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祝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高中语文】《祝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高中语文】《祝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高中语文】《祝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高中语文】《祝福》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祝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祝福》是高中语文统编版下册第六单元小说单元的一篇小说,本单元是高中阶段的第一个小说单元,在整个高中小说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初中小说学习的焊接点,又是整个高中小说学习知识技能的伸展点。本文是鲁迅先生于1924年2月写的一篇传世名作,全面地展现了鲁迅小说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从艺术角度讲,无论是情节、人物还是环境,都刻画得精细传神而且意味深长,学习本文,能让学生掌握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欣赏小说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从思想角度讲,此篇作品具有“当下性”,它所揭示的人性问题以及知识分子的命运问题至今仍然存在。【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时学过小说,包括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等,因此,他们对于小说这一文学样式并不陌生,也具有基本的文体知识,知道从“环境、情节”把握“典型人物”,体会“主旨”。遗憾的是,学生对小说的把握只停留在方法层面,思维活动满足于一时的感性刺激,缺乏理性的深度解读,更谈不上对其永恒价值的探究。【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作者所刻画的人物的动作、语言,把握人物性格。2、思维发展与提升:归纳、总结鲁迅小说笔下的“看客”特征。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鲁迅对国民“看客”的深刻批判,从而深入感受祥林嫂悲剧的不可避免性。4、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同情弱者的情怀。【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维,准确把握看客形象的特征(重点)。2、探寻“看客”形成的原因(难点)。【教法】1、活动引领,对话教学,聚焦“看客”,探究悲剧。2、预设情境,链接资料,师生互动,拓展延伸。【学法】1、自主学习,研读文本,品味文本。2、合作探究,深入思考,交流分享。【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众多文学作品中,有一类人常常会被读者忽视——那就是“看客”形象。读者的眼光往往停留在主要人物身上,然而,看似无足轻重的看客群体,在塑造主要人物、描写社会环境、表达作者创作意图方面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鲁迅的《祝福》,去欣赏鲁迅笔下的“看客”众生相。二、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初解浅识“看客”面【PPT】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鲁迅《娜拉走后怎样》1、鲁镇中,是谁在冷眼旁观祥林嫂丧夫丧子的悲惨人生?请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对“看客”形象进行分类。第一类:以鲁四老爷、四婶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第二类:以柳妈为代表的社会底层人物。【课堂生成点】以“我”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到底是不是“看客”?明确:虽然在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禁锢着整个社会思想的情况下,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我”有软弱无能、圆滑逃避的一面,但“我”具有进步思想,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是小说中唯一深刻同情祥林嫂悲剧命运的人。“我”是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见证人,同时也是祥林嫂故事的唯一的批判者,正是从“我”的视角出发,祥林嫂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底层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才得以被关注和审视。“我”对祥林嫂的死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和小说中的其余人物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不能纳入“看客”形象中。2、面对祥林嫂的不幸,这群“看客”有什么样的表现和心理特点?祥林嫂是什么样的状态?(跳读、默读,从文中找出相应语句,然后填写下表。)看客类别人物表现心理祥林嫂的状态封建地主阶级鲁四老爷皱眉;“伤风败俗”、“谬种”歧视、自私冷漠缩手失神、脸色灰黑、精神不济、胆怯四婶禁触祭具:“你放着吧,祥林嫂!”社会底层人物柳妈讥讽伤疤,提议捐门槛迷信愚昧显出恐怖神色鲁镇的无名氏陪眼泪;特意寻;冷冷的;满足;咀嚼赏鉴猎奇、鄙薄、幸灾乐祸、空虚无聊瞪着眼睛、紧闭嘴巴短工淡然麻木冷淡死亡学生展示所填表格内容,教师点评。【小结】鲁四爷的皱眉、四婶的嫌弃、男人们的鄙视、柳妈的讥笑等种种行为和话语,集中在祥林嫂身上,无疑是一把锋利的刀刃,赤裸裸而又毫不留情地深深插进了祥林嫂的灵魂深处,这成为了压倒祥林嫂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生活在鲁镇看似热心肠的街坊邻居们,其实他们的心比寒冰还要冰冷,比刀刃还锋利。顽强能干的祥林嫂,即使是接连遭受丧夫丧子之痛,也没有彻底崩溃,但终于还是败给了这些麻木无情的看客们,败在了他们无穷无尽的嘲笑取乐之中,她也因此切断了自己的生命之路。【PPT】祥林嫂在看客的冷眼中逐渐走向死亡。受损的庸众,筑起时代悲剧的铁幕。3、从《狂人日记》到《孔乙己》,从《药》《阿Q正传》再到《祝福》,“看客”在鲁迅的作品中无处不在。请阅读鲁迅先生其余作品中关于“看客”形象的描写片段,小组讨论、归纳鲁迅笔下“看客”群体的特点,组员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下定义、画图、舞台剧、创作歌词……)诠释“看客”,各小组展示小组成果。“看客”形象的描写片段:(1)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的镶边。——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药》(2)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孔乙己》(3)“好!!!”从人丛里,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阿Q于是再看那些喝采的人们。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近不远的跟他走。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阿Q正传》总结“看客”特点:空虚无聊的内心世界、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自私冷酷的性格特征。【PPT】天下最可厌、可憎、可鄙之人,莫过于旁观者。旁观者,如立于东岸,观西岸之灾,而望其红光以为乐;如立于此船,观彼船之沉溺,而睹其凫浴以为欢。——梁启超《呵旁观者文》活动二:聚焦探寻“看客”因思考:“看客”为何会有这些表现?思想根源是什么?试以《祝福》为例,说说你的看法。(提示:联系写作背景与鲁镇的风俗,见补充资料)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祝福礼中男女的地位、捐门槛、寡妇守节、回头人哭嫁等习俗,从而关注习俗背后的封建统治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PPT】秦汉以前,国人血性凛然,大义浩然,多慷慨悲歌之士;隋唐时代,气度恢宏,正气泱然,蝇营苟且之辈非时矣;然五代以降,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性,酱缸社会及人性,伪善是为世风矣;更有甚者:元清异族,专制统治,酷烈异常!为生存及利益计,由是汉奸辈出,看客文化亦发扬光大成为主要之国民性也。——林语堂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自己的本领只是“幸免”。从“幸免”里又选出牺牲,供给暴君治下的臣民的渴血的欲望,但谁也不明白。死的说“阿呀”,活的高兴着。——鲁迅《暴君的臣民》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个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并且连自己的手也几乎不懂得自己的足……不仅不会感到别人肉体上的痛苦,更不会再感到别人精神上的痛苦。——鲁迅《<阿Q正传>序》【小结】“看客”根源:封建专制主义和奴隶制统治、封建礼教迷信长期的毒害使人与人之间产生隔膜,民众的判断力、思考力、同理心逐渐缺失,从而导致民众的麻木冷漠,逐渐丧失人性。活动三:深入剖析作者意思考:删去“看客”形象的《祝福》,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还能让你感到如此压抑、悲愤吗?鲁迅描写“看客”的用意何在?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PPT】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鲁迅《<呐喊>自序》做小说“是为人生,而且是改良人生,我的取材都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在揭出病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我是怎样做起小说的》【小结】鲁迅一向坚持认为,中国多看客,“看”别人的不幸,也被人“看”,而且还麻木不自知,这样的民众是最可怕、最可悲,也最没有希望的。小说通过塑造看客群像实现了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这无疑丰富了小说的主题内涵,构成了《祝福》这篇小说主旨的一个重要方面。“看客”群体的塑造最主要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活动四:反思现实“看客”群合作探究:鲁迅塑造的“看客”形象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一百年前,鲁迅用自己的如椽大笔塑造了一系列的“看客”形象,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却发现“看客”现象在我们身边并未消亡。请大家观看电影《老炮儿》围观跳楼片段和京山交警刘贵斌为救群众英勇牺牲的视频。思考:人群中有你的影子吗?若你在场,你当时在想什么?你应该怎么做?(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课堂小结】鲁迅对于看客的描写,源于他对于旧势力吃人本质的深刻理解,更是源于他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清醒认识以及改变的使命感。这其中蕴含着对封建思想的批判与否定,以及对于思想解放的呼吁,这一点是现在的我们也有必要去学习的。如今的我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思想的束缚和自然经济的局限性。那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解放思想,粉碎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意识到只有集体利益最大化才能带来人们的幸福,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从“小家”看向“大家”,乃是当下青年必须学会的东西。【PPT】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地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亮了人类,连我都在内。——鲁迅《热风》【作业布置】若你是鲁镇一员,当祥林嫂向你倾吐不幸时,你会怎么做?请以《祥林嫂,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四百字左右的小作文。【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学生对于《祝福》的阅读感受仅仅停留在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上,而鲁迅的小说往往含有丰富的意蕴,教学《祝福》一文,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祥林嫂的悲惨,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能深入文本,深刻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本次教学设计就选择以对“看客”群体的研究为教学重点,这就让学生的学习对象不再是现成的知识要点和教材内容,而是需要学生经过一系列的阅读和探究得出个性化的结论。本次教学设计的四个主体活动遵循了从个别到一般、从浅层次到深层次的设计理念,每项活动都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读写过程中的自我体验,它们既是典型的言语实践活动,也是深度学习的有效支架。它们能够引导学生逐渐从学习起点走向学习拓展点,从文本走向生活,并在学习过程中建构表达自我的个性化体验。可以说,本次教学设计是对新课改教学的一次有效尝试。【补充资料】一、背景资料《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在1924年3月25日《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上,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是《彷徨》)的第一篇。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東缚人民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社会现状,有时就不免产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当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二、祝福仪式祝福仪式通常在腊月二十四以后的五六天内举行,祭祀“天神”和“祖宗”,以祈求来年的幸福。“祭灶”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灶神又称“灶君司命”。“司命”是主持掌管命运的意思,“权力”很大。“灶王爷”在每年腊月二十四晚上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吉凶,民众要用纸马和饴糖“送灶”;除夕又迎灶神回归,叫“迎灶”。三、有关封建思想1.贞节观念从宋代起,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思想趋于保守、僵化、反动,反映这种趋势的理学出现了,口号是“存天理,灭人欲”。夫权自然是“天理”,而寡妇再嫁,就是以正常的“人欲”破坏了这个“天理”。理学提倡妇女贞节,“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为他守一辈子。最后更残忍地提出妇女要为死去的丈夫甚至未婚夫自殉死,并为这样的妇女立牌坊。封建思想已经发展到灭绝人性的地步。2.封建秩序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不能破坏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在鲁四老爷这样的理学拥护者看来,像康有为那样的改良,都是洪水猛兽,更不要说变革了。祥林嫂的再嫁,破坏了封建夫权秩序,鲁四老爷自然是无比仇恨,斥为“谬种”。3.妇女“三从”封建秩序对妇女的压迫尤为深重,妇女没有人身权利。“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违背这一秩序的妇女,都被视为“罪人”。4.祭祀礼仪对祖先的崇拜,也是封建文化思想的一个方面。血缘制也是封建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鲁四老爷对祭祀非常重视。像已经是“罪人”的祥林嫂,不配在仪式中扮演哪怕是最小的角色。四、京山交警刘贵斌事件相关新闻交警刘贵斌救人牺牲:别再让热血倒在寒凉与疯狂之上“长安剑”微信公号2018-05-0317:494月30日,50岁的湖北京山交警刘贵斌,在处置一起驾车撞人事件过程中,为保护群众而壮烈牺牲。我们无法还原刘贵斌在牺牲当晚的想法。在一次次试图奋力疏散围观群众远离危险的时候,会不会有那么一瞬间,他也为围观人群的越聚越多、无动于衷而感到些许无奈。一段手机视频记录了一切。抖动的画面在模糊与混乱中,一遍遍地播放着围绕在刘贵斌牺牲前后的热血、寒凉与疯狂。逐渐冷却的热血推开身边的群众后,穿着荧光背心的身影一瞬间就没了。从目前公开的资料看,我们无法得知那辆撞倒刘贵斌的白色小客车来自哪里、为何疯狂。我们只知道4月30日晚上,它在湖北省京山县新市镇城中路上不停鸣笛、横冲直撞。在“围观群众”拍摄的视频里,有两个影像反复出现:往返高速行驶、转圈的小轿车,以及徒劳但执着地疏散着围观群众的交警。据当时在场的辅警吴龙胜回忆,事件发生时街道两边都是围观人员,疏散压力较大,肇事车辆有两三次冲向他所在的区域,他和京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刘贵斌相隔不远,一次次将群众向安全地带劝导,躲避险情。而在此前,刘贵斌几次试图阻止车辆,但均未成功。没有别的办法,“荧光背心”只能再次冲向车辆,冲进危险的中心。被刘贵斌猛地推开的群众黎义华回忆,肇事车辆最后一次猛地加速冲向黎义华所在的人群中。黎义华来不及回神,身子便被一股力道猛然推开,直跌到五米开外的路边。一声撞击的巨响,肇事车辆撞击路边车辆后停下。黎义华惊魂未定,眼里只有那个躺在血泊里的身影。我们虽然无法得知刘贵斌在那晚的全部所想,却能够肯定他脑海中闪过的最后时刻,是救人。因为,“快消开(方言:让开)!”这个未落的话音,竟成了他人生最后的嘱托。荆门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荆门”在事后的通报中,用刻意保持的平静,描述了那个混乱夜晚的终局:事件造成4名群众受伤,其中1名群众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他受伤群众无生命危险;民警刘贵斌在处置过程中为保护群众不幸英勇牺牲。但4月30日那个夜晚的混乱,远不止案件本身。肆意任性的狂欢那个夜晚、那些视频记录的疯狂,远不只是那辆狂飙着来回碾压的车辆。观看视频时,你的眼睛可能因为画面的混乱而抓不住焦点,但你的耳朵一定不会错过那此起彼伏的“牛X”、“牛X”,以及那不可抑制、歇斯底里的狂笑。这些令人心寒的话语和狂笑,不是来自丧心病狂的犯罪者,而是源自视频的拍摄者和散布在周边的那些看客。在凶徒正在肆无忌惮地狂飙并随时可能夺去他人生命时,看客们的惊声尖笑,是留给我们的对这次事件的第一组评论。他们在为即将上演的悲剧而欢欣鼓舞,也在为自己可能面临的危险而手舞足蹈。更令人绝望的是,在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轿车在一圈圈呼啸而过,画面中马路上的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聚越多——就像灭虫饵料四周,被气味吸引围拢而来的蚁群。我们无法得知刘贵斌是否曾心寒,但他一定曾经历焦虑——有太多的看客,正身处险境而不自知。刘贵斌奔跑着,跑过那些不听劝阻仍试图涌上前的兴高采烈的围观者。从警24年的刘贵斌,不是不知道其中的凶险。但是,犯罪正在进行,群众正在遭受威胁,人民警察的职责正在呼唤。所以,当车辆突然冲过来的一刹那,他没有丝毫躲闪,而是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一位群众的生命。然而,这一切,本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