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环球科学》年度创新榜发布了,毫无悬念,华为又出现在本土企业创新榜中。在中国本土企业创新的闪耀群星中,华为无疑是最亮的那颗。过去一年,华为研发投入超600亿元,排名全球第八。华为一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就几乎占中国大陆地区所有企业研发总投入的5%,在国际专利申请量上,华为位居全球第二。与此相对应的是,华为2016年销售收入达5200亿元。华为的崛起,获得了国际同行中“CEO杀手”称谓,个个为之侧目,不敢掉以轻心。可是,华为感觉良好吗?肯定不是,我们看到领军人物任正非如履薄冰,对于华为创新的前景,任正非最经典的叙述是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他在发言中这样说道:“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那是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的一次隆重大会,任正非这样发言,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他还说道:“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会后,任正非的“无人区”“困境”“迷航”等,都成了报道的热词,引起科技界热议。严格说来,中国科技企业乃至整个科技界的创新,还远没有全面进入一骑绝尘、环顾左右不见对手的无人区。智能手机方面,华为前面还有苹果和三星;在芯片领域,华为还在紧追高通。但以中国科技发展的态势,中国科技在某些领域从跟随到进入领跑的情况已经出现,将来会越来越多,最终形成常态。这个时候,任正非首先想到无人区里如何创新,就像当年在华为顺境中想到冬天一样,是未雨绸缪的前瞻性思考,也是中国科技工作者应有的思考。从跟随到领跑,再到进入创新的无人区,应该有很大的不同。这个时候,需要的不仅是在别人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渐进性创新,更多是需要源头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否则,随时有可能被别人重新超越,华为对此应该是清醒的。数字通信、互联网、手机、计算机芯片,这些华为公司今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技术,都不是华为发明,也不是中国人发明的。所以,任正非们感到前途茫茫和危机是正常反应;如果感觉不到,那才是真正的危机。怎么在无人区创新?怎么让中国不断涌现源头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这可能是中国科技界今天和未来的重大课题。创新最关键的要素是人和环境,无人区创新,对人和环境的要求也应该高很多。想象一下在珠穆朗玛峰顶和宇宙深空探险的情况吧,那可能是无人区创新最形象逼真的场景。在那样的条件下,需要身体素质和勇气都超人的探险者。同样,在无人区创新的科技人员,科学素质应该也不同于一般人,而且,同样需要勇气。无人区的创新环境,也可以用珠峰探险者和宇航员的装备来类比,只有在精心打造的特殊环境的保障下,他们才能在极端恶劣条件下生存与成功。同样,努力为在无人区创新的科技工作者营造一流环境作为保障,是必须的。前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先生在谈到创新的环境时这样概括道: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遵循科学规律和维护科研规范;规范科学精神和学术民主;百折不回的奋斗精神和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周光召先生列举出的关于创新环境的诸多因素,应该是对无人区创新环境的最低要求。还有一点不能不说,无人区创新,探索者常常处于任正非所说的“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三无状态,失败的风险大大增加,怎么对待可能的失败?任正非自己给出了答案: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未来的探索本来就没有“失败”这个名词。不完美的英雄,也是英雄。今天和未来在无人区奋斗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无论成败,他们都是英雄。(选自陈宗周《无人区创新》,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环球科学》年度创新榜和本土企业创新榜上,华为是群星中最亮的那颗。B.华为在过去一年里研发投入几乎占中国大陆所有企业研发总投入的5%,所以在国际专利申请量上,华为位居全球第二。C.2016年华为销售收入达5200亿元,它的崛起让同行巨头们个个侧目,不敢掉以轻心。D.华为攻入无人区后如履薄冰,无人区既是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也是创新的领跑区。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以华为耀眼的成绩开篇,引入华为的危机意识,接着论述了如何解决危机以及在此过程中应有的态度。B.文章以近一半文字,论述了创新所需要的条件。其中科技工作者是创新的关键要素之一。C.文章后半部分论述创新环境的保障,鼓励科技工作者大胆创新,如果没有创新环境的保障,就不会有科学素养和勇气超群的科技人员。D.文章以崛起的华为为例,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方法,深入探讨科技的创新问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科技工作者未雨绸缪、高瞻性的思考,促使中国科技在某些领域已经出现从跟随到进入领跑的情况。B.前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先生在谈到创新的环境时,对无人区创新环境提出了最低要求。C.源头式创新和颠覆式创新是全新的创新,而华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技术,都不是自主研发,所以任正非感到前途茫茫。D.创新与探索有可能失败,但在无人区奋斗的科技工作者,无论成败,都是英雄。二、非连续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密切相关的,我们有共同的有机化学机制和共同的进化遗传特征。因此,我们的生物学家的知识面就显得十分狭窄。他们只研究一种生物学--生命乐章中单一的主题。在成千上万光年里难道只有这么一个微弱的曲调吗?或者还有一种多主题和多声部、谐和音与不谐和音的共鸣乐曲--亿万种不同的声音鸣奏出银河系生命的旋律?……我说不清楚地外生物会是什么样子,我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我只知道一种生物,即地球上的生物。有些人,例如科幻小说家和艺术家,已经对其他星球上的生物进行了猜测,我对那些地外生物的幻想表示怀疑,因为它们似乎过多地以我们已知的生物体为幻想的依据。但是假如你强迫我的话,我也可以想象出一种颇不相同的东西。在一个木星那样巨大的气体星球上,大气层里充满了氢、氦、甲烷、水和氨,星球表面没有可着陆的地方,而是一个密集的云状气层,像我们实验器皿里的生成物那样的有机分子可能不断地从空中降落到这个云层里。但是这样的行星对生命的形成存在着一种特殊的障碍;表层湍急,深处炎热。生物体必须时刻小心,以免被拖向受煎熬的深渊。为了说明生命在这样极其不同的行星上并不是不可能的,我和我在康奈尔的同事萨尔彼得做了一些计算。当然,我们不可能准确地了解生命在这种地方会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要弄清楚在生物和化学法则的范畴内这种星球是否可能有生物。在这样的条件下,生存的方法之一是在你受煎熬之前就进行繁殖,并指望空气的对流能够把你的一部分后代带到大气层高处较凉爽的地方。这种生物体可能极小,我们把它们叫做坠子。但是你也可以是浮子——抽掉氦和重气体而只留下最轻的气体氢气的大氢气球,或者是热气球,通过保暖和利用食物等方法维持漂浮状态。就像我们所熟悉的地球上的气球一样,浮子越往下拖,它回弹到高层大气较凉爽的安全地带的浮力就越大。浮子可能会把预制的有机分子吃掉,或者像地球上的植物那样,通过阳光和空气将预制的有机分子化为己用。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浮子越火,它的功效也越大。我和萨尔彼得设想浮子有几公里宽,比最大的鲸鱼还大。浮子可能会像冲压式喷气发动机或火箭那样,用迸发的气流将自己推到行星云层以外。我们设想它们懒散地群集在一起,大得一眼望不到边。在它们的表皮上有花纹,这是一种适应性伪装,同时也说明它们遇到了问题。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至少还有一个小的生态环境:狩猎。狩猎者行动迅速,动作灵敏。它们吞食浮子,一方面是为了补充自身的有机分子,一方面是为了储存纯氢。最初的浮子可能是由空坠子演变来的,而最初的狩猎者则可能是由浮子进化来的。狩猎者的数量不可能很多,因为如果它们把浮子都消灭掉的话,它们自己也要毁灭。物理和化学容许这样的生物形态存在,艺术则赋予它们一定的魅力,然而自然却不以我们的臆测为转移。但是,如果在银河系里有几千亿个住着生物的星球,恐怕也会有几个住着我们根据物理和化学的法则想象出来的坠子、浮子和狩猎者的星球。与其说生物学像物理学,不如说生物学像历史学。你要了解现在,你就得了解过去,并且要极其详细地了解它。正如至今还没有历史学的先验论一样,至今也还没有生物学的先验论,理由是相同的:两个学科对我们来说仍然太复杂。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其他的东西来增进对自身的了解。对地球外某种生物的研究,不管如何粗浅,都会推动生物学的进步。生物学家将会首次弄清楚什么样的其他生物可能存在。当我们说探索其他地方的生物很重要时,我们并没有说很容易找到,我们只是说值得一找。迄今为止,我们仅仅听到一个小星球上的生命之声,但是我们终将一起开始注意收听宇宙乐曲中的其他声音。(节选自卡尔·萨根的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宇宙》第二章《宇宙的音乐》)材料二:1976年的夏秋,作为“海盗”号着陆舱模拟飞行队的成员,我跟我的百人科学工作队一起探索了火星。在人类历史上,我们的宇宙飞船首次在火星上着陆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举世公认的。然而,大众对这样伟大的事件却几乎一无所知。报刊采取了漫不经心的态度,电视对此置若罔闻。“海盗”号资料分析及探索计划处处长B·金特里·李是一个具有非凡组织能力的人。李建议我们组织一个专门的电视制作公司,用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传播科学。最后,我们一致同意制作一部关于天文学的13集电视记录片。《宇宙》这部电视记录片和本书为如何传播科学的思想、方法和乐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引言)材料三:制作自然科学纪录片,目的都是将人类对世界最新的认识给呈现出来。而对世界最有好奇心的人,就是青少年。一部好纪录片,将会影响他们一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美国科学家卡尔·萨根主导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宇宙》,在全球有数以亿计的人观看了这个纪录片。不只是美国,很多发达国家都认识到了自然科学纪录片的价值,从很早开始就投入很多资源,拍摄优质的纪录片。而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就略显薄弱。最近十几、二十年来,由我们国家制作的火爆纪录片,几乎都是美食主题和国家主题。就在很多人猜测,什么时候我们国家才会制作出影响广泛的高质量自然科学纪录片时,一个国产自然科学纪录片突然上线了,那就是汪诘制作的《寻秘自然》第一季。汪诘对科学和科普的热爱,就是因为小时候看了很多从国外引进的科学纪录片,像前面提到的卡尔·萨根的《宇宙》就让小时候的汪诘印象深刻。所以在很早的时候,汪诘心里就埋下了科学的种子,后来科学成了他一生的爱好甚至事业。他知道科学纪录片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所以当开始全职做科普之后,他的心愿就更加强烈,那就是做出可以媲美BBC的科学纪录片,让中国人自己的纪录片也能为下一代种下科学的种子。(摘编自澎湃新闻《40年前美国纪录片<宇宙>影响了一代人,今天中国不应该缺席》)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生物、化学和物理的法则,卡尔·萨根对科幻小说家和艺术家们幻想出的地外生物样子持怀疑态度。B.坠子、浮子和狩猎者作为存在于地外星球的生物体,与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共同鸣奏出银河系生命的旋律。C.“海盗”号首次着陆火星这一伟大事件不被大众熟知和被媒体冷落,是促使纪录片《宇宙》创作的重要原因。D.国产科学纪录片《寻秘自然》填补了我国自然科学纪录片的空白,也将对当代中国青少年产生深远的影响。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宇宙的边疆》一样,以科普为主,穿插了一些灵动活泼的内容,与说明性文字配合自然,体现了卡尔·萨根相同的语言风格。B.材料二为卡尔·萨根自述,介绍创作纪录片《宇宙》和同名著作的目的,即用生动易懂的方式向大众传播科学的思想、方法与乐趣。C.材料三提到,在汪诘看来,我国近期制作的火爆纪录片大都聚焦于人文社科领域,而国产自然科学纪录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D.材料一有对地外生物是否存在的科学推测,又有对地外生物样貌的大胆想象;材料三主要介绍了一部好科学纪录片对青少年的影响。6.下列对材料一所运用的说明方法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亿万种不同的声音鸣奏出银河系生命的旋律”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流露出卡尔·萨根对银河系生命的热爱。B.“浮子有几公里宽,比最大的鲸鱼还大”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设想中的浮子形体之大有较为具体的印象C.“如果它们把浮子都消灭掉的话,它们自己也要毁灭”运用作假设的说明方法,表现了狩猎者与浮子命运与共的关系。D.“正如至今还没有历史学的先验论一样”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说明生物学与历史学这两个学科对我们来说太复杂。7.作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的卡尔·萨根,身上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8.卡尔·萨根的纪录片《宇宙》为下一代种下科学的种子,其精彩的解说词功不可没。好的科学纪录片的解说词应该具备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一进行分析。三、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悬崖上的人生徐
迅不知为什么,我每次赶到石牛古洞都是下雨的天气。雨下得很猛,天柱山一下子就浸泡在了水里。雨水从岩石的上方往下流,流到崖壁底下便发出了哗哗的声响。在雨帘的背后,朦朦胧胧的。那些石刻,那些字,那些人,仿佛都一起走了出来……狭长幽深的石牛古洞,一股股溪流如抖落的白练。流水沿山谷的石壁急湍而下,或穿岩击石,訇然作响;或百回千转,溅雪飞玉;或潺潺湲湲,窃窃私语……有了流水,这里不仅有了动感,还有了人迹,有了生命,有了鲜活的人文气息和永恒生命的影子。人影幢幢——这里留下的最大的影子就是苏东坡——苏轼的了。他没到过石牛古洞,但却像影子一样真实而诗意地存在。他的诗,他的为人,他的故事……在这里到处传说。“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而忘归。”石牛古洞岩石上的这首六言诗旁刻有“荆公”二字,有人说是王安石后来补刻的,可其诗集中没有收录。因此,这首六言诗就成了诗坛的一桩疑案。于是有人喟然长叹,说,如果这诗是苏轼——苏东坡写得多好!这当然是人们的一厢情愿。因为从苏轼的生命轨迹和他的诗文来看,他没有到过这里。他与舒州的关系只是朋友、只是诗歌的关系。但苏轼晚年有卜居舒州的打算,却是千真万确的。他从贬谪之地岭南北归,途经绍州遇上了好友李亮工。“今三十年而见君曲江,同游南华,宿山水间数日,道旧感叹,且劝我卜居于舒,故诗中皆及之。”(《苏轼文集》)由于李亮工的劝导,他有了卜居舒州的打算。他知道舒州城边有雄奇灵秀的天柱山,也知道舒州有“龙眠三李”等朋友。他对舒州的山水和乡风民俗可谓一清二楚。甚至还做了一番美好的想象,与之分手后,便“意决往龙舒(即舒州),遂见伯时(李公麟)为善也”。最后,考虑到当时常州远离北宋政治中心,又有当年为官的一些根基,他还是选择了常州。只是遗憾的是——他在那里住了一个多月便怆然而逝了。名下虽然挂了“舒州团练副使”职务,舒州人民终没有福分接纳他的肉身。元丰七年,苏轼离黄州奉诏赴任汝州,途经金陵,专程拜访王安石。两人一起诗酒唱和,好不投机。此后两人相处了三十多天。苏轼离开时,王安石还对人说:“不知更年几百,方有如此人物!”这样的苏轼——这样的苏东坡,舒州人民当然世世代地喜欢。何况,他为舒州写了那么多美妙的诗文,留下那么一个美妙的卜居之梦——现在,这里民间宴席摆放桌椅,仍然还有“苏端、欧端”之分;民间嫁娶也有“苏才、郭福、姬子、彭年”之说。这“苏”就是舒州人对他生命的一种朴素而真诚的认可和怀念。石牛古洞六百多米长、十七米宽。面朝潜水河,依偎三祖寺。两岸青山傍田,藤萝满壁。散落在山谷的石刻起自唐贞元初年,至宋元明清乃民国都有,共有三百多幅,是一处罕见的没有断代的摩崖石刻……石刻字大如斗,或小如蝌蚪,或飘逸、或沉雄,或苍劲、或圆润,行楷隶篆草、颜柳欧米赵……流水不腐,转眼便是永恒。这些石刻经过千百年风霜雨雪的洗礼,已与天柱山浑然一体。剔除所有的烟尘与浮华,仿若上天赐予天柱山的一座书法艺术博物馆,已然凝结出一束遮挡不住的巨大的人文之光。雨,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了。石牛古洞里烟雾暗涌,云霞缥缈。溪石竹树若隐若现,时而一片迷蒙,如梦如幻。溪石上湿淋淋的,晶莹的水珠在竹叶与树梢上闪烁着,像洒落人间的一粒粒灿烂星辰。望着巍峨的天柱山,我突然觉得,这就是天柱山最温柔的一部分了。(选自《散文》海外版,2022年第9期,有删节)文本二:苏轼的月夜徐晶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元丰三年,黄州长江边,苏轼面对滔滔江水,诗人的块垒消解了,他豪爽地端起酒杯,向江中泼洒,既是祭奠这些过往的英雄,也是在祭奠这万古长存的大江明月。黄州猪肉好,风景美,黄州的大江明月让苏轼陶醉不已、感喟良多。一个七月的黄昏,他与朋友放舟江面,夜游赤壁,诵的是明月之诗,看的是月上东山,谈的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想的是挟飞仙遨游,抱明月长终。最好的风景和享受乃是清风明月,其他都是奢望。如此,非大我之情怀,超然之境界,难有此见识。黄州的山川风月收纳了苏轼,三年的如歌岁月也改变了苏轼,他对这里情有独钟,对这里的月夜更是青睐有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苏轼正解衣欲睡,看到月光照在门上,顿时睡意全无,又起游兴。院子里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澈,映下的竹叶柏叶就像水草一般。这是何等美好的月色呀,有如水晶雕出的世界,它借苏轼的笔墨,越过了九百多年,仍魅力不减,令人神往。苏轼的被贬人生是一路向南的,天上的明月也始终没有抛弃他,而是紧紧跟随。1099年的正月十五,苏轼在儋耳。海南的冬天不冷,几个老书生来约他散步,说:“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他欣然从之。直到后半夜才回家。看到别人都已熟睡,自己忍不住大笑。因为他又有了心得体会——钓鱼的人是未必能钓得到大鱼的。从儋耳北还后,他在宜兴让弟子邵民瞻帮他寻了一座宅院居住,价钱五百缗。有一天他与邵民瞻月下散步,听到有老妇人在哭,两人就前去询问,原来是她的儿子把祖传之居卖掉,她为无处安身而悲伤,卖掉的房子,正是苏轼所买的。于是苏轼把房屋归还,并当面烧掉房契,钱也不讨还。明月见证了他的善良和慷慨。苏轼的一生随时都笼罩在明月的光辉中,他诗中有月,词中有月,文中有月,心中有月。他的月中有情,是盖世才情,览物之情,悲悯之情。一轮明月,既盛载了他的绝世才华,也见证了他的高尚品格。(选自《月夜》2022年第9期,有删节)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每次赶到石牛古洞”“狭长幽深的石牛古洞”“石牛古洞里烟雾暗涌”,既展现了作者的游踪和文章的脉络,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B.文本一中的“我”是游览天柱山石牛古洞的亲历者,也是感悟情思的阐发者,文章因作者的游踪而移步换景,深情的抒写给读者审美的愉悦。C.文本二中对苏轼的描写与对明月的描摹交织在一起,两者互为比衬,相得益彰,明月因苏轼而有情,苏轼因明月衬托而凸显其品质高洁。D.文本一与文本二内容相近,均以苏轼为描写对象,两者叙述视角相同,形象生动的描述中,渗透着对苏轼人格的倾慕之情。10.苏轼并未到过舒州,作者为何浓墨重彩地描述苏轼与舒州的渊源呢?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11.两个文本描写对象相同,请比较并简要分析两者在描写人物方面的差异及文章标题的相似之处。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扳,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冑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属守宫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然帝自是不甚省录。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意君,人怜其忠云。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粉,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沿袭。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伟,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长。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来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于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新唐书·杜甫传》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B.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需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C.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D.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颂,文中指两种文体,其中赋常用于写景叙事,如苏轼的《赤壁赋》。B.六经,文中指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C.行在,亦称“行在所”,文中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指皇帝行幸所至的地方。D.三司,唐代之前,同三公,是古代地位或职能相近的三个官署合称。历代构成与职能各有不同。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颇有才学,献文获赏。杜甫乘皇上举办典礼时进献了三篇赋文,皇上读了大为惊奇,并命令宰相考查他的文章。让他担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B.杜甫自恃才高,炫耀文彩。杜甫多次向皇上进献文章,还常自己夸耀自己,说自己的文章即使不足以光大《六经》,但还是可以比得上扬雄、枚皋的。C.杜甫为了交情,仗义执言,杜甫和房琬曾是贫贱之交,房琯被罢免了宰相后,杜甫上奏章为房琯说情,惹得皇上大怒,皇上让三司会审他。D.杜甫不拘礼节,险遭祸患。严武任剑南节度使时,杜甫行为放诞,曾经喝醉酒登上严武的坐床被严武当场训斥;后严武又想杀害杜甫,被他母亲阻止才作罢。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②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
16.元稹评价杜甫说:“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他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五、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作答。登剑南西川①门感怀(南宋)陆游自古高楼伤客情,更堪万里望吴京②。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瘴疠连年须药石,退藏无地著柴荆。诸公勉书平戎策,投老③深思看太平。注:①剑南西川:唐藩镇名,治所在今成都市。②吴京:南京。③投老:垂老,临老。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点题,交代了地点、作者的身份处境,“伤客情”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B.“吴京”一词运用借代手法,明写眺望古都南京,实则表达对于南宋朝廷的牵挂与担忧。C.颈联记叙了诗人生活的环境和自身的状态,叙述中透露着感伤和无奈。D.尾联中“诸公”劝诗人应努力为恢复中原献策,写出诸公虽垂老却依旧渴望太平的心情。(2)颔联中“合”“生”两字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
(3)请结合文本概括诗人抒发了哪些所感之怀。
六、名篇名句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俯仰之间感慨天地广阔、万物繁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宁愿一面忍受委屈,压抑心志,一面“___________”,是因为他明白“___________”,本就是受前代圣贤嘉许的。
(3)“扁舟”是我国古典诗文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它或寄托漂泊羁旅的愁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农业大学《英语国家概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我的家乡湖南郴州
- 课件图片导读
- 新《安全生产法》安全培训
- 乳制品行业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 江西省绿色公路建设指南-高速公路 第一册 勘察设计指南
- 初中英语教学反思(27篇)
- 2024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计划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浪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 宴会厅租赁合同
- 2024年7月时事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100题)
- 事业编药学类考试真题
- 律师事务所银行综合法律服务方案
- (高清版)JTG 5142-2019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 商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山东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财经大学
-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 2024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及完整答案(全优)
- 消毒供应中心进修汇报护理课件
- MOOC 健康评估-河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