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建设项目策划书_第1页
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建设项目策划书_第2页
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建设项目策划书_第3页
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建设项目策划书_第4页
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建设项目策划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洛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AGEPAGE14目录TOC\o"1-2"\h\z\u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论 11.2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1.3项目建设规模 21.4项目建设内容 21.5建设方案 2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达产后) 31.7编制依据 31.8综合评价 4项目背景及现状评价 52.1项目建设背景 52.2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 82.3社会经济状况与现状评价 10第三章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143.1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143.2项目区产业优势 173.3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19第四章产品市场分析 254.1农业观光旅游的基本属性 254.2农业观光旅游市场前景 254.3目标市场分析 274.4目标市场定位 334.5市场营销策略 35第五章规划布局及设计方案 375.1规划原则 375.2规划布局设计方案 385.3规划布局要求 41第六章建设内容与建设标准 466.1主导产业建设 466.2辅助设施建设 516.3建设标准 56第七章产品工艺技术设计方案 597.1网箱养鱼技术 597.2优质水果种植技术 637.3优质饮用水生产工艺技术 667.4大力推广引进设施农业新技术 70环境影响评价 738.1影响环境因素分析 738.2环境保护措施 738.3环境保护应用标准 758.4劳动保护与安全 758.5环保部门结论与建议 76第九章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779.1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779.2组织机构 789.3管理体系 799.4劳动定员 81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410.1投资估算依据 8410.2投资估算 8610.3资金使用计划 8810.4资金筹措 89实施进度与措施 9011.1实施计划 9011.2工作措施 92第十二章财务分析与效益评价 9412.1产品成本和费用估算 9412.2销售收入估算 9512.3财务评价 96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10013.1结论 10013.2建议 100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商洛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2项目建设单位及概况建设单位:商洛市红十字会单位概况:商洛市红十字会位于商洛市城关镇和平村金凤路,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市级地方组织,编制6人,始建于1987年11月,下辖6县1区红十字会,以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以“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和普遍”为基本原则,以备灾救灾、卫生救护、卫生关怀、人道救助为已任,是我市从事慈善事业的社会救助团体。2007年11月,商洛市红十字会响应国家卫生体制改革,脱离了市卫生局,进行了单设。截止2010年年底,全市共发展团体会员195个;志愿者2702人;会员总数41377人,其中成人会员6938人,青少年会员34439人。红十字志市红十字会自成立以来取得了十分骄人的荣誉,先后获得了中国红十字会报刊社表扬奖、省红十字宣传组织工作二等奖和先进集体、省抗震救灾优秀组织奖、省红十字示范校创建工作组织奖、市防汛抢险先进集体、市庆“三八”妇女风采展示一等奖、市庆“五一”《劳动者之歌》职工文艺晚会优秀组织奖、商州杰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先进集体等,扎实细致的工作得到了上级组织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1.3项目拟建地址项目建设选址拟定于商洛市城区东店子村,西靠朝阳路,北接东关支路。1.4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的规定,本项目按五类4—6万人的建设规模进行设计,拟建设1座三层半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4250平方米的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建筑设备和基本装备。其中房屋建筑有库房、生产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附属用房等;场地有室外货场、晾晒场、停车场等。1.5项目建设期限商洛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项目建设期拟定于2012年1月—2012年12月,共计12个月。1.6报告编制单位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陕西德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程咨询资格等级:乙级工程咨询资格发证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工咨乙132200800041.7报告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1.7.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1993年第14号令,2009年修正);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第88号令);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1999年第23号令);4、《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1999年国土资源部第4号令);5、《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年国务院第394号令);6、《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国务院发布);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第69号令);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08年12月修改);9、《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2009年民政部245号函);10、《自然灾害救助条例》(2010年国务院第577号令);11、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实施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12、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及文件。1.7.2研究范围依据国家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要求,重点研究:1、分析研究备灾救灾中心项目规划、建设、资金投入的可行性。2、项目备灾救灾中心的环境和实施配套条件。3、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实施方案。4、估算项目建设投资和安排资金使用情况。5、社会效益评估。1.8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8.1投资估算本项目建设期总投资943万元。其中工程费用467万元,占总投资49.5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46万元,占总投资26.09%;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144万元,占总投资15.27%;基本预备费86万元,占总投资9.12%。1.8.2资金筹措中国香港红十字会援助450万元,商洛市红十字会自筹493万元。1.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值备注1建筑总面积平方米42501.1库房面积平方米20201.2生产辅助用房面积平方米4601.3行政办公用房面积平方米2401.4其他公共用房面积平方米1701.5公共附属设施面积平方米13602建筑系数%353总投资额万元9433.1中国香港红十字会援助万元4503.2商洛市红十字会自筹万元4934基本预备费万元865建设年限月122012年1月至12月1.10可行性研究结论1、通过商洛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建设,将大大提高我市灾害紧急救助能力、保证灾民救济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促进我市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为加强国家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国家综合减灾规划》中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因此,商洛市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除直接用于对灾害救助物资的储存和管理外,还是备灾救灾的必须应急指挥场所。3、建设商洛市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依托条件好,建设规模比较适度,工程方案比较合理,社会效益显著,建设是完全可行的。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与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联合国并称世界三大国际组织,自1863年第一个红十字组织诞生以来,已有140年的历史,分会遍及全球。红十字会以弘扬人道主义为宗旨,以“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为重点,其活动从战场救护扩大到自然灾害救助和各种人道主义救助服务,工作任务包括备灾救灾、卫生救护培训、推动无偿献血、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参加国际主义救援、参与对外交往、组织社区服务等十多个领域,已成为国际上一个最重要的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团体。同时,国际红十字运动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同,红十字运动所倡导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国际红十字会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红十字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红十字事业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项崇高而伟大的神圣事业。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已有百年多的历史,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为人民、为社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红十字事业有了长足进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红十字组织逐步健全,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特别是2001年,中国红十字会以高票当选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领导成员,这是国际红十字组织对我国政府在红十字运动上所做庄严承诺的褒奖,也为我国参与国际红十字运动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商洛市红十字会成立于1987年11月,有20多年的历史。1991年和1992年,经原商洛地区编制委员会先后二次批准,下达编制2名,编在原商洛地区卫生局。1993年10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颁布实施的推动下,我市红十字会事业有了初步发展,随后商洛两级地方政府均建立了红十字会组织,其中市、镇安及柞水红十字会发展较快,工作基础较好。2002年撤地设市后,经市政府批准,保留市红十字会办公室建制,编制3人,继续挂靠市卫生局,财政全额拨款,科级事业单位。2004年9月,市编办发文将市红十字会进行升格、扩编、单设,隶属市政府管理,副县级建制,编制5人,财政全额拨款,参照公务员管理,从此理顺了管理体制。市红十字会成立以来,克服人员不足、经费少、基础差等困难,认真贯彻实施《红十字会法》和《红十字会章程》,艰苦创业,谋求发展,一手抓组织机构建设,一手抓职责任务落实,不仅发展壮大了红十字组织,还在备灾救灾、无偿献血、救护培训、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尤其是在抗击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过程中,从国、省内外红十字组织争取了不少的救灾物资,为帮助灾民度过难关、重建家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党和政府在人道救助领域提供了有力的辅助与支持,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十一五”期间,在传播和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壮大会员和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社会募捐活动,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在救灾、救助和人道服务等发面进行了强化,已经成为改善弱势群体境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在商洛市委、市政府的科学领导和强力扶持下,我市红十字事业有了明显进步,职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但是,我市没有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帐篷、大米、面粉、棉被、衣服、药品等救灾物资到达后仍然无处安置,只能临时放在市区较为宽阔的地方,既不方便储存保管,又害怕因天气原因而导致救灾物资发酶变质,上级组织援助的救灾物资储存转运极为不便。加之专业备灾救灾人员不足,红十字会的救灾物资转运工作举步维艰。2003年至2007年,我会曾借用商洛市中心医院、疾控中心、中心血站、疗养院、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等单位的房屋接收储运救灾物资,由于分散放置而导致储运代价非常高;2008年,我会租用市国家安全局办公用房用于接收储运国际红十字联合会分配的救灾帐篷,但由于其单位的工作性质,出入又极为不便;2010年,我会又联系到了放暑假空着的学校校舍,用于省红十字会分配的救灾物资,但因车辆超高未能进入,物资被连夜运回西安,使我市损失巨大。所有这些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会各项工作的正常推进,阻碍了我市应对紧急突发事件、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的成效,与党和国家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望、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相比反差极大,建设备灾救灾中心已成为我市发展红十字事业的当务之急。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建设商洛市备灾救灾中心是红十字会履行法定职责的必备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的规定,“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救助工作的社会团体。”“开展救灾的准备工作,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进行救助”,是红十字会七项法定职责中最重要的一项职责。在生产力诸因素中,人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生命和健康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载体,一个人一旦丧失了生命,不仅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寓所归于灭失,其家庭、亲友的幸福也将随之丧失。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进行救助,是减少不必要伤亡,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商洛。备灾救灾中心作为红十字会的重要仓储载体,在对灾民救助方面所起的作用已无可替代。2、建设商洛市备灾救灾中心是积聚社会力量、改善灾民生活的重要渠道之一。我市属国家级贫困地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人们还处于贫困和疾病折磨之中,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商洛市红十字会作为人道主义组织,可以动员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人道力量,广泛开展募捐活动,不仅对改善我市弱势群体的生活景况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政府提供了有力的人道主义辅助与支持。随着我市红十字运动的逐步发展和深入,这种作用将越来越大,它将成为积聚社会人道力量、改善贫困人口和易受损害群体生活景况的一个重要渠道,备灾救灾中心作为商洛市红十字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承担救灾物资的储存与转运。例如,在2002年“6.9”水灾和2003年“8.28”水灾救灾过程中,市红十字会通过国(境)内外的红十字组织为我市募集、援助的救助物资达500多万元;在2003年抗击非典过程中,市县两级红十字会在全市募集资金100多万元,其中市红十字会募集64万余元,占3、建设商洛市备灾救灾中心是抗击自然灾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实需要。我市不仅经济欠发达、财政困难、人民不富裕,而且属于自然灾害频发区,每年因灾造成的损失十分惨重。以2003年“8.28”持续性特大暴雨洪水为例,给全市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58亿元。繁重的救灾任务与拮据的财政状况之间的矛盾表现得十分突出,单靠政府救灾很难满足实际需要。红十字会作为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备灾和救灾是其主要职责,它是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得力助手,可以凭借其独特优势,争取更多的救灾款物用于抗击商洛自然灾害和应对突发事件,以此改善灾民境遇、维护社会稳定,而大量的救灾物资则需要规范的备灾救灾中心进行安全储存。从商洛的实际情况看,必须建设商洛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以满足现实需要4、建设商洛市备灾救灾中心是进一步提高我市灾害应急救援能力的客观要求。为了使灾民能尽快得到物资救援,近年来,国家在一些地方建立了中央级救灾储备物资代储单位,极大地提高了救灾和安置灾民的工作水平,形成了以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为依托,以备灾救灾中心为重点,辐射边远山区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确保一旦灾害发生,第一时间调拨救灾物资运抵灾区,发挥了救灾应急物资的时效性。“5.12”汶川大地震后,我省西安、汉中、安康、宝鸡等地借助灾后重建资金相继建成了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但我市因未被划入地震受灾范围而使备灾救灾中心建设迟迟没有进展,为进一步提高我市灾害应急救援能力,结合全国、全省红十字发展形势,商洛5、建设商洛市备灾救灾中心是完善城市功能、维护地区稳定的重要支撑。2009年,国务院将商州、洛南、丹凤、柞水4县区纳入“关中——天水经济区”,并将我市定为次核心发展城市,城市建成区人口届时将达到50万人,这就需要配套建设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作为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支撑,从而保证灾害发生后,灾民有衣穿,有饭吃,有水喝,有住所,有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维护地区稳定大局,构建和谐商洛。PAGE74第三章需求分析3.1需求现状商洛处于秦岭南坡陕西省东南部,地跨长江黄河分水岭,属于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十分特殊,受气候、植被和复杂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气象、地质灾害发生频繁,主要灾害有干旱、暴雨、冰雹、连阴雨等,其中暴雨洪水灾害最为严重,造成的损失最为巨大。据历史资料记载,从公元元年至1949年商洛发生的大型暴雨洪水灾害50多场,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人们常用“年年都遭灾,三年两头是大灾”来表述我市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一些地方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其成果往往在一夜之间就被暴雨洪水无情吞没,从此陷于万劫不复的凄惨境地。在1998年至2010年的13年间,我市发生的重大暴雨洪水灾害共有7次,有5次被商洛市水文水资源局编印的《商洛市灾害性暴雨洪水分析》一书收录。1、“98.7”1998年7月9日晚至次日晨,我市丹凤县双槽乡、商南县清油河乡发生了罕见的局地性短历时特大暴雨,在暴雨的移动过程中产生了两个暴雨中心,分别位于丹江左岸一级支流的涌峪河和清油河流域,丹凤县双槽乡宽坪村和商南县清油河乡吊庄村两个暴雨中心6小时40分钟降雨量分别达1300㎜和1057㎜,超过迄今同历时降雨量的世界最大记录,专家证实属国内甚至世界内陆极值。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一些地方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据市防汛办统计,全区遭受暴雨袭击的有108个乡镇、679个村、62万人;因灾死亡60人(其中丹凤县25人,商南县27人,洛南县4人,山阳县3人,商州市1人),下落不明32人(其中丹凤县16人,商南县16人),重伤24人;水毁倒塌民房1400多户6221间,造成危房200户1246间,导致1280户5200余人无房、无粮、无衣,其中丹凤县双槽乡岩屋村全村167户,被暴雨洪水冲毁民房76户,有50户村民房屋倒塌,无家可归,该村陈家沟组19户人家,被洪水冲毁房屋16户;基本农田受损面积46.7万亩,成灾20.8万亩,水毁无形地6.8万亩,农业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亿元。2、“98.8”1998年8月25日至26日,我市丹江流域发生了一场特大暴雨,暴雨遍及整个流域,形成了三个暴雨中心,一个主要位于商南县青山乡、湘河乡一带(东经100°54′,北纬33°24′),最大降雨量398.9㎜,暴雨中心附近的马蹄店雨量站实测降雨量310.0㎜,为该站实测历史最大值,另外两个暴雨中心分别位于山阳县过凤楼乡、两岭乡和商州市龙王庙乡、板桥乡一带。全市6县119个乡镇48.45万人受灾,因灾死亡47人,失踪38人,重伤41人,仅商南县青山乡跃进村就死亡20人,重伤3人;因灾损坏房屋1887户9466间,严重致危3642户10038间,倒塌房屋1570户3801间,商南县有418户1755户成为无衣、无房、无粮的“三无户”;农作物受灾面积18.9万亩,水毁耕地5.85万亩,有的村组被冲毁的耕地甚至占总耕地面积的90%左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79亿元。3、“02.6”2002年6月8日至9日,陕西省秦岭南麓的镇安、柞水、佛坪、洋县和宁陕等地发生特大暴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等灾害。本次暴雨的最大点雨量位于旬河上游宁陕县金川镇的黄金雨量站,实测值297.4㎜,该站位于我市镇安、柞水两县上游,导致我市镇安县柴坪镇洪峰流量达4920立方米/秒,为建站以来最大洪水。灾害共造成镇安、柞水、洛南、商州四县区55个乡镇15.9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人,失踪2人,重伤2人;倒塌房屋2566间,致危房屋8372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1.1万亩,成灾面积5.9万亩,绝收面积1.4万亩,大量农田被冲毁,粮食减产7033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4亿元。所幸的是本次洪峰到达我市镇安、柞水两县时,已是早上9时左右,人们疏散逃脱比较及时,人员伤亡比较少。4、“03.8”2003年8月28日8时至30日14时,在我市洛南县、商州区发生了一场大暴雨,降雨中心位于洛南县永丰镇,降雨量239.5㎜,最大24小时暴雨笼罩面积1223k㎡,特大暴雨笼罩面积61.6k㎡。暴雨造成山洪爆发,河流涨水,洛河灵口水文站8月29日6时洪峰流量3080立方米/秒。灾害共造成2县区28个乡镇673个村庄12.22万户45.8万人受灾,因灾死亡9人;洛南县公安局局长郭均成等3名警官在发灾当夜参加抢险救灾时壮烈牺牲;因灾倒房1754户4950间,损坏房屋2890户9658间,形成危房4005户11669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8.7万亩,成灾23.59万亩,绝收11.92万亩,水毁耕地4.22万亩,粮食减产3.41万吨,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15亿元。5、“05.9”2005年9月20日至10月6日,我市7县区持续降雨,特别是10月1日至3日雨灾情最为集中,至10月6日全市53个雨量和速报点,降雨100-200毫米的34个,200毫米以上的达19个,过程最大降雨量为251毫米的镇安柴坪站。持续降雨致使丹江、洛河、乾佑河、社川河、金钱河、旬河等主要河流水位暴涨,全市7县区全部受灾,商州、镇安、柞水三县区损失最为严重。据统计,全市共计受灾7县区160个乡镇、1474个村、9751个组、23.6万户、88.4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30593人;8人死亡,5人失踪;致危房屋9345户23987间,倒塌房屋2616户6959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8.14万亩,成灾面积36.65万亩,绝收面积3.95万亩,粮食减产3.62万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42亿元。6、“07.7”2007年7月28日至30日,我市普降大到暴雨,特别是丹凤、商南两县局部地区发生特大暴雨,暴雨强度大、范围广、历时长,笼罩丹凤、商南、山阳约2000k㎡的面积。主要有三个暴雨中心:第一为丹凤县铁峪铺化庙子村,降雨量493.00㎜;第二为商南县县城,实测降雨量195.0㎜,最大6小时降水量达161㎜;第三为山阳县水草坪雨量站,实测降雨量204.2㎜,最大12小时降雨量166.0㎜。暴雨致使山洪爆发,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建设造成巨大损失。这是1998年以来商洛市受灾范围最广、人员伤亡较多、灾害损失最重的一次暴雨洪水灾害,导致全市7县区105个乡镇、853个村、4898个村民小组、17.86万户、60.34万人严重受灾,其中丹凤县21个乡镇全部受灾,铁峪铺、武关、竹林关等15个乡镇遭受毁灭性灾害;因灾死亡23人,失踪26人;倒塌民房3562户、10698间,致危民房30498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97730亩,绝收71130亩,毁坏耕地47280亩,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75亿元,其中农业损失3.65亿元。7、“10.6”、“10.72010年7月16日8时至7月19日8时,我市普降中到大雨,部分地方暴雨,局部出现大暴雨,致使我市山阳、镇安、柞水、丹凤、商南、商州六县区69个乡镇521个行政村12.38万户47.61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002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801公顷,毁坏耕地698公顷,群众财产、公益机构和基础设施毁坏严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2亿元。23日至24日,我市再次遭受大到暴雨袭击,导致山洪、泥石流暴发,全市普遍受灾,一些地区出现毁灭性灾害。据25日18时各县区上报数据统计,全市七县区144个乡镇(其中重灾乡镇84个)、1116个村、9921个村民小组、24.74万户、95.91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1人、失踪63人,倒塌民房5172户16325间,致危民房13486户40409间,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4.87万人,农作物受灾27838公顷,成灾22595公顷,绝收8854公顷,毁坏耕地4368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3.09亿元。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暴雨灾害已严重阻碍了商洛的突破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它们往往在较短时间里密集爆发,灾害损失叠加,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据统计,目前全市境内有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点1700多处,有痴、呆、傻、哑等残疾人口16.7万人,每年因灾形成贫困人口约10万人。不仅如此,商洛还是癌症、艾滋病和其他重大疾病高发地区,其中艾滋病发病率居全省首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几率较高。由于山大沟深,河川狭窄,国道、省道大多沿河川而建,每逢汛期,公路交通往往遭受严重破坏,每到冬春季节,路面又被冰雪覆盖而无法通行,严重制约了救灾工作的正常开展。暴雨无情人有事,要加快备灾救灾物资的储运与调度、提高防灾救灾效率、保障全市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就必须建设商洛市备灾救灾中心,并以它为平台,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力度,最大程度的降低灾害损失。需求分析及预测商洛的暴雨灾害主要有五个特点:一是局部性。因秦岭山脉阻隔,地理条件独特,山区小气候特征明显,暴雨或大暴雨多为局部发生,洪水灾害大多呈带状或局地小区域分布;二是突发性。因地处山地河源段或上游段,河沟狭窄,比降大,流速快,来势凶猛,极易突发成灾,防不胜防;三是毁灭性。山洪发生后,往往伴发泥石流、滑坡,造成伤亡重大,对水利、交通、电力、通讯、农田等基础设施极易造成毁灭性破坏,群众的建设成果和数十年心血毁于一旦,恢复难度大;四是夜发性。从灾害发生的时间看,降雨多发生在午后,主雨多发生在晚上,灾害多发生在凌晨,因此,群众猝不及防,自防自救受到极大制约,加重了灾害损失;五是反复性。受地理条件限制和人为破坏活动影响,灾害发生地大都在局部暴雨高发区域,且周而复始,循环反复。造成商洛洪水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地质地貌复杂,河流水系密布。商洛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基本上属山地河源段或上游段。受东西向的构造断裂影响,岩石风化、剥蚀严重,受河流流水切割,形成结构复杂和沟壑密布的山地地貌,且水土流失严重。全市河溪众多、河网密布,其中流域面积在10k㎡以上的499条,流域面积在100k㎡以上的65条,除丹江、洛河、金钱河、乾佑河、旬河五大干流段外,河流沟道狭窄,比降大,汇流速度快,洪水陡涨陡落,危害程度大,极易造成损失。二是气候多变,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商洛属季风性气候,具有两个气候带和垂直差异显著的山地气候特点,小气候特征明显,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诱发局部性历时短、强度大的极端天气。三是水土流失,人为因素不可小觑。人们在利用与改造自然活动中,只顾眼前利益,滥伐滥垦,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环境的持续恶化。山区群众沿河道乱占、乱建、乱挖等现象屡禁不止,围河造地,改河造田,占河建房等,导致河道狭窄,河势改变,有的干脆直接斩坡盖房,一旦山洪爆发,往往房毁人亡;受利益驱动,河道采砂超深超量,造成堤防基础掉根,抗冲击能力减弱;基建产生的弃渣直接堆积于河道,导致河床淤积抬高,迫使河水改道,河道变窄,行洪不畅,形成恶性循环;一些水利及防洪工程在施工时,不尊重自然规律,不考虑防洪安全,没有区域内水文、气象数据支持,造成工程被山洪毁灭。四是投入不足,防洪减灾措施滞后。商洛是一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历年财政累计赤字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有限的财力远远满足不了防洪减灾工作的需要,特别是一些急需建设的控制性骨干工程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因资金问题被搁浅,从而带来隐患。同时,由于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加之预警设施落后,多数地方无雨量观测设备,不能及时传递雨情、汛情信息,给防灾救灾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从以上分析可能看出,商洛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可能性仍将长期存在,红十字会要把防灾减灾将为一项政治任务常抓不懈。面对残酷的灾情环境,面对灾难深重的山区人民,要尽力当好助手和帮手,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抗洪救灾工作,努力为政府分忧,为灾民解难。一方面开拓创新,积极开展社会募捐活动,争取国(境)内外红十字组织的宝贵支援,另一方面迅速查清灾情,及时上报,确保信息畅通,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依据,为救灾工作赢得了先机,特别要保证在第一时间公开、公平、公正地发放救灾物资,开展紧急生活救助,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要居安思危,针对我市灾害特点,极早建设商洛市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保障本地备灾救灾必需品的储备,加强救灾物资管理,完善地方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第四章项目建设选址4.1项目建设选址4.1.1选址原则根据国家规定的备灾救灾中心的性质和任务,项目选址本着储存安全、运输方便的要求,应符合以下原则。1、商洛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选择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并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水位的地区,以避免备灾救灾中心受洪涝等自然灾害威胁。3、选择临近铁路货运站、高速公路出口及其它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以缩短救灾物资的运输时间,确保救灾物资运输的时效性。4、选择具有可靠、稳定的电力保障和完善的给排水系统等市政条件较好的地区,以确保备灾救灾中心能够全天候作业。5、下列地区不应列入备灾救灾中心选择方案:设防烈度大于9度的震区;泥石流、滑坡、流沙等直接危害地质的地段;设计防洪标准低于备灾救灾中心的设防标准,堤坝溃决后可能淹没的地区;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厚度大的新近堆积黄土,高压缩性的饱和黄土和Ⅲ级膨胀土等工程地质不良地区;受交通管制的地段;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区;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雷暴区。6、利用闲置场地,避免占用耕地并降低土地投资成本。4.1.2项目根据以上选址原则,经多次与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先后对多个建设场址进行了考察筛选,经综合分析,最终选定商洛市中心城区东店子村为项目建设场址。该场址西靠朝阳路,北接东关支路,距商州火车站4公里,距沪陕高速西出口3公里,靠近312国道,场地平整开阔,交通十分便利,施工设备、建筑材料运输方便,施工用水、用电容易解决。4.2项目用地方案4.2.1场址土地权属类别项目建设场地土地使用权现为商州区东店子村集体所有。4.2.2占地面积及项目选址和土地利用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地方土地管理相关规定,切实做到依法、科学、合理、节约。项目建设从项目规划和设计开始就充分考虑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商洛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建设项目占地5亩,符合商洛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当前为未利用荒地。4.2.3取得土地方式建设单位以国家划拨方式取得,但需按市国土部门规定支付一定的土地补偿费用,按每亩38万元执行。4.3项目用地合理性分析项目场址地表无建筑物,地下无历史文物遗迹,用地范围内无居民,建设前期对场地进行平整后即可使用,场地范围既不存在拆迁和移民安置问题,也不存在对地下文物的破坏问题。主要不利因素是场地低于路基以下5米,前期填方量较大。从地理位置、占地规模、交通条件分析,本项目符合因地制宜、集约用地、少占耕地的用地原则,可以满足商洛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的建设需求。第五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5.1地理位置商洛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地处陕西东南部、秦岭南麓、鄂豫陕3省结合部,东与河南省南阳、三门峡市接壤,南与湖北省十堰市毗邻,西与安康市相邻,北与西安、渭南市相连。界于东经108°34′20″~111°1′25″、北纬33°5′30″~34°25′40″之间。东西长约229公里,南北宽约133公里,总面积1.93万平方公里,辖商州、洛南、丹凤、商南、山阳、镇安、柞水7个县区,122个镇,4个办事处,244.83万人。现有耕地198.4万亩,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曾先后被命名为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被国家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核桃之都”称号。国务院2008年5月批准商洛市商州、丹凤、洛南、柞水4区县纳入国家级“关中—天水经济区”,把商洛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从而使商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征程。商州区是商洛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东临丹凤县,西毗蓝田,南接山阳、柞水,北靠洛南。界于东经109°30´,北纬33°38´——34°11´之间,东西长67.5公里,南北宽65公里,总面积2672平方公里,占商洛市13.9%,辖23个镇、4个办事处,55万人,耕地面积39.15万亩,人均0.72亩。商州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北融大关中一小时经济圈,南接长三角一天交通圈,是西安大都市圈的第二生活区,陕西东南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区位优势非常明显。5.2地形地貌商洛是一个以中、低山为主体的山区,群山连绵起伏,峡谷相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位于柞水县秦岭主脊的牛背梁,海拔2802.1米;最低点在商南县梳洗楼附近的丹江河谷,海拔215.4米;相对高差2578米。山势结构犹如手掌,掌结位于镇安、柞水西部山地,秦岭主脊、蟒岭、流岭、鹘岭和勋岭、新开岭等宛如手指向东与东南方向延伸。呈手指状延伸的山岭之间,分布着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旬河及众多的支流。掌状岭谷结构在地质成因上主要受东西向和西北~东南向的构造断裂所控制,自中生代末期以来,除一些局部盆地外,地质构造已基本定型。自第三纪、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承继了老构造格局,具有间歇性断裂分异运动特点,同时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加之河流分割,形成结构复杂、纵横交错及千沟万壑的山地地貌。地形大体分为川原、低山、中山三大类。其中:川原形,主要分布在较宽阔平缓的河谷地带,面积375.27万亩,占2.86%,海拔在1000米以下,相对高差小于100米,地面坡度多为3~7度;低山形,是河谷川原至中山之间的过渡地带,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面积2067.91万亩,占70.86%,北部相对高差100-500米,地面坡度20-30度,南部相对高差200-600米,坡度20-40度;中山型,位于各山脉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方,面积474.98万亩,占16.28%,相对高差500-700米,最高1000米以上,坡度多在25-40度之间,许多峡谷断岩常在70-80度之间,海拔1200-1800米之间。项目建设地点总体呈长方形,场内地势平坦,地面排水畅通,处于秦岭南麓、丹江源头,北、西、南三面环山,向丹江河谷倾斜趋势明显,地质构造为加里东褶皱地带,地貌属丹江古河道,为商州—丹凤山间盆地,系第三纪形成的断陷盆地,地貌单元属丹江河北岸Ⅰ级阶地,海拔600-2000米。由于处在丹江河谷与低山丘陵交接地带,因此,地质硬、耐力高,工程性能好,建设成本低。5.3气候条件商洛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雨量比较充沛,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干旱,初春少雨,且区域分布不平衡,川原少于山地,低山少于中山,东南部少于西北部。光能资源比较丰富。气候水热同期,光、热、水配合较好,但由于受季风和地形影响,水热时空变化很大,气温和雨量的垂直差异显著。旱涝灾害频繁。多数地方在4月和10月都有霜冻发生。受地形影响,以东风、东南风为主,地处中纬度偏南地带,北有秦岭主脊屏障,干冷空气不易侵入,向东南走向的掌状山川地势有利于东南湿热气流北上入境。项目所在地商州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海拔高差较大,立体气候特别明显,降水集中,季节性明显,多夏旱,春季常有低温、倒春寒,秋季多秋风、绵雨。主要气象参数如下:年平均气温12.8℃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14.8最热月平均气温(7月)25.9最冷月平均气温(1月)4.9平均大气压938.hpa年平均降雨量725.5mm年最大降雨量1601年最小降雨量633日最大降雨量189小时最大降雨量56瞬时最大风速28m/年平均风速2.5m夏季平均风速1.3m/s冬季平均风速1.1m年主导风向NNE年最多雷电日61年平均雷电日43年平均相对湿度80%月最大相对湿度100%月最小相对湿度15%5.4水文条件商州地下水来源主要有河流渗水、自然降水、冰雪融水等,受丹江河以及数条山洪沟溪流控制。丹江河发源于秦岭山脉李家坪,从城区西北构峪桥流出,向东南流经市区后转至东龙山向东流去,出陕入豫,归于汉江。项目拟建地点位于丹江河北岸约500m处,地下水较为丰富,主要受河床渗漏和大气降水补给,酸碱度适中,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5.5工程地质及地震烈度建设地点区域地质构造为第四纪河床沟谷堆积地区,海拔200m—900m,相对高差低于100m,坡度小于25º,向河床倾斜,无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危害。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类土、圆砾和卵石,属简单结构类型,无断烈构造和不良地理地质现象。土壤主要为轻亚粘土、亚粘土夹淤泥。区内稳定水位深0.8—1.5m,多为潜水,地下水PH值7.2,对各类型号水泥、混凝土、构筑物均无腐蚀作用,地质结构对项目建设无影响。据《国家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有关规定,本工程按9级抗震烈度设防。5.6项目比较优势5.4.1商洛距省会西安105公里,312国道和沪陕高速横贯东西,西南、西康2条铁路和包茂、福银2条高速贯通全境,西安—商洛高速二线即将建成通车,榆林—商洛高速、西南和西康铁路复线已开工建设,山阳—柞水、丹凤—宁陕高速即将开工建设。商洛已全面融入西安1小时经济圈,并跨入我国山区高速公路密集区行列,成为陕西东南部的交通枢纽。项目建设地点运输条件非常优越。5.4.2商洛森林覆盖率62.3%,是陕西植被最好的区域,也是关中的生态屏障和国际大都市—西安的第二生活区。境内有神奇“小九寨”之称的金丝峡国家森林公园,有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柞水牛背梁森林公园,有“八百里林海”的镇安木王国家森林公园,有“小武当”之称的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号称“西北一绝”的柞水溶洞和“西北第一”的丹江漂流,有正在着手筹建的仙娥湖和华山南区,构成了商洛“峻、奇、险、特、秀”的生态旅游资源。项目建设地点生态条件优势明显。5.4.3商洛素有“天然药库”之称,适生中药材1192种,列入国家“中草药资源调查表”286种,丹参、柴胡、桔梗、山茱萸、连翘、五味子等20种名贵中药材年产量居全省前列,50多种大宗药材畅销全国且部分出口。境内野生纤维、淀粉、油料等农林特产260多种,核桃、板栗、柿子产量居陕西之首,核桃出口量占全国六分之一。项目建设地点生物种类丰富多样。5.4.4商洛历史上曾是商鞅封邑、“四皓”隐居、闯王屯兵的地方。革命战争年代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贺龙、徐向前、徐宝珊、程子华、关向应、汪锋、吴焕先、徐海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在这里浴血奋战,李先念、王震中原突围挺进商洛。解放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商洛的发展,毛泽东主席1958年1月31日作出了“陕西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的重要指示,江泽民、胡耀邦、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商洛视察。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李白、白居易等180多位诗文大家留下了大量的不朽诗文篇章;曾以“戏剧之乡”闻名全国;以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为代表的商洛作家群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项目建设地点文化资源源流长。5.7社会经济状况“十一五”期间,商洛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是2005年的2.5倍,年均增长13.7%;2010年财政收入是2005年的4.1倍,年均增长32.8%,在全省的比重由0.97%提高到1.18%;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是2005年的4.9倍,年均增长37.3%,在全省的比重由0.89%提高到1.25%;2010年财政支出是2005年的5.87倍,在全省的比重由2.4%提高到4.1%;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05年的2.1倍,从占全省平均水平的85.1%提高到84.4%;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005年的2.4倍,从占全省平均水平的73.7%提高到87.8%;2010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较2005年增加247亿元和88亿元,增长189.7%和135.1%。2010年商洛市实现生产总值28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实现财政总收入完成21.24亿元,增长29.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01亿元,增长3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811元和3605元,增长15.2%和2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0.07亿元,增长3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19亿元,增长18.6%;就业、社会保障、节能减排等主要指标全面完成。5.8公共设施依托条件5.8.1通讯条件市区程控电话已全面开通,GSM数字移动通信已实现全国联网,信息网络覆盖项目区,可由商洛市市话通讯网、电信光纤(或广电光纤)直接接入。5.8.2给排水条件建设场址处于城市规划区,由城市自来水管网供水,可接入干管从城东部预留口引入,给水完全可满足项目建设和运营要求;污水主要为生活废水和雨水,直接接入城市排水管网预留口。5.8.3电力条件区内电网密布,已形成区域供电双回路,可通过城区电网接入或直接从商州变电站引一条专线接入变压器供电,项目建设及施工电力供应有保障。5.8项目场址处于城市郊区,周边无大型建筑物,视野开阔,空气新鲜,距商洛市丹江公园仅一路之隔,无工业污染,环保条件好,不会对周围经济社会环境产生负面影响。5.9施工条件项目建构筑物属一般性建筑,技术无难度要求,当地具备资质的建筑施工队伍通过招标就可保质实施,项目建设地点距离建材市场较近,钢材、水泥等供应保障程度高,项目建设施工条件完备。第六章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6.1建设规模商洛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占地5亩,总建筑面积4250平方米。其中库房2020平方米,生产辅助用房460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240平方米,其他公共用房170平方米,公共附属设施6.2建设内容商洛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符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从我国备灾、救灾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当前,兼顾发展,统筹规划,建立和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商洛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建设应满足灾害救助和应急指挥的物资储备和管理的需要;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其建设用地应纳入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按国家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的有关规定申报、征拨;应满足“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对物资准备的要求,统一规划;应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商洛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主要用于储备灾害救助人口所需的基本生活用品及其他物资,并承担着在灾害发生后迅速送达灾民手中的救灾任务,因此,不仅要有用于存储、装卸、晾晒物资的房屋建筑与场地,还需配备相应的设施与装备,以便于管理和运送物资。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场地、建筑设备和基本装备。6.2.1房屋建筑商洛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建设项目房屋建筑包括库房、生产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附属用房。1、库房:用于储存救灾、应急指挥及实施救灾工作所需物资的用房;2、生产辅助用房:用于设备维修、清洗缝补救灾物资的用房;3、行政办公用房:救灾物资储备库工作人员行政管理用房;4、附属用房:包括水泵房、配电室、车库等用房。6.2.2商洛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建设项目场地包括室外货场、晾晒场、停车场。1、室外货场:用于清点、装卸和临时堆放救灾物资的场地;2、晾晒场:用于清洗、晾晒回收物资的场地;3、停车场:用于停放货车、应急调度和物资转运等车辆的场地。6.2.3商洛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的建筑设备根据救灾物资储存、管理的功能要求合理确定。拟按3层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其中单层库房净高8m、多层库房首层净高5.5m、其余各层净高4.2m,并设置货运电梯;多层库房首层3t/m2,二、三层不低于2t/m2,并设置防潮层,库房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高差0.3m;库房出入口设置0.5m防鼠板,货车直接入库的库门净高4.5m、净宽4m。供电除满足照明和设备运行的需要外,还自备了发电机,室内外照明能满足全天候作业要求。建筑防火等级二级,消防设施符合有关建筑防火的规定,配备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消防水池,并设置了防火墙。采用城市供水系统接入,自备水源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污水采用管道收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6.2.4商洛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的基本设备可分为:装卸设备、技防设备、信息化管理设备、通讯设备、物资保管维护设备、交通工具。1、装卸设备包括叉车、液压搬用车、托盘搬用车、手动推车、托盘、货架、货运电梯、货物滑梯等。2、技防设备包括监控设备、自动报警装置等。3、信息化管理设备包括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系统等。4、物资保管维护设备包括清洗设备、消毒设备、缝补设备、维修设备等。5、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对讲系统、海事卫星电话等。6、交通工具包括应急调度车、救灾物资转运车。根据商洛市社会经济状况及人口发展因素,结合当地受灾实际程度,商洛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选择国家救灾物资储备库第五类建设规模和国家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物资装备配备详表第五类进行设计。《国家救灾物资储备库规模分类表》和《国家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物资装备配备详表》详见表2和表3。表2国家救灾物资储备库规模分类表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万人)建筑面积(m2)一类7222750二类5417150三类3611950四类12~205500~8000五类4~63000~4500六类0.5~0.71000~1200表3国家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库基本装备配备详表项目类型装卸设备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叉车(t)5√√√3√√√√√2√√√1.5√√√√液压搬用车√√√√√√托盘搬用车√√√√√√托盘√√√√√√货架√√√√√√技防设备监控设备√√√√√√自动报警装置√√√√√√信息化管理设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系统√√√√√√通讯设备对讲系统√√√√√海事卫星电话√√√√√√移动电话√√√√√√物资保管维护设备清洗设备√√√√√√消毒设备√√√√√√缝补设备√√√√√√维修设备√√√√√√交通工具应急调度车√√√√√救灾物资转运车√√√√√√注:√表示应具备。第七章建筑方案7.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7.1.11、贯彻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推进商洛社会经济发展,保证灾后人民生产生活。2、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适应经济的发展和改革趋势,增强忧患意识,保证灾难发生时自己有足够的物品可救,提高全民族素质和自救能力。3、通过商洛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提高救灾物资储备管理质量,扩大灾害救助规模和效率,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使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7.1.21、备灾救灾中心设计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2、项目建设符合商洛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做到功能完善、经济合理。3、妥善处理工程建设与周边的关系,将建筑施工所带来的不便降到最低点,避免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7.2项目总体方案7.2.1项目建设按照有关标准执行,平面布置按库房、生产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附属用房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合理布置,力求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1、备灾救灾中心独立建造,不宜同其他部门、单位合建于同一建筑;2、总平面布置根据建设计划的要求,立足于一次性规划;3、物资储备区与生活区建筑应分区布置,避免互相干扰;4、物资储备区布置应便于物资的搬运、转移,并符合消防要求;5、总平面布置要有适当的绿化用地。表4规定了国家备灾救灾中心各类用房及建筑面积。表4国家备灾救灾中心各类用房及建筑面积详表单位:m2项目类型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库房2000015000100004210~68172272~3458480~632生产辅助用房加工用房800600600429286~429143清洗消毒用房695151行政办公用房办公室800600600120~13769~10334~51会议室6951~6934监控室6934~5126财务室262621档案室262121值班室3426~3421附属用房配电室1150950750342626水泵房10334~6934车库1036934食堂6934~5134~51活动室695134~51合计2275017150119505430~80543050~4508993~1196注:一、二、三类用房面积数参照《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规划》按照以上原则和规定,商洛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设计建筑总面积4250平方米。其中:库房2020平方米,包括物资打包分类挑选间、面粉库房、大米库房、方便食品库房、食用油库房、饮料类库房、衣物棉被类库房、生活用品类库房、轻型物资库房、急救防疫药品类库房、社会捐赠物资库房、应急物资类库房;生产辅助用房460平方米,包括物资加工车间、清洗消毒车间。行政办公用房240平方米,包括办公室、会议室、监控室、财务室、档案室、值班室;其他公共用房170平方米,包括配电室、食堂、活动室、门房;公共附属设施1360平方米,包括外货场、晾晒场、停车场、道路、绿化。商洛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功能用房布置面积分配详见表5。表5商洛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功能用房布置面积分配表序号名称数量(间、个)单位面积建筑面积(m2)合计4250一主要建筑物(一)库房1920201打包分类挑选间2501002面粉库房21032063大米库房2771544方便食品库房163635食用油库房2771546饮料类库房163637衣物棉被类库房21032068生活用品类库房11031039轻型物资库房128028010急救防疫药品类库房110910911社会捐赠物资库房210320612应急物资类库房2188376(二)生产辅助用房24601物资加工车间14104102清洗消毒车间15050(三)行政办公用房62401办公室181812会议室152523监控室134344财务室126265档案室121216值班室12626(四)其他公共用房41701配电室126262食堂149493活动室131314门房16464二公共附属设施13601外货场12202202晾晒场22535063停车场6694144道路4451805绿化220407.2.27.2.2.1技术指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方建筑材料进行建设,保证建筑物符合安全、适用、卫生,并注意美观的要求。建筑层数:地上三层半。7.2.2.2结构⑴结构形式:框架结构。⑵基础:采用混凝土独立基础。⑶墙体:采用陶粒砌块,外设100毫米厚苯板保温,墙(柱)体结构按地震裂度和抗风要求设防。⑷屋面:办公区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平屋面,库房区采用彩钢坡屋面,SBS卷材防水、陶粒砼或轻质砼块保温。7.2.2.3建筑设计采用水泥砂浆地面。7.3公用工程方案7.3.1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供水主要指职工生活用水、公建用水、消防用水和绿化用水。用水主要由城市给水管网提供,与城市管网设有两个接入口。给水系统采用生活消防统一给水系统。消防采用低压制,室外消火栓按间距不大于120米布置,距道边不超过2米,距建筑外墙不小于5米。给水管采用给水铸铁管。排水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管道,雨水经雨水口排入雨水管道,最终排入附近水体。根据规划采用沿道路布置排水管。规划排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埋地暗敷,于管道交汇、转弯、管道尺寸变化处布设检查井。7.3.根据《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及《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结合本地区用电现状及发展要求,本次规划设计电源来自于城区西郊的商县变电站通过1OKV电力专线供给。本项目各仓库建筑照明、动力设备等用电负荷均为三级负荷,消防用电为二级负荷。具体设计如下:1、仓库电源由室外箱式变电站引来一路220/380V的低压电源。配电系统采用树干式和放射式相结合,配电干线管线沿地暗敷,照明、动力支干线部分穿金属电线管暗敷。2、设备安装及导线敷设方式:①直埋电力电缆进出建筑物按有关规定敷设;②照明、动力支线线管线路全部穿SC钢管暗配于墙面;③设备距地高度:暗开关1.3m,插座0.5m/1.8m,配电箱下口1.4m;④配电箱、灯具安装按有关规定敷设。7.3本项目因建筑防雷等级不够,所以不需要设计防雷系统。采用TN-C-S保护接地系统,所有配电箱内PE、N线接地端子均分开设置。等电位联结端子箱距地0.3m。接地装置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主筋做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Ω。若实测达不到应引出室外加装人工接地极。7.31、本项目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二级保护对象进行设计,确定为集中报警系统,设置集中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报警电话系统以及防护区内的火灾探测器等。2、集中报警器及联动控制装置等设在消防控制室内。建筑内设置区域报警控制器,由集中报警器控制。3、集中报警器柜包括电源单元、通讯单元、联动控制单元、消防广播及消防电话控制等。4、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消防电话及消防广播系统均采用总线制。7.3管线敷设均应按照施工安装验收要求进行施工,管线过长必须设置线盒。第八章节能与节水措施8.1节能8.1.1执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公共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32-2001;4、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5、国务院国发(1992)66号《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意见的通知》;6、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及审查指南。8.1.2节能措施为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保持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本项目将采取以下节能措施:1、使用节能型建筑材料、器具和产品;2、采用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墙体材料及门窗型材,以加强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建筑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以降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3、照明灯具采用高光效、高显色、低眩光、长寿命格栅日光灯;日光灯采用长寿命、低损耗的电子镇流器(功率因数不小于0.95)。选用国家推荐的节能型产品和设备,采用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来实现对场所人工照明的智能控制,以达到最大的节能效果,实现绿色照明。同时尽量降低峰值负荷和缩短运行时间,起到最大节能效果。4、室外照明采用太阳能路灯,既节约能源,又减少室外电缆的投资。5、采用地面辐射供暖系统,以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和舒适性。6、热力管道均作保温处理,减少热损失。7、做好水、电的计量,利于管理。8、做好设备和管道的维护、检查工作,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杜绝跑、冒、滴、漏。9、机电、电气设备要求采用国家有关部门推广的定型节能产品。8.2节水8.2.1执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法》;2、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8.2.2节水措施本项目耗水主要是职工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和绿化用水。节水措施有:1、采用节水型工艺,建设相应的节约用水设施,并在主体工程施工时投产使用。2、安装使用节水型设备和器具,推广使用有限流装置的节水型设施、节水型水龙头、两档式节水型便器系统。3、推广喷淋清洗等节水清洗技术。4、注重绿化节水,种植耐旱性植物,推广喷灌、微喷、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5、尽量做到水的循环使用,减少排放。

第九章环境保护9.1环境现状商洛市备灾救灾中心建设地点位于商洛市城区东郊东店子村,西靠朝阳路,北接东关支路,建筑场地环境安静优雅、周边没有大的污染源。9.2环境的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9.2.1编制依据及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3、《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6)7、《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90)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9.2.21、建设期环境影响因素⑴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在整个施工期,产生扬尘的作业有土地平整、基础开挖、回填、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和搅拌等过程,如遇大风,施工扬尘将会加剧。⑵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施工的噪声源主要有挖掘机、搅拌机、振捣棒、电钻、卷扬机、切割机、电锯及各种车辆等。⑶施工排水、弃土及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日常生活需排放一定量的生活废水;施工过程中将产生一定量的建筑废弃物,同时在建设施工期间需要挖土、运输弃土,运输各种土筑材料,如砂石、水泥、砖瓦、木料等。2、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应严格按照当地有关规定进行文明施工,落实具体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⑴施工扬尘对运输砂石、水泥、建筑垃圾等车辆应严密覆盖,绝对防止散落;对施工场地和道路应实施洒水抑尘;对露天砂石等建筑材料堆场必须用帆布或塑料纺织布封盖。⑵施工噪声施工过程中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高噪声施工设备的维修管理,减少设备非正常的噪声;施工车辆的运行路线和时间尽量避开噪声敏感区和噪声敏感时段;除特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外,尽量不在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因特殊要求需夜间施工的,报环保部门审批,并且告示附近居民,施工噪声标准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执行。⑶施工排水、弃土及垃圾施工过程中的泥浆废水、机械清洗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需处理后方可排放;不能综合利用的建筑垃圾及多余建筑材料,不能随意堆放,应及时清运、妥善处理。9.2.31、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污水为生活室用水经化粪池处理,纳入排污管道,对周边水体环境无直接影响。2、固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通过采取以上环保措施,尽量减少项目运营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项目的建设对环境影响不大。根据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规定,建设单位应委托环保部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具体环保措施按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相关内容执行,并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9.3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项目在施工建设中的地基开挖及施工车辆的频繁往来将不可避免地损坏原土地的自然地貌和地表植被,造成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因此要严格做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处理好场地的排水,防止发生水土流失,并接受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挖填同步;完善排水设施,筑好排水沟,有效汇集水流,避免水流冲走砂土,破坏周边水土,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场地进行平整和复原;按照要求进行植被恢复,做好草皮及植树绿化,以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9.4项目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分析考虑商洛市的气候特点,为减少施工噪音等污染对在附近居民生活的影响,项目建设严格按有关标准及规定进行安全、文明施工。将项目区用临时围墙隔离,现场周边设立围护设施,严格按规定设置施工标牌,施工人员、材料及工程机械设专用出入通道;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减小噪音影响;施工现场与居民区的距离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减少项目施工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10.1劳动安全及卫生10.1.1严格按照《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0052—95要求进行电气安全设计。设备全部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布置;所有正常不带电的电器设备金属外壳均妥善接地,电气设备和线路绝缘良好;设备的电气控制设安全开关,特别要加强变压器附近和配电房的安全防护措施。10.1.高压侧10kv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低压380/220v系统保护采用TN-S系统,所有电气设备均采用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构件等均须与接地系统连成电器通路。10.1.备灾救灾中心防火等级按规范执行,建筑物布置及占地面积均符合防火规范要求。同时考虑了备灾救灾中心道路贯通,主要通道考虑了消防车的回旋余地。10.2消防设施10.2.1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4、有关消防法规的要求。10.2.2本项目消防设计严格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现行各种消防法规,以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贯彻“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积极采用先进的防火技术,做到安全生产,方便使用,经济合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楼房建筑不得低于二级,平房建筑不得低于三级。1、总图布置:建筑物间均留有符合消防要求的防火间距,所有建筑物四周均设有环形消防通道,宽度>6米,满足防火要求。2、建筑部分:根据《规范》要求,合理布置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建筑物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入口按规范设置。10.2.3根据《规范》要求,备救救灾中心设室内外消防。消防相关指标及配备如下:1、室外消火栓用水量25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02、室内喷头喷水强度12+JL/min·m2。3、室内灭火配备干粉灭火器。10.2.4接地:高压10KV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低压380/220V为TN-S接地系统,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电气安全:进建筑物的电缆进线处均设可靠的重复接地,各用电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电缆的金属外皮、电线的保护钢管均与保护线可靠连接,每路照明干线中设有专用接地线,配电箱至插座(箱)回路设专用接地线。在建筑物主要通道和出入口设应急照明和疏通指示灯。10.2.5在备灾救灾中心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装置。设置消防报警控制室,电源经双电源切换箱切换后供给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选用智能型火灾控制器。火警电话专设,并与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建立通讯联系,设消防广播系统,以便失火时当地公安消防队及时施救。

第十一章组织管理与人力资源配置11.1组织机构11.1.1组织机构设置方案本项目组织机构设置依据我国现行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制定。由商洛市红十字会负责项目建设管理。为确保资金合理使用和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以会领导、办公室等有关成员组成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组织、实施及协调各相关部门,以确保项目如期完成。11.1.2管理机构组织方案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设组长、副组长、下设基建管理办公室、财务室。组长:由商洛市红十字会会长担任。负责基建、建设方案审定、工程质量检查、资金落实及使用等项目建设、运营全程的管理。副组长:由商洛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担任。协助组长负责基建项目在整个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协调工作。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制定项目实施计划,确定招标代理机构,协助代理机构完成招标文件的编制和施工、监理单位的确定,并负责签订合同、施工期工程项目管理、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工作。财务室:负责基建项目资金使用与调配、项目建成后的日常财务核算及资金管理等工作。项目组织机构见下图:组织机构示意图办公室财务室组长副组长办公室财务室组长副组长11.2工程管理1、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认真做好前期各项工作,施工过程中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新建工程最低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2、做好项目的勘察和设计。按要求办理立项及有关报建手续,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地质勘察和工程设计。杜绝“三边”工程,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3、实行公开招标。施工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严禁搞“人情招标”和“买卖发包”,杜绝工程转包。4、搞好工程监理和监督。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机构,按照建设监理细则进行全过程建设监理,严格检查建筑材料质量、施工工艺、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督杜绝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5、抓好项目竣工验收。按国家《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规定,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办理竣工备案手续和固定资产移交手续。11.3资金管理本项目资金根据工程总体方案和实施步骤,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集中投入,专款专用,保证效益。1、项目资金要专款专用,不能挤占挪用或变相挪用。2、各级管部门要加大对专项资金使用的检查力度。项目完工后,市级主管部门组织对项目资金进行专项审计。3、建立项目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杜绝挤占、挪用、截留项目资金及疏于管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行为。4、实行专户储存、专项管理、专款专用。根据财务制度,设置独立的财务账簿和台帐,项目单位应向项目主管部门报送项目基本情况、资金到位情况、项目执行情况以及工程形象进度等,实行动态跟踪管理。11.4运行管理要根据备灾救灾中心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本市备灾救灾中心管理办法,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备灾救灾中心正常运转。1、选拔任用责任心与事业心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过硬的人员,并建立激励机制。2、举办培训班,对备灾救灾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培训。3、要统筹协调有关部门整治备灾救灾中心周边环境,开展以“防破坏、防火灾、防事故、防爆炸、防垮(坍)塌、防中毒”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检查,切实保证备灾救灾中心的安全。11.5人力资源配置11备灾救灾中心工作人员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配置,按照基本工作职能,采用公开招聘方式,择优录取业务素质高的专职人员15名。11录取的工作人员应提前进行上岗培训,并具备适应本岗位工作要求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12.1建设工期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项目申报审批、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在内,建设工期从2012年1月开始到2012年12月结束,共12个月。12.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2012年1月至3月完成可行性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