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一、地理学习方法
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中的文字资料、图表,以及其他资料,包括习题和课外阅读材料等,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纬线和经线:纬线是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3、纬度和经度:纬度是指某点沿地球轴线方向上的高度,经度是指某点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
三、世界气候类型
1、热带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2、温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温带阔叶林气候、温带针叶林气候。
3、寒带气候:极地苔原气候、极地冰原气候。
四、世界人口和民族
1、世界人口:目前世界上约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0个。
2、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西部和欧洲北部。
3、民族和语言:世界上约有2000个民族,使用约3000种语言。
五、世界地理区域
1、亚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复杂多样。
2、欧洲:欧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洲,地势平坦,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洲。
3、非洲:非洲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洲,地形以高原为主,热带草原面积广阔。
4、大洋洲:大洋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一个洲,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5、南美洲和北美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北美洲有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六、世界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全球土地资源总量有限,但各国土地资源的情况不同。
2、水资源:全球水资源的分布不均,不仅在地区上分布不均,而且在时间上分布也不均。
3、矿产资源:全球矿产资源的储量有限,但不同国家和地区储量不同。
七、世界经济和发展水平
1、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和北美洲,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地区。
2、国际贸易:全球国际贸易总量不断增加,但各国的贸易情况不同。
3、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各国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
八、地理现象和问题
1、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界对人类造成损害的现象,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水灾、风灾、旱灾等。
2、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人类在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3、能源问题:能源问题是指能源的供应不足和能源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石油危机、能源短缺等。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1、掌握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行政区划。
2、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地理关系,以及沿海沿边的重要地理城市。
3、了解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多元文化的背景。
二、自然环境与资源
1、理解中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掌握中国的主要河流、湖泊和重要的山脉,了解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3、了解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况,以及资源利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三、经济与社会发展
1、掌握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了解各区域的经济特点和发展策略。
2、了解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3、了解中国的农业、工业和商业发展,以及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
四、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了解中国的环境问题,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五、文化景观与地域发展
1、了解中国各地的文化景观和地域特色,理解文化传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掌握地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了解地域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六、探究与实践
1、掌握地理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设计地理调查和实验方案。
2、参与地理实践活动,提高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以上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章认识大洲
1、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特点、气候特点、人口等基本地理特征。
2、掌握亚洲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及其影响。
3、了解不同区域城市分布的特点,对比分析亚洲各国发展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第二章了解地区
1、掌握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对当地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地形地势特点及其对当地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了解各地区的资源分布及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和人口迁移特点。
第三章走进国家
1、掌握不同国家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特点、气候特点、人口等基本地理特征。
2、了解不同国家的自然环境对当地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不同国家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及其影响。
3、了解不同国家的资源分布及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国家的城市分布特点和人口迁移特点。
第四章比较区域
1、掌握比较区域的方法,了解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2、比较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方式,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提出缩小差异的措施。
3、了解区域发展的方向和思路,理解区域发展的重要性,探索区域发展的未来前景。
第五章可持续发展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分析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理解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3、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了解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4、了解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第六章地理信息技术
1、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2、了解遥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全球定位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3、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理解其在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4、了解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理解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一、文章类型
本文是一篇总结性的文章,旨在帮助读者回顾八年级地理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我们将根据新人教版的教材内容,对地理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梳理,以便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二、思路梳理
在总结八年级地理上册的知识点之前,我们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和分类。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我们可以将知识点分为以下几类:
1、地球概况:包括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和公转等基本知识。
2、世界气候:探讨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3、世界地理: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4、中国地理:介绍中国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涉及中国的疆域、人口、民族、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经济等方面。
三、大纲编写
根据以上分类,我们可以编写如下的大纲:
1、地球概况a.地球的形状和大小b.地球的自转和公转c.地球的坐标位置
2、世界气候a.气候的基本概念b.常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c.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世界地理a.地理位置和疆域b.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c.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d.水文特征及其影响e.植被类型及其分布
4、中国地理a.自然地理概况b.人文地理概况c.区域地理分析
四、逐步展开
根据以上大纲,我们可以逐步展开文章,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和梳理。在总结过程中,可以采用列举法、比较法、对比法等多种方法,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还可以结合图表、数据等直观的形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五、回归主题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需要再次回归主题,对八年级地理上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概括。通过本文的梳理和总结,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地理学科的综合素质。我们也希望读者能够独立思考,探索地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培养对地理学的兴趣和热爱。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点梳理
1、地域文化特色:了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如南方地区的园林文化、西北地区的草原文化、北方地区的冰雪文化等。
2、自然地理环境:掌握中国地理的基本自然环境,包括山脉、河流、湖泊、高原、盆地等基本地理形态,了解其分布、特征和影响。
3、资源分布与开发:了解中国各种资源的分布情况,如煤炭、水资源、石油等,了解资源开发的基本方法和现状。
4、经济发展与区位优势:掌握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了解各个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经济特色,如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西部地区的能源和资源产业等。
5、人口分布与流动:了解中国人口的基本分布情况,掌握人口流动的方向和原因,如农民工流动、城市化等。
6、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了解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情况和问题,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生态保护、资源节约等。
二、重点知识点解析
1、中国地理的基本自然环境:
1、中国地理形态的多样性:中国地理形态丰富多样,包括山脉、高原、平原、盆地、河流、湖泊等,这些地理形态的特征和分布情况是考试的重点。
2、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不同地区的气候、水文、地形等自然环境差异很大,需要掌握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差异。
2、资源的分布和开发:
1、煤炭资源的分布和开发: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需要掌握这些地区的煤炭资源分布情况和开发方法。
2、水资源的分布和开发:中国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需要掌握这些地区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和开发方法。
3、石油资源的分布和开发:中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需要掌握这些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情况和开发方法。
3、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
1、东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东部沿海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人才聚集、市场广阔等,需要掌握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和特点。
2、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西部地区虽然条件相对较差,但是具有丰富的能源和资源产业,需要掌握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和特点。
4、人口分布和流动:
1、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中国的人口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地区人口稀少,需要掌握这些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和差异。
2、农民工流动的原因和影响:农民工流动是中国近年来出现的一种人口流动现象,需要掌握其产生的原因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5、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中国环境问题的多样性: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退化、生态破坏等,需要掌握这些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方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方法是考试的重点,需要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生态保护、资源节约等。
三、总结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需要注意整体性和重点性,既要梳理出各个知识点的分布和特征,又要突出重点和难点。结合实际案例和现象进行阐述和理解,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在复习中,需要注重记忆和理解,同时加强练习和应用,以便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地理知识。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文章类型
本教材八年级上册共包括了16篇文章,其中包括8篇古文、6篇现代文和2篇英语文章。这些文章不仅涉及了文学、科学、历史等多个领域,而且风格各异,既有叙事性的故事,也有说明性的科普文章。
二、知识点梳理
1、《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本文以“桃花源”为线索,描写了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2、《三峡》——作者郦道元,是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本文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描绘了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
3、《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期的文学家,本文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江南的山水风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4、《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本文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描述了作者在承天寺夜游的所见所闻,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5、《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是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本文以书信形式,描述了富春江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6、《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本文以对话形式,讲述了唐雎出使秦国的故事,表现了唐雎为了国家利益而不畏强权的品质。
7、《梦回繁华》——作者毛宁,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点和发展历程,表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推崇。
8、《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和建筑风格,表现了作者对园林艺术的热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
9、《背影》——作者朱自清,是一篇叙事散文,讲述了作者在火车站送别父亲的经历,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不舍之情。
10、《白杨礼赞》——作者茅盾,是一篇抒情散文,通过对白杨树的描写和赞美,表现了作者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顽强精神的敬佩。
11、《散文二篇》——包括了《囚绿记》和《一片树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赞美,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12、《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特点和代表性桥梁,表现了作者对传统建筑艺术的热爱和对祖国文化遗产的推崇。
13、《桥之美》——作者吴冠中,是一篇抒情散文,通过描写不同形式的桥,表现了作者对艺术的审美感受和对生命的感悟。
14、《湖心亭看雪》——作者张岱,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本文以记叙文形式,描述了作者在湖心亭看雪的经历,表现了作者对雪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15、《飞夺泸定桥》——选自《中国红色历史故事》,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壮举,表现了红军的英勇顽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16、《三峡》——选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一篇古文,介绍了三峡的地貌特点、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关注。
三、知识点拓展
1、陶渊明:《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他的其他作品如《归园田居》、《饮酒》等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郦道元:《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重要的地理学著作,对中国的地理环境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解释。
3、苏轼: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他的作品风格豪放、清新脱俗,同时又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他的其他作品如《赤壁赋》、《江城子》等也广为传颂。
4、吴均:吴均是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以清新流丽、清秀自然著称,尤其是他的《梅花落》一曲,更是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1、地理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
2、行政区划:我国现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地形地势: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总体呈西高东低三级阶梯分布。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特点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和旅游业。
2、气候特点: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3、河流分布:我国河流众多,主要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外流河大多注入太平洋和印度洋,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4、自然资源: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海洋资源等。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
三、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
1、农业发展:我国农业历史悠久,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棉花、茶叶、桑蚕等经济作物。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人均耕地面积仍较少。
2、工业发展: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钢铁、煤炭、机械、化工、电子等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工业结构偏重,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3、交通运输:我国交通运输业发达,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网在全国和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和完善。
四、人口分布与城市发展
1、人口分布:我国人口众多,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人口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
2、城市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差距仍较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环境保护: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环保意识逐步提高,需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环境污染。
2、可持续发展:我国正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提倡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总之,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涵盖了我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人口分布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祖国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挑战。也需意识到自己在推动祖国繁荣富强和环境保护中所应承担的责任。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运动和力
1、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交流。
2、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速度大小的变化、运动方向的变化。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6、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7、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8、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9、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变化,掌握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及变化。
10、浮力的概念及阿基米德原理,掌握物体浮沉条件的简单应用。
第二章地球与宇宙
1、天体的运动规律:地球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
2、月相的变化规律: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依次循环变化。
3、星座的组成:北极星、仙后座、大熊座、猎户座等。
4、日食和月食的原理,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发生规律。
5、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所在方向取决于观察之人所在纬度与季度。北回归线以北的人观察,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向;南回归线以南的人观察,正午太阳在正北方向;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人观察,正午太阳则不是在正北就是在正南,视季度而定。
6、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北半球随着季度逐渐昼短夜长,南半球则相反。
7、地球的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地核。
8、地球板块学说: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第三章植物与土壤
1、植物的分类: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2、植物的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3、根的作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固定植物体。
4、茎的作用: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支撑植物体,接受并传递叶子产生的养分。
5、叶的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6、光合作用的原理:叶绿体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7、土壤的分类:壤土、砂土、黏土。
8、土壤的作用:形成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支持植物生长,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第四章人体的生理与健康
1、人体的九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
2、人体的主要器官:心脏、肝脏、胃、肾、肺等。
3、生殖系统的组成: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4、血液循环的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
5、呼吸系统的组成: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高中湘教版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高中湘教版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知识点总结
一、旅游资源分类及特点
旅游资源是指具有吸引力的自然景观、文化遗产、风俗习惯和人文环境等,可以满足游客的休闲、娱乐、观光、探险等多种需求。根据其特点,旅游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山川、湖泊、海滩、森林、草原、动植物等,具有自然美和奇特性,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探险。例如,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
人文旅游资源包括文化遗产、民俗习惯、人文活动等,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吸引着游客前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和风俗。例如,中国的长城、故宫,印度的泰姬陵,埃及的金字塔等。
二、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可能造成环境的破坏和文化遗产的损失。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注重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旅游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制定合理的开发规划,控制游客数量,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等。同时,政府和旅游企业也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旅游资源保护的意识。
三、旅游业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来多方面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一方面,旅游业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旅游业也可能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文化失真等问题,对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平衡旅游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加强环境保护,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让游客享受到更好的旅游体验。
四、旅游地理区划及特点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是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风俗习惯等差异进行的。根据专家学者的研究,中国旅游地理区划可以分为东北区、华北区、西北区、西南区、华中断、华南区、青藏区和港澳台区八大区。
各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各有特色,例如东北区有长白山、松花江、哈尔滨冰雪节等景点,华北区有长城、故宫、颐和园等文化遗产,西北区有丝绸之路、敦煌莫高窟等历史文化景点,西南区有九寨沟、峨眉山等自然景观,华中断有黄山、张家界等山川景观,华南区有海南岛、深圳华侨城等海岛和城市景观,青藏区有西藏高原、布达拉宫等高原文化和自然景观,港澳台区有香港维多利亚港、澳门博彩文化等特色景观。
五、旅游地理研究的意义和应用
旅游地理研究的意义在于揭示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地理研究也可以增强公众的旅游意识,提高旅游品质和文化素养。
旅游地理研究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旅游规划、旅游营销、旅游管理、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方面。例如,在旅游规划方面,可以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和规划,实现旅游业的区域协调发展;在旅游营销方面,可以通过对不同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偏好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在旅游管理方面,可以通过对游客行为和景区环境进行监测和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可以通过对历史文化遗址进行调查和保护,保障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中国自然地理概述
一、文章类型及主题
本文将对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关于中国自然地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地理学科的综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嘉荫县2025年四下数学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5月模拟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东省济南市中学2025年初三第二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 天津天狮学院《生物实验安全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中国文化经典导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2025届初三5月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 电子商务三创赛
- 皮革制品的创新设计与市场竞争力提升考核试卷
- 电子商务平台的社会责任实践考核试卷
- 硬件性能监控与系统优化工具考核试卷
-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策略与模式
- 财政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春季朋友聚餐邀请函
- 胸腔推注给药的护理
- 监控系统改造方案
- 第6章 输电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
- 【自考复习资料】00067财务管理学考试重点
- 2023高职高专信息素养大赛系列专题培训
- 2023年2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报告
- 客运驾驶员的安全操作标准和规范
- 诗词大会训练题库十二宫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