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轨枕线路试验方法的选择_第1页
型轨枕线路试验方法的选择_第2页
型轨枕线路试验方法的选择_第3页
型轨枕线路试验方法的选择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型轨枕线路试验方法的选择

根据《铁路运行维护规则》,铁路运行维护分为综合维护、常规维护和临时维护。其中综合维修是根据线路变化规律和特点,以全面改善轨道弹性、调整轨道几何尺寸和更换、整修失效零部件为重点,按周期、有计划地对线路进行的综合修理,以恢复线路完好技术状态。为提高大型养路机械线路维修施工质量,于2005年12月初在黄渡基地组织大机作业试验,分析研究大型养路机械捣固、稳定作业的效果。1同插东南角试验为准确全面地评估大机作业效果,本次试验确定轨面标高(起道量、下沉量)、轨枕支承刚度、枕底道砟分布、道床密实度、道床横向阻力等五项作为测试项目。同时,选择线路维修通常采用的20、30、40、50mm四种起道量,按照捣固车不同插镐次数,确定13种大机作业试验工况,见表1。上海工务大修段DG04号08-32捣固车和WD02号WD320动力稳定车参与了本次试验。试验前对2台大机进行了技术标定,严格按试验工况要求作业,作业参数为:捣固车插镐深度至枕底以下85mm,夹持时间3×0.2s,使用夯拍器;稳定车振动频率35Hz,垂直预加载10MPa,作业速度800m/h。试验线路为上海黄渡基地东扩线Ⅰ、Ⅱ道。为使试验线路尽量模拟提速重载线路现场状态,换铺Ⅲ型枕轨道300m,补充道砟,起道、捣固、稳定各6遍,以保证道床密实,厚度达到250mm以上。为避免测试工况的相互影响,确定每种工况作业长度18m,不同起道量之间设顺坡过渡,并按照相邻工况插镐次数相近的原则,布置13种工况。2项目考试和结果分析2.1下沉量测定结果每种工况中部设A、B、C3个测点,间隔3m。用水准仪测量捣固前、后和稳定后轨面标高,计算实际起道量和下沉量,测试结果见图1。由图1可见,在Ⅲ型枕线路上,捣固车起道不足现象普遍存在,预设起道量20、30、40mm时,分别通过2、3、4次插镐捣固,实际起道量才达到预设起道量,而预设起道量50mm时,通过4次插镐捣固,实际起道量仍不能达到预设起道量,50mm分层起道工况(2×2)虽然总插镐次数不少,但实际起道量并不理想。插镐次数对实际起道量的影响很大,两者关系非常密切。在相同预设起道量情况下,插镐次数越多,越能保证实际起道量,达到或接近预设起道量;在相同插镐次数情况下,预设起道量越大,实际起道量与预设起道量相差越大,反映出起道不足更为严重。表2为下沉量测试数据和计算结果。表2显示,预设起道量20mm和30mm,预置下沉量为6mm时,实际平均下沉量大于预置下沉量;预设起道量40mm,预置下沉量为10mm时,两者接近;预设起道量为50mm,预置下沉量为10mm时,实际平均下沉量小于预置下沉量。总体来看,动力稳定基本达到预置下沉量目标,促使轨道快速下沉和稳定的作用比较明显。虽然,预置下沉量与实际下沉量并不完全一致,但同一种工况的实际下沉量比较接近,说明动力稳定车能够控制轨道比较均匀地下沉,不会破坏既有轨道几何状态。此外,测试显示下沉量与起道量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这一结果与起道量越大下沉量越大的传统观点有较大出入。分析捣固车抄平和起道原理可知,捣固车捣镐振动夹持的基本扰动范围达到枕底以下约100mm深度,这部分道砟颗粒的重新排列和密实,是导致动力稳定时轨道下沉的主要因素,虽然起道量不同,但由于捣镐下插深度不变,起道量大小对枕下道床扰动范围的影响有限,因此对下沉量的影响也是有限的。由于稳定车基本实现了预定下沉量目标,稳定后最后保留的起道量主要取决于捣固车实际起道量。2.2测试程序和测量方法每股钢轨两侧安置2台千斤顶,按0~20kN、20~40kN、40~60kN分三级加载顶压轨枕,枕上安装百分表,钢轨作为反力座,测量加载力和轨枕下沉量,分别计算各级荷载下轨枕支承刚度k2=(Pi+1-Pi)/(yi+1-yi)(kN/mm),式中的Pi为荷载级,yi为在荷载级Pi作用下轨枕的下沉量。本次试验分别测试了捣固后13种工况的轨枕支撑刚度,每种工况测2处。从总体趋势看,无论哪级荷载条件下,捣固次数越多,轨枕支承刚度越大。但试验工况8(40,3)(起道量40,插镐3次)有异常,刚度值特别大(据了解,该段线路为片石路基,与其他段填土路基不同),而分层起道工况13(50,2×2)的刚度值相对较小。此外,对于每一种工况而言,随着荷载的增大,轨枕支承刚度值下降,且较为明显。图2为一级荷载(0~20kN)下大机捣固后轨枕支承刚度。2.3捣固后道分布为分析大机捣固后枕底道砟分布的真实情况,每种工况选2根轨枕,首先扒净道心石砟,吊走钢轨、轨枕,全面观测枕底道砟分布情况。工况4(30,2)捣固后枕底道砟分布的现场照片见图3。观测发现,从总体来看,捣固区道砟表面平整,比较密实,轨底处次之,而枕头、道心处距捣固镐头作用范围最远,捣固后道砟相对松散,但表面不平整。捣固后枕底道砟分布状态与插镐次数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插镐次数越多,轨底和道心处道砟分布状态改善较明显,整体捣固效果好,但分层起道的捣固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2.4空白体积测量道床密实度反映道床中道砟颗粒之间相互排列、挤密的程度,是判别道床状态的方法之一。测试采用排水法,测点选择钢轨内侧接近捣固插镐处的轨枕正下方。首先在道床顶面水平放置椭圆形铁环,围好道砟定位,把塑料薄膜袋套进环内,袋内注满水,测量铁环内净空体积V1,然后取出环内道砟称重Wbed,再把塑料薄膜袋套进环内,重新注水,测量取砟后铁环内体积V2。道床密实度rbed=Wbed/(V2-V1)。本次试验每种工况测1处,共13处。测试结果除工况1为1.39g/cm3偏低外,其他各工况为1.54~1.70g/cm3之间,比较接近。捣固次数多,密实度相对高一些,但相差甚微,这与本次试验的测试位置靠近捣固区有关,说明在捣镐振动和同压夹持后,能保证捣固区具备一定的道床密实度。多次插镐虽然不会明显提高捣固区道床密实度,但将加大道砟流动,从而改善枕头、轨下和道心处的道砟分布。2.5道床阻力的变化本次试验选择单根轨枕测试横向阻力,利用扣件安装底座,置水平千斤顶加载,以另一侧钢轨为底座安装百分表,测量水平位移。加载初期,位移量变化较小,横向阻力上升较快,位移>0.25mm后,横向阻力的增大趋势减缓,当轨枕横向位移达2mm时,横向阻力达到最大值,位移再增大,阻力不再增大,甚至下降,道床阻力取轨枕横向位移2mm时的测试值。本次试验测试了13种工况,每种工况测2根枕,图4为各种工况大机捣固后单根轨枕的道床横向阻力对比,其中3、4工况为稳定后数据。测试表明,横向阻力的大小与起道量和插镐次数关系不是十分密切。因为道床横向阻力由三部分组成:道床肩部,轨枕两侧和轨枕底部。根据现场情况分析,横向阻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道床丰满程度。在道床丰满情况下,捣固后单根轨枕的道床横向阻力能达到20kN左右。起道量越大,容易导致道砟不足,从而减少道床横向阻力。为分析动力稳定对道床横向阻力的影响,选择同一根轨枕对比测试,捣固车1次插镐捣固,起道量10mm,稳定三遍,测试样本为2根轨枕,道床条件基本一致。分析可知,动力稳定能有效提高道床横向阻力,稳定一遍提高幅度达到34.4%;增加稳定遍数能缩小不同轨枕道床横向阻力的差异,但阻力值进一步提高的增量不大。3捣固结果分析1)捣固车通过捣镐振动和夹持,促使道砟颗粒在较大范围内流动,采用合理方法捣固后,枕下道砟分布比较均匀,捣固区道床充足密实,枕头、轨底、道心处没有明显空隙,能达到一定的轨枕支承刚度和道床横向阻力,实现高质量捣固。2)动力稳定车通过垂直加载和横向水平振动,迫使枕下道砟颗粒重新排列和密实,实现轨道快速下沉和稳定,动力稳定后道床横向阻力可提高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