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押河南1-12题)运动和力、质量与密度(解析版)
备战2021隼中考物理肱考题号押题C河南专用)
-工命题部名
本部分内容考试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每种考向所占分值在2-4分之间,
近三年考题具体情况见下表:
考题年份2020年2019年2018年
力的概念与力的作第2题,填空题2分,考查
用效果扩散现象、光的反射和力的
作用效果
运动和力第3题,填空题3分,考第10题,选择题2分,考查第6题,填空题2分,
查物体运动的相对性、惯平衡力、惯性和重力势能的考查惯性和牛顿第一定
性和力的作用效果概念以及牛顿第一定律律
质量与密度———
纵观近三年考题,以上考向具有以下特点:
1.本部分内容考题一般在卜2题,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分值在2-4分之间。
2.选择题考查力与运动关系较多,填空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相对运动、参照物较多。
3.本部分内容考向主要集中在相对运动、参照物、力的作用效果、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平衡力等内
容。考查题型选择题和填空题均有可能出现;但考查内容均是概念性、知识性问题,考题较为简单。
4.本部分考点也常见于其他考点结合组成一个试题的现象,一般都会很容易解答。
5.对于质量和密度问题,常见于出现在其他题型中,如计算题、实验探究题等。
6.虽然近三年没有出现长度的测量与估测、速度与平均速度、速度计算内容,但应该注意这些考点的
复习与备考,尤其运动图像的利用。
一、选择题
1.(2019•河南)以下校园活动的场景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引体向上一人拉住单杠静止时,单杠对人的拉力与人的重力平衡
B.50nl测试一人冲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受惯性作用
C.排球比赛一将排球向上垫起后,球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D.掷实心球一若球在最高点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将竖直下落
【答案】A。
【解析】A、人拉住单杠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单杠对人的拉力与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
正确;
B、人冲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人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B错
误;
C、将排球向上垫起后,排球将减速上升,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同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
增加,故C错误:
D、掷出的实心球斜向上运动,在最高点时的速度不为零,仍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若此时所受外力全
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Ao
2.(2018•河南)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一张家口举办。如图6所示,当运动员穿着滑雪
板在水平雪地上进行滑行训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照6
A.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B.穿滑雪板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力;
C.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D.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力与运动、压强。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A错误;
不论穿不穿滑雪板,人对雪地的压力不变,B错误;
根据相互作用力的概念可知,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和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正确;
滑雪板与人一起的重力和雪地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错误。
二、填空题
3.(2020•河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求驾驶员和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如图2所示。汽车匀速行
驶时,坐在座位上的乘客相对于汽车是的。如果不系安全带,汽车一旦发生碰撞突然停止运动,
乘客由于继续向前运动,就会与车身发生碰撞,对人身造成伤害。行驶的汽车受到碰撞停止运动,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O
【答案】静止、惯性、运动状态。
【解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2019•河南)洛阳牡丹甲天下,图中花儿盛开时清香扑鼻,这是由于花香分子在做;我们
能从不同角度观赏花,是由于光在花的表面发生了现象;清风吹过,露珠从花瓣上滚落,说明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
【答案】无规则运动;漫反射;运动状态。
【解析】我们能够闻到牡丹花的香味,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我们能从不同角度观赏牡丹花,说明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的都有,是发生了漫反射现象;
露珠受到风的作用力从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漫反射;运动状态。
5.(2018•河南)如图4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由A、B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
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
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B两物体(选填"会”或“不会”)相撞,原因是:。
【答案】不会;水平方向不受力,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所以两物体将以相
同速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一起向前滑行,所以不相撞。
【解析】当小车停止时,A、B物体在小车上滑动。由于小车上表面光滑,所以A、B两物体滑动过程中
不受摩擦力;水平方向不受力,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所以两物体将以相同速度
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一起向前滑行,所以不相撞。
,与解题笏路
一、备考
以历年河南考卷为依据,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向常考热点有以下特点:物体运动相对性、参照物、
速度与平均速度计算、三种性质的力、力的作用效果、质量与密度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平衡力
等。
这些考向均属于概念性、知识性和应用性问题,没有难懂和难理解的知识,属于简单题,在平时学习
中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尽量多刷些题目,拓展对考点、考向和题干内容的知识面,做到这些
都可以很好解答此类考题。
二、解题方略
1.机械运动
(1)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
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参照物是我们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
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
的。
参照物可以选取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它既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同一物体,由于参照物选择不同,对其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往往不同。
通常我们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的情况较多,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做
参照物。
如果处在运动的物体中,人们描述物体的运动时,一般习惯选择运动物体本身作参照物。如人坐在行
驶的火车上,一般会选火车为参照物来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而言的。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选定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3)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图象法是描述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有效手段,在物理学里经常用到。
s-t图象:用横坐标表示时间t,纵坐标表示路程s,就得到了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下图(1)所示是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
v-t图象:用横坐标表示时间t,用纵坐标表示速度v,就得到了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下图(2)所示
是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2.质量与密度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的理解: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而改
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密度: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①同种材料,同种物质,P不变,m与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P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
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
物质的一种特性。
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与密度P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与密度P成正比。
③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用公式m=pV可以算出它的质量。
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P可以算出它的体积。
判断空心实心。
3.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从字面上看“物体对物体”说明有力的存在时,至少需要两个物体,
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的。这就是力的物质性。“对”字前面的物体,我们常把它叫施力物体(因为它施
加了力),“对”字后面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受力物体。有力存在时,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物
体间只有发生相互作用时才会有力,若只有物体,没有作用,也不会有力。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要点诠释: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三种情况:①物体的运动方向不
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②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③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
发生改变。例如,向斜上方抛出的铅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例如用力捏橡皮泥,使橡皮泥变成各种形状;用力拉弓,使弓张开;将尺
变弯等。都是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符号和单位:①在物理学中,用字母“F”表示力,为了区分不同作用或性质的力,还常常用其
他字母表示力,如重力一G。②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力的
三要素与力的作用效果的关系,可采用控制变量法。
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粗略地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这样的图就叫做力的示意图。
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①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②确定力的方向并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③在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并在旁边标出力的符号。
(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即施力的
物体同时也受力。这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且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要点诠释: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D力的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一定有另外的物体对它施加了力,只要有
力的作用,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2)力的相互性。任何物体之间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力。因此,同一物体既
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
特点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5)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符号:
G»
要点诠释: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不论它是运动还是静止,不论它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都要受到
重力的作用。如在上升过程中的氢气球仍受重力。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受力物体是被
研究物体本身。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据此制成了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也可改进后检查窗
台、桌面等是否水平。注意: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不同,所谓竖直向下是指向下且与水平面垂直,其方向
是固定不变的。
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有些力(如摩擦力、浮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点不好确定,
我们在作力的示意图时,也常把这些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处。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点上;不规则的物体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重心
的位置随物体形状的变化而变化,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6)弹力:1)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能自动恢复的形变叫弹性形变;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
产生的弹力越大;弹力的作用点在两物体的接触面上,方向指向恢复形变的方向。
日常所称的拉力F、压力F底、支持力F、等,其实质都是弹力。例如,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其实质就
是桌面发生了微小的形变后对茶杯向上的弹力。
注意: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2)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F=Kx。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拉力等。
要点诠释: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应使指针指在零点;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
限度;不要让指针与刻度盘摩擦,即测力计轴线与力的方向一致;读数时,视线应穿过指针与刻度盘垂直。
(7)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
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1)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作用点:摩擦力的实际作用点是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
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②要发生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③表面粗糙;④两物体
间有压力。
4)摩擦力的种类:静摩擦、动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5)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区别: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一
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往往比滑动摩擦小
得多。
6)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知道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实验重点是测滑
动摩擦力大小。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其大小相等,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跟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所以,从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中就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要点诠释: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中没有“接触面积”,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大小”无
关,而是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7)知道下列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增大摩擦减小摩擦
方法举例方法举例
增大压力用力捏闸减小压力推轻箱子
使接触面粗糙鞋底刻花纹使接触面光滑磨光刀面
变滚动为滑动刹车过程变滑动为滚动车轮
加润滑油给机器点油
使摩擦面分离加气垫气垫船
磁悬浮磁悬浮列车
4.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
顿第一定律。
要点诠释:对定律的理解:1)“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适用,不是特殊现象。2)“没有
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有两层含义:一是该物体确定没有受到任何力
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二是该物体所受合力为
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的作用效果。3)“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
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仍保持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
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或者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要改
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5)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而是在实验的基础
上通过分析、概括、推理总结出来的。6)牛顿第一定律是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规律,它反映了物体在不受
力(或受合力为零)时的运动规律,在不受任何力时,物体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要点诠释: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一切物体是指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
无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2)惯性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静止的物体总要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总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惯性是
物体的属性,不是力。因此在提到惯性时,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而不能说“受到
惯性作用”或“惯性力”等。惯性只有大小,惯性的大小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质量大,惯性也大。
(3)二力平衡:物体如果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
平衡。这两个力就叫做一对平衡力。
要点诠释:
二力平衡的条件:概括说就是“同物、等大、反向、共线”。1)同物: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2)等大:大小相等。3)反向:两个力方向相反。4)共线: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D根据平衡力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判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2)根据
物体的平衡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4)力与运动的关系
物体受平衡力(或不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运动快慢或方向改变).
一、选择题
1.(2020•河南省焦作市中考物理一模)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一物体在拉力F作用
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撤去拉力F后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将(选填
“增加”、“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不计空气阻力)
4
【答案】不变;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解析】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一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撤去拉力F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
度不变,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将不变。
其原因是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2.(2020•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中考物理一模)如图所示,在12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木板A在光
滑水平地面上加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B始终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物体B所受
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选填“左”或“右”),木板A所受合力的大小为N»
【答案】右;7o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弹簧测力计对B的拉力为5N,方向向左;B水平方向上受拉力和
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得,摩擦力与拉力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摩擦力大小为5N;摩擦力水平向右;
以A为研究对象,它受到向右的拉力为12N,同时受到物体B对它的摩擦力,为5N,所以木板A受到
的合力大小为12N-5N=7N。
故答案为:右;7。
3.(2020•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中考物理一模)如图所示,将笔平放在书上,用手推书,使它们一起
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为参照物,笔是静止的,此过程中,笔受到个力的作用。
【答案】书;两。
【解析】以运动中的书为参照物,笔和书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笔是静止的。这个过程中因笔在做
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只受到重力和书给它的支持力这一对平衡力。
故答案为:书;两。
4.(2020•河南省濮阳市油田中考物理一模)小明和家人一起开车外出,坐在小轿车上的小明看到前
方一辆同向行驶的大客车向自己'‘倒退"而来,这是因为小明以作为参照物的缘故,由此现象可推
断(选填“小轿车”或“大客车”)的速度快。
【答案】小轿车;小轿车。
【解析】小轿车和大客车同向行驶,小轿车的速度很快,大客车速度很慢,小轿车和大客车之间距离
越来越小,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客车向小轿车“倒退”而来。
故答案为:小轿车;小轿车。
5.(2020•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中考物理一模)拿在手上的小石块,松手后,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加速
运动;如果要使正在向右运动的物体做减速运动,应该给物体施加一个向方向的力,由此你推测使
物体做加速运动及减速运动的条件是。
【答案】左;当物体受力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物体受力方向和运动方向相。
【解析】拿在手上的小石块,松手后,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加速运动,重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说
明当物体受力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同理可推测:当物体受力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时,
物体做减速运动。
所以,如果要使正在向右运动的物体做减速运动,应该给物体施加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即向左
施加一个力。
故答案为:左;当物体受力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物体受力方向和运动方向相
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6.(2020•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中考物理一模)如图为电视播放的我国首批女子仪仗队训练时的画面,
队员们之所以能够站的这么整齐是利用了光的原理,她们在行走过程中以其中一名队员为参照物,
其他队员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我们从电视中看到的五颜六色的画面都是由三
种颜色的色光混合而成的。
【答案】直线传播:静止;红、绿、蓝。
【解析】①女子仪仗队训练时的画面,队员们之所以能够站的这么整齐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②她们在行走过程中以其中一名队员为参照物,其他队员和所选的队员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其
他队员以其中一名队员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③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静止;红、绿、蓝。
7.(2020•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中考物理一模)2017年4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
船,“天舟一号”成功入轨后围绕地球运行过程惯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月22日“天舟一号”逐渐追上“天宫二号”,在追赶的过程中,若以“天舟一号”为参照物,则“天
宫二号”在(选填“前进”或“后退”)•
【答案】不变;后退。
【解析】(1)“天舟一号”绕地球运行过程中,质量不变,惯性不变;
(2)“天舟一号”逐渐追上“天宫二号”的过程中,二者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若以“天舟一号”
为参照物,即假设“天舟一号”是静止的,那么“天宫二号”相当于后退才能缩短二者之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不变:后退。
8.(2020•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中考物理二模)一天,在某段市区道路上发生了一起两小车追尾相撞
事故,交警询问时,前车司机说:“我的车速很慢,后车突然加速撞了我的车尾,当时我女儿坐在后排,
撞车导致她的头撞到了前排座椅背上。”后车司机说:“前车司机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刹车,我来不及刹车
就追尾撞上了,还好安全带保护了我的安全”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说谎的司机是,你判断
的理由是。
【答案】前车司机:因为在追尾时,前车突然加速,而前车中的人由于惯性会向后倒,所以前车乘客
的头不会撞在前面的座椅背上,故是前车司机在说谎。
【解析】前车司机在说谎,因为在追尾时,前车突然加速,而前车中的人由于惯性会向后倒,所以前
车乘客的头不会撞在前面的座椅背上,故是前车司机在说谎。
故答案为:前车司机;因为在追尾时,前车突然加速,而前车中的人由于惯性会向后倒,所以前车乘
客的头不会撞在前面的座椅背上,故是前车司机在说谎。
9.(2020•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中考物理一模)读出下列测量仪器的读数并填入表中:
图甲停表图乙温度计图丙长方体的长度
乙
|iiii|iiii|iiii|iiiqiiii|iiii|iiii|iiiip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iqiiii|ini|iiii|
Ocm123456789
丙
【答案】(1)69.7s;(2)34℃:(3)6.00cm,
【解析】(1)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指针在“1”和“2”之间,偏向“1”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
间为I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指针在9.7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9.7s,即秒表的读数为lmin9.7s
=69.7s;
(2)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在0C以上,则温度计的示数是34℃;
(3)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1.50cm对齐,右侧读数为7.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为7.50cm
-1.50cm—6.OOcnio
故答案为:(1)69.7s;(2)34℃;(3)6.00cm»
10.(2021•河南省长垣市中考物理一模)小明乘坐如图所示的观光缆车欣赏峨眉山秀丽风景。在缆
车匀速上升过程中,小明的机械能(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以小明为参照物,小
明所乘坐的缆车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变大;静止。
【解析】(1)在缆车匀速上升过程中,小明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小明的动能不变;小明的质
量不变,高度增大,所以小明的重力势能变大,因此小明的机械能变大;
(2)在缆车匀速上升过程中,以小明为参照物,小明与小明所乘坐的缆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
缆车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变大;静止。
11.(2019•河南省安阳市中考物理模拟四)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时
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运动。
【答案】15,西。
【解析】由图象可知,当t甲=10s时,srP=150m,
所以甲车的速度:vq,=?t=£g=15m/s;
t甲10s
从图象来看,当t甲=tz,=10s时,s.=150m,sA=50m,因为sT>S4,所以vw>vs
由于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
乙车在向西运动。
故答案为15,西。
12.(2019•河南省安阳市中考物理一模)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所示的“喷气火箭”:①将气球吹大,
并用夹子把口封紧;②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③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
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运动的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选填“左”或“右”)
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答案】右;气球喷出的气体(空气);运动状态。
【解析】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向左喷出空气的同时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
互的,喷气的同时,气球也受到了气球喷出的气体(空气)对它的反作用力;因此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气球喷出的气体(空气),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右;气球喷出的气体(空气);运动状态。
13.(2019•河南省安阳市中考物理一模)科学研究表明: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与物体速度的大小
有关,物体速度越大,其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若不考虑雨滴质量的变化和风速的影响,雨滴由云层向地
面下落的过程中,其运动情况是,你判断的理由是。
【答案】先加速后匀速;开始雨滴下落速度慢,阻力小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下,速度越来越快;当下
落速度加快使阻力变大且等于重力时,合力为0,开始做匀速运动。
【解析】由题知,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
雨滴下落时,开始雨滴下落速度慢,阻力小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下,速度越来越快;当下落速度加快
使阻力变大且等于重力时,合力为0,雨滴开始做匀速运动;所以,整个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先加速后
匀速。
故答案为:先加速后匀速;开始雨滴下落速度慢,阻力小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下,速度越来越快;当
下落速度加快使阻力变大且等于重力时,合力为0,开始做匀速运动。
14.(2019•河南省开封市中考物理一模)用手可以将弹性钢片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松
手后钢片将塑料片打飞,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铜球不会随塑料片飞出(如图),这是因为小
铜球具有的缘故。
【答案】物体的形状;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
【解析】用手将弹性钢片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钢片将塑料片打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
体的运动状态;
当突然弹出塑料片时,塑料片因为受到力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状态,而铜球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
静止的状态,因此铜球不会随塑料片一起飞走。
故答案为:物体的形状;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
15.(2019•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中考物理一模)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A受到
水平向右的拉力F,=5N,B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3N,且AB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则A对B
的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是:地面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是。
A-
Ff-B
〃,
【答案】5;水平向右;2;水平向左。
【解析】A相对于B保持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A受到拉力E和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
力,拉力F,是5N,A受到的摩擦力是5N;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
小是5N,所以B上表面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是5N。
物体B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水平向左的拉力尺,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与水平向左的拉力推之和等于A
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所以B下表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N。
故答案为:5;水平向右;2;水平向左。
16.(2019•河南省南阳市中考物理一模)如图所示是运动员在泳池奋力向前时的情景。以人为参照
物,水是的(填“运动”或“静止”)。运动员向后划水就可以向前运动,推动运动员向前运动的
力的施力物体是
【答案】运动;水。
【解析】(1)运动员在泳池奋力向前时,运动员与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人为参照物,水是的运
动的;
(2)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手和脚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手和脚
一个向前的力,所以人会向前运动,此时水是施力物体,运动员是受力物体。
故答案为:运动;水。
17.(2019•河南省南阳市中考物理一模)如图所示是人骑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的情景。自行
车的设计应用到很多物理知识,人骑自行车转弯时,车把相当于一个;后轮安装的挡泥板(图中未
画出)是为了防止泥泞由于而甩到人身上.
【答案】轮轴;惯性。
【解析】自行车的设计应用到很多物理知识,人骑自行车转弯时,车把相当于一个轮轴:
车轮上的泥由于惯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后轮安装的挡泥板(图中未画出)是为了防止泥泞由于习
惯性而甩到人身上。
故答案为:轮轴;惯性。
18.(2019•河南省濮阳市名校联考中考物理一模)小华去超市买了一包方便面,想用天平验证其标
注的面饼质量是否准确。他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按如图甲所示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这一过程中的错误
是;纠正错误后,测得面饼的质量如图乙所示,为go将该面饼压碎,其质量_______(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游码未调至零刻度线;83.4:不变。
【解析】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未调到零刻度线,就将天平调平衡,使用这种天平测出的物体质
量将偏大,
测得面饼的质量m=50g+20g+10g+3.4g=83.4g,
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将该面饼压碎,面饼形状改变,但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游码未调至零刻度线:83.4:不变。
19.(2019•河南省濮阳市名校联考中考物理一模)如图所示,木块在手的压力作用下沿墙面竖直向
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撤去手的压力的同时重力也消失,木块将,原因是。
【答案】一直竖直向下匀速运动下去;撤去手的压力,则木块不再受墙壁的支持力和摩擦力,若重力
也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不受力的木块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因为木块在手的压力作用下沿墙面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一切
外力同时消失时,物体将保持外力消失•瞬间的方向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即:一直竖直向下匀速运动
下去。
故答案为:一直竖宜向下匀速运动下去;撤去手的压力,则木块不再受墙壁的支持力和摩擦力,若重
力也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不受力的木块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0.(2019•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中考物理模拟四)空中飞行的飞机,受到的升力来自;风吹
树摇,风停树静,说明力是的原因。
【答案】(1)机翼上下表面因空气的流速不同而产生的压力差。(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析】(1)飞机向前飞行时,机翼与周围的空气发生相对运动,相当于有气流迎面流过机翼。气流
被机翼分成上下两部分,在相同时间内,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较大,它对机翼的压强
较小;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较小,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大。因此在机翼的上下表面存在压强
差,对飞机产生了向上的升力。
(2)风吹树摇,风停树静,树的运动状态改变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因此说明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
状态的原因。
故答案为:(1)机翼上下表面因空气的流速不同而产生的压力差。(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1.(2019•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中考物理模拟一)在玻璃杯里装上大半杯米,把一根筷子插在中间,
将米压紧并使筷子直立,再往杯内加少许水,过一会儿拿起筷子,可以看到筷子把装米的玻璃杯提起来。
这是因为米吸水后发胀发涩,既增大了米对筷子和米对玻璃杯的,又增大了它们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若米重1.5N,玻璃杯重1N,则当筷子提着米在空中静止时,米与筷子的摩擦力
为No
【答案】压力;2.5。
【解析】(1)筷子提米,米吸水后发涨发涩,既增大了米对筷子和米对玻璃杯的压力,又增大了接触
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
(2)筷子提米实验中,筷子受到向下力是米和玻璃杯的重力,向上的力是摩擦力,由于米重L5N,玻
璃杯重1N,所以当筷子提着米在空中静止时,筷子受到米的摩擦力是1.5N+1N=2.5N。
故答案为:压力;2.5o
22.(2019•河南省许昌市中考物理一模)如图为一种浴室防滑踏垫,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这是
通过的方法增大脚与垫之间的摩擦;与地板接触的背面有许多小吸盘,将吸盘挤压到地面后,可利
用产生较大的压力,两措并举以达到理想的防滑效果。
iLiA6
【答案】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大气压。
【解析】浴室防滑踏垫,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这样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
度,从而增大/脚与垫之间的摩擦。
而防滑垫的背面有许多小吸盘,将吸盘内的空气挤压出来以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盘被挤压到地
面上,起到了防滑的作用。
故答案为: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大气压。
23.(2019•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名校联考中考物理二模)研究表明,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随运动速
度的增加而增大。现有一直升飞机悬停在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则在伞兵向地面降落的
过程中,其运动情况是,原因是。
【答案】先加速再减速,最后匀速;伞未打开时,伞兵所受重力大于阻力,加速下落;伞打开后,阻
力瞬间增大,大于重力,故减速下落;当速度减小到阻力刚好与重力相等时,受力平衡,匀速下落。
【解析】伞未打开时,伞兵所受重力大于阻力,加速下落;伞打开后,阻力瞬间增大,大于重力,故
减速下落;当速度减小到阻力刚好与重力相等时,受力平衡,匀速F落。故在伞兵向地面降落的过程中,
其运动情况是先加速再减速,最后匀速。
故答案为:先加速再减速,最后匀速;伞未打开时,伞兵所受重力大于阻力,加速下落;伞打开后,
阻力瞬间增大,大于重力,故减速下落:当速度减小到阻力刚好与重力相等时,受力平衡,匀速下落。
24.(2019•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中考物理一模)跑步机上的人,相对于是静止的,相对
于是运动的。
【答案】地面;跑步机的皮带。
【解析】跑步机上的人,相对于地面其位置没有变化,则他是静止的;相对于跑步机的皮带来说其位
置发生了变化,则他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地面;跑步机的皮带。
25.(2019•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中考物理二模)如图1所示停表的读数为s;如图2所示,
物体的直径为mmo
图1图2
【答案】337,5;24.0o
【解析】(1)由图示秒表可知I,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I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
指针在“5”和“6”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300s;
在停表的大表盘上,I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由于偏向“6”一侧,所以指针在
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停表的读数为300s+37.5s=337.5s;
(2)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lcm=lnm,即此刻度尺
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11.00cm对齐,右侧与13.40cm对齐,所以物体的直径为d=13.40cm-11.00cm
—2.40cm=24.0mm»
故答案为:337.5;24.0。
二、选择题
26.(2020•河南省焦作市中考物理一模)如图所示,某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
有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木箱的推力做了功;
B.木箱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木箱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D.人对木箱的推力和地面对人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解析】A、人推木箱没有推动,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人对木箱没有做功,故A错误;
B、人推木箱,木箱没有推动,木箱处于平衡状态;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
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B正确;
C、木箱的重力和木箱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人对木箱的推力与木箱对人的阻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Bo
27.(2020•河南省焦作市中考物理一模)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
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上运动,两物体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甲为参照物乙竖直向上运动;
B.甲做速度为4ni/s的匀速直线运动;
C.甲受到的拉力大于乙受到的拉力;
D.在前4s内拉力对甲做的功大于对乙做的功
【答案】D。
【解析】A、根据x-t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第4s时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4m,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上运动,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以甲为参照物,则乙是竖直向下运动
的,故A错误;
B.甲的速度为v甲=里=型坦=3m/s,故B错误;
t4s
C、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到的重力与拉力大小相等,甲乙两物体质量
相同,则重力相等,所以甲受到的拉力等于乙受到的拉力,故C错误;
D、前4s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拉力大小相同,根据W=Fs可知,拉力对甲做的功多,故D
正确。故选:及
28.(2020•河南省开封市中考物理一模)如图所示,一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最终静止在水平
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球从斜面滚下到达水平面之前,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速度越来越快;
B.在钢球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向和重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重力始终不做功;
C.钢球在水平面上运动越来越慢,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的惯性越来越小;
D.钢球最后在水平面上静止时,其受到的支持力和对水平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o
【解析】A、钢球从斜面滚下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故重力势能减小,同时速度变大,动能增
加,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正确;
B、钢球从斜面滚下过程中,受到重力作用,沿重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重力做了功:沿平面滚动时,
没有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重力没有做功,故B错误;
C、钢球在水平面上运动越来越慢,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阻力作用,故C错误;
D、钢球在水平面上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受到水平面的压力垂直接触面向上,不符合平衡
力条件,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o
29.(2020•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中考物理一模)质量相等的甲、乙两辆小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
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以判断()。
A.甲车受到的摩擦力大于乙车受到的摩擦力:
B.甲车相对于乙车向后退;
C.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
D.甲车不受平衡力的作用,乙车受平衡力的作用
【答案】Co
【解析】在s-t图象中,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斜率越大,表示物体的速度
越快,所以Vqi>V乙;
A、由于甲乙两车的质量相等,所以甲乙两车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甲乙两车受到的摩擦力相等,故
A错误;
B、由于vq,>v乙,所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像前方行驶,故B错误;
C、质量相等的甲乙两车,由于甲车的速度大,所以甲车的动能大,故C正确;
D、甲乙两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都处于平衡状态,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
30.(2020•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中考物理一模)“移动式划船机”在重庆市第3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
大赛上荣获学生创造发明一等奖。它改变了传统健身器材的局限性,如图所示是现场的操作演示。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A.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操作划船机运动时,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是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D.
【解析】A、手柄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故A错误;
B、影响惯性大小的唯一因素是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B错误;
C、静止时划船机对地板的压力和划船机受到的支持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
误:
D、用脚调整踩踏板的方向,能让划船机转向,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正确。故选:1)。
31.(2020•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中考物理二模)2019年4月28日,第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
在匈牙利结束,中国乒乓球队时隔八年再度包揽单项赛全部五枚金牌。如图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场景,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乒乓球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击球时,球和拍都会发生弹性形变;
C.球在空中运动时,运动状态不变;
D.球被水平击出后,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球将立即竖直下落
【答案】B。
【解析】/、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汽车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惯性不变,
4错误;
8、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球拍击球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会使乒乓球和球拍的形状发生形变:即乒
乓球和球拍都会发生弹性形变;故占正确;
C,球在空中运动时,其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则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C错误;
A球被水平击出后,若所受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定律可知,球将沿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
故〃错误。故选:员
32.(2020•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中考物理一模)2019女排世界杯赛,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全胜战
绩成功卫冕,如图是朱婷击球的瞬间,关于比赛中涉及的力学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击球时,手对排球的力和排球对手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DB36T-普通国省道路面养护信息元数据规范编制说明
- 如何管理职业运动员的财务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模具设计师考试的成功案例分析与试题答案
- 2024年裁判员考试挑战试题及答案
- 游泳救生员职业技能分析与试题
- 农作物种子繁育员考试重点策略试题及答案2024
- 模具设计师资格考试的评估体系与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体育经纪人资格考试候选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黑龙江省考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省直县乡行政执法岗真题试题试卷答案解析
- 全套教学课件《工程伦理学》
- 倍他司汀推广方案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数学 含解析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
- 智鼎在线测评题图形题
- 高考新题型现代文阅读Ⅱ小说之双文本比较阅读答题攻略-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 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小升初英语试卷
- 智慧园区规划和建设咨询服务合同
- 固定式压力容器年度检查表
- 中国普通食物营养成分表(修正版)
- 华东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课大化改新与中古日本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