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机卧装轴向磁拉力的计算及平衡措施_第1页
永磁同步电机卧装轴向磁拉力的计算及平衡措施_第2页
永磁同步电机卧装轴向磁拉力的计算及平衡措施_第3页
永磁同步电机卧装轴向磁拉力的计算及平衡措施_第4页
永磁同步电机卧装轴向磁拉力的计算及平衡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磁同步电机卧装轴向磁拉力的计算及平衡措施李祥成;王迎春;牛安周【摘要】通过分析永磁同步电机总装配的特点及各种工艺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研究永磁同步电机总装配的轴向磁拉力的必要性.对轴向磁拉力产生的机理进行了介绍,并对永磁同步电机总装配的轴向磁拉力工程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以一台24极3200kW/500r/min的永磁同步电机为例进行计算和实际装配验证了卧装时的轴向磁拉力计算公式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防止和减小轴向不平衡磁拉力不利影响的有效措施.【期刊名称】《防爆电机》【年(卷),期】2018(053)005【总页数】3页(P19-21)【关键词】轴向磁拉力;永磁同步电机毛卜装【作者】李祥成;王迎春;牛安周【作者单位】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山西永济044502;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山西永济044502;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山西永济0445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303.30引言永磁同步电机的总装配一直是个工艺难点。装有磁钢的转子吸附力极强,定转子气隙较小,装配时因定、转子偏心产生极大的径向单边磁拉力而发生碰撞,严重时导致定、转子吸附在一起难以分开,甚至报废,容易造成人身伤害[1]。永磁同步电机的总装配方案主要有立式装配、卧式装配两种方案。立式装配使用专用的工装保证定子、转子的同轴度,利用转子的自重使定子、转子铁心轴向最终对齐。卧式装配有两种方案:方案一是使用类似镗床改制的非标永磁电机总装机,将转子连接延长工艺轴安装于主轴顶尖和尾座顶尖之间,定子安装于总装机滑台上,移动滑台,使定子、转子铁心轴向对齐来完成装配。方案二是将定子固定于安装平台上,使用专用工装保证定子、转子的同轴度,转子两端轴向不固定,通过轴向推进转子使定子、转子铁心轴向对齐。卧式装配方案二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避免了立式装配时定子、转子及整机繁琐翻转工艺的过程以及翻转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等缺点;另一方面解决了卧式装配方案一中顶尖之间支撑的跨度大,大功率永磁电机装配时转轴和延长工艺轴变形大,容易导致定、转子吸附在一起,导致装配失败的问题。但卧式装配方案二中,由于转子轴向不固定,装配时必须考虑永磁电机的轴向磁拉力,否则容易出现装配时转子轴向窜动,轻者造成定、转子轴向碰撞,严重时还可能产生装配人员的人身伤害。因此,研究轴向磁力对大功率永磁同步电机的卧式装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轴向磁拉力的机理根据麦克斯韦定理,作用在被磁化铁磁物体上的电磁力,其大小与磁力线穿过磁极的总面积及气隙中磁感应强度的平方成正比[2]。如果磁感应强度沿磁极表面均匀分布,则磁拉力基本公式为(1)式中,F一磁拉力(N);Bg—气隙磁感应强度(T);S一气隙面积(m2);p0-空气磁导率(4nx10-7H/m)。当电机定子、转子建立气隙磁场后,定子、转子间便产生磁拉力。正常情况下,电机的定子、转子铁心对齐,磁拉力作用于径向且相互平衡,不会产生轴向磁拉力。但是在永磁同步电机总装配过程中,当定、转子未完全对齐时,定、转子之间的端部的磁力线与正常情况相比相当于被拉长,由于磁力线的通行路径优先选择磁阻最小的路径,而通过气隙的距离越短,磁阻越小,当磁力线试图以最短的距离通过气隙时,就产生了轴向磁力分量,即轴向磁拉力。2轴向磁拉力的计算工程计算中,异步电机采用磁化电流值和铁心的有效长度来计算轴向磁拉力,同时考虑磁力的饱和效应和气隙的边际效应,对其进行一定的修正。轴向磁拉力的实用计算公式如下[2](2)式中,F一轴向磁拉力(N);m一相数;f一频率;有效的铁心长度对轴向位移的变化率(见图1);L0—实际铁心长度(mm);L—有效铁心长度(mm);h—转子轴向位移(mm);g—气隙长度(mm);E—每相电压(V);Im—磁化电流(A)。图1有效铁心长度对轴向位移的变化率但该公式不适应于永磁同步电机轴向磁拉力的计算,需要将式(2)中的E、Im用永磁同步电机已知的参数替代才便于计算。下面对永磁同步电机总装配的轴向磁拉力计算公式进行推导,根据文献[3],可知相关参数的关系如下⑶AT=ATt1+ATt2+ATc2+ATc2+ATg⑷ATg=0.8Bgg⑸E=2.22fZ中lKdpie(6)⑺Sg=TpL(8)⑼为方便及简化计算,认为相电压与感应电动势相等,定子铁心不饱和,取AT=1.3ATg(10)(11)式中,AT一总安匝;p一极数;m一相数;ZSKdp1—每相有效串联导体数;Bg—气隙磁密(T);g一气隙长度(mm);^—每极磁通(Wb)。将式(3)、式(4)、式(5)、式(6)、式(7)、式(8)、式(9)、式(10)、式(11)代入式(2)中,且为简化计算将实际铁心长度与有效铁心长度认为相等,得出适用于永磁同步电机轴向磁拉力的计算公式(12)式中,Fa—轴向磁拉力(N);Bg—气隙磁密(T);g一气隙长度(mm);D一定子内径(mm),为有效的铁心长度对轴向位移的变化率(见图1),由以上计算可知,永磁同步电机装配时的轴向磁拉力与气隙磁密的二次方、气隙长度、定子内径成正比。因此对于低速永磁同步电机(呈扁平状),装配时其轴向磁拉力非常大。3轴向磁拉力测量验证为了验算式(12)的正确性,本文对某型号永磁同步电机装配过程中的最大轴向磁力进行了测量计算。该电机主要参数及与轴向磁拉力计算相关的结构参数见表1。表1主要性能及结构参数参数数值参数数值额定功率(kW)3200额定电压(V)710额定电流(A)2955额定转速(r/min)500相数6极数24定子内径(mm)1620铁长(mm)400气隙长度(mm)3.5空载气隙磁密(T)0.833根据表1可知,气隙长度g=3.5mm,气隙磁密Bg=0.833T,定子内径D=1620mm。根据图1可知,最大磁拉力时根据式(12)可计算该电机装配时最大轴向磁拉力为Fa=0.08125x0.833x0.833x3.5x1620x0.95=3036.8N由计算结果可知该电机装配过程中最大轴向磁拉力已经达3036.8N,装配时必须采取措施平衡永磁电机的轴向磁拉力,否则容易出现装配时转子轴向窜动,造成定、转子轴向碰撞。本文中的电机装配时采用卧装方案,使用两个M30螺栓平衡装配时的轴向磁拉力,如图2所示。图2电机卧装轴向磁拉力平衡装配时使用力矩扳手测量转动1个M30螺栓所用的力矩约为110N-m。按下式可以计算出螺栓在该力矩下的轴向力。(13)式中,T一螺栓力矩(N-mm);K一拧紧力矩系数,取0.2;d一螺栓公称直径(mm);Fa1—螺栓轴向力(N)。可计算出轴向力为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理论计算值于实际的测量值很接近。说明理论计算是可行的,理论计算的公式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轴向磁拉力的平衡永磁同步电机卧装时,特别是大功率永磁电机装配时,其轴向磁拉力非常大。装配时必须采取措施平衡永磁电机的轴向磁拉力,否则容易出现装配时转子轴向窜动,造成定、转子轴向碰撞,严重时还可能造成装配人员的人身伤害。采用类似镗床改制的非标永磁电机总装机进行卧装时,由于转子连接延长工艺轴后安装于主轴顶尖和尾座顶尖之间,定子安装于滑台上,转子无法轴向移动,采用转动与滑台连接的丝杠来移动定子,使定子、转子轴向对齐来完成装配。装配过程中的轴向磁拉力由与滑台连接的丝杠来平衡。采用电机定子与安装平台连接,转子可以轴向移动的卧装方案时,转子必须与丝杠连接,用丝杠来平衡轴向磁拉力,或者在电机端盖上增加工艺螺孔,利用长螺杆来平衡轴向磁拉力。5结语永磁同步电机装配时的最大轴向磁拉力与气隙长度、定子内径成正比。电机装配时的轴向磁拉力非常大,特别是在转子轴向不固定的装配方案中,装配时必须考虑永磁电机的轴向磁拉力,否则容易出现装配时转子轴向窜动,造成定、转子轴向碰撞,严重时还可能造成装配人员的人身伤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