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文化的社火
在张秋地区,所有农村群众都自发地组织了各种庆祝活动。秧歌与社火作为这种庆祝活动中规模最大的活动,由于二者诸多方面的相似性,被当地人用方言统称为“秧羔子”。“秧羔子”的队伍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活动地点集中在乡村,以队伍走街串巷、钻街门、跳大场、跳小场等表演方式为主。1演唱民歌的起源从字面意思而言,秧歌就是农民插秧时唱的歌。北方种麦,南方种稻,麦子不需要插秧,由此可以看出,秧歌起源于南方地区。秧歌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这一点和鲁迅所言的“劳动说”相同。开始,秧歌只和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有关,在发展过程中,又逐渐吸收了农歌、民间武术、杂技、戏曲的技艺与形式,所以就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社火也称社伙,是节日迎神赛会时扮演的杂戏、杂耍。《左传》中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民俗学家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辩·第一册首序》中记述:“社是土地之神,从天子到庶民立有不等的社。”在这里,社指的就是土地之神。《左传》中还说:“伐鼓于社”。伐是敲打之意,敲鼓以祭神。在这里,社指的是祭神的地方。和今天类似,在古代,社也是地方行政区域之名,大约25家为一社。所以,社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土地神,一个是祭土地神的地方。作社火讲,火指的是火焰。这在后面会专门讲。作社伙讲,伙指的是表演者。宋人范成大有诗云:“颠狂社舞呈”后面又有解释,“民间鼓乐,谓之社火”。可见,社火是专指农民在节日时的各种杂剧、歌舞之类的玩耍,其风格比较粗放、纯朴、浑厚活泼。“秧羔子”是秧歌与社火的统称,所以,二者的起源应该就是其来源。但从语音方面而言,“秧羔子”更相近与秧歌,不难得出结论,张掖地区的“秧羔子”应该是一种以秧歌为名,糅合了秧歌和社火中多种表演形式的综合民间艺术。2和勇相的角色张掖“秧羔子”的角色和扮相甚多。以甘州区三闸镇天桥村“秧羔子”队为例,其角色和扮相有发起人、乐手、舞狮人、膏药匠、鼓子、花丫头、棒槌、蛮婆子、拂尘子、大头娃娃、旱船队、迎亲队等12种。除去此12种,张掖地区其他“秧羔子”队的角色和扮相还有舞龙人、斗牛人、顶碗队、高跷队等角色和扮相。下面就将这些角色和扮相一一介绍。2.1“岱提高”时期发起人是整个“秧羔子”队的主人,有老板兼管家的双重身份。发起人多是村中有威望的人,是“秧羔子”队的组建者,天桥村“秧羔子”队的发起人是某社社长。主要负责选人、买道具、排练、发工资、接活、运输等工作,不参加演出。演出时,发起人多随在队伍旁边,指挥队伍。发起人一般都戴墨镜,穿便装,吆五喝六,很有派头。表演者基本为男性。2.2两个东南角、两个法律的人“秧羔子”队的专门乐手很少。一般都是三个大鼓手、两个唢呐手、两个二胡手。三个鼓手轮流打鼓,一个人打鼓时,另外的两个人抬着鼓或者是用小车推着鼓。两个唢呐手一般皆为丧事帮的道士。两个二胡手基本是民间盲艺人。走街串巷时,三个大鼓手和两个二胡手走在队伍的最后面,皆着黄色短褂。两个二胡手只有在专门的小场表演时才出来,走街串巷时休息。此六人多为男性。2.3-需要两个人表演的人舞狮人要依狮子的数量而定。天桥村的“秧羔子”队里有两只狮子,所以有五个舞狮人。一只狮子需要两个人扮演,外加一个舞绣球者。舞狮人须由身强力壮的年轻男性扮演,因为剧烈的抖动和跳跃会非常耗力。舞狮人的着装和狮子一样,黄色,长毛。此外,舞绣球者手拿的绣球均为铁丝焊接而成的镂空圆球,铁丝上缠满了各种颜色的布条,以示喜庆。2.4合成工艺所着之药剂徒膏药匠因手执一把拨浪鼓,像江湖上卖狗皮膏药的人而得名。膏药匠多为六十岁以上的男性扮演,头戴咖啡色毡帽,戴一尺多长的假胡须,着黄色长袍。此外,膏药匠还必须见多识广,有即兴唱说和夸张表演之本事。表演之时,膏药匠居场子中心,其他人都围着他转。其作用会胜过发起人,是整个场子的掌控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秧羔子”队吸引人与否,全在膏药匠肚子里有没有引人入胜的段子和小曲。2.5对未嫁女性的保护鼓子因手拿太平鼓而得名。鼓子原由未婚男性扮演,借走街串巷的机会观察哪里有未出嫁的女性。近年来,鼓子的扮演者已不规定须为未婚青年,但扮演者都戴着墨镜,大概是出于自尊心理。鼓子有四个人,两个人身着蓝色短褂,两个人身着红色短褂,褂上有双龙图案。表演者头上均带有长靴形状的褐色帽子。2.6花麻黄带红色戏装花丫头是“秧羔子”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女性,共四个人,均由年轻漂亮的女子扮演。花丫头身着鲜艳戏装,头戴假发,每人手中带一面小铜锣。表演时,以细小碎步跟在棒槌后面急速行走,口唱张掖地方小曲。2.7道自主在身份证明上棒槌因扮演者双手各拿一个棒槌而得名。棒槌共四人,身着红、绿、黑、黄四色道袍,道袍上有吉祥图案,背后插四支与道袍同色的小旗,头戴道士帽,帽上写有“寿”字。手中的棒槌为红色,有辟邪之意。棒槌是“秧羔子”队伍里脸谱画得最精致的。棒槌扮演者均为年轻男性。2.8独人与内部的内部构造蛮婆子、拂尘子、大头娃娃是“秧羔子”队伍中必不可少的丑角。蛮婆子男女都可以扮演,左手拿一把扇子,右手提一个篮子。两只耳朵上各吊一颗红枣,取双喜临门之意。蛮婆子的扮演者一般为老者,衣着鲜艳风骚,化红色脸蛋,表演较为夸张,须丑态百出,越滑稽可笑越好。蛮婆子有两人。笔者以为,蛮婆子是媒婆子的音变。2.9红色江阴,化黑须,白鼻子蚤拂尘子因手拿一把拂尘得名。有两人,一老一少。着蓝色和绿色长袍,戴红色帽子,化黑须,白鼻子妆。拂尘子表演时,手中的拂尘左右摆动即可。2.10男一女,女大头娃娃是“秧羔子”队伍中唯一戴面具的人。大头娃娃有两人,一男一女,男的着黄色长袍,女的着绿色花袄,手拿一把扇子。大头娃娃也是“秧羔子”队伍中唯一不按照规则走路的人,他们时而在队伍中,时而跑到队伍前面,时而围着观众转。2.11干旱舰队旱船队船只不限,少则两只,多则几十只。一只旱船须三人,一人跑船,两人划桨。2.12迎亲队的妇人迎亲队是“秧羔子”队伍中人数和道具都最多的一组。迎亲队的人马有新娘一人、新郎一人、挑担子(即挑着彩礼担子的人)两人。道具有轿子一个、毛驴一个、彩礼担子两个。迎亲队扮演者均为女性。2.13牛、顶碗、高适应的特点其他角色和扮相包括舞龙人、斗牛人、顶碗队、高跷队等。舞龙人数量在10人以上,着黄色衣服,和龙一样。龙一般有两条,舞珠人一个,取双龙戏珠之意。斗牛人较为少见,笔者只见过一次,而那年正好是农历牛年。牛为黑色,由两人扮演,表演动作和舞狮类似。顶碗队规模很大,其人数约在20人以上,多为女性。顶碗是张掖“秧羔子”的绝技,碗顶在头上,顶碗人走、跑、跳、旋转、甚至躺下时,碗都不会掉下来。高跷队在大型“秧羔子”队伍中较为常见,扮演者皆踩高跷。高跷队通常的扮相是《西游记》人物和八仙子。在小型的“秧羔子”队伍中,舞龙人、斗牛人、顶碗队、高跷队并不常见。笔者所见的天桥村“秧羔子”队规模较小,所以这些角色和扮相并不存在。3“苗圃”的表演形式张掖“秧羔子”的表演形式分为大场子和小场子两种形式。大场子指所有的表演者走街串巷、钻街门、跳大场。3.1请一支“秧瞳子”队伍顾名思义,走街串巷就是指“秧羔子”队伍在大街小巷上走动。这种表演形式较为常见,通常是一个村子请一支“秧羔子”队伍在村子每个社的大街上走一遭。走街串巷的表演较为简单和随便,笔者就见过表演者在表演时吃东西、吸烟、接电话的现象。走街串巷的酬劳比较少,一般是村里出几百元钱,以及每个社给狮子头上挂一个背面。3.2钻下街门,打破名,打着头这种表演形式是最受大家欢迎的。指所有的表演者受邀请,到指定人家的院子里表演。钻街门时,主人家在自家门口点一堆火,以示迎接表演者和驱邪,先有舞狮人舞绣球引狮子入街门,然后膏药匠、四鼓子、四花丫头、四棒槌、蛮婆子、拂尘子、花丫头、乐手、发起人依次而入。进入街门后,主人家打开上房门,舞狮人引狮子或大头娃娃入内,取下面具,跪在主人家的桌子前点蜡、敬香、磕头之后,主人家须在狮子的头上挂被面,两只狮子,一只一个。院子里,众表演者呈圆形,皆围着膏药匠跳舞,等狮子从上房出来后,众人让道,随狮子出门,钻下一家街门。钻街门的酬劳在50元到100元之间不等,期间,主人家须拿糖果、烟散发给表演者和观众,在表演者出街门时,主人家须放鞭炮,以示感谢。3.3音乐形式及设计跳大场指表演者在街面上的表演,分白天与夜晚的不同内容。白天,其表演内容和钻街门时在主人家院内所表演的一样,但表演时间要比院内长。跳大场时,膏药匠摇着拨浪鼓站在街心夸张地跳舞,就眼前景即兴说唱,鼓子、花丫头、棒槌、蛮婆子、拂尘子、大头娃娃都围着他转。期间,四鼓子的表演是四人并排将太平鼓放在头顶敲一下,放在胯下敲一下。花丫头则和棒槌相对,当棒槌击打着棒槌向前时,花丫头则踏着细小碎步后退;当棒槌击打着棒槌后退时,花丫头踏着细小碎步前进。蛮婆子须夸张地扭动臀部,摇头晃脑。拂尘子手执拂尘慵懒地惦着脚尖小跳。大头娃娃则像喝醉了酒一样,摇着扇子,以十字步(脚底跳“十”字舞)前进。当膏药匠第一次剧烈摇动拨浪鼓时,四鼓子须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集中到他身边,背对着他,面向观众跳舞。接下来依次是花丫头、棒槌、蛮婆子和拂尘子(此四人一起)。白天跳大场时间约为一小时。夜晚,其表演内容是跑旱船和迎亲。跑旱船时,音乐比较缓慢,主要乐器是打鼓。表演方式是进两步、退一步地呈圆形路线划船。迎亲时,音乐也比较缓慢,主要乐器是唢呐和二胡。表演时,新郎骑着道具毛驴走在最前面,之后是挑着彩礼的挑担子,最后是提着道具轿子的新娘。新郎以细小碎步左右跑动,并不前进;挑担子头戴草帽,遮住脸(出于自尊心理)双脚交叉,身体前后晃动;新娘则在轿子里不动。与划旱船不同,迎亲对舞须唱歌,唱词是与结婚有关的张掖地方小曲。跳大场的酬劳和走街串巷类似。小场子的内容和花样比较繁多。包含张掖地方小曲演唱、相声、拉二胡、唢呐独奏,甚至魔术等艺术表演形式。小场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真空泵铸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滑动轨道润滑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游泳前安全教案大班
- DB63T 2414-2025 蚕豆联合收获作业质量
- 煤炭试验中统计学应用知识讲座
- 柳林县煤矿通风瓦斯管理讲义XXXX版
- 高铁维修作业管理办法
- 高铁建设质量管理
- 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
- 泰安迪诺英语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 【湛江】2025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第一批招聘工作人员30人(第1号)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成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专家共识 解读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课件
- 幼儿园教学课件闪闪的红星
- 中考英语任务型阅读解题技巧课件
- 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集中采购购销合同
- 闭合导线计算表(带公式)
- 中国移动网络运行维护规程(2014版)
- 欧洲法国意大利签证行程单
- 高老鼠和矮老鼠PPT
- 商业票据与核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