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雕刻艺术的重要性_第1页
论现代雕刻艺术的重要性_第2页
论现代雕刻艺术的重要性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现代雕刻艺术的重要性

自明末文人石雕的出现和石雕的发展以来,石雕艺术开始了与工匠画章的分离历史。现代石雕不像以前那样只限于印刷和印刷品,而是与绘画中的装饰相结合。它与画画一起驱动光,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由于社会学术气氛的宽松,思想的大解放,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的高速传递,特别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一系列书法篆刻展,极大地推动了当代篆刻的发展。可以说,当代篆刻是空前繁荣的,篆刻美学观念是多元的。一、正确把握“冲刀、切刀”两法关于刀法,许容《说篆》中总结出十三种刀法,曰:“夫用刀有十三法:正入正刀法、单入正刀法、双入正刀法、冲刀法、涩刀法、迟刀法、留刀法、复刀法、轻刀法、埋刀法、切刀法、舞刀法、平刀法。”并在每一种刀法下均有小注,说明具体刻法、适用范围或相应的效果等。从我们今天的创作实践来看,他所谈的只是刀法的各种艺术表现。刀法和刀法的艺术表现不能混为一谈。刀法的艺术表现可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刀法的最本质的方法。我们如果把刀法的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归纳起来,其本质方法则是“刻”。刻的最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是“冲刀、切刀”两法。可以说所有的刀法艺术表现都是从冲刀、切刀两种方法中变化而来。那么,怎样正确把握“冲刀、切刀”两法呢?根据我们的创作实践,关键在于把握好“稳、准、力”三字。即:执刀要稳,落刀要准,运刀要有力。当然,“稳、准、力”之间又是相互渗透的。其中,稳、准是前提,是要求作者执刀入石要正确把握角度、速度(运刀的节奏),使刀刻的点线产生力度。力是关键,篆刻作品生命力的显现,全在于刀法中力的显现。“力”源于身心,运于手指,发于锋刃。善刻印者,必善用锋刃;“善用锋者,裁顿为法。”(程远《印旨》)在刻印过程中,冲刀或切刀无论刻朱刻白,或者向线,背线,运刀用锋都要有起伏、转折、轻重、快慢等变化。目的是将力受于点、线之上,含于点、线之中,使点、线显现出各种表意的力感。这就是作者正确把握刀法,来展示刀法表意性的基础。当代大写意名家仲伟迅行刀时,刀杆竖起,在冲中切,在切中冲,亦切亦冲,行刀时边行边左右摆动,速度时快时慢,一切尽在变化之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尽在刀的行走之中展示的淋漓尽致。他主张的是刀角、刀刃,刀侧棱、刀杆、刀柄都要对石产生作用,或刻、或擦蹭、或磨都对线条的质感产生微妙的作用。对于线条特殊质感的需要,还要用刀尖、刀柄敲凿,使线条出现古拙、苍茫的感觉,或对边栏的破残而采取的特殊手段。我省另一位大写意名家葛冰华对印面的自然斑驳的风化侵蚀的感觉采用粗砂纸覆于印面,用刀柄敲砸而产生古印的感觉。这些虽不算是刀法之列,但却弥补了刀法表现的不足,无论是刀法还是手段都要从篆刻风格的需要出发恰当运用,不可滥用。二、专业方向的专业印谱和相关工具书籍的丰富由于当今社会经济的繁荣带来文化的空前发展,书画家们越来越讲究自己的用印,研习篆刻的人数越来越多,各种印刷精美的专业印谱和相关工具书籍越来越丰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专业书法篆刻展览越来越多,大家创作和投展的热情愈发高涨,推动了篆刻的发展。1.印刷图像的精良制作。由于展厅效应,印刷屏的设计非常丰富富多彩,讲究色彩色调搭配,讲究形式构成,格调高雅,形式新颖,突出主体,是我们展览印屏的主要特征。2.黑色边款的规定现在展览的作品边款也是精雕细琢的,原来边款一直被大家忽视,认为其只是个陪衬,近些年在展览上越来越多的被作者重视。边款的黑色对印蜕的红色就相映成趣,互相衬托。小小的边款就是一幅完整书法作品的浓缩。字体从楷、隶、篆、汉简、魏碑、行草到图案造像,比印面内容更丰富,更灵活,更能体现作者的心性,每次大展都对边款有具体的数量和内容的要求,西泠印社篆刻届展还专门设立边款奖。许多作者创作出内容完整,形式丰富,构思巧妙,灵气十足的边款作品。3.纪实性的创新在当代首届篆刻艺术大展上,除了展出作者自己设计的印屏外,还将其中一方放大至三四十厘米的巨印用宣纸印刷出来,装裱成轴展出,增强了视觉效果和视觉冲击力。同时展出印章原石,并安装上放大反光镜。这一切都大大提高了篆刻艺术的可视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展览带来篆刻个性的凸显和风格的创新。“现代篆刻”艺术可以看作是明清流派印的发展与延续,它在以传统的“以实用为主要功能”的印章演化为“以艺术为目的”的篆刻形式以后,以独立的艺术形式出现。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以前沿篆刻家对个性化的刻意追求为先导,表达自由奔放的情感世界。从近些年国展篆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印坛趋于写意印风的发展趋势。其中具有大写意形式的作者和作品占多数;直接承袭传统形式,且印风趋于工整的也占一定比重;而且多数作品都属于在传统的基础上强化新的篆刻形式,都或强或弱地表现出一种写意的趋势。现代篆刻与传统篆刻最主要的区别首先是它的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它独立成为一门艺术,表达作者的情感世界;其次,也由于现代篆刻的这种新功能,它允许篆刻家有更大的自由和发挥表现的空间,这就出现了现代篆刻形式上趋向写意之风,因为写意最能表达作者自由奔放的情感世界,又能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相和谐。4.形成了丰富的大写意风格逐渐使展览作品工的越工,写得越写,彰显各自的风貌特质。工文印里最有代表性的是广州的鞠稚儒,他的工文印有别于他人的是看似工整,但却更具大气古朴的汉印风格,足见笔意刀味,工而不板,具有十足的写意气息。是工文印中的上品。国展上工文印像陈巨来、王福安、韩登安、黄牧甫一路的印多字印居多,多的有几百字,印面有二三十厘米之大,当代篆刻家曹文武刻的“西泠印社记”圆朱文巨印,几百字印文圆转匀称,流畅统一,一气呵成。可见作者的功夫之深,心路之静。就是陈巨来活着也会为之叹服的。还有我省的中年作者刘银鹏,这是工文印中北方作者中的领军人物。修养深厚,眼界开阔。工文印具有装饰工艺风格的如湖北的冯宝麟,印文线条匀称工细,圆转回绕,犹如工艺焊接的铁艺,字形大胆主观的夸张变形处理。形成了突出的个性风格。古玺印有重庆的李健,他的古玺印文字使用了不被大家重视的边缘文字—战国的“中山王”钟鼎文字,字形修长,字法雍容大气,古朴娟秀,给人一种全新的古玺印章法和面貌。大写意印作品,注重线条的疏密、虚实、强弱、大开大合的对比,强调作者心路的抒发,大刀阔斧,更见书写性、刀石感和金石味。当代青年篆刻家仲伟迅,是国展大写意风格的代表,他的作品个个都是精品,个个都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他是一个博学且综合艺术修养很高的名家,无论是在文学、文字学、美学,还是在油画、书法上修养广博,在篆刻界是公认的获奖专业户,在当今这样喧嚣浮躁的环境中能够沉下心来潜心治印,实属不易。从“万寿无疆”到“黄钟大吕”,其作品无论朱文白文,都充分注意了点线面的构成。大疏大密的对比,线条的爽利与苍茫之感,虚实、方圆、整残、曲直、强弱的诸多因素的对比,断与连,光与毛,粗与细,大与小,争与让产生印面神奇丰富的节奏章法变化,也产生了无穷的审美趣味。耐人寻味,引起观者心灵的共鸣和震撼。小的笔画为点,或破残细碎之风蚀般的点为点,细的笔画为线,粗的笔画变成面。一些相邻笔画连接合拢成面。他恰当的运用了点线面构成,造成印面的对比,构成因素的完整和谐。同时产生虚实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他的印章大的有10厘米大,越大的印章展览视觉冲击力越大,展览效果好,但越大的印越难于把握和用刀,那么大的印只有四个字,需要有很高的修养,足够的腕力和胆量,需意在刀先,一气呵成。从“游鱼出听”到“霸王卸甲”,他有些疲惫了,真到了“霸王卸甲”舞自家剑法的时候了。愿仲伟迅能摆脱束缚,刻出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将会看到一个更加真实和完美的仲家篆刻。有人说工文印的路子越走越窄,没有广阔的空间和发展前途。做到一定程度便很难走下去,但大写意也不是一路平坦,我省刚刚去世的葛冰华老师,是与全国顶级大家王镛、石开、韩天恒、崔志强、朱培尔齐名的一位极具创新精神的大写意印名家。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