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3-2023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2.2生物学探究的根本方法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并作了相应的分析,其中正确的选项是〔〕试管编号1号2号3号等量馒头碎屑碎屑馒头块唾液或清水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参加碘液2滴A.
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内的液体不变蓝,3号试管内液体变蓝
B.
此实验设计中有三组对照实验,分别是1号和2号、1号和3号、2号和3号
C.
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
D.
通过实验可以证明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无关2.观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关于观察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
观察一般比拟直接,所以都不需要很长时间
B.
观察时要全面、仔细、并做好观察记录
C.
观察首先要明确观察目的
D.
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3.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选项是A.
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跳了出来,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B.
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他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C.
小伟调查记录中有鼠妇,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
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4.科学家发现在争斗中经常获胜的雄狮,其颈部鬃毛呈现棕黑色,而一般的雄狮鬃毛为黄褐色.科学家为了解鬃毛颜色对狮群的意义,制作了一只仿真的黑鬃毛雄狮立于狮群出没之处.通过望远镜观察,它很快吸引了几只雌狮来到身旁来.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观察法和实验法
D.
统计法和推理法5.某同学自幼喜欢绘画,为画好牛的图案,有时站在自家牛棚里看牛的各种姿态,一站就是一两个钟头,这位美术爱好者研究牛的方法主要运用的是〔〕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测量法6.在探究菜青虫取食行为的实验中,以下有关操作过程不正确的选项是〔
〕A.
A对青菜虫从卵开始隔离饲养
B.
直接使用从野外捕来的幼虫
C.
实验叶片和滤纸片应当一样大
D.
最好将其先饿饲一段时间7.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一般采取的研究方法是〔〕A.
测量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资料分析法8.在野外实习时,以下不应该做的一组活动是〔〕
①听蝉鸣、鸟叫②对昆虫进行拍照③捅马蜂窝、捕捉蛇④如实记录植物种类⑤爬悬崖、采野花、品尝野果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⑤
D.
④和⑤9.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生物兴趣小组用已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锥形瓶,按如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表中包含了几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瓶号甲乙丙参加物质50毫升灭菌牛奶50毫升灭菌牛奶50毫升灭菌牛奶瓶口处理不作处理不作处理用消毒棉球塞住温度25℃5℃25℃A.
2组,温度、细菌
B.
2组,温度、空气
C.
2组,温度、消毒棉球
D.
2组,温度、消毒棉球、空气10.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活动中,需要对大小不同的花生果实进行取样,你认为取样方法最正确的是〔〕A.
在大粒的花生中取30粒较大的,在小粒中取30粒较小的
B.
在大粒花生中取1粒最大的,在小粒花生中取1粒最小的
C.
在大、小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1粒
D.
在大、小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30粒二、填空题11.亲自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那么,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________
、制定方案、________
、得出结论。12.回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活动过程,答复以下问题。
〔1〕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
。
〔2〕如果要探究“土壤湿度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那么实验中的单一变量是________
,应给鼠妇提供________
和________
两种不同的环境条件。
〔3〕实验中,鼠妇的数量不宜过少,而且最后要统计,取全部的平均值,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
。
〔4〕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____
实验。
(5)做完实验后要怎样处理鼠妇?________
。〔填处死或放回自然环境〕1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________、制定方案、________、得出结论.14.同学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你一定学会了进行科学探究吗?请写出你所知道的两种科学探究方法________
、________
.15.下面是探究教室里是否有细菌和真菌的实验,请你帮助完成设汁.
材料用具:1号和2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透明胶带,放大镜.
〔注:1号2号培养皿相同,牛肉汁的量相同,都用胶带封口〕
Ⅰ提出问题: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吗?
Ⅱ作出假设:________.
Ⅲ制定方案并实施:
①1号培养皿处理方法:翻开培养皿,暴露在教室的空气中5﹣10分钟,再用胶带封严.2号培养皿应________,在本实验中起________作用.
②把两个培养皿放在________的地方培养.
Ⅳ观察结果,得出结论:
①1号培养皿有细菌和真菌生长;
②2号培养皿没有细菌和真菌生长.
③结论是________.三、解答题16.?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四、综合题17.某同学为了研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条件,设计了对照实验,研究结果记录如表:时间
数量
条件1
分钟2
分钟3
分钟4
分钟5
分钟6
分钟7
分钟8
分钟9
分钟10
分
钟平
均
数光照23433343323黑暗87677767787〔1〕该同学针对要研究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会〔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2〕所进行的实验研究中,可变因素是________.对照组和实验组应该保持一致的条件有〔至少写两个〕________.〔3〕该同学所测试实验数据和结果说明:________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喜欢________的环境.〔4〕有同学认为鼠妇难以捕捉而且不卫生,因此选择一只进行实验就行,这种说发正确吗?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答案解析局部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解答】解:A、1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局部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2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3号试管馒头块与唾液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内的液体变蓝而不是不变蓝,错误;
B、1号和2号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唾液、1号和3号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2号和3号有两个变量唾液、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所以此实验设计中有二组对照实验,分别是1号和2号、1号和3号,而不是有三组对照实验,分别是1号和2号、1号和3号、2号和3号,错误;
C、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淀粉酶分解,正确;
D、通过实验可以证明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而不是无关,错误.
应选:C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2.【答案】A【解析】【解答】A、在观察中要注意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来审视观察对象,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不能以主观代替客观事实,还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能被外表现象所迷惑.所以有些观察是需要很长时间的,A错误;
B、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方案、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B正确;
C、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C正确;
D、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观察,D正确.
应选:A.
【分析】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根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问题来源于观察,科学探究通常开始于观察.3.【答案】A【解析】【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森林资源进行清查、人口普查等都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局部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后,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如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它生物等,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还可以根据用途把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但是,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进行分类.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动物.
A、调查时要如实记录,活动范围较大的,不固定的也记录.如小梅拔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也要记录.故符合题意;
B、调查时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不能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因此小军的做法不对.故不符合题意;
C、调查时要如实记录,小伟调查记录中有鼠妇,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也不能把它删掉,故不符合题意;
D、调查时,不能以个人喜好而定,要如实记录.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也要记录.故不符合题意.
【点评】对于此类题目,学生应该明确科学调查的要求和方法。4.【答案】C【解析】【解答】解: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响.通过题意可知,制作一只仿真的黑鬃雄狮立于狮群出没处,属于实验,通过望远镜观察到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观察,因此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观察法与实验法的结合.故C符合题意.
应选:C.
【分析】〔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根本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方案,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2〕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5.【答案】A【解析】【解答】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方案,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B、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C、调查法是为了到达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方案全面或比拟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
D、测量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问题〔量表〕来测验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题干中这位美术爱好者研究牛的方法主要运用的是观察法.
应选:A
【分析】观察法和实验法是人们研究动物行为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实验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6.【答案】B【解析】【解答】解:A、对菜青虫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A正确;
B、直接使用从野外捕来的幼虫,不能说明菜青虫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B错误;
C、实验叶片和滤纸一样大小、颜色一致,形状相同,目的是保证只有一个变量,叶片的性质不同,其它皆相同,C正确;
D、将其先饿一段时间有利于菜青虫取食,如果不饿取食行为不明显,影响观察,D正确.
应选:B.
【分析】实验设计原那么: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为了保证变量的唯一两块滤纸的大小、性状、颜色要相同;要在同一时间、地点〔或者环境〕做实验;做重复实验等.7.【答案】C【解析】【分析】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方案,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需要设计对照试验,并遵循光是本实验的单一变量,其他条件应完全一致,采取的是实验法,应选C。
【点评】此题为根底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根本方法,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8.【答案】C【解析】【解答】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选项①听蝉鸣、鸟叫、②对昆虫进行拍照、④如实记录植物种类的做法正确,调查考前须知,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注意平安,选项③捅马蜂窝、捕捉蛇、⑤爬悬崖、采野花、品尝野果,做法均不正确,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调查法的步骤:一、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调查生物时要选择一条生物种类较多的路线,并要保护生物,不要随便采集,注意平安,与组内的同学一起行动;二、选择调查方式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三、制定调查方案、调查提纲及工程.四、实施调查.五、记录数据、并要实事求是,调查材料及数据的整理分析处理.六、撰写调查报告.9.【答案】A【解析】【解答】解:甲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可以形成对照实验;甲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细菌,可以形成对照实验;乙丙有两个变量温度和细菌,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因此,表中包含了2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细菌.
应选:A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10.【答案】D【解析】【解答】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查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这样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法.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接近总体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防止主观因素的影响,AB选项有主观选择的影响.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样品要有足够的数量,建议不要少于30粒.
应选:D
【分析】此题考查抽样检测法的概念和样本的大小与总体的关系.抽样时应当尽量防止主观因素的影响.抽样检测样品数量越多,总体就越接近真实情况.二、填空题11.【答案】作出假设;实施方案【解析】【解答】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分析】此题考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12.【答案】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土壤湿度;土壤潮湿;土壤枯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不对照实验;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活的自然环境【解析】【解答】〔1〕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或光对鼠妇的生活无影响。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说明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这样就保证了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确定的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3〕不能用1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防止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多项选择用鼠妇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4〕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5〕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活的自然环境中。
【分析】探究实验的设计;此题考查的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并通过解答此题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13.【答案】作出假设;实施方案〔实验〕【解析】【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所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实验〕、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作出假设;实施方案〔实验〕
【分析】科学探究是指为了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通俗地说,就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主动去寻找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科学探究重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答案本身。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14.【答案】观察法;调查法【解析】【解答】解: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根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方案、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2〕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局部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4〕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①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图表〕和音像等;②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
故答案为:观察法、调查法
【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资料分析法等。15.【答案】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相同适宜条件;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解析】【解答】解:Ⅰ“提出问题: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吗?〞Ⅱ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认的解答,根据问题作出的假设是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Ⅲ制定方案并实施:①1号培养皿与2号培养皿对照,唯一的不同变量是否接种,“1号培养皿处理方法:翻开培养皿,暴露在教室的空气中5﹣10分钟,再用胶带封严〞;2号培养皿应不做任何处理,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②为了控制变量,应把两个培养皿放在相同适宜条件的地方培养.Ⅳ“观察结果,得出结论:①1号培养皿有细菌和真菌生长;②2号培养皿没有细菌和真菌生长.③结论是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
故答案为: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相同适宜条件;教室的空气里有细菌和真菌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步骤.提出问题后需要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假设.2、培养细菌、真菌的步骤可以根据事件开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先准备材料,然后接种细菌、真菌,再培养、观察.3、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合理控制变量.预测实验结果也要根据生活经验,对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推测.三、解答题16.【答案】答:?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解析】【解答】解:〔1〕响尾蛇捕获猎物后,并不马上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再去追寻和吞食.发现并提出问题: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一定是问句“?〞〕〔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①响尾蛇的视力不好,它的眼只能感受可见光,而不能看清物体;②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对能感受热的结构,可感受较近的动物体温;③响尾蛇的舌能感受空气中的气味;④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伤的动物不能触发响尾蛇的追踪行为.〔3〕作出假设: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4〕设计实验方案:拟订实验方案,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鲁教五四新版八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苏教新版选修3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粤人版九年级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卫生间清洁剂研发与供应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2025版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环保工程派遣人员劳务合同范本4篇
- 担保合同约定条款协议书(2篇)
- 2025年度摩托车租赁平台合作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牧草种植基地环境保护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苗木种植基地林业病虫害防治合同2篇
- GB/T 16895.3-2024低压电气装置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
- 计划合同部部长述职报告范文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
- 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培训专题培训课件
- 二手车车主寄售协议书范文范本
- 窗帘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竖式计算练习300题及答案
- 语言规划讲义
- 生活用房设施施工方案模板
- 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初三中考二模英语试卷+答案
- GB/T 9755-2001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