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文化市场的空间考察_第1页
南宋时文化市场的空间考察_第2页
南宋时文化市场的空间考察_第3页
南宋时文化市场的空间考察_第4页
南宋时文化市场的空间考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宋时文化市场的空间考察

中国南宋文化市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繁荣。本文考察范围时间上限于南宋时期为主,空间上则以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为主。由于资料及学力所限,考察的具体内容暂限于书画、古玩艺术品、图书印刷品和演出娱乐四个市场。谨此就教于方家。一、两宋艺术市场比较我国自魏晋以来已存在书画作品的买卖,但书画交易形成初具规模的市场,则出现在两宋时期,其中南宋临安的书画市场相当引人注目。历代书画作品创作者主要有三类:宫廷画师;文人士夫;民间画工。从创作动机看,前两种人的作品主要具有文化性,与市场无关;第三种人本来目的是为谋取经济利益,作品主要具市场性质。李华瑞先生认为宋代民间画工成为书画作品的主要生产者,宋代有姓名可考的画家逾八百人,其中大多数是民间画工,这个现象可作为宋代书画作品商品化趋势的主要标志,1可备一说。但是实际上宋代出自前二种人手的书画作品,也以不同方式大量进入市场。两晋南北朝隋唐诸代,所有关于书画作品的创作以及作品水平高下的评论,多以“境界”之类纯艺术的标准衡量,宋代开始无论对书画作品的创作过程还是作品艺术水平的衡量,都开始与市场挂钩。如这则材料:鼎画山水当时与范宽齐名。……用诚者(鼎之孙)得其法为多,老矣,衣食贫所踬,每为人作其老阿父画,遇十人而九不顾。用诚曰:“奈何,要当疗饥寒于速售者无如许家父近之。”……劣为许家父画,视一人则十百人争赏之,恐不得。用诚叹曰:“吾虽饱于许家父、暖于许家父,其如吾志之饥用寒何,复恐地下无见吾老阿父之面目矣。”2这位画家属于“书画传家”一类,应属上述第二种人,他为了自己的作品能在市场上“速售”,放弃了曾与宋代大画家范宽“齐名”的家传画法,而去学以文人士夫的眼光看来较“劣”的另一种可能是通俗性的画法,结果在市场上获得极大成功,被人争先恐后购买。无论其如何感叹,最终毕竟以市场标准决定取舍。两宋书画交易相当普遍频繁,书画市场形成一定规模,具有以下特征:特征之一,书画交易扩大到“国际贸易”,既有“进口”亦有“出口”。如内地市场“进口”书画作品,五代时契丹“东丹王赞华……善画马之权骑者。梁唐及晋初,凡北边防戎及榷易商人尝得赞华之画,工甚精致,至京师,人多以金帛质之”。3又如内地向外“出口”书画作品,北宋神宗朝熙宁时(1068—1078),高丽国“遣使金良鉴入贡,访求中国图画,锐意购求,稍精者十无一二,然犹费三百余缗”。4特征之二,书画市场中出现了专职的交易中介人,这是宋代书画市场形成规模的重要特征,这个问题已有前贤指出。5特征之三,从这一历史时期起,出现了皇室以经济交易方式大量购入书画作品的市场行为。隋唐各朝,隋文帝和唐太宗也主持过较大规模的在全国范围内访求典藉书画的行为,但绝不用“购买”方式。宋代则不同,如北宋末宋徽宗赵佶本人乃书画大家,对购求书画则不遗余力。6南宋初,朝廷购入书画作品的交易行为更引人注目。南宋初建,宋高宗赵构访购书画,甚至于“干戈攘扰之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多“于榷场购北方遗失之物,故绍兴内府所藏,不减宣政”7。“榷场”即市场,“北方遗失之物”,即北宋朝沦亡时内府流失之书画。“绍兴”是南宋高宗朝年号,“宣政”即指北宋末年徽宗朝,是历史上公认内府藏书画最丰富的时期。可知高宗朝时,从市场购买的书画数量颇巨。特征之四,南宋书画市场的营销形式以店铺贸易和集市贸易为主。宋代城市店铺贸易相当发达,书画市场藉以蕴育发展。临安城内,“御街应市”,在御街两旁,“有三百余人设肆”,其中就有“做画”的市肆,有“纸画儿”铺,8“陈家画团扇铺”等,9还有专门作屏风画作的店肆等。10吴自牧著《梦梁录》说:“今杭城茶肆亦如此,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11茶坊张挂书画可使饮茶环境优雅,对书画市场而言则意味着需求的扩大。此外集市贸易也是一种重要的书画市场交易形式。如南宋时的越州开元寺庙会,是性质相似的一种定期集市,这类集市中,书画作品是较大宗的交易商品。除上述两种主要营销形式外,私人书画买卖行为肯定也存在,数量也不会太小,但是此二种形式是主要交易方式。二、至流于形成,自异初现古玩艺术品市场旧有“鬼市”之说。此说始于唐代,《唐书·西域传》中说:“西海有市,贸易不相见。各置直物於旁,名鬼市。”宋代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说:“鬼市关夜而合,鸡鸣而散。”是寓其早。又《京东梦华录》中说:“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菜,谓之‘鬼市子’”。12则知古代古玩艺术品市场以早市为主。北宋京城已有规模很大的古玩艺术品市场,如汴京大相国寺集市是典型,集市之日,“伎巧百工列肆,罔有不集;四方珍异之物,悉萃其间。”13南宋古玩艺术品市场亦相当发达,不少史料中都有详细记载。临安城中,“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14,其中说到的“珠玉”、“珍异”、“奇器”等就是指古玩艺术品买卖。更可注意的是,“其夜市除大内前外,诸处亦然,惟中瓦前最胜,扑卖奇巧器皿百色对象,与日间无异”。15就是说“扑卖奇巧器皿百色对象”的古玩艺术品市场已经扩展到了夜市,这似乎意味着历史上的古玩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在当时临安城中,有“骨(古)董行”、“花行”等专业古玩艺术品行业,如“花行”,其“所聚花朵,冠梳,钗环,领抹,极其工巧,古所无也。”16可知艺术品市场内容之丰富及工艺水平之高趣。又如《西湖老人繁胜录》中记载南宋临安的“诸行市”中,有“象牙玳瑁市”、“金钱市、珍珠市”、“银朱彩色行”、“纸扇行”等皆属古玩艺术品市场。其中如扇市是以书画作品为主题,宋代扇子品类很多,其中图扇、细画绢扇、山水扇、梅竹扇面儿17、花巧画扇18等都属于书画作品。《西湖老人繁胜录》谓“京都有四百十四行”,其中“银朱印色”、琉璃泛子”、“象牙梳”、“扫金银”、“造翠纸”、“笔砚匣”、“钻真珠”、“解玉板”、“碾玉槁”、“扇牌儿”、“锦胭脂”、“葫芦笛”、“纸画儿”等“行”,也都属古玩艺术品市场,19兴盛之状可见一斑。受临安古玩艺术品市场发达的影响,附近地区亦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古玩艺术品市场,如越州(今宁波)开元寺庙会即是其中之一,凡集市之日,“傍数十郡及海外商贾皆集”,集市中商品品种极多,其中多古玩一类,书画作品“亦间出焉”。20三、藏书本及其他官本藏书南宋是我国雕版印刷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央和地方官府、学宫、寺院、私家和书坊都从事雕版印刷,雕版数量多,技艺高,印本流传范围广,有些方面甚至以后明清两代也难以赶上。21南宋临安自北宋以来已是国内的雕版印刷中心,22北宋亡后都城汴京部分雕印手工业也迁来临安,使临安成为当时全国图书印刷最发达地区。临安城中出现了不少专门从事私人刊书出售的收铺,如《文选五臣注》卷末附刊记载:“杭州猫儿桥河东岸开笺纸马铺钟家印行。”23又如高丽复宋刊本《寒山子诗》末附刊记:“杭州钱塘门里车轿南大街郭宅纸铺印行。”24又如《抱朴子》卷末刊记:“旧日东京大相国寺东荣六郎家见寄居临安府中瓦南街东开印输经史书籍铺”,25等。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图书印刷品市场的形成直接相关。南宋临安的商业性书铺往往在城中热闹地段。如有名的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南陈起父子相继经营“陈宅经籍铺”,约自13世纪前半叶起,在不到50年时间里几乎刻遍了唐宋人诗文集和小说,唐人集可能刻了百种以上,宋人集则分编为江湖前、后、续、中兴各集各若干卷,26宿白先生指出其中如《江湖集》雕版工致,选用纸墨精细,是南宋书铺雕版刻本代表作。临安城中太庙前的“尹代书经铺”则刻了许多小说和文集。27临安睦亲坊内的沈八郎、28众安桥南街东的“贾官人书经铺”和棚前南街西经坊的“王念三郎家”则专刻零本佛经出售,其中“贾官人书经铺”刻的《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29和佛经扉画,“王念三郎家”刻的连环画式《金刚经》30,都是当时版画印刷品中精品。临安私人书铺大兴,并影响到附近地区。如福建西北隅建宁(今建阳一带)的图书印刷业因得到临安刊工的帮助而兴盛,建宁本《后汉书注》31刊记中说:“本家今将前后《汉书》精加校证并写作大字锓板刊无差错。收书英杰,伏望炳察。钱塘王叔边谨咨。”可知杭州有一家雕印《两汉书》的“钱塘王叔边”后到建宁继续此一事业。建宁距临安较远,中央控制较弱,图书印刷业发达,32因此对扩大商品销路产生迫切要求,他们不像临安书铺因地处都市可自己直接出售商品,而要靠商人转手贩书到外地,必须考虑产品便于携运和减低成本等问题,于是尽量挤紧版式,还创造出一种适宜密行印行的粗细线分明的瘦长字体。为适应市场需要,他们还刻了许多医卜星相书和日用百科全书如《家居必用》和《事林广记》等。从当时一些刊记中,我们还可发现另一种发人深思的情况。如阮仲猷千德堂本《春秋经传集解》33刊记中自我标榜:谨依监本写作大字附以释文,三复校正刊行,如履通衢,了亡室碍处,诚可嘉矣。兼列图表于卷首,迹夫唐虞三代之本末源流,虽千岁之久,豁然如一日矣,其胆经之指南欤。以是衍传,愿垂清鉴。淳熙柔兆滩(淳熙三年,1176)中夏初吉,闽山阮仲尧猷种德堂刊。书铺为提高图书质量需细致校勘,而检看此书却发现讹误极多,连刊记本身的“了亡窒碍处”之“窒”也误作“室”,还说“三复校正刊行”,简直是奸商伎俩34,完全成为商业性广告。这也说明当时图书印刷品具有明显市场化性质。由于雕版刊本书籍便于大量生产,适合商贸交易,此一事业在市场规律的刺激下获得大发展,此后图书市场基本成为刊本书籍的天下,写本书日渐衰微。从文化史的发展角度来看,却又是市场的作用促进文化发展的一例。四、城市杭州的保护地位北宋京城已存在规模不小的演艺娱乐市场,但相比之下南宋临安大有过之。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说:“南宋首都临安府是13—19世纪发生在中国的商业革命、城市革命的颇具代表性的一个范例。众所周知,这是无愧世界之冠的特大都市。”35在这个世界特大都市中,商业繁荣达到中国前所未有的程度,伴随商业中心的发达而出现的各种娱乐业应运而生,瓦子是其中之一。瓦子是一种演出娱乐场所,临安城内有著名的北瓦,以及南瓦、中瓦、大瓦、浦桥瓦等,此处城周边四处还有不少,如:城外有二十座瓦子:钱湖门里、勾栏门外瓦子、嘉会门外瓦、候朝门瓦、小堰门瓦、四通馆瓦、新门瓦、若桥门瓦、菜市门瓦、艮山门瓦、朱市瓦、旧瓦、北关门新瓦、钱塘门外羊坊桥瓦、王家桥、行春桥瓦、赤山瓦、龙山瓦。余外向有独勾栏瓦市,稍远于茶中作夜场。36诸瓦所处之地几乎全在商业繁华地区。瓦子演艺内容极丰富,一些当红艺人及重要艺人团体,不仅在临安演出,还经常被邀请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寺庙的种种仪礼时祭,行市中的民集资斋醮,以及皇宫中的有关活动,如有必要也请他们表演。37这类艺人个人或团体的演出活动都要通过市场交易行为才能实现。从各种史料中可知,当时临安城里的艺人们的出身高下、师门传承,乃至于剧种戏目,都高度分化,按照市场游戏规则按质论价。临安城内瓦子之中,规模最大的是市中心众安桥南堍的北瓦子(又称下瓦子):惟北瓦大,有勾栏一十三座。常是两座勾栏专说史书:乔万卷、许贡士、张解元。背做蓬花棚,常是御前杂剧:赵泰、王春喜、宋邦宁、何宴清、锄头段子贵。弟子散乐、作场相扑:王侥大、撞倒山、刘子路、铁板踏、宋金刚、倒提山、赛板踏、金重旺、曹铁凛、人人好汉。说经:长啸和尚、彭道安、陆妙慧、陆妙净。小说:蔡和、李公佐、女流史惠英。小张四郎一世只在北瓦占一座勾栏说话,不曾去别瓦作场,人叫做小张四郎勾栏。……十三座勾栏不闲,终日团圆。内有起店数家,大店每日使猪十口,只不用头蹄血脏。38“勾栏”类似于戏院,拥有十三座戏院,终日不闲,即终日演出活动不断。里面还包括好几家规模可观的饮食店。一家店一天要用掉十头猪,生意兴隆,可见一斑,又说“不用头蹄血脏”,可知所供饮食属较精细的一类。按现在的标准来看,是演艺娱乐市场上档次较高的,同时具有连锁性质的集团公司。北瓦所处之地众安桥,在当时即是市中心商业闹市区,这一地区也正是当时杭州的文化中心区,城中的书铺也主要集中于此,说明此地是上流社会及文化人集中的地区,因此也成为城中一流的演剧团体的所在。再顺便谈一下关系密切的临安茶馆业。杭州茶馆的雏形约在唐代初年就已出现,据史藉记载,当时江南一带的寺院里有“茶寮”,官署和驿舍有“茶室”,可能与后来发展起来的茶馆有关。唐代封演著《封氏闻见记》中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自邹、齐、沧、棣、浙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中讲到“浙”地茶馆。杭州茶馆业的兴旺是在南宋。与瓦子的兴起有关,茶馆也在相同地点,适应类似功能,应运而生。南宋临安茶馆一般叫“茶肆”或“茶坊”,吴自牧《梦梁录》记载: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恋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此,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豉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署药之属。向绍兴年间,卖梅花酒之肆,以鼓乐吹《梅花引》曲破卖之,用银盂勺盏子,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