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瓜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1页
打瓜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2页
打瓜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打瓜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近年来,阿拉泰地区的瓜生产发展迅速,2011年种植面积超过3万公顷。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打瓜病虫害加重。通过近几年田间实际调查,基本摸清了阿勒泰地区打瓜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已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一、白牙疾病1..中央病毒检疫原理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是茎和叶柄上。发病初期,叶柄、嫩蔓部首先产生白色粉状小霉点,不久逐渐扩大为较大的白色粉霉斑,很快感染病菌的组织变黄连片褪绿,叶片迅速变黑枯萎死亡。发生严重的地块,下部叶片全部枯死,植株瘦小,减产幅度较大。2.关于植株或杂草病害病菌为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形式,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白粉病初侵染菌源可来自田间已发病的植株或杂草染病部位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或雨水反溅到寄主上,引起初次侵染。在栽培中,通风不良、透光性差、荫蔽繁茂易诱发此病。植株受干旱影响,特别是土壤缺水会降低抗病力。缺肥或施氮肥过多、组织嫩弱也有利于病菌的侵染。不同品种对白粉病抗性有明显差异。3.粉病喷药防治(1)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浇水,防止植株徒长和早衰。(2)增施磷、钾肥和微肥,促进打瓜健康生长。(3)药剂防治:打瓜白粉病在北疆一般于6月下旬~7月上旬开始发病,喷药防治最好在发病初期开始,根据病情连续防治2~4次,667米2喷药量应达到30~45千克。药剂可选用40%氟硅唑乳油7500倍液,喷药间隔期7天;或25%乙嘧酚悬浮剂1500倍液,喷药间隔期10~15天;50%醚菌酯干悬浮剂3000倍液,喷药间隔期10天;或80%硫磺水分散粒剂500倍液,喷药间隔期7天;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药间隔期7天。二、根疾病疾病和萎缩1.近圆形病斑、表土霉层的扩散培养打瓜疫病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发病植株往往出现整株枝叶萎蔫,茎基部变色呈软腐状,不久全株枯死。果实染病后,先在贴地处初呈暗绿色水渍状近圆形病斑,进而呈水浸状腐烂,逐渐扩散至整瓜软腐,表生白色绒毛状霉层。打瓜枯萎病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一般在结瓜时开始发病,植株白天萎焉,夜间恢复正常,剖开病茎时,可见维管束变为黄褐色。2.温度对病害发生的影响打瓜疫病初侵染来源主要是田间土壤和植株病残体上的卵孢子。越冬后卵孢子在条件适宜时,借助风雨或灌水传播,造成侵染发病。一般在7~8月高温高湿或灌水后发生严重。覆膜栽培比露地栽培发病轻,高垄栽培比平铺栽培发病轻,滴灌比漫灌、串灌发病轻,早晚灌水比中午灌水发病轻。打瓜枯萎病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种子、粪便均可带菌,病菌多从根部伤口侵入,到维管束内繁殖蔓延,堵塞导管,影响水分、养料供应。发病最适温度为28℃。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病害,连作期越长发病越重,栽培管理过程中,偏施氮肥或未腐熟的农家肥、低洼地、土壤粘重、浇水过多有利于病害发生。3.药剂及其他可湿性药剂打瓜疫病、枯萎病在整个生育期均有发生,防治应在发病之前或发病初期进行,中后期用药防效差。发病初期,可用药剂根茎部喷淋或随水滴灌防治。苗期喷淋每667米2用药30千克以上,成株期60千克以上,5~7天防治1次,防治1~3次,药剂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或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300倍液。膜下滴灌栽培可将药剂随水滴灌2~4次,每5~7天防治1次,操作上应以先滴水再滴药再滴水,药剂可选用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67米2用量100克;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67米2用量50克;或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667米2用量50克;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67米2用量50克。三、焦耳疾病1.病理组织学检测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近圆形、大小不等病斑,初为水浸状,很快干枯呈红褐色,边缘有黄色晕圈,常常几个小病斑连成不规则大病斑。茎上病斑灰白色至深褐色,稍凹陷。果实上病斑水浸状,褐色、圆形,稍凹陷,后期开裂,潮湿时,病斑上生出粉红色粘稠物。2.种子培养病原菌此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翌年遇到适宜条件即可在植株上或瓜上发病。种子也可带菌,病菌能在种子上存活2年。播种带菌种子,出苗后子叶受侵染。一般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氮肥过多、通风不良、重茬种植发病较重,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发病重。3.田间防治管理(1)选用抗病品种,搞好种子消毒。播前对种子进行处理。为防止种子携带病菌,可用55~60℃温水浸种15分钟,也可用40%甲醛100倍液,浸种30分钟,清水洗净后再催芽播种。(2)加强田间管理。发病重的田块与非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做好整枝、压蔓、打杈工作,保持田间良好通风透光环境。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及时清除病蔓、病叶、病果,减少菌原。(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四、蚜虫1.受影响的症状蚜虫在叶背面吸取汁液,分泌蜜露,受害叶片卷缩、黑枯,蚜虫排泄的蜜露沾满植株。2.瓜栽茎防治尽早调查蚜虫初发生时的中心株,对中心蚜株及周围植株,用40%乐果或40%乙酰甲胺磷5倍药液涂茎防治,涂抹瓜秧茎基部10厘米瓜蔓,间隔期10天,防治1~2次。后期可对发生蚜虫的植株进行点片喷雾防治,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8000倍液,喷药间隔期7天。五、蜘蛛1.受影响的症状红蜘蛛以成虫、幼虫、若虫在叶背面吐丝结网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初期呈黄白色病斑,逐渐变成灰白斑和红斑。受害叶片卷缩、叶片干枯脱落。2.保虫、阿维菌素乳油在红蜘蛛发生早期,首先应对大田周围及杂草上的红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