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题的万能答题技巧有哪些_第1页
高考语文阅读题的万能答题技巧有哪些_第2页
高考语文阅读题的万能答题技巧有哪些_第3页
高考语文阅读题的万能答题技巧有哪些_第4页
高考语文阅读题的万能答题技巧有哪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第第2页/共2页精品文档推荐高考语文阅读题的万能答题技巧有哪些在语文的答题中,有一些的答题技巧是适合使用的,下面学习啦的我将为大家带来阅读题的万能答题的技巧介绍,期望能够帮忙到大家。

高考语文阅读题的万能答题技巧

一、文章开头结尾的作用常见答案

(一)开头的作用:

吸引读者:

(1)巧设悬念

(2)使用修辞(使文章文字生动)

(3)布满生活情趣

2.总领全文

3.奠定感情基调

4.于后文发生某种关系:(1)对比关系(2)铺垫、伏笔关系

(3)呼应关系(4)欲扬先抑

(二)结尾的作用:

1.中心类:(1)点明中心(2)深化主题(3)拓展主题

2.于前文发生某种关系:(1)对比(2)呼应

3.给读者留下思索余地和想象空间

4.委婉含蓄,意味悠长

二、关于总喻和分喻的思维方式(用于带有较简单比方修辞的句子理解题)

思索步骤:1.明确陈述主体(基石)

2.分清本体喻体(重点)

3.理清比方内容(保障)

三、关于三种人称各自的好处问题

第一人称:(我):

1.使读者有身历其境之感

2.便于表达自己较简单情感

(我们):

1.说理性有号召力

2.抒情性有感染力

其次人称:(你,你们):

1.赞美性质:亲切感

2.批判性质:

(1)人:质问之势-气概剧烈-表达情感

(2)非人:拟人化同上

第三人称:(他,他们):客观真实

四、常用的表现手法(手法;写法;写作方法;艺术手法)

对比;象征;衬托;比方;幽默;讽刺;巧设悬念;侧面描写;欲扬先抑;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托物言志;

五、文章多主题多情感时概括情感宜用划线摘句法(常见于写景抒情散文)

1.划出中心句

2.划出具有感情颜色的词

3.分析词句所蕴含的情感,结合全文整理答案

六、文章谋篇布局的常见类型

1.一波三折(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2.欲扬先抑(突出重点)

3.结尾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引人思索)

4.巧设悬念(吸引读者)

5.逐层深化(环环相扣,结构严密)

6.某种时空关系

7.某种对比关系

注:文章的结构特征是无穷的,把握谋篇布局既是谈结构特征这一本质即可。

七、句子赏析要点

1.解析修辞

2.描写角度:

(1)远近、凹凸、大小对比

(2)虚实结合

(3)视、听、嗅分层次

3.选材特征:

(1)小事

(2)细节

(3)某一方面

八、文章选材特点常见答案

1.以小见大(易为读者接受)常见于记叙文和小说

2.多用古代故事,典故,寓言,诗词(增加文章文化底蕴)常见于谈论文和杂文

3.选材角度宽泛(是文章丰富生动)常见于散文

九、文章语言特点常见答案

1.生动形象(修辞多,语言华丽,多见散文)

2.平实(多见小说,记叙文,哲理性散文)

3.幽默

十、关于双层含义的问题

1.浅层和深层

浅层一般与文章内容有关;深层一般与文章中心有关

浅层一般是物质性的;深层一般是精神性的

2.虚写与实写:梦;现实幻想;现实想象;眼前

3.角色主体不同造成的含义不同

十一、逐层深化的集中常见类型

1.规律性深化:分类无限,重在把握什么是规律性。

2.情感的深化:夸大化;深化化。

3.从感性到理性

高考语文成语应用的学问点

一、要辨别成语的语义

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这时切忌望文生义,许多的时候,字面的意思与它原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假如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如:

例1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这里误会了词义,使用也不恰当。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万人空巷',"炙手可热',"首当其冲'等。

二、要辨别成语特定的方向性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方向性',假如在理解时忽视了这方面的内容,就会消失错误。如推断下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例2在"校内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

"抛砖引玉',谦词,比方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超的、成熟的意见。由解释可以看出这个成语的主语只能是第一人称,因此上句中的成语运用是错误的。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蓬荜生辉'。

三、要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语境

详细的语境往往有区分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如:

例3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只能用"身临其境'才妥当。

四、要看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假如脱离这种搭配,则简单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章,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如:

例4假如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剧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置之度外'和"置之不理'"置若罔闻'词义相近,"置之度外'经常和介词"把'搭配,"置之不理'"置若罔闻'经常和介词"对'搭配,因此例4中要就把"对'改为"把',要就把"置之度外'改为"置若罔闻',才能是正确的。这样的词还有:"司空见惯'"耳濡目染'不能带宾语:"同心同德'"深思熟虑'不能作修饰语,等等。

五、重视双解关系成语的运用

双解关系的成语主要指两种状况:一种是成语的意义不同,感情颜色也相应不同,呈现出意义与感情颜色的双重性;另一种状况是成语的意义呈现出双解现象,但感情颜色并不肯定相应变化。而考生很可能只留意到了成语用法的一个方面或者感情颜色的一个方面,在高考中误选答案,这种成语多次在高考题中消失。

譬如1992年高考成语C项"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是贬义词,又可形容都市或消遣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是褒义词;1995年高考成语D项"想人非非',2000年B项"淋漓尽致'都属于成语双解现象,而此种成语在高考中出错率特殊高,应当引起我们对双解成语的足够重视。

六、重视"望文生义'现象的讨论

不少文章总结了成语"望文生义'误用这种普遍现象,但并未从深层次上揭示命题者如何设置错误选项的规律,笔者分别比较了1995年、1997年、1999年的高考成语"首当其冲'"万人空巷'"炙手可热',等等,总结出了如下答题规律:我们只要摘取成语中的部分意思,代人全句中能讲得通,往往就是"望文生义'成语误用现象。而成语是商定俗成的固定短语,我们应当把它作为一个整体,从成语的来源、成语的结构、成语的进展整体上把握其意思,切不行分而化之,断章取义。命题者往往利用成语中一两个"刺眼'的字,迷惑考生,最终让考生出错。遇到此类成语,我们应当认真辨认,反复推敲,方可定夺,切不行草草下笔。现举三例以深化解读这类误用现象:

例2: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道上显得静静静的。

七、重视从语法的角度去讨论成语运用

我们讨论成语往往把成语作为一个个孤立的个体来讨论,其实,命题者很可能转移考生视线,延长到语法的层面来考查同学。因此,我们还应考虑到成语本身具有的语法特征以及与前后的搭配,应从成语的内部讨论延长到成语的外部讨论。

譬如"司空见惯'这个成语,形容某事物常见,就不觉得特殊惊奇了。从词性上讲,是动词性的短语,但从搭配上讲,这个成语并不能带宾语,不能说:"某某司空见惯了什么东西',即使要带宾语,也只能说成是"对什么司空见惯'。用状语将宾语转移位置提前。

又譬如"奇谈怪论',指"稀奇奇怪,不合情理的言论',是名词性短语,它就不能修饰名词,但我们很可能只抓住"稀'与"古'字,误认为其是形容词,下面的例句就不恰当:

例9:有人通过散布奇谈怪论的谣言来达到其不行告人的目的,但最终只是招来了人们的称赞罢了。

另外,部分成语有比较常见的搭配,譬如"空穴来风'就常常说成"并非空穴来风',"望其项背'多用否定"难以望其项背'。这些我们只有日积月累,才能敏捷运用。

猜你感爱好:

1.高中语文考试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介绍

2.高考语文全国卷答题技巧

3.中考语文阅读题常见的问题和答题技巧

4.2023高考语文答题模板:把握每一个答题攻略

高考语文阅读题的万能答题技巧有哪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