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鹰潭市初中语文八年级期末高分通关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江西省鹰潭市初中语文八年级期末高分通关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江西省鹰潭市初中语文八年级期末高分通关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江西省鹰潭市初中语文八年级期末高分通关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江西省鹰潭市初中语文八年级期末高分通关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登时(dēng)

行辈(háng)

两栖(qī)

销声匿迹(xiāo)B.狩猎(shòu)

萌发(méng)

龟裂(guī)

天衣无缝(fèng)C.拙劣(lüè)

连翘(qiào)

脑畔(pàn)

强词夺理(qiǎng)D.雾霭(ǎi)

眼眶(kuàng)

矗立(zhù)

戛然而止(ji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霎时

暄腾

追溯

目眩神迷B.漩涡

缅怀

诲暗

历历在目C.狡辩

彗星

腐蚀

安营扎寨D.瞭望

羁绊

浮燥

天衣无缝

3、黄医生的眼科诊所开业,亲友们登门庆贺。小A带来了一方写着“杏林之光”的匾额,聊表心意。小B见状马上说:“如果写‘近悦远来’更好。”小C则说:“可是,我觉得‘众望所归’更恰当。”最后,小D说:“其实,‘桃李芬芳’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根据对话,谁的做法或说法最恰当?()A.小AB.小BC.小CD.小D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他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B.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C.十三行博物馆举办非遗体验活动,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D.“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美化和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校园环境。

二、古诗文默写

5、品味古诗文的经典韵味,每一字每一句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才情与文思。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

(2)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3)_____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北冥有鱼》

(4)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写出卖炭翁极度反常、矛盾的心理,真实地反映出老翁悲惨境遇的诗句是: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高适《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意境相似。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表现作者虽身处穷困之境,却依然心忧天下寒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中,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6、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图书宣传活动。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主题为“爱上阅读”的读书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请你根据以下材料,为广播站采编一则一句话新闻。(25个字以内)“4.23世界读书日”将至,作为全民阅读主阵地的公共图书馆,广东省图书馆策划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阅读活动。省图书馆将联合省社科、高校等组成专家团,举办线上与线下的日常讲座和专题讲座:依托该馆品牌活动“趣缘读书会”“七色花少儿读书会”,以“走出去”或线上直播、阅读打卡等多种形式,引领全省读者参与经典诵读。同时开展线上线下主题书展、书画展、摄影展等活动。

(2)任务二:学校安排你来策划这次读书活动,请你再补充设计一个活动形式。

活动一:举行读书问卷调查

活动二:举办经典诵读会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务三:读唐诗,品经典。唐诗经典《经典常谈》相关内容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七言四句的诗,唐以前没有,似乎是唐人的创作。这大概是为了当时流行的西域乐调而作;先有调,后有诗。五七绝都能歌唱,七绝歌唱的更多应该是因为声调曼长,好听些。作七绝的比作五绝的多得多,本书选得也多。根据以上资料,请你判断《江雪》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___。

A.五言绝句

B.五言律诗

C.五言古体诗

D.五言乐府

(4)任务四:读书活动正如火如荼地举行,校园小记者在八年级活动区域内进行随机采访,请你接受访问并回答问题。

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相信你应该读过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对经典有着自己的研读和理解。请问你最喜欢里面提到的哪部经典?请说说你的理由。

同学: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记者:如果是选择性阅读,你的兴趣点在哪一方面,又会选择哪些篇目来读?

同学: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7、等待那只手巩高峰①老头没睡,还在用眼睛的余光悄悄打量我。②我知道他在等待下手的机会。我也没睡。③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一点苗头我还是看得出来的。于是我暗自后悔:要是不贪图那个懒觉,早20分钟起床就能买到卧铺票,何至于胆战心惊地和一个老家伙这么对峙着?④很显然,那老头比我还有经验。因为刚才上车一落座,他竟然目不斜视地看着我,微笑着说:“你长得很像我儿子。”⑤我在心里冷笑了一声,因为我穿西服、打领带,抱着笔记本电脑,身边还有个寸步不离的密码箱,我就像你儿子?嘀咕完之后,我顺便瞅了瞅他:灰旧夹克、两天以上没刮的胡子茬儿、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炯炯双眼。⑥于是我没吭声,连头都没点,假装没听见。⑦他讪讪地笑了笑说:“我三年没见着他了,只是偶尔听到他的声音。”⑧我轻轻打了个冷战。如果我的判断没错的话,这老头是个很难缠的对手,配得上老奸巨滑这个词。而我的判断似乎还没错过。⑨东奔西走,和这个行当的人打交道多了,有输有赢。但一开始就这么跟目标套近乎的,他是第一个。所以,我又瞅了他一眼。我也有两年没和父亲照过面了,虽然我也偶尔给他打打电话、寄些钱。⑩我的预感没错,熄灯后车厢里的人大都睡了,他却没有。其实即使没有这种预感,我也不会睡着的,我早已练就三昼夜不合眼也神志清醒的功夫。这是经验,也是饭碗。况且我怀里还有张支票,这是分公司这个季度的费用。寸步不离的密码箱不过是个道具,里面是几件换下来的内衣。我知道这老头是看得出来的,他那一脸沧桑就是证明。所以我能做的,只有保持清醒和谨慎,然后,静静地等待那只手。⑪我躲在外套里观察他。⑫硬座车厢的空调像是从里到外倒抽热气似的。我一直紧绷着肌肉,竖立起来的汗毛蹭着毛衣,身上痒痒的。时间久了,牙齿还开始打起架来,不知是真冷还是我太紧张。⑬他一直看着窗外,车窗外面黑灯瞎火,亏他有这份耐心。于是我有些恍惚,冲着他这份镇定劲儿,到底我和他哪个是猎手,哪个是猎物呢?⑭他动手了。那只手有点小心翼翼,终于还是游移着探了过来,越过我头顶的时候带着一道阴影,让我有些窒息。不过我却没看出预想中那种高明的熟练,这让我窃喜着,在脑海里虚构着人赃俱获的画面。⑮盖在身上的外套一紧,从脖子那儿往里灌的冷风忽然就没了,我觉得像是突然钻进了被人暖好的被窝。惊讶让我努力睁大了双眼,可是外套领子遮住了我的视线。⑯老头从我头顶上方发出一声细微的叹息:“唉,一个人在外面劳苦奔波的,不容易。”⑰我赶紧闭上了眼,用了很大力气。生怕我的泪流下来。不知怎么的,我忽然特别希望那只手能停一停,拍我两下。(选自《读者》有删改)4.阅读全文,根据内容填写。

开端:“我”在火车上遇到一个老头儿,怀疑他是一个小偷。

发展:①______________。

高潮:在“我”等待许久后,老头儿终于动手,却是帮“我”整理外套,怕“我”着凉。

结局:②______________。

5.联系具体语境,说一说你对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苗头”和“对峙”的理解。

6.简要赏析第⑭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那只手有点小心翼翼,终于还是游移着探了过来,越过我头顶的时候带着一道阴影,让我有些窒息。

7.文章以“等待那只手”为标题有哪些作用?

8.结合全文分析“老头儿”这一人物形象。

8、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材料一】过去基于卫星数据的研究发现,全球植被叶面积呈增加趋势。中国和印度的植被叶面积增加得最为明显。中国占据了全球6.6%的植被面积,但却贡献了全球25%的绿叶面积增加量。其中,中国变绿的过程中,森林和农用地分别贡献了42%和32%。而印度主要是由于农用地变绿(贡献了82%)。中国实施了很多浩大的生态环保工程来保护和扩张森林。这些工程初衷是为了减少土地退化,降低空气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材料二】美国时间9月26日晚,沈钧亮作为支付宝蚂蚁森林5亿种树人的代表,在纽约颁奖典礼现场接过了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联合国环境署宣布,支付宝蚂蚁森林因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积累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1.22亿棵树,获得2019年地球卫士奖的“激励与行动奖”。这也是继塞罕坝林场、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之后,中国的绿色创新项目连续第三年获此奖项。“改变世界是意外的,但我自己首先被改变了。”在颁奖典礼现场,沈钧亮分享了他的种树故事:玩蚂蚁森林三年,爱上早起和跑步,减掉了110斤体重,种下了14棵真树“是蚂蚁森林帮我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这三年,只要能走路我就不会坐车。”【材料三】9月29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第四场新闻发布会。70年来,我国基本形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龙头,覆盖大气,水、土壤、核安全等主要环境要素的法律法规体系。各地区各部门严格监督执法,严肃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有效维护了群众环境权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法力度之大,执法尺度之严、守法程度之好前所未有:先后制修订9部生态环境法律和20余部行政法规,“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开始实施,在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方面效果显著。10.下列对三则材料内容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MODIS卫星数据显示,中国和印度在全球环境方面做出的贡献最明显。B.根据数据显示,印度的植被叶面积变大主要原因是农业地变绿。C.支付宝蚂蚁森林、塞罕坝林场、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三个项目都获得地球卫士奖。D.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制修订9部生态环境法律和20余部行政法规,严格监督执法,严肃查处违法案件。11.材料一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2.请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赏析材料三加点词。

13.请结合链接材料,提出一种改造环境的设想,并说明理由。【链接材料】全球十大环境问题: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五、诗歌鉴赏

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5.下面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诗人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以西,远眺西湖,见到了春水初涨,云脚与湖面相接的开阔景象。B.中间两联抓住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种景物,描绘了暮春时节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C.尾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D.全诗准确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16.请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画面并作简要赏析。

六、对比阅读

10、阅读《小石潭记》和《观第五泄记》,按要求回答问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小石潭记》)【乙】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下罅,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①如虹,忽卷掣折②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节选自《观第五泄记》)

①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②掣折:转折。

18.下列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悄怆幽邃(静)

而犹不忍去(离开)B.斗(北斗星)折蛇行

度石下罅(缝隙)C.以(因为)其境过清

游人坐欹(斜靠)岩下望D.如鸣珮(玉饰)环

撼山掉(丢落)谷19.翻译下列句子。

(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

20.下列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

)A.【甲】段按照发现小石潭——潭上的景物——潭水和游鱼——记录同游者的顺序来写的。B.【乙】开头未见其瀑,先闻其声,以似“疾雷”的“瀑声”为先导,唤起游者观赏的兴趣,也唤起读者阅读的兴趣。C.【甲】、【乙】两文写水,突出了水的不同特点,其中甲文突出了水的奇伟,乙文突出了水的清丽。D.【乙】当瀑布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