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必修二课件_第1页
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必修二课件_第2页
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必修二课件_第3页
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必修二课件_第4页
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必修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空坐标】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的道路【网络构建】考点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背景措施意义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49年,解放战争基本胜利,新中国成立,国统区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状态开展土地改革、劳动互助合作,允许农民自主经营,兴修水利等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1)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巩固了政权(2)为三大改造和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农村城市【基础过关】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3~1957年)背景内容成就意义1.一五计划

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新民主主义社会: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性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内容实质意义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国家资本主义指受国家政权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义。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后来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通过“赎买”政策。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赎买”政策指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三、十年探索时期(1956年底~1966年)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秋)内容意义由于实践的时间还很短,理论上和思想上还不可能很成熟,许多新的观念和方针还不可能牢固地确立并取得深刻的共识。许多新的设想还没有付诸实施,或者没有充分付诸实施,很快又发生反复。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建设方针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严重失误:“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表现影响党对国情认识不清,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度。片面追求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①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②严重挫伤了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造成1959~1961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原因内容过程3.国民经济的调整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但仍然认为,党的“三面红旗”(即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是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说明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左倾错误。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纠正农村中的“左”倾错误;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平衡。①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②1962年召开了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的经验教训。③1962年底,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四、“文化大革命”时期原因表现调整影响“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十年中的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1)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2)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1)中国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2)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1950~1957年1958~1960年1961~1965年1966~1977年一、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就业,推动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由于“大跃进”的发动,全民大办工业,“以钢为纲”,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的基础上超常规畸形发展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两千多万城市人口下放回乡,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逆城市化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及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化进程停滞不前【重难点深化】二、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核心问题失误的原因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历史传统的影响急于求成心理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国际环境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三、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核心问题失误的原因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历史传统的影响急于求成心理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国际环境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典例分析】1.(2020·天津高考·9)有经济学家认为,按照国际工业经济一般的衡量标准,中国从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这一时期()A.经济建设不断推进B.对外开放日益扩大C.市场经济逐步完善D.城乡差别显著缩小【解析】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1956年开始又经历了十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78年底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建设全面展开,这些均是经济建设不断推进的表现,促进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故选A项;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1980年,不符合题干“从1953年”这一时间范围,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从1992年才正式开始的,排除C项;城乡差别侧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发展差异,不符合题意,且城乡差别缩小是并非工业发展的最主要标准,排除D项。A2.(2019·江苏高考·1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A.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C.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D.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解析】“一五”计划,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工业化奠定基础,故B项正确;“一五”计划是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没有初步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我国的工业化完成按照规划要到2020年才会完成,故A项错误;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是在“一五”计划前,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无法实现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故D项错误。B考点二新时期的改革开放背景内容影响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过程1.为了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1977年5月10日,邓小平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2.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3.邓小平支持从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重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2)1978年5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3)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政治路线: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基础过关】二、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改革原因内容意义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营方式管理体制产业结构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促进了城市的改革。2.城市改革开展内容意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四个转变1984年以后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管理体制所有制分配体制实行政企分开。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重工业不再是政府主导的优先发展项目,轻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对企业对国民经济工业生产格局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效益显著提高。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背景过程成就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1世纪初,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人民生活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开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开放浦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经济特区的区别从地域分布上看,前者更为广泛,遍及各个沿海开放城市和其他开放城市;从面积上看,前者小,是从城市划出的一定区域;从经济发展特点上看,前者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发展政策上看,前者实行后者的某些优惠政策。设立特点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1984年,国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1990年决定开发,浦东新区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省近代对外开放现代对外开放背景内容影响性质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与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别在英国的“坚船利炮”下被迫开放在中国国力日益强大的前提下主动实行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大大加快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重难点深化】1、(2021山东卷·9)《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中国人民、侵略、中国、美帝国主义

合作、改造、农业生产、先进C.技术、现代化、先进、科学D.开放、稳定、企业、改革【解析】根据“1979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