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高三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美育”虽是外来词,但美育思想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将诗歌、音乐、舞蹈作为人格修养的主要手段,倡导建立礼乐制度并以此治理国家、完善社会体系,形成了“礼乐教化”传统美育观,并长期作为国家政策,通过兴盛文化艺术来辅行育德,促进人伦关系的稳定和社会整体的和谐。基于儒家主体的中国传统美育思想,在发展中与道家玄学、佛教禅宗中的积极元素不断融合,并在理学、心学等学派的影响下深化拓展,逐渐渗透贯穿于古代政治和文化价值体系之中,演进凝练出以“中和”为核心的中华美育精神。“中和”的教育目标逐层深入,分别为人本之和、人人之和、天人之和,组成循序渐进互为一体的完整教育系统。中华美育精神是中华民族审美与艺术传统在育人及应用层面的优秀特质,应积极予以传承和弘扬。中国美育从古至今一直负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表现为将“明道经世”作为审美实践活动的价值目标。中国传统美育中的“乐教”思想可追溯到尧舜时代,《尚书·尧典》载“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即是将音乐作为育人的重要手段。《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中阐述了“乐教”的原理,曰“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它将音乐之声比作食物之味,指出美妙的音乐是各种因素的相辅相成与和谐统一,这样的音乐可以平定人的心性,人的心性平定了德行就能合乎规范。《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还将音乐审美与国家治理联系起来,感叹道“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意思是音乐虽美,但如此之精致奢靡,百姓将不堪重负,提出了乐美的社会功能取向及以乐观政的思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将“乐”与“礼”结合起来,立足乐教的基本理论发展成通过文学艺术来“明道”的美育话语体系。孔子提出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将“艺”作为“道”的实现方式。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说:“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强调文学的作用是为了“明道”;北宋周敦颐《通书·文辞第二十八》也谈到“文,所以载道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进一步论述为:“艺者,道之形也”,他认为一切艺术都是道的外在形态。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进一步发扬传统美育的社会建设价值,结合西方美育思想将审美实践的“明道”之用转为“经世”之用,倡导以美育来改造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开近代美育先河的王国维曾在《孔子之美育主义》中有感“国人审美之趣味之缺乏如此,则其朝夕营营,逐一己之利害而不知返者,安足怪哉”,他极力主张将美育作为提升国民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近代美育奠基人蔡元培甚至推崇“以美育代宗教”,认为美育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主要途径。中国美育传统具有独特品质,它不像西方美育那样突出审美的无功利性和个体自由,而是追求通过个体超越实现群体经验共享,并上升至个人行为与社会国家、宇宙天地运行的融合如一,将“以美和天”作为最高审美理想。美学思想是美育思想的基础。众所周知,西方美学以“审美无利害观”为核心。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认为美是纯粹的、不涉及利害的,建立起“纯然感性主观的形式美学”。彼得·基维曾说到,自18世纪末以来“审美的无利害性”观点被许多持有不同观点的思想家所认可;杰罗姆·斯托尔尼兹也指出,要理解现代美学理论必须先理解“无利害性”这一概念。席勒在西方美学体系中开辟新的方向,将对“美”的本体的关注转移到“人”上,基于“美”与“人”联系,创立以审美来恢复人性完整的美育思想,构成西方美育的主要学术观点。以此来看,西方美学的“审美无利害观”与其美育思想是相悖的。既然审美是纯粹无利害的,那审美的教育意义又何在呢?面对这种逻辑尴尬,西方学者只能以审美无利害超越现实利害的理论勉强自洽,并认为“美”的特性可以通过“审美”无差别转移到人身上,将个体自由视为美育的终极目标。黑格尔曾论道,我们一般可以把美的领域中的活动看作一种灵魂的解放,而摆脱一切压抑和限制的过程。反观中国美育思想,无论是儒家“依仁游艺”的实践,还是道家“乘物以游心”的主张,抑或禅宗“见性成佛”的意境,都是建立在认同审美本身天然的教育意义基础上的。中国传统美育也注重美对于个体涵养心性、体味人生方面的独立价值,但它更主张“独乐乐不若众乐乐”,以“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为目的,指向通过个体完善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更高教育目标。同时传统美育还将这种和谐的审美理想延伸到宇宙天地层面,《尚书·尧典》中关于“典乐教胄子”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达到“神人以和”;《乐记》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建构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其最终审美理想是让个体从美的感发中达到与天地和谐相处的状态。“明道经世”和“以美和天”构成了中华美育精神立地顶天的主体支撑,生动展现了中国美育传统的特色与魅力,是当前文艺事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深厚土壤与稳固根基。在全面推进文化强国的新时代背景下,以中华美育精神为依托,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学科和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摘编自卢海栗《中华美育精神的内蕴与价值》)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乐教化”在文中是指将诗歌、音乐、舞蹈作为人格修养的主要手段,倡导建立礼乐制度并以此治理国家、完善社会体系。B.“明道经世”的“经世”体现在倡导以美育来改造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王国维和蔡元培是持此观点的有代表性的人物。C.“以美和天”在文中是指通过个体超越实现群体经验共享,并上升至个人行为与社会国家、宇宙天地运行的融合如一。D.“审美无利害观”在文中指的是认为美是纯粹的、不涉及利害的,基于“美”与“人”联系而创立的,以审美来恢复人性完整的美育思想。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育”是外来词,但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却很早就已经存在美育思想。美学思想是美育思想的基础,中国美育从古至今一直负有社会功能。B.基于儒家主体的中国传统美育思想而形成的中华美育精神,在其形成过程中融合了道家玄学、佛教禅宗中的积极元素,受到了理学、心学等学派的影响。C.《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中将音乐之声比作食物之味,指出音乐可以平定人的心性。中国传统美育中的“乐教”思想可追溯到尧舜时代。D.建立在认同审美本身天然的教育意义基础上的中国美育思想,与西方美育思想是有区别的。西方学者将个体自由视为美育的终极目标。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将音乐审美与国家治理联系起来,提出了以乐观政的思想,这一思想得到了南北朝刘勰、北宋周敦颐、清刘熙载等人的进一步论述。B.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进一步发扬了传统美育的社会建设价值;在全面推进文化强国的当前,应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学科和理论体系。C.蕴含于儒家“依仁游艺”、道家“乘物以游心”、禅宗“见性成佛”中的中国美育思想,与黑格尔对美的领域中的活动的看法不同。D.不论是追求达到“神人以和”,还是希望个体从美的感发中达到与天地和谐相处的状态,都是传统美育的审美理想延伸到宇宙天地层面的表现。4.中华美育精神的核心和主体支撑是什么?孔子在其形成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5.好的社会科学类文章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文本材料进行分析。二、非连续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中国音乐中有一种“大分野”,而且具有明显的“中国性”。这种“大分野”就是,古琴音乐从其他音乐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特别的音乐。正如高罗佩在《琴道》中开宗明义指出:“古琴作为一种独奏乐器的音乐,与所有其他种类的中国音乐都非常不同:就它的品格与在文人阶层的生活中所处的重要位置来说,它都是卓尔不群的。”琴乐与其他形式的音乐之间的断裂,也完全可以称得上“大分野”,不过这是一种非常不同的“大分野”。戈尔和基维所谓的那种“大分野”,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断裂,是历时的;琴乐与其他音乐的“大分野”,是雅乐与俗乐之间的断裂,是共时的。历时的“大分野”发生之后,现代就取代了传统;共时的“大分野”发生之后,雅乐并没有取代俗乐,二者可以同时存在,相安无事。在高罗佩看来,中国音乐中的这种共时的“大分野”是古已有之,至少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高罗佩提到了几个具体的时间:一个是儒家思想确立的时期,一个是汉代,还有一个是魏晋。这与高罗佩对琴乐意识形态的来源的理解有关。在高罗佩看来,琴乐意识形态的建构,受到儒道释三方面的影响,儒家提供了它的社会品格,道家提供了它的宗教品格,佛家提供了它的心理品格。在琴乐意识形态的构成和发展中,尽管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但是在高罗佩看来,儒道释三种因素“必须被认为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将儒道释的影响都纳入进来,有助于揭示琴乐意识形态的丰富性,但也有可能模糊它的独特性。在所谓琴乐意识形态的起源和构成上,欧阳霄不同意高罗佩的看法。在起源上,欧阳霄认为,琴作为众乐之统的时间没有高罗佩所说的那么早。琴从众多乐器中脱离出来的时间大约在晚唐,经过宋明理学的洗礼,差不多在明代确立了琴作为士人阶层的文化专属。在思想构成或者来源上,欧阳霄认为,琴乐意识形态的来源主要是儒家,之所以能够看出道家和佛家的影响,是因为宋明理学本身就综合了道家和佛家的思想成就。“儒家作为琴——‘圣人之乐’‘圣人之器’的合法继承者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琴乐艺术中,释家琴乐实践参与和琴乐美学旨趣都不足以与儒家抗衡。‘正派’‘旁流’名分既定,在理学主导时代精神、国家意识形态的17世纪中叶,琴乐艺术实践的主导地位、权威琴论的话语权只可能属于儒家。”(摘编自彭锋《中国音乐有“大分野”吗?》,有删改)材料二:学古琴首先要敬己,用孔子的话讲,就是“修己以敬”。你的初心、你的未被污染的心就是你产生道德感、羞耻感的基础,是决定你行为的基础。所谓“修己以敬”,只有修养自己才能达到这个“敬”字。很多人认为古琴音量太小是它的缺点,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古琴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决定了这件乐器的特性,——它是直接和你的心交流的乐器,它是最个人的乐器,它根本就不是为了让你和大众交流,为娱乐大众而产生的。古人给古琴赋予了很多内容,如“琴者,禁也”,弹琴是为了约束自己。当然后来明代的李贽说:“琴者,心也。”“心”和“禁”虽然不同,但都很重要。所以古琴是世界上所有乐器中最私密性的乐器。古琴的音乐是向内而不是向外的,是个人而不是众人的,这是古琴的一个重要特质;而且“琴者,禁也”,更凸显了文人重视它是因为它不仅是一件乐器,同时还是礼器,是修身养性的工具。光尊敬自己不行,人是社会的动物,所以儒家讲“仁者爱人”。从敬己到敬人,是一个君子道德养成的必然规律和必然取向。有许许多多古琴文化、古琴精神反映了“敬人”的思想。大家都知道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这个平淡的故事中有一种震人心魄的东西。知音死了,他把琴摔了,今生再不弹琴!如此的决绝,如此的激烈,为什么?这就是古琴的精神——敬人,对知音的、对朋友的、对别人的一种最高的尊敬和珍惜。我所讲的第二个“敬”字,是对别人的尊敬。这种彼此的尊重,是一种内在的、深刻的、超越了世俗观念的尊重。中国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天人合一”。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道家、儒家是完全一致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精神,同时也是古琴重要的精神。一张典型古琴的基本长度是3尺6寸5分,代表一年的365天;琴身上有13个取音的徽位,代表着12个月和一个闰月;琴身由两张木板相合而成,面板圆,底板平,一阴一阳,象征“天圆地方”;琴有琴额、琴项、琴肩……象征着人身;一琴之中,天、地、人三才具足。琴的两个出音孔一方一圆,各叫“龙池”“凤沼”;琴首垫弦的隆起叫“岳山”,琴底拴弦的短柱叫“雁足”;琴有七根弦,除了宫、商、角、徵、羽这五音各与“五行”相对应外,另有两根弦一“文”一“武”。小小的一张琴,仅从其形制上就包含着中国古人对自然、对宇宙、对人生的精辟理解与高度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古琴精神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强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敬天地,敬自然。古琴文化里讲到人和自然的关系,也有很多故事。据说伯牙跟成连学琴,三年不成,后来,伯牙独自面对大海与山林,终日倾听“澎湃之音”,终于悟得琴道,创作了琴曲《水仙操》,成为一代大家。敬天地、敬自然,把自然当成最高的老师,把与自然契合作为音乐的最高境界,甚至把“自然”“不自然”作为衡量艺术家艺术、技艺的重要标准,这就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古琴的精神。(摘编自田青《古琴艺术与非遗保护》,有删改)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琴乐与其他形式的音乐之间的“分野”源自古琴的品格与在文人阶层的生活中所处的重要位置。B.古琴音乐作为一种独奏乐器的音乐,具有明显的“中国性”,必然与其他形式的音乐产生断裂。C.古人赋予古琴很多内容,古琴是乐器,也是礼器,还是修身养性的工具,弹琴是为了约束自己。D.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结局震人心魄,古琴的精神如此决绝激烈,超越了世俗观念。7.下列《红楼梦》中林黛玉论琴的话,与“修己以敬”的琴乐精神无关的是(
)A.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B.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C.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D.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方才将身就在榻边,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儿,对着自己的当心,两手方从容抬起,这才心身俱正。8.如果你擅长古琴演奏,当地社区邀请你参加广场综艺表演大赛,你会向对方介绍古琴的哪些知识来婉拒相邀?三、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文本一叔崔立一早,叔进来时,我还刚开门。我有开门的习惯,叔就毫不客套地进来了。叔说,去吃早点吗?我说,好啊。我穿了件外套,换了双鞋。我和叔走在人流还不多的马路上,在一长排热火朝天的早点摊前站定。叔说,吃什么?我说,老样子吧。叔朝一个摊主喊一声,两份大饼、油条、豆浆。摊主回一声,好。我们在一张塑料桌子前坐下,摊主很快送来了热气腾腾的早点,说了句,慢用!我和叔边吃,边说话。叔说,想不到你年轻,还那么早起。我说,睡不着了。周一到周五工作日,要调闹钟才能醒,怪了,周六周日休息天,没闹钟,大清早莫名其妙地就醒了,醒来就再睡不着。叔说,这一点,像我儿子。一说起儿子,叔不自觉地眉飞色舞。叔说,我儿子呀,勤快、努力,特别读书的时候,晚上我几次去看他,十点、十一点,有时是十二点,都还没睡。我说儿子你快睡吧,儿子说,爸,我还有些功课要做呢,你先睡吧。我就去睡了。一大早我去看他,吓了我一跳,儿子居然还在看书。我说你没睡吗?儿子说,我睡了啊,爸,是你起晚了……午间,我拿出一包方便面、一个蛋,随便打发个午饭。叔端了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进来。叔说,老吃方便面对身体不好,吃碗叔亲手包的饺子,包你说好吃。我说,叔,这……这怎么好意思呢?叔瞪我一眼,说,说什么话呢,有什么不好意思。叔多下了一碗,给你尝尝的。叔还说,我儿子呀,也和你一样,老爱用方便面打发。他上大学,有次我去看他,他宿舍的桌上,摆了一盒方便面。我说你就吃这个?儿子说是啊。我说这怎么行?我拉着儿子就往外跑,挑了一家饭馆,给他点了一桌子的菜。我说以后别吃方便面,要吃啥到外面去买。钱不够问爸要……叔说得滔滔不绝,我津津有味地在听。水饺吃完了,味道挺不错。下午,我拨弄着手机,看朋友圈的消息。叔进来了,手里拿一盒五子棋。叔说,下棋吧。我说,好。我执黑,叔执白。黑子先行。我下了一子,叔跟上一子。叔的棋下得极有条理,思路清晰,步步为营,我下的子,都被堵了路。叔下的子,又变幻莫测。没几下,叔赢了。我说,叔,你棋下得不错啊。叔笑笑,说,可有一些年,没下了。叔说,原先我不会下这棋,后来为了陪儿子玩,就学了。儿子刚上小学那会儿,他说,爸你要让我棋的。我说行,我让你三个子。一开始我让三个子,儿子还输。几天下来,儿子的棋艺大增,赢我的次数越来越多……叔说得滔滔不绝,我津津有味地在听。我说,叔,你这爸当得有意思。叔笑笑,那是!晚饭,我约了个朋友。是在外面吃的。回来时,已是八点多。上了楼梯。门口,竟坐着一个人。那个人也听到了脚步声,抬起了头。是叔!我说,叔,你怎么在这里?叔站起身,说,哦,我闲着无聊,上来找你,看你不在,就在门口坐了会儿。我赶紧开门,请叔进屋。放下包,换好鞋。叔说,出去吃饭了?我说,对,去见了个朋友。叔说,要早点儿回,晚了不安全。我说,对。叔想了一下,说,想家了吗?我说,想。正说话间,我的电话响了,是爸打的。我接了。电话一打十多分钟。挂掉后,我才想到了叔。我说,叔,对不起。叔说,没事没事。叔说,我儿子呀,也和你一样,每次和我一打电话,就挂不掉。我说我的,他说他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被拉长了……叔说着话,兴致好像不高。叔的儿子读博后留在美国,老伴儿前年去世后,叔一直一个人在国内。我来这个城市打工,叔是房东。叔有两套房,楼下一套,还有我租的这套。叔走出去时,轻声嘀咕了一句,可有日子没和儿子通电话了。声音很低,衬着叔下楼时落寞的背影。(选自《啄木鸟》2022年第7期)文本二父亲的自行车余杰那时,我和弟弟总手拉着手跑出校门,一眼就看见站在破自行车旁、穿着旧蓝色中山服焦急地张望着的父亲。等到我上了初中9父亲的车上便少了一个孩子;等到弟弟也上了初中,父亲便省去了一天两趟的奔波。可父亲似乎有些怅然若失,儿子毕竟一天天长大了。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半夜里听见客厅里有动静,起床看,原来是父亲,他正在台灯下翻看一本发黄的相簿。看见我,父亲微微一笑,指着一张打篮球的照片说:“这是我刚上大学时照的!”照片上,父亲生龙活虎,眼睛炯炯有神,好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此刻,站在父亲身后的我却蓦然发现,父亲的脑后已有好些白发了。母亲告诉我一件往事:我刚一岁的时候,一次急病差点夺去我的小命。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接到电报时,末班车已开走了,他跋山涉水徒步走了一夜的山路,然后冒险攀上一列运煤的火车9再搭乘老乡的拖拉机,终于在第二天傍晚奇迹般地赶回了小城。满脸汗水和灰土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哭了。“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害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离家后收到父亲的第一封信,信里有一句似乎很伤感的话:“还记得那辆破自行车吗?你走了以后,我到后院杂物堆里去找,却锈成一堆废铁了。”(选自《中国青年网》)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一说起儿子,叔不自觉地眉飞色舞”,“眉飞色舞”这个词表现了叔的得意和自豪,他一说到儿子就内心兴奋。B.文本一中的“我”是事件的叙述者,也是排解叔寂寞的陪伴者;“我”和父亲的通话触动了叔内心的痛点,此时的他有些落寞。C.文本二中父亲的自行车锈成了一堆废铁,文章通过自行车的变化表现了父亲因为不能再为孩子们服务而产生的感伤。D.两篇文章都采取了对比手法,文本一中父亲形象前后对比鲜明,文本二中父亲年轻时的外貌和年老时的外貌对比鲜明。10.文章用大量篇幅叙述了叔对自己儿子的讲述,请问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11.这两篇文章中两个父亲形象所传达的写作意图并不相同。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天下有道之士,固犹少。虽幸而有,未必知也,不知则与无贤同。故王者不四,霸者不六,亡国相望,囚主相及。贤主知其若此也,故欲求有道之士,则于江海之上,山谷之中,僻远幽闲之所。太公钓于滋泉,文王得之。文王,千乘也;纣,天子也。天子失之,而千乘得之,知之与不知也。晏子之晋,见反裘负刍息于涂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曰:“曷为而至此?”对曰:“齐人累之,名为越石父。”晏子遽解左骖以赎之,载而与归。至舍,弗辞而入。越石父怒,请绝。晏子使人应之曰:“婴未尝得交也,今免子于患,吾于子犹未邪?”越石父曰:“吾闻君子屈乎不已知者,而伸乎己知者。吾是以请绝也。”晏子乃出见之,曰:“向也见客之容而已,今也见客之志。婴可以辞而无弃乎?”越石父曰:“夫子礼之,敢不敬从。”晏子遂以为客。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者,曰:“列御寇,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郑子阳令官遗之粟数十秉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而拊心曰:“闻为有道者妻子,皆得逸乐。今妻子有饥色矣,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又弗受也。岂非命也哉?”子列子笑而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也,至已而罪我也,有且以人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杀子阳。受人之养而不死其难,则不义;死其难,则死无道也。死无道,逆也。子列子除不义、去逆也,岂不远哉?且方有饥寒之患矣,而犹不苟取,先见其化也。(选自《吕氏春秋·览·先识览》,有删改)材料二: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其敢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终身无天下之患,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选自王安石《材论》)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郑子阳令A官B遗之C粟D数十E秉F子G列子H出I见J使者K再L拜M而辞N使者O去1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者不四”是就“三王”而言,“三王”一般是指夏禹、商汤和周武王。B.“向也见客之容而已”与“向之所欣”(《兰亭集序》)两句中的“向”意思相同。C.“其妻望而拊心曰”与“日夜望将军至”(《鸿门宴》)两句中的“望”意思相同。D.“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与“抢呼欲绝”(《促织》)两句中的“绝”意思不同。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认为有道之士与圣贤之人少而难得,即使有,而君主又往往不了解他们,这是世道混乱、“亡国相望,囚主相及”的重要原因。B.乱世之中,有道之士多在江海幽闲之所,贤主往往能够访而得之,如文王虽是诸侯却能得到太公,纣王贵为天子却失去了这个贤士。C.越石父认为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不可以忍受屈辱,晏子能用左骖赎救自己,应是了解自己的,所以无法忍受晏子对自己的傲慢无礼。D.列子谢绝郑子阳之粟,说明他预料到郑子阳终将因无道而被杀,所以为了免除不义、避开悖逆,列子宁愿贫苦也不愿“受人之养”。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晏子之晋,见反裘负刍息于涂者,以为君子也。
(2)且方有饥寒之患矣,而犹不苟取,先见其化也。
16.结合材料一,你认为在贤才稀少的时代,怎样才能做到如材料二中所说的“得之”?
五、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组元代套曲,回答小题。咏雪白朴【大石调】【青杏子】空外六花翻,被大风洒落千山。穷冬节物偏宜晚。冻凝沼沚,寒侵帐幕,冷湿阑干。【归塞北】貂裘客,嘉庆卷帘看。好景画图收不尽,好题诗句咏尤难。疑在玉壶间。【好观音】富贵人家应须惯,红炉暖不畏初寒。开宴邀宾列翠鬟,拼酡颜,畅饮休辞惮。【幺篇】劝酒佳人擎金盏,当歌者款撒香檀。歌罢喧喧笑语繁,夜将阑,画烛银光灿。【结音】似觉筵间香风散,香风散非麝非兰;醉眼朦腾问小蛮,多管是南轩蜡梅绽。17.下列选项中对于这组套曲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曲中大雪纷飞、寒凝大地的景象,暗示着元代统治者对汉族人民的欺压,揭示了社会矛盾。B.“疑在玉壶间”写出了夜雪澄净无瑕的特点,其中“疑”字写出了人物身置美境的恍惚之感。C.风雪肆虐与宴饮欢歌的场景,与杜甫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异曲同工,讽刺辛辣。D.本套曲由同一宫调的五支曲子组成,每支曲子单独押韵,曲调不同,但都围绕“咏雪”展开。18.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白朴这组套曲是怎样“咏雪”的。
六、名篇名句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六国论》中说明齐国随着其他诸侯国灭亡而灭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写出了洞庭表里如一、光洁透明的秋色之美。“___________”与这一句互为呼应,词人表达自己襟怀坦白,如同冰雪一样晶莹。
(3)在诗歌中,有很多句子以雪为喻,来描摹汹涌澎湃的波涛,意境壮美,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大全
- 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高效焊接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放射性三废处理与处置》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周口文理职业学院《智能自动化与控制网络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理工大学《机器人工程数学(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区块链技术及运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Office高级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江职业学院《动物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国画基础(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表(2017年版) 人才引进 居转户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 技师 上海户口
- GB/T 21835-2008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
- 消防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GB 19079.6-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6部分:滑雪场所
- 1超分子化学简介
- 聚酯合成副反应介绍
- DB37-T 1342-2021平原水库工程设计规范
- 电除颤教学课件
- 广东省药品电子交易平台结算门户系统会员操作手册
- DB32T 3960-2020 抗水性自修复稳定土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 大断面隧道设计技术基本原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