口头组词,最后在田字格中描一写二。8.指导书写“鸟”教师引导:接下来要学写的字古时候是这样的,你知道它是谁吗?对,是小鸟的“鸟”。出示课件20:教师引导:在“鸟”字中有这样一个笔画,像是一根铁丝被折了几次,他的名字叫“竖折折钩”,它是一笔写成的。教师带领学生书写新笔画“竖折折钩”,先书空,再在纸上试写。先明确“鸟”字的笔顺,引导学生跟电脑老师书空,然后看老师范写。学生活动:1.指名说一说田字格的构成2.组织学生认读田字格儿歌。3.学生根据儿歌找到田字格每一个小格的位置。4.学生认读生字。5.按照老师的指导,学生书空笔画“竖钩”“点”,并在书上的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写“小”。注意坐姿规范。6.按照老师的指导,学生书空笔画“丿”,并在书上的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写“少”。注意坐姿规范。7.按照老师的指导,学生书空笔画,并在书上的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写“牛”和“果”。注意坐姿规范。书写时,一定要关注“牛”“果”字中都有起着支撑作用的关键笔画竖,要写在竖中线上。8.按照老师的指导,学生书空笔画“竖折折钩”,并在书上的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写“鸟”。注意坐姿规范。学生口头组词,最后在田字格中自主描红,再书写两个。活动意图:学生认识一下田字格各个部分的名称,可以帮助他们今后写字时更好地掌握汉字间架结构,明确每笔起始、结束位置,为今后规范书写奠定基础。而教师的范写,又可以直观、清晰地再现每个笔画行进过程及先后顺序,对于刚刚学写汉字的学生来说,大大降低了写字的难度。环节三、关注量词,积累运用。教师活动:1.教师过渡:儿歌中的一些短语朋友要跟大家认识认识,来读读吧。出示课件21:2.学生自主认读。教师引导:短语中的这些词语还能用来描述什么呢?你能试着填一填吗?出示课件22:教师引导:“一只()”是最受欢迎的一组呢!我们来个比赛,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说的最多。出示课件23:学生活动:1.学生自由读量词短语2.全班开火车认读。3.联系生活,学生尝试自由回答。活动意图:对量词的初步了解紧紧围绕儿歌内容展开,巩固识字的基础上,让学生对量词有了一定的了解,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调动已有的经验,大量积累了相关短语,累积的同时更向学生渗透了学习语文、积累语言的方法,可谓一举多得。环节四:总结。教师活动:教师小结:同学们积累了好多和量词“只”有关的短语呀!生活中,多多留心,还可以有更多的积累和收获呢!学生活动: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量词儿歌的创编。5.作业设计:基础类作业:写生字,背诵儿歌。发展性作业:人文底蕴:量词短语的说话练习。收集带量词的短语,配上相应的图片。实践创新:创编量词儿歌。6.板书设计:7大小多少小少牛果鸟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课时教学设计课题8.小书包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通过语文学习,认识文具整理文具是热爱生活的体现,了解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了解文具名称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②语言运用:通过图文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早、书”等5个字。学习内容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熟悉的学习用品和生活场景,充分调动生活中的体验。③思维能力: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培养学生如何有序摆放,以及有序思维。④审美创造: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如何归纳整理更美观,更有序,更整洁,不断提升生活中文具审美的能力。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喜欢文具的思想,深知文具的用处会归纳整理,与此同时培养爱惜文具的好习惯。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难点: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3.教学准备:教案、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这节课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课件出示谜语)2.铅笔、橡皮、笔袋它们都藏在哪里?今天我们就和朝夕相处的“小书包”一起来学习生字。板书课文题目。3.学习“书包”两个字。(1)拼读“书包”两个字的拼音。引导学生注意“书”是翘舌音。(2)识记字形。学生活动:1.联系文具的形状猜谜语。2.齐读课题正确认读“书包”两字,并识记字形。预设:生1:我在书店见过“书”字。生2:“包”字外面的部分把里面的“巳”包起来了。活动意图:通过猜谜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儿童形象思维这一特点巩固加深对字形的记忆。环节二:合作学习,活学活用教师活动:1.请同学们打开书,看课文中的六个词语。已经认识的字,你就大声地读出来;不认识的字,就先借助拼音再多读几遍。2.教师请一名同学领读,大家跟着一起读。3.课件出示生字:书、包、尺、作、业、本、笔、刀。(1)小组合作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要求学生明确小组学习的要求:①已经认识的字,请你大声地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大家要一起想办法记住它们。②完成识字任务后,请给这些生字找到好伙伴,组成词语。(2)教师巡视,组长检查,总结方法。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卡片上的生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5.扩词练习。用“尺、本、刀”扩词。学生活动:学生练读课文中的词语: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围绕生字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①包:半包围结构,“勹”是包字头。②字理识字“刀”。③笔:竹字头是竹子的变形。出示毛笔的图片。毛笔的上面是竹管,下面是毛。根据结构,组成了我们今天学习的“笔”字。“笔”是会意字。3.给这些生字找到好伙伴,组成词语。4.在以下活动中巩固识字成果。(1)开小火车:读字并组词。(1)小游戏:小组内四人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将实物与词语卡片对应放好。小组内评价。(3)记忆比赛:以课件的形式快速出示生字,一次出现四个字,看谁读得好,记得准。活动意图:设计不同形式的认读生字环节意在加强生字的复现,帮助儿童在词语语境中识字。环节三、指导写字,规范美观教师活动:1.学习书写“刀”字。(1)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发现“刀”字的撇是在田字格竖中线的位置起笔的。(2)请同学们注意笔顺,和老师一起说笔画名称。(3)学生练习书写。2.学习书写“尺”字。(1)引导学生观察“尺”字在田字格中的大概位置。(2)教师范写,请同学们注意笔顺,一边看一边说笔画的名称。(横折、横、撇、捺)(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4)学生书写展示评价,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个字。3.学习书写“本”字。(1)说一说:这个字和哪一个字比较像?(木)这个字该怎么写才好看?(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3)展示评价。4.学生练习书写,要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学生活动:1..学写“刀”字。(1)仔细观察“刀”字的书写笔顺,重点笔撇是在田字格竖中线的位置起笔的。(2)动手书空笔画,边书空边说笔画名称。(横折钩、撇)(3)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2.学写“尺”字。(1)观察笔画占位:字的大部分在竖中线的左边。捺要写得伸展、圆满。第二笔横起笔在横中线上。(2)练习书写,注意写字姿势。3、学写“本”字(1)找形近字,帮助识记。(2)说一说:这个字该怎么写才好看?(3)练习书写活动意图:一年级是写字的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字的基本笔、写字的笔顺规则。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后,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美蕴含在每一笔每一画之中。环节四:引导实践教师活动:1.教师引言:同学们学生字学得非常好,现在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并在我们的小书包里找出它们。(读一个,找一样)哎呀!小书包都被我们翻乱了,你们能自己整理书吗?学生活动:1.读词语,和同桌一起找出这些文具,说说它们的用处。2.自己试着整理书包。5.作业设计:基础类作业:学过的字回家读3遍巩固作业:预习课文里的小诗歌,读两遍。提升作业:实践创新,自己整理书包。板书设计:小书包刀尺本课时教学设计课题8.小书包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通过语文学习,认识文具整理文具是热爱生活的体现,了解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了解文具名称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②语言运用:通过图文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书、包”等11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3个偏旁。会写“早、书”等5个字。学习内容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熟悉的学习用品和生活场景,充分调动生活中的体验。③思维能力: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培养学生如何有序摆放,以及有序思维。④审美创造: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如何归纳整理更美观,更有序,更整洁,不断提升生活中文具审美的能力。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喜欢文具的思想,深知文具的用处会归纳整理,与此同时培养爱惜文具的好习惯。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常见学习用品的名称。难点:了解文具是学习的伙伴,知道爱惜文具,会整理文具。3.教学准备:教案、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环节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教师活动: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朋友,每天它陪我们一起上学。放学之后它陪我们一起回家。它帮我们带好了学习用品。它就是我们的——小书包。(板书:小书包)2.教师出示字卡。学生活动:1.认读: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2.扩词练习:出示“尺、本、刀”。给这三个字组两个词。最好不重复。活动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过去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联系起来,起到以旧带新的作用,并促进课内外知识的贯通。环节二:学习韵文,随文识字。教师活动:1.教师范读韵文,对学生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准字音,注意停顿。2.说一说:这篇小韵文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说了什么?(1)学习第一句话。①“宝贝”指什么?为什么称为“宝贝”?②指导朗读。(2)学习第二句话。①这句话讲了什么?②学习“课”字。③这些是小书包里“宝贝”的代表,其实还有好多“宝贝”,我们没有说出来。你们能用书包里的其他宝贝来替换这句话吗?(给学生创造发挥的空间,引导学生畅所欲言。)(3)学习第三句话。①这句话说了什么?②“静悄悄”是什么意思?那一般在什么时候会是“静悄悄”的?预设:夜里静悄悄。大山里静悄悄。大人没回家,家里静悄悄。站队时要静悄悄。③指导朗读。(4)学习第四句话。①学习“早”字。出示图片,体会日出的时候就是早晨。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早”字。②学习“校”字。“校”是左右结构的字,是形声字。③这句话讲了什么?④指导朗读。3.齐读韵文。学生活动:1.初读(1)学生自由练习读韵文。(2)指名朗读,随机评价指导。(3)小组内互读韵文。(4)对照生字表在韵文中画出生字或自己不理解的词。(生字用“圆圈”画出来,在不理解的词下面画“横线”。)2.学习韵文(1)学习第一句话。宝贝”指的是书包里的这些文具,它们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2)学习第二句话。“课”是左右结构的字,上课要用语言来交流,所以是“言字旁”。书包里的其他宝贝有:水彩笔、油画棒、书本等。(3)学习第三句话。我们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要静悄悄的。(4)学习第四句话。交流识记“早”和“校”。3.正确流利地齐读韵文。活动意图:通过随文识字激发学生识字、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识字读书活动。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环节三:实践操作,有序表达教师活动:1.教师引言:小书包是我们的好朋友,书包里的学习用品是我们的好宝贝。你们会使用这些宝贝吗?2.说一说怎样削铅笔。3.小组合作说一说:怎样在桌面上摆放学习用品。引导学生用方位词。我把()放在()的()边。4.汇报展示摆放的结果。5、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使用这些文具?学生活动:1.用上节课学过的“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削铅笔的。2、说一说:怎样在桌面上摆放学习用品:预设:我把笔袋摆在书桌的上边。我把书本摆在书桌的左上角。活动意图:创设情境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想说,能说,抢着说的意识,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语言文字的使用者。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巩固生字,背诵课文。发展性作业:巩固作业:给爸爸妈妈展示如何整理书包。提升作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自己的书桌面。用上连接词向家长介绍自己是怎样摆放的。6.板书设计:小书包橡皮尺子作业本笔袋铅笔转笔刀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9.日月明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激发学生感受中华文化中汉字构字的有趣性。揭示会意字构字的特点,有利于学生了解汉字构字的趣味,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汉字文化的兴趣。②语言运用:认识“明、尘”等11个生字,会写“木、林”等5个字。认识日1个偏旁,会写卧钩1个笔画。课文以韵文形式呈现抑扬顿挫,节奏明快的短句,字形教学与字义的理解相结合,借助图片理解会意字的造字原理,培养学生对会意字的运用和理解能力。③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能够主动总结会意字识字规律。④审美创造: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自主欣赏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思政元素:通过揭示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诠释“众、林”等字的构字含义,揭示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培养学生体会中华民族团结的力量。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学些笔画卧钩。。难点: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字义;学写笔画卧钩。3.教学准备:教案、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图片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板书课题:“日月明”,问:谁知道“明”是什么意思?2.出示太阳和月亮的图片,感受“光明”。学生活动:1.齐读课题。2.形象感受“明”的意思。活动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图片直观形象感受汉字的有趣,关情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表现欲。第二环节:整体感知、学习字词教师活动:1、自由朗读课文2-3次,要求:①圈出生字,读准字音,想想字义。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检查自学情况:①哪些字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重点正音:明、尘、男、抹、森、从、众)学生活动:1.读准字音:明鲜尘尖灭力男休手林森从众2、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a、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b、去掉拼音读。②分小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设计意图:本环节以情感激励为主,变化度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为理解和识字做好了铺垫。第三环节:学中发现,积极探究教师活动:1、读读课文,仔细观察生字,你有什么发现?2、汇报。3、小结:小朋友,像这样能表示意思的字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会意字”。4、你还知道哪些也是会意字?(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尖:板画草芽尖尖图。鲜:板画鱼和羊肉串。男:动作演示。尘:动作演示。从、众:课件演示“人——从——众”教师讲解。林、森:课件演示森林画面。用“森林”说一句话。活动意图: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去发现汉字构字规律,掌握本课汉字结构,从而感悟汉字文化,积累语言文字。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读两遍课文。新学的生字写3遍。巩固作业:给父母分析说说学到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提升作业:继续收集会意字,探究拓展会意字的构字特点,通过图文并茂形式进行表述展示。6.板书设计:9日月明课时教学设计课题9.日月明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激发学生感受中华文化中汉字构字的有趣性。揭示会意字构字的特点,有利于学生了解汉字构字的趣味,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汉字文化的兴趣。②语言运用:认识“明、尘”等11个生字,会写“木、林”等5个字。认识日1个偏旁,会写卧钩1个笔画。课文以韵文形式呈现抑扬顿挫,节奏明快的短句,字形教学与字义的理解相结合,借助图片理解会意字的造字原理,培养学生对会意字的运用和理解能力。③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能够主动总结会意字识字规律。④审美创造: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自主欣赏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思政元素:通过揭示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诠释“众、林”等字的构字含义,揭示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培养学生体会中华民族团结的力量。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识记生字。学些笔画卧钩。。难点:尝试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猜字义;学写笔画卧钩。3.教学准备: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环节一:复习认读,谈话导入教师活动: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2.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朗读回顾儿歌。3.教师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熟读了《日月明》。儿歌中句子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她吧。学生活动:1.学生开火车认读。2.学生温习儿歌。3.齐读课题活动意图:引导学生读词语,这一形式是为了温故已学的知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达到复习巩固识字效果的目标。环节二:配图再读,理解感悟教师活动:1.借助插图,锻炼表达。教师过渡:请同学们打开书72页,我们一起来观察图画,图画上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2.教师引导:哦,他为了把小小树苗种好,三个小朋友分别负责干什么呢?3.图文对应,理解感悟。教师引导:他们一起努力把小树苗种好了,对吗?看来还是人多力量大呀!儿歌中的哪一句恰好对应了这样的画面呢?请你读读儿歌,想一想。4.教师引导:是啊,“众”是很多人的意思,很多人一起努力做事,就会有神奇的力量。再看看文中那句话在告诉我们这一点。5.教师引导:是的,很多人的心中一样的想法,一起努力,黄土也能变声金子,团结就是力量呀!再看看图画中的小书苗,它们一起努力的生长,你能想象一下这里日后的样子吗?6.教师小结:对呀,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让我们在一起大声地朗读一下这首儿歌吧。我们全班同学一起齐声朗读,我们朗读的声音会怎样呢?7..欣赏歌曲,激发情感教师过渡:我们休息一下,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吧,名字是《众人划桨开大船》。多媒体显示部分歌词。学生活动:1.指名交流图片。三个小朋友,他们在种树。2生:一个负责扶着小树苗,一个浇水,一个用铁锨铲土。3.学生通过小组观察,儿歌中的“三人众”对应了这幅图。4.文中最后一句“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告诉我们了。5.生:这里会变成一大片树林,会变成森林。6.全班齐诵儿歌。7.体会音乐的美感,分享感受。活动意图:通过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读文的兴趣,提高读文的效果,达到将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标。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解决难点,体会韵文所传达的情感目标。环节三:关注结构,指导书写教师活动:1.教师导入: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1个生字朋友,接下来有5位生字朋友,我们不但要认准,还要写对、写好。课件显示要求会写的5个生字。指导书写“木、林”。教师引导:独木不成林,两个木字才组成了林字。接下来,我们来学写木字和林字。2.指导“木”字书写。教师范写,并讲解:“木”田字格横中线上方、左上格起笔写横,注意横向右行笔时要稍高一点点,竖压在竖中线上,第三笔的撇十字交叉点写至左下格,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借助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书写时掌握好字的间架结构。3.指导“林”字书写。教师范写,并讲解:“林”字左右结构,由两个木字组成,它也想住进田字格,要怎么办呢?左右两半边都写得窄一些,左边的木字旁第四笔是点儿,右边的木字在书写时横和竖都稍高于左边的木字旁,最后一笔是捺,行笔时一定向右下方出脚、写舒展。4.教师巡视指导。5.指导书写“土、力”。教师带领学生明确两个字的笔顺。教师范写,并讲解:土、力笔画较少,是独体字,注意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书写时尽力模仿,有助于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土字的第三笔横要写得平直,力字横折钩的折向笔画尽量和撇的斜度保持一致。6.教师巡视指导。7.指导书写“心”。学写笔画卧钩。教师讲解:心是独体字,笔顺是点、卧钩、点、点。第二笔的笔画名称叫卧钩,像弯弯的月牙,不能写的太直或写成竖弯钩、竖折勾。8.教师范写笔画和汉字。学生活动:1.认真观看课件,认读生字。2.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木”,按照老师指导,先书空看字,口头组词,进行描红书写。3.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林”字,按照老师指导,先书空看字,口头组词,进行描红书写。4.学生规范书写,注意坐姿。5.注意观察“土、力”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书写时尽力模仿,有助于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土字的第三笔横要写得平直,力字横折钩的折向笔画尽量和撇的斜度保持一致。6.学生规范描红,每字在田字格中描,注意坐姿。7.学生观察如何写好“心”字,进行交流。8.通过自主观察“心”字,学生书空并练习口头组词,在田字格中描一写二。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让学生先观察再汇报的形式,以学生主动为前提,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对生字笔画及位置主动观察,要比教师的客观描述效果好,同时更能检验学生的书写汉字的能力。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完成生字的书写。巩固作业:收集会意字的字体,和父母进行识字亲子游戏。6.板书设计:9日月明会意字尘从众林森团结就是力量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10.升国旗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热爱伟大的祖国,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要立正、敬礼,懂得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热爱伟大的祖国,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②语言运用:本课11个生字中,“升”是翘舌音,“升、中、红”是后鼻音,读音要重点指导。字形识记时,带领学生根据汉字的特点,通过熟字加偏旁、猜字谜等多种方法识字,能够用语言去描述如何去升国旗的礼仪。③思维能力:在充分的阅读中,在图文结合的描述中让学生明白了基本的升旗礼仪,引导学生表达升旗仪式礼仪,发展思维在唱国歌时的礼仪。④审美创造:在阅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懂得尊重赞美国旗。知道升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热爱国旗。自我的站姿如何如何体现对国旗的庄重。在升旗的场景中还应该注重哪些礼仪。思政元素:凝练而庄严地表达了爱国情感。结合图片和学生生活,在反复诵读中感受爱国主义教育,感受升旗仪式的庄重和爱国情感的深厚,激发爱国情怀。2.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升、国”等11个汉字和国字框、绞丝旁2个偏旁难点:认识词语“中国、国旗、五星红旗”,正确朗读课文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教师导入:同学们,老师考一考你们,认识它吗?多媒体展示中国国徽。2.教师引导:对,这是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请你再听听这段旋律——多媒体播放音乐。3.教师引导:《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接下来的这面旗帜是——4.多媒体展示国旗。:教师小结:地图、国歌、国旗,都是我们祖国的象征。看到它们,让我们清醒地知道——我们是中国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0课《升国旗》。多媒体显示课题。5.教师板书课题。(板书:10升国旗)学生活动:指名回答:国徽。学生在认真观察国徽的同时,聆听国歌。学生齐读《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生:国旗。学生齐读课题。活动意图:通过出示课件,播放视频,激发学生获得新知欲望,提高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表达的欲望,激活课堂的活跃气氛。环节二:“国”字展开,识认字词。教师活动:1.识记“中国”两个字。教师引导:中国,我们祖国的全称是什么?你还能用“国”字组其它的词语吗?2.教师讲解:“中”是独体字,扁扁的口中间一竖,好像定海神针一般。请同学们跟我书空。3.教师讲解:“国”字是全包围结构的字,它的偏旁是国字框,一起来认识一下方方正正的大口框,像是筑起的四面围墙,跟我读,国字框,国字框里面加上玉石的“玉”字,就是国家的“国”。你还认识哪些国字框做偏旁的字呢?4.认读三个词语。教师引导:请你读一读这两个含有“国”字的词语。5.教师引导:你知道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旗吗?教师指名二到三名同学领读三个词语。6教师引导:“红、旗”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7.教师讲解:“红”字的左半边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偏旁——绞丝旁。红是一种颜色,早期的染色工艺多用于丝织品中,所以“红”字的偏旁是绞丝旁。绞丝旁加上工人的“工”就是“红”8.教师引导:这也是个不错的办法。“旗”是用布、绸子等做的方形或长方形的标志,所以它的左边是个“方”字,这样你是不是就记住了呢?请你用“旗”组个词吧。教师倾听纠正。9.连词成句,练习表达。教师小结:在中国的首都北京,每天清晨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解放军叔叔都要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回答:国家,国法,美国,法国等。2.学生书空“中”字,并组词语。3.指名回答:幼儿园的园。4.生:五星红旗。5.指名领读词语,开火车认读词语。6.学生交流识记方法,“红”跟长江的“江”很像。7.学生思考:“旗”字的右下角那个字我认识,念qí,就记住了。8.学生组词。9.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词语,自主练习造句。预设1:中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预设2: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国的国旗。6.认识“红、旗”两个字。连词成句,练习表达。用上这三个词语,试着说一句话。同桌两个人先试一试,我们在全班交流。活动意图:一年级的入学不久的小朋友,“国”字的意义对于他们而言略显抽象,但生活中,孩子们的身边有很多体现其意义的具体事物,如国旗、国歌、地图等等,都能帮助思维非常活跃、好奇心强的孩子们,进入学习,建立认识,增强感受。因此,教学环节的设置和安排要契合学生的认知和生活已有的体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环节三:学习儿歌,随文识字。教师活动:1.教师导入: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升国旗》这篇课文的儿歌部分。每个周一我们都要参加升国旗仪式,你是怎么做的呢?2.教师过渡:你做得很棒!我们来看看儿歌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请你听老师读。3.教师范读课文。4.教师引导:请大家借助拼音仔细轻声读课文。5.教师引导:没有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得正确又顺畅吗?6.教师引导:看,生字朋友在儿歌中跟你打招呼呢?认识它们吗,读一读吧。7.关注结构,识记生字教师引导:老师这儿有一个字谜,请你来猜猜,谜底就在这生字中。8.教师引导:给大家讲讲你是怎么猜出来的?9.教师引导:借助熟悉的字记忆生字,是个不错的办法!要仔细观察发现它们的不同哦。下面这两个汉字也很像,你能分清吗?10.教师引导:熟字加减笔画也可以帮助我们认字。歌:生活中常见到这个字,音乐课上我们学唱歌,扩词认字:唱歌、歌曲、歌词等。总结:美、丽这两个字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记忆方法,方式不唯一,尊重学生独特的认识,以记忆和识记为目的。11.回文朗读,整体感知。教师引导:把生字朋友们放回到儿歌中,再读读吧,感受升国旗时的情景。学生活动:组织学生交流升旗仪式时,自己是如何做的?指名回答。预设:我们学校升国旗的时候,我听到了国歌声,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立正向国旗敬礼。2.反复认读,认准读通。3.组织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朗读。4.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次。5.学生自读儿歌。同桌互相读一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6.指名学生开火车分行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强调生字的读音:“升、中”是翘舌音。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指名学生认读课文。7.预设:是“升”字。8.预设:“升”字和“开”字很像,撇就是歪戴的帽子。9.学生自主表达:预设:公鸡的“公”去掉捺,就是“么”字。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中:“数笔画”或“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中”字。起: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起”:“走”+“己”=起。11.组织学生再读儿歌,感受升国旗的情景。活动意图: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随文识字,对于阅读中出现的生字,要单独拿出来,让学生看准字形,读准字音的同时,也要将它放入到文中体会语义。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书写生字。巩固作业:自创如何升旗儿歌。提升作业:绘画图文并茂,升国旗礼仪儿歌。6.板书设计升国旗升、国、我、们、中课时教学设计课题10.升国旗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热爱伟大的祖国,在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国旗是一种庄重③思维能力:在充分的阅读中,在图文结合的描述中让学生明白了基本的升旗礼仪,引导学生表达升旗仪式礼仪,发展思维在唱国歌时的礼仪。④审美创造:在阅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懂得尊重赞美国旗。知道升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热爱国旗。自我的站姿如何如何体现对国旗的庄重。在升旗的场景中还应该注重哪些礼仪。思政元素:凝练而庄严地表达了爱国情感。结合图片和学生生活,在反复诵读中感受爱国主义教育,感受升旗仪式的庄重和爱国情感的深厚,激发爱国情怀。2.学习重难点:重点:复习认读11个生字和词语;会写“中、五”等4个生字。难点:在品读中理解国旗的含义,知道升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要立正敬礼,懂得要尊重国旗,热爱国旗。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环节一:复习导入,开启学习教师活动:1.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生字朋友还认识他们吗?读读吧。2.检测学生掌握程度。教师开火车检查认读,全班跟读。(板书:10升国旗)学生活动:1.学生自主认读。2.组织学生开火车检查认读,全班跟读。活动意图:复习巩固词语,快速过渡到新课,搭建好新知与旧知的桥梁。环节二:细读课文,激发情感教师活动:1.教师导入:让我们再次走进儿歌,感受升国旗的情景吧。学习第一句。2.教师引导:我们的国旗是红色的,上面有五颗黄色的五角星。你在哪里见到过我们的国旗呢?3.教师引导: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看到五星红旗升起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教师小结:是呀!多么让人自豪啊!国旗代表着国家,它每一次升起,都让我们激动不已。4.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表达出自豪、激动的心情。5.学习第二句。教师引导: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还会听到什么?6.教师引导:是呀,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国旗是怎么升起来的?7.教师引导:“徐徐”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一个意思相近、我们常用的词吗?每当国旗徐徐升起,听着雄壮的国歌声,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心情怎样?教师引导:那么,通过朗读让我们一起齐声朗读感受那样的心情吧!8.学习第三句。教师引导:快看,国旗升起来了。9.教师引导:迎风飘扬的国旗很美丽!请你用“美丽”说一句话。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儿歌第三句。学习第四句、第五句。10.教师引导:升国旗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教师引导:“立正”是一个很严肃的动作,升国旗,我们“立正”,望着国旗,以此来表达心中的自豪与尊敬,表示对“国旗”的尊重;向国旗敬礼,因为我们尊敬国旗、热爱祖国!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来读读儿歌的第11.学习第五句。12.整体回文,升华情感。教师引导:让我们怀着对国旗发自内心的尊敬、热爱之情来试着背诵全文。师生齐声背诵儿歌。学生活动:1.组织学生认真地读一读诗歌的第一句。2.学生自由回答:校园里有国旗,天安门广场见过国旗等。3.根据教师所创情境,预设:特别激动;很骄傲!4.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如何表达自豪之情?学生自主练习,全班展示,5.在教师的引导下,升国旗时我们会听到什么?预设:会听到国歌声。6.预设:徐徐个词7.预设:慢慢、缓慢等。。预设:激动,觉得中国很了不起等。组织学生情感朗读。8.学生齐读第三句。9.学生用“美丽”说一句话。预设1:美丽的春天来啦!预设2:小女孩儿头上戴着美丽的蝴蝶结。学生朗读儿歌第三句。10.学生在小组合作思考:升国旗时我们应该怎么做?预设1:升国旗时,我们要站好,眼睛看着国旗。预设2:我们要敬礼,唱国歌。老师下达“立正”的口令,全班做动作。11.指名学生读;男女生分读;齐读。12.怀着对国旗发自内心的尊敬、热爱之情来试着背诵全文。学生齐声背诵儿歌。活动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从而产生尊重国旗、爱护国旗的意识,通过学唱歌曲,升华这种热爱、崇敬之情,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环节三:指导写字:起、立、正、向教师活动:1.记忆字形(1)说说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有哪个字需要别人帮忙。(2)书写这些字时,你想提醒小朋友们什么?2、指导在田字格里写字,教师范写。学生活动:1.准确认读。.2.交流识字方法。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描红练习。5、设计意图:低段课堂上识字教学是重点,要从细节抓起,观察笔画占位,重点笔的注意事项等,使学生打好汉字书写的基础。6、作业设计:基础作业:读熟课文,背诵课文。巩固作业:完成语文小练习册提升作业: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7.教学反思与改进: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语文园地五(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热爱汉字文化,通过时间有关的词语,让学生主要是建立字义与字形之间的关联;以及不同偏旁的汉字,向学生渗透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体会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和文化内涵。②语言运用:认识5个生字;能发现各组词语的排列规律,并尝试运用有关词语。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初步感知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③思维能力:比较时间排列的词语以及偏旁在汉字中所表达的意义,渗透偏旁表一的构字规律,进而进行思维拓展了解识字规律,提高汉字识记能力。④审美创造:通过感受和理解时间的词语以及偏旁表义构字规律,在识记与表达中感受其独特性,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创造。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热爱汉字文化,通过时间有关的词语,让学生主要是建立字义与字形之间的关联;以及不同偏旁的汉字,向学生渗透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体会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和文化内涵。体会爱国情怀。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认识5个生字;能发现各组词语的排列规律,并尝试运用有关词语难点:通过偏旁归类巩固认字,了解每组字的偏旁表意的构字特点,并尝试拓展识字。3.教学准备:教案、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谜语竞猜,激趣导入教师活动:1.教师导入:谜语,有趣又神奇,还能开动脑筋,猜出来的一瞬间让人激动无比!开启这节课的学习之前,先来个谜语竞猜吧!谜面是:2.教师过渡:钟表时刻提醒我们时间,生活中离不了。我们也迈开脚,开启学习之旅吧。学习语文园地五。学生活动:1.组织学生竞猜,谜底是钟表。2.齐读课题。活动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猜谜语进行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表现欲。环节二:学习“识字加油站”教师活动:1.教师过渡:同学们,钟表可以告诉我们精准的时刻,生活中,我们还会怎样用语言的表达和描述不同的时间呢?2.教师相机正音。3.教师引导:“上午”“下午”表示一天中的两个时间段。你能用它们说句话吗?教师引导:你还有知道用“午”表示的其它时间的词语吗?4.教师引导:上午和下午同学们在学校,中午我们回家休息一下,这段时间吃饭、睡一觉,被称为午饭、午觉。请你跟老师读。5.教师过渡:太阳落山了,就到了“晚上”。“晚”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日字旁,右边是“免费”的“免”。你能用“晚”再组个词吗?老师出示“晚”字词语。教师指名学生领读。6.教师引导:“上午、下午、晚上”是一天中的三个时间段。我们想要表达前后几天的时间,又会用到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呢?7.教师引导:这三个词语我们日常表达常常会用到,你能用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词语说一句话吗?教师引导:“今天”是正在进行中的一天。谁能用“昨天”或“明天”说一句话。教师引导:“明天”还没到呢,“去图书馆”的事情也还没做呢。8.教师引导:已经是发生过的事了,“昨天”是今天之前刚刚结束的一天。同学们,看来我们的生活中还真是离不开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呢!老师还带来了“今”“昨”字的词语,读读吧。教师相机纠错正音。9.认读第三、四组词语,学习“年”字。教师引导:时间的车轮向前滚动,不曾停歇。生活中,我们想要表示更长、更久远的时间时,又会用到哪些词语呢?请看。10.教师引导:这些词表示的时间更长、更久远,你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吗?一个月有大概有多少天呢?教师讲解:一年有12个月,而每个月的天数不完全一样,一个月31天的时候居多,还有的月份是30天、28或29天。一年有365天或366天。“年”不仅是人们记录一段时间的单位,在古时候,还有一个关于“年”的神话传说呢!11.教师引导:我们来认识有趣的“年”字吧。你能给它组更多的词语吗?12.整体呈现,巩固识认。教师引导: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跟小朋友们一样,站成直直的队。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13.教师引导:时间词语站站队,看看里面少了谁?请你大声说出来。教师小结: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努力做个珍惜时间的有心人吧。学生活动:1.认读第一组词语,学习“午、晚”两个字。2学生认读词语。引导学生同桌互读、领读跟读的方式认读词语。3.预设1:我在公园玩儿了一下午。预设2:昨天上午我到医院去看牙医了。预设:中午;晌午4.引生交流还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午”这个字。预设:我们学过的“牛”字,竖不出头就是“午”。5.引生用“晚”字组词。预设:晚饭、晚安、夜晚等学生自主认读。6.认读第二组词语,学习“今、昨”两个字。学生借拼音自主拼读练习;同桌互读纠错。二至三名学生领读,全班跟读。7.预设1:我今天玩儿的好开心呀!预设2:今天我生病了,没去上学。组织学生用“昨天”或“明天”说一句话。预设3:明天是星期天,我和妈妈去图书馆。预设4:昨天我小朋友家玩儿了。8.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全班跟读。9.学生自主认读;教师指名认读。10.引生说一说一年有多少个月吗?一个月有大概有多少天呢?预设: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11.组织学生交流“年”的来历,并且给年进行组词。12.组织学生齐读。13.组织学生给时间词语站站队,看看里面少了谁?指名回答。活动意图:认读几组表示时间的词语,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环节三:学习“我的发现”教师活动:1.教师过渡:这个单元的学习让我们认识了更多的汉字朋友,下面这两组汉字朋友迫不及待地向你发出了挑战!你能试着读一读吗?2.教师引导:仔细观察两组生字,你发现了什么?3.教师小结:第一组字的偏旁是草字头。你还知道哪些草字头的字?教师补充。4.教师引导:很多草字头的汉字都和植物有关。第二组汉字的偏旁是木字旁。很多木字旁的汉字都和树木有关。你还知道那些木字旁的汉字?5.教师引导:很多同一偏旁的汉字表达的意思,往往和偏旁的意思相关。留心观察,你会有更多的发现。这个偏旁,我们刚刚学过,它是?6.教师引导:很多反犬旁的字都和什么有关呢?教师小结:我们还学习了单人旁、鸟字旁等偏旁,含有这些偏旁的汉字也很有趣呢,做个有心人,多多观察学生活动:1.学生自主认读。指名学生认读,相机正音。2细观察两组生字,发现了什么?预设:第一组字都是草字头的,第二组字都是木字旁的。3.学生交流有关草字头的字。学生自主回答。4.学生自主拓展含有“木”字旁的字。5.生总结:留心观察,这个偏旁,我们刚刚学过,它是反犬旁。6学生归纳总结预设:和动物有关;和身上长毛的动物有关。活动意图:学习两组不同偏旁的生字,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的规律。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按时间先后,给下面的词语加上序号。1.()明天()今天()昨天2.()今年()明年()去年巩固作业:和父母一起搜集有关时间的四字词语,积累拓展。提升作业:归纳整理含有木字旁的字,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创作。6.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五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语文园地五(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通过平翘舌音汉字的学习,掌握汉字的特点。通过笔顺规则,掌握汉字书写规律。②语言运用:会认生字。在认读与表达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③思维能力:比较平翘舌音,易混淆的字,通过笔画加减区分汉字,进而进行思维拓展了解识字规律,提高汉字识记能力。④审美创造:通过认读感受和理解平翘舌音的有趣,以及汉字书写规律的独特美。2.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复习汉语拼音,区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读准字音。难点:正确书写汉字,了解笔顺规则,知道按笔顺正确书音写汉字。思政元素:通过对汉子平翘舌音的区分,感受汉字文化的独特性,激发学生热爱认读的兴趣,以及汉字的书写规律,感受汉字文化的书写规律,激发学生的书法热情以及热爱中华文化。3.教学准备:教案、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第二课时)环节一:学习“字词句运用”教师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