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天津市蓟县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天津市蓟县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天津市蓟县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天津市蓟县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天津市蓟县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为长周期,该周期中的副族元素共有

A.32种B.18种C.10种D.7种

2、已知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E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过渡金属元素,A与D同主族,

B与C同周期,且C与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甲、乙分别为元素E、A的单质,丙、丁为A、E分别与B形成的

二元化合物,它们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建的是()

A.A、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具有漂白性

B.B、D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非极性键

C.C的单质能与丙反应置换出B的单质

D.丁为黑色固体,且Imol甲与足量丙反应转移电子3NA

3、常温下,用O.lOOOmoH/的盐酸滴定20.00mL未知浓度的氨水,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滴加20.00mL盐酸时所

得溶液中C(C1)=C(NH4+)+C(NH3・H2O)+C(N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点①溶液中c(NH4)+C(NH3H2O)+C(NH3)=2C(Cl)

B.点②溶液中c(NH4+)=C(Cl)

++

C.点③溶液中c(Cl)>c(H)>c(NH4)>C(OH)

D.该氨水的浓度为O.lOOOmol-L-1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牙膏中的甘油时,可生成绛蓝色沉淀

B.用纸层析法分离C/+和Fe3+,为了看到色斑,必须通过氨熏

C.氯化钻浓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颜色由蓝色逐渐转变为粉红色

D.摘下几根火柴头,浸于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AgN(h溶液和稀硝酸,若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火柴

头中含氯元素

5、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释的是()

A.铝制器皿不宜盛放酸性食物

B.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产生氢气得不到钠

C.铁制容器盛放和运输浓硫酸

D.镀锌铁桶镀层破损后铁仍不易被腐蚀

6、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TH2O”表示的是()

A.H2s。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

B.NH4cl溶液与KOH溶液混合

C.NH4HSO4溶液与少量NaOH

D.NaHCCh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A.().4molN%与().6molCh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得到NO的分子数为0.4NA

B.和石墨的混合物共1.8g,含碳原子数目为0.15NA

C.1LO.lmol/LNH4Al(SOM溶液中阳离子总数小于0.2NA

D.5.6g铁在足量的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8、25℃时,向20mL0.10mol・U的一元酸HA中逐滴加入0.10mobL-1NaOH溶液,溶液pH随加入NaOH溶

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A为强酸

B.a点溶液中,c(A)>c(Na+)>c(H+)>c(OH)

C.酸碱指示剂可以选择甲基橙或酚猷

D.b点溶液中,c(Na+)=c(A-)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25℃时,pH=l的l.OLH2sCh溶液中含有的H+的数目为0.2NA

B.标准状况下,2.24LCL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小于O.INA

C.室温下,14.0g乙烯和环己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一定为NA

D.在0.5L().2mol・L-i的CuCL溶液中,n(CF)=0.2NA

10、液体燃料电池相比于气体燃料电池具有体积小等优点。一种以液态肿(N2HQ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

池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b极发生氧化反应

B.a极的反应式:N2H4+4OhT—4e-=N2f+4H2。

C.放电时,电流从a极经过负载流向b极

D.其中的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阳离子交换膜

11、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有H2s04分子B.都有氧化性

C.都能和铁、铝反应D.密度都比水大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LO.2moi/L亚硫酸钠溶液中H2sCh、HSO3-,SCh?一的总数为0.2N,\

B.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C2H4和CE所含的氢原子数均为4N,、

C.向含ImolFeL的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I2,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100g9.8%的硫酸与磷酸的混合溶液中含氧原子数为0.4NA

13、2019年《化学教育》期刊封面刊载如图所示的有机物M(只含C、H、O)的球棍模型图。不同大小、颜色的小球代

表不同的原子,小球之间的“棍”表示共价键,既可以表示三键,也可以表示双键,还可以表示单键。下列有关M的推

断正确的是

A.M的分子式为C12H12O2

B.M与足量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产物的环上一氯代物有7种

C.M能发生中和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D.一个M分子最多有11个原子共面

14、分枝酸是生物合成系统中重要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OOII

0H

A.分子中含有4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可使溟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

D.I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iNaOH发生中和反应

15、氢能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高纯氢的制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可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电解水制高纯氨,

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通过控制开关连接和K2,可交替得到H2和0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城性也解液

A.制H?时,开关应连接Ki,产生H2的电极反应式是2H2O+2e-=H2f+2OH-

B.当开关连接K2时,电极3的反应式为Ni(OH)2-e-+OH-=NiOOH+H2O

C.当开关连接K2时,电极2作阳极,得到02

D.电极3的作用是分别作阳极材料和阴极材料,利用NiOOH和Ni(OH”的相互转化提供电子转移

16、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制氧气

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蒸干CuSO4溶液制备CUSO4-5H2O

也朗的收色

D.模拟工业制氨气并检验产物

17、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常用小苏打来治疗胃酸过多

B.水泥、陶瓷、玻璃工业的生产原料中都用到了石灰石

C.硫酸领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D.双氧水、高镒酸钾溶液可杀死埃博拉病毒,其原理与漂白粉消毒饮用水的原理相同

18、CuO有氧化性,能被NH3还原,为验证此结论,设计如下实验。

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NO

B.NH3与CuO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可能是Cu

C.装浓氨水的装置名称是分液漏斗,只能用作分液操作

D.烧杯中硫酸的作用是防倒吸

19、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HaO3=bO2T+cCLT+dHClO4+eH2O,用湿润

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产物时,试纸先变蓝后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该反应转移电子为20e-

+

B.变蓝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褪色是因为可能发生了:4Cl2+l2+6H2O=12H+8C1+2IO3

C.氧化产物是高氯酸和氯气

D.由反应可确定:氧化性:HC1O4>HCIO3

2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

A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2cCh溶液,溶液变澄清酸性:苯酚〉HCO3-

将少量Fe(NO3)2加水溶解后,滴加稀硫酸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

BFe(NO3)2已变质

溶液变成血红色

C氯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C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氯乙烷发生水解

在2mL0.01mol-L_1的Na2s溶液中先滴入几滴0.01mol-L-1Z11SO4溶

DKSp(CuS)<Ksp(ZnS)

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0.01moHL-iCuSCh溶液,又出现黑色沉淀

A.AB.BC.CD.D

21、以下物质的水溶液显酸性的是

A.NaHCChB.NaHSO4C.CH3COOKD.KNO3

22、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储B.石油的分馆C.石油裂化D.石油裂解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有机物N的结构中含有三个六元环,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CH=CH2+CH2=CHR,—伴化剂L>CH2=CH2+RCH=CHR'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B的结构简式为

(2)G-H的化学方程式»其反应类型为。

(3)D在一定条件下能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在500℃和CL存在下生成

(5)E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使FeCh溶液显色的有种。

(6)N的结构简式为。

24、(12分)芳香族化合物A(C9Hl2。)常用于药物及香料的合成,A有如下转化关系:

ra5FT米施i|

已知:①A的苯环上只有一个支链,支链上有两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KMnOi/OH"

②RfCHz®H-―"RT^+CCh

R,

(§)RCOCH3+R'CHORCOCH=CHR'+H2O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由D生成E的反应条件为O

(2)H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3)1的结构简式为。

(4)由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o

(5)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②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分子中只有一个甲基

③具有5组核磁共振氢谱峰

(6)糠叉丙酮=CHCOCH,)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请参考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一条由叔丁醇KCHMCOH]

和糠醛(C)/CH。)为原料制备糠叉丙酮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

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o

25、(12分)次氯酸溶液由于其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可以使病毒的核酸物质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杀灭病毒,是常用的

消毒剂和漂白剂。已知:

I.常温常压下,ChO为棕黄色气体,沸点为3.8℃,42℃以上会分解生成Ch和02,ChO易溶于水并与水立即反

应生成HClOo

n.将氯气和空气(不参与反应)按体积比1:3混合通入潮湿的碳酸钠中生成C12O气体,用水吸收C12O(不含CL)制得

次氯酸溶液。某实验室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浓度不小于0.8mol/L的次氯酸溶液。

⑴装置D的作用为o

(2)配平装置B中的反应___________:Cb+Na2cO3+H2O=CLO+NaCl+NaHCCh。写出CLO的结构式为。

(3)装置C中加入的试剂X为CC14,其作用是。

(4)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Eo

(5)此方法相对于氯气直接溶于水制备次氯酸溶液的优点是»(答出1条即可)

(6)若装置B中生成的ChO气体有20%滞留在E前各装置中,其余均溶于装置E的水中,装置E所得500mL次

氯酸溶液浓度为0.8mol/L,则至少需要含水8%的碳酸钠的质量为g»

26、(10分)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I.制备Na2s2O3TH2O

反应原理:Na2s(h(aq)+S(s)2Na2s2Ch(aq)

实验步骤:

①称取15gNa2s2O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mL蒸播水。另取5g研细的硫粉,用3mL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装实验装置,水浴加热,微沸60分钟。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问题:

(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一。

(2)仪器a的名称是一,其作用是

(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0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一,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一。

(4)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为

IL测定产品纯度

准确称取Wg产品,用适量蒸馈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O.lOOOmol/L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

22

2S2o3+i2=s4O6-+2ro

(5)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为一0

(6)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一mL。产品的纯度为一(设Na2s2O3・5H2O相

对分子质量为M)o

27、(12分)PCL是磷的常见氯化物,可用于半导体生产的外延、扩散工序。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

熔点/℃沸点/C密度/g/mL化学性质

2P+3C12(少量)_2PCU

黄磷44.1280.51.82

2P+5Ch(过量)A2PCk

PC13-11275.51.574遇水生成H3P04和HC1,遇氧气生成POC13

I.PC13的制备

如图是实验室制备PCb的装置(部分仪器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乙的名称是—:与自来水进水管连接的接口编号是一(填"a”或"b”)。

(2)实验前需先向仪器甲中通入一段时间CO2,然后加热,再通入干燥CL。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主要是:①.

②一»

(3)实验室制备CL的离子方程式为一;实验过程中,通入氯气的速率不宜过快的原因是一o

H.测定PCh的纯度

测定产品中PC13纯度的方法如下:迅速称取4.100g产品,水解完全后配成500mL溶液,取出25.00mL加入过量

0.1000mol/L20.00mL碘溶液,充分反应后再用0.1000mol/LNa2s2O3溶液滴定过量的碘,终点时消耗12.00mL

Na2s2O3溶液。已知:H5PO3+H2O+l2=H3PO4+2HLL+2Na2s2(h=2NaI+Na2s4O6,假设测定过程中没有其它反应。

(4)根据上述数据,该产品中PCL的质量分数为一;若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则PC13的质量分数一(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III.PC13水解生成的H3PO3性质探究

⑸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H3P03为二元酸:―_-

28、(14分)CO、CO2是化石燃料燃烧后的主要产物。

(1)将体积比为2:1的CO2和CO混合气体通入有足量NazCh固体的密闭容器中,同时不断地用电火花点燃。将残留

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中2C(CO32-)+C(HCO3)c(Na+)(填“或吟”)«

(2)已知:2co(g)+O2(g)=2CO2(g)AW=-566.0kJ/mol;键能E=499.0kJ/mol

①CO(g)+O2(g)CO2(g)+O(g)的A”=kJ/mol

②已知2500K时,①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40。某时刻该反应体系中各物质浓度满足:c(CO)・c(O2)=c(CO2)・c(O),则

此时反应____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进行。

(3)已知:反应c(h(g)=co(g)+o(g)在密闭容器中co?分解实验的结果如下图1;反应2cO2(g)a2co(g)+(h(g)

中ImolCCh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分解量如下图2,

1

I

©

s

c

0o

6b

.

时I司(min)

图】CO;分解反应(TGSOCTC)图2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分解■

①分析图1,求2min内v(COi)=»

②分析图2,1500C时反应达平衡,此时容器体积为1L,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4)为探究不同催化剂对CO和周合成CH30H的选择性效果,某实验室控制CO和H2的初始投料比为1:3进行实验,

得到如下数据:

选项T/K时间/min催化剂种类甲醇的含量(%)

A45010CuO-ZnO78

B45010CuO-ZnO-ZrOz88

C45010ZnO-ZrOi46

T,T/K

图3

①由表1可知,该反应的最佳催化剂为(填编号);图3中a、b、c、d四点是该温度下CO的平衡转化

率的是.

②有利于提高CO转化为CH,OH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

A.使用催化剂CuO—ZnO-ZrO2B.适当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CO和H2的初始投料比D.恒容下,再充入amolCO和3amolH2

29、(10分)氢氧化锂(LiOH)是重要的初加T锂产品之一,可用于继续生产氟化锂、镒酸锂等,用天然锂辉石(主

要成分LiAISi2O3,含有Fe(III)等杂质)生产LiOH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溶液1中含有Li\K+、Al3\Na+、Fe3\S(V-等离子,请回答相关问题。

(1)将LiAlSi2()6改写为氧化物的形式:。

(2)高温烧结的目的是一。操作1是一。

(3)净化过滤过程中溶液的pH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原因是一。

(4)流程中的某种物质可循环利用,该物质的化学式是一.

(5)工业生产中通过电解LiCI溶液的方法也可制得LiOH,其原理如图所示,电极a应连接电源的一(选填“正极”

或“负极”),电极b发生的反应是一,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是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D

【解析】

第四周期过渡元素有10种,但是从左到右的第8、9、1。三列的元素为第皿族元素,不属于副族元素,所以副族元素

共有7种,故答案选D。

2,D

【解析】

已知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E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过渡金属元素,则E为Fe;A与D同

主族,B与C同周期,可知A、B、C、D分属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则A为H,D为Na,由C与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20,可知C为F;甲、乙分别为元素E、A的单质,丙、丁为A、E分别与B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结合图示转化关系,

由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可知可知丙为H2O,丁为Fe3O4,则B为O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H,B为O,C为F,D为Na,E为Fe元素;甲为Fe,乙为H2,丙为HzO,丁为Fe3()4;

A.H、O两元素组成的H2O2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故A正确;

B.O和Na组成的NazOz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

C.F2溶于水生成HF和。2,故C正确;

,Q

D.丁为Fe3()4,是黑色固体,由3Fe+4H2O堇z:Fe3O4+4H2可知lmolFe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电子3NA,故D错误;

故答案为Do

3、C

【解析】

条件“滴加20.00mL盐酸时所得溶液中c(Cr)=c(NH4+)+c(NH『H2O)+c(NH3)”中的等式,实际上是溶液中的物料

守恒关系式;进一步可知,V(HCl)=2()mL即为滴定终点,原来氨水的浓度即为O.lmol/L。HHCl)=20mL即滴定终点

时,溶液即可认为是NH4a的溶液,在此基础上分析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更为简便。

【详解】

A.V(HCl)=20mL时,溶液中有c(C1)=c(NH4+)+c(NH3・H2O)+c(NM)成立;所以MHCl)=10mL也就是20mL的一半

+

时,溶液中就有以下等式成立:c(NH4)+C(NHyH2O)+c(NH3)=2c(Cl-);A项正确;

B.点②时溶液呈中性,所以有c(H+)=c(OH-);根据电荷守恒式:C(H+)+C(NH4+)=C(OH-)+C(C1),可知溶液中。3出+)=

c(cr);B项正确;

C.点③即为中和滴定的终点,此时溶液可视作NH4a溶液;由于NHJ的水解程度较小,所以C(NH4+)>C(H+);C项

错误;

D.由条件“滴加20.00mL盐酸时所得溶液中c(C1)=c(NH4+)+c(NHyH2O)+c(NH3)”可知V(HCl)=20mL即为滴定

终点,那么原来氨水的浓度即为0.1mol/L;D项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对于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体系,若要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可以先考虑反应后溶液的组成,在此基础上再

结合电离和水解等规律进行判断,会大大降低问题的复杂程度。

4,C

【解析】

A.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牙膏中的甘油时,可生成绛蓝色溶液,A错误;

B.用纸层析法分离CM+和Fe3+,为了看到色斑,CM+和Fe3+本身就具有不同颜色,不必须通过氨熏,B错误;

C.氯化钻浓溶液中,主要存在[CoCLj",为蓝色离子,氯化钻稀溶液,主要存在[Co(H2O)『+,为粉红色离子,溶

液中存在平衡[COC14]2-+6H2O•[Co(H2O)6]2++4Cl-,加水稀释平衡向右移动,溶液的颜色由蓝色逐渐转变为粉红色,

C正确;

D.火柴头中含有氯酸钾,硝酸银能和氯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能检验氯离子,

但硝酸银不和氯酸根离子反应,所以不能检验氯酸根离子,D错误;

答案选C。

5、C

【解析】

A.铝性质较活泼,能和强酸、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A1位于H之前,所以能用金属活动性

顺序解释,故A错误;

B.金属阳离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弱,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生成氢气而得不到钠,

说明Na的活动性大于氢,所以可以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故B错误;

C.常温下,浓硫酸和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被氧化,该现象是钝化现象,与金属

活动性顺序无关,故C正确;

D.构成原电池的装置中,作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正极的金属被保护,Fe、Zn和电解质构成原电池,Zn易失

电子作负极、Fe作正极,则Fe被保护,所以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①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②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强氧化

酸除外);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④很活泼的金属,

如K、Ca、Na与盐溶液反应,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碱,碱再与盐溶液反应,没有金属单质生成.如:

2Na+CuSO4+2H2O=Cu(OH)z[+Na2sO4+H2T;⑤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去说明非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如氢气在加

热条件下置换氧化铁中的铁:Fe2O3+3H22Fe+3H2Oo

6、C

【解析】

A.H2s0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生成硫酸钢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H++SO4、Ba2++2OH-=BaSO4I+2氏0,故

A错误;

B.NH4cl溶液与KOH溶液混合,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yH2O,故B错误;

C.NH4HSO4溶液与少量NaOH反应,只有氢离子与氢氧根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C正确;

2

D.NaHCCh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0匹+HCO3=CO3+H2O,故D错误;

故答案为Co

7、B

【解析】

A.依据4NH3+50z4N0+6H2。,0.4molNH3与0.6mol0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氧气剩余,则生成的一氧化氮部

分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最终生成一氧化氮分子数小于0.4N”故A错误;

18P

B.5和石墨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混合物的构成微粒中都只含有C原子,1.8gC的物质的量为-,广,=0.15mol,

12g/mol

所以其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54,B正确;

C.1L0.1mol/LNH4Al(S0J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HNH4Al(SOjzkO.1mol/LXlL=0.1mol,该盐是强酸弱碱

盐,阳离子部分发生水解作用,离子方程式为:NH/+H2O-NH3・H£+H*;Al"+3H20=Al(0H)3+3ir,可见阳+水解消

耗数与水解产生的H+数目相等,而A1"一个水解会产生3个因此溶液中阳离子总数大于0.2%,C错误;

D.Fe在氧气中燃烧产生FesO”3molFe完全反应转移8mol电子,5.6gFe的物质的量是0.1mol,则其反应转移

的电子数目为gx0.1mol=—mol,故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34,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o

8、D

【解析】

A、根据图示可知,加入20mL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aA,溶液的pH>7,说明NaA为强碱

弱酸盐,则HA为弱酸,故A错误;

B、a点反应后溶质为NaA,A-部分水解溶液呈碱性,则c(OH-)>c(H+),结合电荷守恒可知:c(Na+)>c(A-),溶液

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A・)>c(OH,)>c(H+),故B错误;

C、根据图示可知,滴定终点时溶液呈碱性,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酚酸的变色范围为8〜10,指示剂应该选

用酚酣,不能选用甲基橙,故C错误;

D、b点溶液的pH=7,呈中性,则c(OH”c(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a+)=c(A-),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图示曲线变化的意义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

的关系。

9,A

【解析】

A.pH=l,c(H+)=0.1moI-L-1,II(H+)=0.1NA,选项A不正确;

B.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有限度的,转移的电子总数小于O.INA,选项B正确;

C.乙烯和环己烷的最简式都是CH2,所以14.0g乙烯和环己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CH2为Imol,碳原子数目一定为

NA,选项C正确;

D.n(CF)=0.5Lx0.2mol-L-1x2=0.2mol,即0.2NA,选项D正确。

答案选A。

10、B

【解析】

A、该燃料电池中,通入氧化剂空气的电极b为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项错误;

B、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t+4H2O,B项正确;

C、放电时,电流从正极b经过负载流向a极,C项错误;

D、该原电池中,正极上生成氢氧根离子,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离子交换膜要选取阴离子交换膜,D项错误;

答案选B。

11、A

【解析】

A.浓硫酸中存在硫酸分子,而稀硫酸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不存在硫酸分子,故A错

误;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具有弱氧化性,所以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故B正确;

C.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发生钝化,先把铁铝氧化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稀硫酸与铁铝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故C

正确;

D.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密度都比水大,故D错误;

故选:Ao

12>A

【解析】

A.根据物料守恒,1LO.2moi/L亚硫酸钠溶液中H2s03、HSO3一、SO32-的总物质的量为ILxO.2mol/L=0.2mol,其含

硫微粒总数为0.2NA,故A正确;B.标准状况下,等物质的量的C2出和CH%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因两者的物质的

量不一定是Imol,则不一定均为4NA,故B错误;C.向含1molFeL的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ImolCL全部

被还原为C1,则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C错误;D.100g9.8%的硫酸与磷酸的混合溶液中含有硫酸和磷酸的总质

量为9.8g,物质的量总和为O.lmol,酸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4NA,但水中也有氧原子,则总氧原子数大于0.4NA,故D

错误;故答案为A。

13、C

【解析】

根据球棍模型,推出该有机物结构简式为,据此分析;

CH2COOH

【详解】

A.根据球棍模型推出M的化学式为G2H10O2,故A错误;

B.M与足量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环上有10种不同的氢,因此环上一氯代

CH2COOH

物有10种,故B错误;

c.M中有竣基和苯环,能发生中和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故C正确;

D.苯的空间构型是平面正六边形,M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因此一个M分子最多有22个原子共面,故D错误;

答案:C»

14、D

【解析】

A.分子中含有竣基、羟基、碳碳双键、酸键4种官能团,故A正确;

B.竣基与乙醇酯化反应,羟基与乙酸酯化反应,故B正确;

C.含有碳碳双键可使漠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使酸性高锈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而褪色,故C正确;

D.lmol分枝酸2moi竣基,因此最多可与2moiNaOH发生中和反应,羟基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点睛】

和钠反应的基团主要是竣基、羟基,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的基团是竣基,和碳酸钠反应的基团是竣基和酚羟基,和碳酸

氢钠反应的基团是竣基。

15、B

【解析】

A.开关连接Ki,电极1为阴极,水得电子生成氢气,产生Hz的电极反应式是2H2O+2e,=H2f+2OH-,故A正确;

B.当开关连接R时,电极3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NiOOH+e+H2O=Ni(OH)2+OH,故B错误;

C.当开关连接K2时,电极2连接电源正极,电极2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得到02,故C正确;

D.当开关连接K2时,电极3为阴极;开关应连接Ki,电极3为阳极;电极3的作用是分别作阳极材料和阴极材料,

利用NiOOH和Ni(OH)2的相互转化提供电子转移,故D正确;

选B。

16、A

【解析】

A.NazCh与水反应,H2O2在二氧化镒催化条件下都能制取氧气,二者都是固体与液体常温条件下反应,故A正确;

B.进行中和热的测定需要用到环形玻璃搅拌棒,缺少仪器,故B错误;

C.蒸干CuSO4溶液,因结晶硫酸铜受热会脱水,使得到的CuSO#5H20固体不纯,故C错误;

D.工业制氨气是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的,此处无高压条件,且检验氨气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故

D错误。

故选A。

17、B

【解析】

A选项,生活中常用小苏打、氢氧化铝来治疗胃酸过多,故A正确;

B选项,水泥主要原料是黏土、石灰石、石膏,陶瓷主要原料是黏土,玻璃工业主要原料是碳酸钠、碳酸钙、二氧化

硅,因此生产原料中不是都用到了石灰石,故B错误;

C选项,硫酸银男溶于水和酸,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故C正确;

D选项,双氧水、高镒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死埃博拉病毒,漂白粉消毒饮用水主要是氢氧化性,因此原

理都相同,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8、D

【解析】

A.NO是大气污染物,反应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N2,故A错误;

B.在一定温度下,N%与CuO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可能是Cu,若温度过高,氧化铜自身可受热转化为红色氧化

亚铜,故B正确:

C.装浓氨水的装置名称是分液漏斗,可用作分液操作,还可用于反应装置中盛装液体,控制加入液体的量来调控反

应速率,故c错误;

D.烧杯中硫酸的作用是防倒吸和吸收未反应的有害气体,故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尾气处理时,碱性气体用酸来吸收,倒扣漏斗增加接触面积,防止倒吸。

19、A

【解析】

A选项,将化学计量数a=8,b=3代入8HCK)3=3O2T+cCLT+dHClO4+eH2O方程,由元素守恒得d+2e=84d+e=18得

d=4,e=2,由得失守恒可得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0e,故A正确;

B选项,电荷不守恒,故B错误;

C选项,氧化产物是高氯酸和氧气,氯气是还原产物,故C错误;

D选项,由反应可确定:氧化性:HC1O3>HC1O4,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20、A

【解析】

A.苯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苯酚钠和碳酸氢钠,则溶液变澄清,说明酸性:苯酚〉HCO3-,选项A正确;

B、Fe(N(h)2溶液中滴加稀H2s()4酸化后,相当于存在HNO3,会把Fe?+氧化为Fe3+,滴加KSCN溶液后变红色,不能确

定Fe(N(h)2试样已变质,选项B错误;

C>氯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溶液中还存在过量的NaOH溶液,此时直接加入AgNCh溶液,最终得到的褐色的

Ag2O,选项C错误;

D、在2mLO.Olmol-L-1的Na2s溶液中先滴入几滴0.01mol-L-1ZnSCh溶液有白色沉淀ZnS生成,因为Na2s溶液过

量,所以再滴入CuSCh溶液,又出现黑色沉淀CuS,所以无法据此判断Ksp(CuS)与Ksp(ZnS)的大小关系,选项D错

误。

答案选A。

21、B

【解析】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c(H+)、c(OH-)的相对大小。c(H+)>c(OH-)的溶液呈酸性。

A.NaHCCh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的HCOy以水解为主使溶液呈碱性,A项错误;

B.NaHSO4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Na+、H\SO42',使溶液呈酸性,B项正确;

C.CH3COOK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的CH3COO•水解使溶液呈碱性,C项错误;

D.KNCh溶液中,K+、NO3-不能发生水解,溶液呈中性,D项错误。

本题选B。

22、B

【解析】煤的干储有苯及苯的同系物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石油的分储是根据沸点不同把石油分

离为汽油、煤油、柴油等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石油裂化是大分子烧断裂为小分子烧,

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石油裂解是大分子燃断裂为乙烯、丙烯等产物,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a

23、竣基CpCHjCCHjCl

C6H5CHClCOOH+2NaOH—C6H5CHOHCOONa+NaCl+H2O取代反应、

O

9H

(中和反应)CH-(j:-COOH修八融因为该条件下与双键相

«62CH3

[二'"HT~QT—CCT^OH+(n—1)H2O

•CHa

CIL

)种o-^-v0

连的甲基上的氢原子更易取代<,和00

J-p

【解析】

CH=C-OfeClCH寸一强

,可知的结构简式为:八,故苯乙烯与发

由A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ACH3ACH3(CH3)2C=CH2

CH寸-OfeCl

<为,:也与HC1反应生成B,结合B的分子式可知,应是

生已知信息中的反应生成A,CsHf

发生加成反应,发生卤代烧的水解反应反应生成氧化生成结合分子式可知为CH:-

BC,CD,DB顺推

0

OHOH

CH2-''.;C0H»根据N分子结构中含有3个六元环可知,D与M应是发生酯化反

可知C为,D为

o网0网

应,M中竣基与羟基连接同一碳原子上,结合N的分子式可推知M为震COOH,N为

><

。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为)CHi-CWOH,再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C—Gif

<>

F(@~CH:COOH),0~CH:COOH与氯气反应生成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