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同步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同步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同步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同步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同步练习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一、单选题1.“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突出表现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2.墨西哥的斗牛起源于西班牙的斗牛。爱尔兰和英国的木鞋舞,传到美国衍化成踢踏舞。古巴黑人仍保留着非洲祖先的古老传说。巴西民间口头文学中经常可以寻觅到来自安哥拉、刚果和莫桑比克的黑人传统的遗痕。这些现象(

)A.消除了各洲之间的隔阂 B.促进了世界人口的迁移C.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 D.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交融3.据估计,1620~1642年,英国约有58万人越过大西洋,去往北美和加勒比地区。50年代至60年代,海外迁移达到高峰。迁移人群中不仅有清教徒,而且有天主教徒、罪犯等。据此推断,17世纪英国人口的外迁(

)A.反映了工业革命时代的扩张要求 B.实现了殖民地文化多样性的转型C.有利于英国海外殖民和贸易拓展 D.缓和了英国新旧教派之间的矛盾4.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掠夺了当地的资源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5.《现代拉丁美洲》一书中写道:“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征服带来了伊比利亚的文化概念,他们认为比土著文化优越。同样,他们也认为非洲宗教和文化比自己低劣……印第安社会生存下来,并且在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互动的同时,维持着相对的自治性。”根据材料,下列不属于欧洲殖民者对美洲文化的影响的是(

)A.西葡的文化在殖民地得到发展 B.传统的印第安文化逐渐消失C.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 D.宗主国文化为主,多元文化并存6.下表是四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数的比率变化(%)。其中,乙是(

)年份/大洲甲乙丙丁1650年18.318.32.460.61750年19.213.11.665.81850年22.78.15.163.91900年24.97.49.058.3A.欧洲 B.非洲 C.美洲 D.亚洲7.某学者认为大约自15世纪初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称之为“小冰期”。随着气候变冷,鱼群向西南方向迁徙,15、16世纪的船长也追随着鱼的足迹一直向西航行,欧洲人的目光从陆地转向海洋,开辟了新大陆。该学者旨在说明,人类历史进程的改变(

)A.受到了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B.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C.得益于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 D.源自鱼群迁徙的状况8.据统计,在16—20世纪间,6000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1820—1980年间,3700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16—19世纪间,奴隶贸易将1200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材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在各大洲间进行双向流动成为主要趋势B.世界人口流动导致了新的国家的产生C.国际移民改变了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D.人口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9.18世纪,西方学者使用“文明等级论”来审视世界。一些法国学者通过历史分析与语义辨析,将“文明”视为欧洲所特有的-种生活方式,认为其他地区的民众皆无缘于此。这一理论(

)A.客观分析了世界文明发展历程 B.反映了欧洲文明的转型C.否认了其他地区文明发展成就 D.适应了殖民扩张的需要10.1856—1857年《关于华人移民的特别委员会的报告》调查显示:当时移居维多利亚的华工已超过4000人,大部分来自广东省,其中三分之一是工匠或小商人,三分之二是农民。华工出国(

)A.解决了社会发展中人地矛盾问题 B.瓦解了传统宗族社会的生活结构C.映射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 D.推动了中西经济交往的平等互动11.1650—1660年,搭乘荷属东印度公司船只前往亚洲的荷兰人已超过四万。其中许多人在远行所落脚的地方,至少学会了一种当地的混杂语,还有很多人成为译者。荷兰人的迁移(

)A.发展了本国的翻译事业 B.改变了人口分布C.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交流 D.垄断了商品贸易12.晚清政府驻古巴总领事余思诒号召侨社内部“同心协力,合群以御外侮、谋自立”。驻巴拿马总领事欧阳庚教导侨胞认同当地社会的主流思想,学习当地法律。据此可推知,这些做法意在(

)A.维护华工的合法权益 B.提升儒家伦理的社会影响C.废除列强的治外法权 D.抵制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13.19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人口由19世纪中叶的8万多上升到40多万,其中多为海外移民,白人人口增长最多,华人次之,华人多数从美国的旧金山漂洋过海而来。结合所学推断,这一时期墨尔本人口猛增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铁路修筑 B.苦力贸易 C.奴隶贸易 D.金矿开采14.人口的跨地域转移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19世纪中叶以后,大量华工赴美洲从事挖矿等苦力劳作,其主要的时代背景是(

)A.跨国公司促进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B.工业革命期间奴隶贸易受到限制C.印第安人因屠杀和传染病大量死亡 D.新航路开辟与欧洲早期殖民扩张15.有学者指出,现代拉美文明是一种多元混合的文明,具有和谐性与不平等并存、开放性与依附性并存、多元文明与不平衡性并存的“悖论”。这主要是由于(

)A.新的美洲文化趋于形成 B.近代殖民侵略及人口跨地域转移C.美洲人口及族群的变动 D.拉美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不彻底二、论述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此后,西欧国家争相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造成印第安人大批死亡。欧洲殖民者掳掠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欧洲人因各种原因也大批远涉重洋,到达美洲。随着西方工业化的开展,对原材料需求以及金矿的发现,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人不断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明清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生齿日重,地狭人稠”。郑和下西洋之后,东南沿海民众不断前往东南亚、印度洋一带谋生,这一现象被称为“下南洋”。19世纪,东南亚锡矿的开发,橡胶园的开辟,北美、澳洲、南非的金矿开采和铁路建设,南美洲种植园的拓展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力。19世纪30年代,由英国殖民统治者组织首批印度“契约劳工”到达海外,此后,印度人大规模前往海外。1860年,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形成了前往美洲及大洋洲的“苦力贸易”。19世纪末,拉美国家鼓励外国移民进入,日本地少人多,很多人为改变命运移民拉美。人口的跨地域转移与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自拟主题,任举两例来谈谈你对“人口的跨地域转移”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参考答案:1.A2.D3.C4.D5.C6.B7.A8.C9.D10.C11.C12.A13.D14.B15.B16.示例一:论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论证:16世纪,西欧国家对美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导致美洲原住民的减少,为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从非洲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同时欧洲人也因各种原因大批移民到美洲,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19世纪,工业革命对原材料及商品市场的需求增加,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促使欧洲人口向美洲和大洋洲、南非、北亚不断转移。总之,人口跨地域转移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诉求,也是殖民扩张的产物。示例二:论点: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论证: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地区农耕经济发展,人地矛盾突出,受郑和下西洋影响,民众前往东南亚、印度洋一带谋生。19世纪,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华招募华工。民众为生活所迫或被绑架或被欺骗,成为华工劳力,被迫前往东南亚、澳大利亚、美国等地。总之,人口跨地域转移是由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推动的。示例三:论点:人口的跨地域转移是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