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研究_第1页
C5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研究_第2页
C5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研究_第3页
C5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研究_第4页
C5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混凝土用量急剧增加,导致天然砂资源面临严重短缺。云贵川地区因地理因素,天然砂资源匮乏,采用机制砂作为泵送混凝土原材料是大势所趋[1-3]。但机制砂表面粗糙,有尖锐棱角[4],其中干粉制砂细粉含量高,用于C50泵送混凝土中,若配合比设计不合理,会导致混凝土需水量大、和易性差,进而影响C50泵送混凝土的可泵性和强度[5-7]。正交试验法因具有试验次数少、代表性和规律性强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的研究中[8-11]。本文以贵州某地机制砂为细骨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胶凝材料用量、水胶比、砂率等因素对C50泵送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的影响。经过配合比优化,配制出泵送性能良好、强度符合要求的C50泵送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试验部分

1.1原材料水泥:P·O42.5水泥,其物理性能指标见表1。表1水泥物理性能指标砂:机制砂,细度模数2.5,MB值0.5,堆积密度1713kg/m3。石:碎石,压碎值7.0%,针片状含量2.1%,有5~12mm连续级配小石和12~25mm连续级配中石两种。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20%以上。粉煤灰:六枝华润电厂生产,其化学成分和性能指标见表2、表3。

表2粉煤灰化学成分wt/%表3粉煤灰性能指标1.2正交试验设计在原C5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基础上,采用胶凝材料用量、粉煤灰掺量、水胶比、砂率、中石∶小石这五个因素进行配合比正交优化试验,外加剂掺量为2.0%,因素和水平设计见表4。表4C50泵送混凝土正交试验因素和水平1.3性能测试方法坍落度及扩展度:参照GB/T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测试。倒坍时间:先将坍落度筒倒置,将新拌混凝土分3层装入坍落度筒中,每层插捣10次,然后迅速提起坍落度筒,同时用秒表计时,当坍落度筒中混凝土全部流出时的时间即为混凝土倒坍时间t。混凝土抗压强度:参照GB/T50081—2019《普通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测试。2、结果与分析

2.1正交试验根据市场对C50混凝土的泵送及强度要求,本试验选用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及抗压强度作为衡量C50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指标,C50混凝土正交试验设计及性能测试结果见表5。通过极差及方差分析,判断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及显著性。表5正交试验设计及检测结果2.1.1拌合物性能坍落度与扩展度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见表6,方差分析见表7、表8。其中α1=α-150,β1=β-300,便于数据分析。由表6可知:(1)对于坍落度,因素A、B、C、D、E的极差分别为73mm、91mm、71mm、81mm和54mm。上述五个因素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程度依次为B>D>A>C>E,其主次关系如图1(a)所示。混凝土坍落度较大时,可泵性较好,其最佳组合为A4B5C2D3E3。(2)对于扩展度,因素A、B、C、D、E的极差分别为107mm、234mm、98mm、165mm和106mm。上述五个因素对混凝土扩展度的影响程度依次为B>D>A>E>C,其主次关系如图1(b)所示。混凝土扩展度较大,流动性能较好,其最佳组合为A4B5C5D3E3。表6坍落度及扩展度极差分析图1拌合物性能正交试验主次影响因素曲线由表7可知,各因素对混凝土坍落度影响的显著性依次为B>D>C>A>E。由于F4,8(0.05)<FB<F4,8(0.01),故水胶比对坍落度的影响显著;F4,8(0.20)<FC、FD<F4,8(0.10),说明砂率和粉煤灰用量对混凝土坍落度有一定的影响;FA、FE<F4,8(0.20),说明胶凝材料用量及中石∶小石比例对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不大。

表7坍落度方差分析由表8可知,各因素对混凝土扩展度影响的显著性依次为B>D>A>E>C。由于F4,8(0.05)<FB<F4,8(0.01),故水胶比对扩展度的影响显著;F4,8(0.10)<FD<F4,8(0.05),说明砂率对混凝土扩展度有影响;FA、FC、FE<F4,8(0.20),说明胶凝材料用量、粉煤灰用量、中石与小石比例对混凝土扩展度影响不大。

表8扩展度方差分析2.1.2抗压强度C50混凝土7d和28d抗压强度极差分析见表9,方差分析见表10、表11。其中γ1=γ-50,η1=η-65,便于数据分析。由表9可知:(1)对于混凝土7d抗压强度,因素A、B、C、D、E、F的极差分别为2.20MPa、5.00MPa、3.56MPa、3.06MPa、2.64MPa和3.72MPa。上述五个因素(除空白列)对混凝土7d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依次为B>C>D>E>A,其主次关系如图2(a)所示。由于混凝土7d抗压强度越高越好,故最佳组合为A4B1C2D4E1。(2)对于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因素A、B、C、D、E、F的极差分别为4.96MPa、5.52MPa、3.38MPa、2.24MPa、2.44MPa和3.10MPa。上述五个因素(除空白列)对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依次为B>A>C>E>D,其主次关系如图2(b)所示。由于混凝土28d抗压强度越高越好,故最佳组合为A5B1C4D5E2。表9抗压强度极差分析图2C50混凝土抗压强度极差曲线由表10可知,各因素对混凝土7d抗压强度影响的显著性依次为B>D>C>A>E。由于F4,12(0.20)<FB<F4,12(0.10),故水胶比对混凝土7d抗压强度有一定的影响;FA、FC、FD、FE<F4,12(0.20),说明胶凝材料用量、粉煤灰掺量、砂率及中石与小石比例对7d抗压强度影响不大。表10混凝土7d抗压强度方差分析由表11可知,各因素对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影响的显著性依次为A>B>C>E>D。以上五个因素中,对于混凝土28d抗压强度而言,F4,12(0.05)<FA、FB<F4,12(0.01),故胶凝材料用量、水胶比对28d抗压强度的影响显著;FC、FD、FE<F4,12(0.20),说明粉煤灰用量、砂率、中石与小石比例对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影响不大。表11混凝土28d抗压强度方差分析2.2试验验证综合考虑坍落度、扩展度及抗压强度的正交试验结果和现实情况,既要满足施工及强度设计要求,同时兼顾成本控制,筛选出配合比A3B5C4D3E3进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2。由表12可知,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较好,满足泵送施工性能,且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经过核算可节约混凝土生产成本。表12混凝土验证试验结果结论

(1)就C50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扩展度而言,水胶比对其影响显著,砂率有一定影响,而粉煤灰掺量仅对坍落度有影响。(2)对于C50混凝土抗压强度,胶凝材料用量、水胶比对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的影响显著,且水胶比对7d抗压强度有一定的影响,粉煤灰用量、砂率和中石与小石比例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