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鼻咽拭子标本采集
目录:1.《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2.鼻咽拭子标本采集《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
一、技术人员基本要求采样人员:从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标本采集的技术人员应当经过生物安全培训(培训合格),熟悉标本种类和采集方法,熟练掌握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做好标本信息的记录,确保标本质量符合要求、标本及相关信息可追溯。《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
二、标本采集基本要求(一)基本原则。
1.各医疗机构的检测能力应当与门急诊就诊人次、住院人次等诊疗量相匹配,并与采集的标本量相适应,避免采集数量明显超出检测能力导致的标本积压、标本失效、检测结果反馈迟缓等问题。2.各医疗机构在采集标本时,要根据不同采集对象设置不同的采样区域,将发热患者与其他患者、“愿检尽检”人群分区采样,避免交叉感染。
《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
3.标本采集应当在满足本机构发热门诊、住院患者、陪护人员及院内职工的检测需求基础上,进一步保障其他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和一般人群“愿检尽检”的要求。(二)采样点设置。医疗机构设置新冠病毒采样点应当遵循安全、科学、便民的原则。采样点应当为独立空间,具备通风条件,内部划分相应的清洁区和污染区,配备手卫生设施或装置。采样点需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并明确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设立独立的等候区域,尽可能保证人员单向流动,落实“1米线”间隔要求,严控人员密度。《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
(三)人员配置及防护要求。每个采样点应当配备1-2名采样人员。合理安排采样人员轮替,原则上每2-4小时轮岗休息1次。采样人员防护装备要求:N95及以上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服、乳胶手套、防水靴套;如果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戴双层乳胶手套;手套被污染时,及时更换外层乳胶手套。每采一个人应当进行严格手消毒或更换手套。《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
(四)采样流程。
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采样操作流程制度,根据采样对象类别确定具体采样流程,包括预约、缴费、信息核对、采样、送检、报告发放等。应当利用条码扫描等信息化手段采集受检者信息。标本采集前,采样人员应当对受检者身份信息进行核对,并在公共区域以信息公告形式告知核酸检测报告发放时限和发放方式。每个标本应当至少记录以下信息:1.受检者(患者)姓名、身份证号、居住地址、联系方式;2.采样单位名称、标本编号,标本采集的日期、时间、采集部位、类型、数量等。《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
(五)采集方法。
应当采集呼吸道标本,包括上呼吸道标本(口咽拭子、鼻咽拭子等)或下呼吸道标本(呼吸道吸取物、支气管灌洗液、肺泡灌洗液、深咳痰液等)。其中,重症病例优先采集下呼吸道标本;根据临床需要可留取便标本。
《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
1.口咽拭子。
被采集人员先用生理盐水漱口,采样人员将拭子放入无菌生理盐水中湿润(禁止将拭子放入病毒保存液中,避免抗生素引起过敏),被采集人员头部微仰,嘴张大,并发“啊”音,露出两侧咽扁桃体,将拭子越过舌根,在被采集者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将拭子头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也可使用等渗盐溶液、组织培养液或磷酸盐缓冲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
2.鼻咽拭子。
采样人员一手轻扶被采集人员的头部,一手执拭子贴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由于鼻道呈弧形,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外伤出血。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一周(如遇反射性咳嗽,应停留片刻),然后缓缓取出拭子,将拭子头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的管中。《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
三、标本管理基本要求(一)标本包装。所有标本应当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内有垫圈、耐冷冻的标本采集管里,拧紧。容器外注明标本编号、种类、姓名及采样日期。将密闭后的标本放入大小合适的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一份标本。(二)标本送检。标本采集后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应在2-4h内送到实验室。如果需要长途运输标本,应采用干冰等制冷方式进行保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包装运输。《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
(三)标本接收。标本接收人员的个人防护按采样人员防护装备执行。标本运送人员和接收人员对标本进行双签收。(四)标本保存。用于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当尽快进行检测,能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如无-70℃保存条件,则于-20℃冰箱暂存)。应当设立专库或专柜单独保存标本。标本运送期间避免反复冻融。《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
(五)混检标本的采集和检测。
1.采样方法。按本手册“第二部分(五)采集方法”进行样本采集。2.样本混合。将采集的数个样本(原则上不超过5个)各取200ul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混合待检样本。3.混检样本的结果判断与重测。检测结果先按照各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对被检测基因位点逐一判定,出现任一位点阳性或能测出Ct值的混合样本,均作为重测对象,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单样本核酸检测。《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
七、核酸检测安全管理(一)标本安全管理。标本转运箱封闭前,须使用75%酒精或0.2%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标本包装应符合国际民航组织文件Doc9284《危险品航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的PI602分类包装要求。涉及外部标本运输的,应按照A类感染性物质进行三层包装。疑似或确诊患者标本应标示有特殊标识,并进行单独转运。检测完成后标本,若检测结果为阴性,剩余标本及核酸可在结果报告发出24小时后装入专用密封废物转运袋中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处理,随后随其他医疗废物一起转运出实验室进行销毁处理;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剩余标本应进行复核检测。
《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手册(试行)》
八、核酸检测信息化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下,做好标本采集、核酸检测、检测报告的信息对接工作。建立统一的信息采集扫码程序,信息应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做到标本采集的个人信息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顺利对接,各医疗机构间应做到信息互通、互采、互认。九、其他要求
因疫情防控需要等因素,医疗机构采集的标本量明显超出自身检测能力范围的,可以建立医疗机构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协作机制,分散检测压力,保证时效性和有效性
一、目的:从咽部和扁桃体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协助诊断。鼻咽拭子标本采集
二、采集地点要求选择空旷、通风良好的场地作为大规模人群筛查集中采集地点。根据原有场地条件,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和临时隔离区,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应当设置急救设备备用。(一)等候区。设置人行通道,同时设置一米线保证等候人员的防护安全。根据天气条件配备保温、降温,遮阳、遮雨等设施。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其他行动不便者优先采集。鼻咽拭子标本采集鼻咽拭子标本采集(二)采集区。根据气候条件,配备帐篷、冷/暖风扇、适量桌椅,保证医护人员在相对舒适环境下工作。配备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病毒采集管,并应当为受检人员准备纸巾、呕吐袋和口單备用。标本如无法及时运送至实验室,需准备4C冰箱或低温保存箱暂存。应当制定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应急预案。鼻咽拭子标本采集(三)缓冲区。空间应当相对密闭,可供采集人员更换个人防护装备,放置与采样点规模相匹配的防护用品、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和采集管,户外消杀设备。鼻咽拭子标本采集(四)临时隔离区。用于暂时隔离在采集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患者或高危人群。鼻咽拭子标本采集三、采集流程(一)标识及信息登记1.登记流程。工作人员在采集前收集并登记受检者相关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电话、采集地点、采集日期和时间),按照组别进行采集管编号。鼻咽拭子标本采集2.登记要求。推荐使用身份证读卡器、二维码条码等信息化手段关联受检者信息,提高信息读取效率和准确性。如.不具备信息化条件,应当提前登记《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登记表》(见附件,以下简称混采登记表)。纸质登记表随标本送检前应当备份存档于采集点所在社区,便于及时追溯受检者。鼻咽拭子标本采集
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登记表
采集地点:采集日期:
送样人:送样人联系电话:
送检时间:接收人:接收时间:
采集管编号序号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联系电话采集时间是否去过高风险地区是否发热实验室编号检测结果12345678910注:送检时间,接收时间格式为XX月XX日XX时,采集时间格式为XX时:检测结果如为ORFlab或N基因单独阳性,需详细列出。
鼻咽拭子标本采集(二)鼻咽拭子采集方法1.将采样管放置在试管架上。2.打开采样管,管盖朝上放置,取出无菌拭子。3.采样人员一手轻扶被采集人员的头部,一手执拭子贴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由于鼻道呈弧形,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外伤出血。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一周(如遇反射性咳嗽,应停留片刻),然后缓缓取出拭子。4.将拭子头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的管中。6.弃去尾部,旋紧管盖。
鼻咽拭子标本采集
鼻咽拭子标本采集
鼻咽拭子标本采集
鼻咽拭子标本采集(三)鼻咽拭子采集注意事项1.了解患者病情、鼻腔有无鼻中隔弯曲和鼻腔粘膜有无出血等情况。2.检查病毒保存标本管有效期、密闭性,保存液有无变色。3.拭子插入并非沿鼻孔方向,而是与被检测者面部垂直的方向。4.如在缓慢送入拭子过程中遇到阻力,或被检查者感到明显疼痛等不适感时,务必不要暴力进入,需要将拭子稍回退,同时在矢状面略微调整角度然后再继续尝试进入,直到顺利抵达鼻咽后壁。5.勿将拭子头触碰手套或其他物品,以免造成污染。鼻咽拭子标本采集6.如被检测者有以下情况需谨慎行鼻咽拭子采集:
近期鼻部外伤、手术;严重的鼻中隔弯曲;上鼻道的慢性阻塞;严重的凝血功能异常等。7.操作过程中,应将被检测者安全放在首位,时刻关注其反应,如出现不能耐受、粘膜出血等不良反应,应及时终止操作。鼻咽拭子标本采集(四)标本采集的要求1.采集过程中应注意个人防护,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2.熟练掌握正确的标本采集流程。3.操作前做好患者解释工作,嘱患者采集标本前后均应佩戴口罩。4.标本均应拧紧盖严,呼吸道标本应在拧紧试管盖后使用三层密封袋封装,在密封袋上张贴“新冠肺炎筛查”的提示标识;其他标本严禁与呼吸道标本混放。5.标本送检前注明样本编号、种类、姓名及采样时间,密封好的标本放人专用密封转运箱,应尽快由专门的外勤人员运送。鼻咽拭子标本采集(五)标本放置要求将核对后的采集管放入透明塑料密封袋(一层容器)中并封严袋口,用75%乙醇喷洒密封袋外部。将密封袋放入二层容器(可选内配适量吸湿材料的包装盒或双层医用垃圾袋),密封后用75%乙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签字本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玩具制造居间合同委托书
- 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范本
- 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合同范本
- 设备维护维修保密协议书范本
- 电动叉车短期租赁合同范本
- 会议委托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宝宝日托管与儿童游乐设施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半导体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劳动合同样本
- 企业增信居间协议范例
- CJJ129-2009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
- punctuation-英语标点的使用
- 股权纠纷案例分析申诉报告
- 2022云南省中考道法真题试卷和答案
- 如何在质保到期后提供售后服务
- 劳务经济人培训课件
- 海尔集团周云杰发表主题为《无界生态 无限可能》战略报告
- 汉字真有趣教学设计
- 经典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 自导式教学心得体会范文【3篇】
- 防范游戏充值诈骗保护个人游戏账号安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